法庭2015年工作總結
XX年以來,法庭在院黨組的領導下,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認真落實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政法機關“三大任務”,全面加強審判執行工作和自身建設,努力拼搏,大膽創新,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現將XX年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審判業務及信息調研基本情況。
今年我庭新收各類案件373件,其中民、商事案件329件,執行案件44件,XX年舊存15件。XX年報結350件,結案率為90%。民、商事案件調撤212件,調撤率為70%。執行案件執結25件,執結率為57%。上訴案件6件,上訴率為2%,服判息訴率為98%。上訴案件中維持4件,改判1件,另1件正在二審中。信息調研情況:撰寫案例分析及理論研究、宣傳稿件30余篇,被中國法院網、審判周刊等采用21篇。
二、主要做法。
1、切實做好民、商事案件的審判工作,提高案件審判質效。在審判工作中,我們合理分配工作分工,規范了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并建立考評制度,使法庭的工作有章可循、運作暢通。在案件審理中,為了減少當事人的矛盾,及時化解糾紛,我們創新調解思路,將性質相同的案件歸在一起,分門別類地進行集中調解,引導各方當事人分析各自的利害關系,并注重把握當事人的心理特點,尋找合適的調解時機,積極為各方當事人提出切合實際的最佳調解方案。我們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中,人民陪審員參審率為100%,并規定由人民陪審員主持庭審程序中的調解,在庭前、庭后的調解中也要求人民陪審員積極參加,人民陪審員用樸實、拉家常式的語言與當事人溝通,更容易取得當事人的信任。同時,我們采取手機短信、微信等形式與當事人溝通、交流,也取得了當事人的信任,提高了案件的調解率。在法律文書的寫作中,針對轄區內當事人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低的特點,我們加強法律文書的說理性,避免生澀的法律術語,用人民群眾容易接受的語言講事實、擺道理,讓他們看得懂、心里明,做到勝敗皆服,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的效果,也降低了判決案件的上訴率。對有上訪苗頭的案件,承辦人員及時跟進,做好解釋工作,今年以來,未有上訪案件和纏訴案件發生,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及群眾的普遍贊譽。
同時,為方便當事人訴訟,節省司法資源,我們嚴格規范簡易程序向普通程序的轉換,簡易程序的適用率達80%以上,要求承辦人庭前及時閱卷,提高一次庭審成功率,今年我庭的一次庭審成功率為82%。
2、多措并舉,執行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在執行工作中,我們注重做被執行人的的思想工作,使被執行人認識到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后果。在工作中,我們耐心做好法律釋明、以法析理工作,主動向當事人釋明法律規定的義務,鼓勵當事人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告知義務人不按期履行的后果,盡可能確保當事人自覺履行法律義務。當事人多數不理解法律,但只要真心對待當事人,耐心講法律,講道理,取得當事人的信任,就會促使當事人自動履行。對有能力拒不履行的當事人,我們采取了必要的強制措施。針對被執行人難找的特點,我庭創新工作思路,嘗試用手機短信奉勸被執行人的方式,我庭根據執行案件的不同階段和不同情況,分別制作了不同執行短信向被執行人發送,該做法收到明顯效果。全年共有收到短信的13名被執行人到庭履行義務,《人民法院報》曾對我庭的該做法進行了報道。
3、深入開展百案千村大巡講,搞好法律宣傳。一年來,我庭積極踐行“能動司法”工作思念。以我院開展的“百案千村大巡講”活動為契機,進社區、進村居、進企業、進學校積極靈活地開展法制宣傳,積極回應群眾的司法需求,根據轄區地域人文等特點,采取法官趕大集、田間說法等多種形式進行普法教育和宣傳。今年以來,共開展法律宣講18次。同時,在審理民事案件中,堅持群眾路線,繼承和弘揚馬錫五審判方式,選取人民群眾關注的、有代表性的案件進入田間地頭、百姓家中、社區村居開庭審理,聽取周圍群眾對案件的意見和看法,讓當事人接受人民群眾道德的評價,起到“公開審理一案,教育群眾一片”的作用。今年以來共深入田間地頭、百姓家中、社區村居開庭審理7次。積極與轄區司法所協調做好基層調解組織的指導、培訓工作,今年以來,分別對轄區的人民調解員進行了培訓,教育他們善于發現隱藏在人民群眾中的“隱性矛盾”,并及時引導協調,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提高了他們的工作能力。我們積極做好訴前調解工作,全年共訴前調解案件3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