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年度個人總結(通用3篇)
科室年度個人總結 篇1
xx年,我院銳意進取,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科教興醫工作力度,以科技進步帶動醫院的各項工作,提高了我院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以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重點,以拓展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技能和創新能力為目的.,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現將xx年衛生科教工作總結和xx年衛生科教工作計劃報告如下:
一、加強衛生科研教管理工作
(一)鼓勵科研論文的發表
為加強我院的學術水平,促進醫療科技進步,加強自主創新,加快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進一步提高我院醫療水平,參照佛山市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管理的有關規定,結合我院的實際,制定《關于鼓勵醫務人員撰寫論文與科研立項的規定》,進一步激勵業務人員加強專業學習,提倡撰寫論文與科研立項,進行臨床科學研究。
(二)醫療技術水平得到提高
通過激勵政策及引入競爭機制,全院診療水平顯著提高,高端醫療技術得到應用,至此一些新技術、新業務得以順利開展。
二、講求實效,開展多種形式的繼續醫學教育學習
(一)加強培訓,提高傳染病防治能力
采取分級分類培訓的方式,組織開展醫務人員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識全員培訓,特別是強化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識培訓,進行登革熱防治知識、疫情報告、消毒隔離、院內感染控制、個人防護培訓。我院多次組織各級醫療技術人員學習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登革熱等傳染病診療方案、防控指南等防治知識,實行全員培訓,全院共培訓醫務人員一百多人次。
(二)加強專業學習,提高技術水平
開展業務培訓是提高衛生隊伍素質和衛生服務水平,規范醫療服務管理有效途徑。xx年,我院先后舉辦臨床輸血管理、急救技能、醫院感染管理、男科基礎知識及規范化診斷、護理管理、藥品管理,加強三基培訓,狠抓“三基三嚴”訓練,專場培訓12次;舉辦“金秋十月京、滬、粵男科專家佛山大會診”活動,特邀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宋宗祿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院特需專家官景印教授、北京天壇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周柏發教授來院會診、教學;共培訓醫務人員近五百人次,進一步提高了各專業人員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促進醫院可持續發展。
(三)推廣中醫藥基本知識和適宜技術
按照爭創“中醫藥強省名市”的工作部署,大力開展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我院聘請市婦幼保健院中醫專家治療不孕不育及授課,努力提高中醫藥診治水平。
三、存在問題與不足
科研意識不夠濃厚,科研水平低,缺少科研項目。個別人員對繼續醫學教育工作不夠重視,缺乏積極主動性管理存在漏洞。經費投入不足,受醫院經營發展的限制,難以確保經費投入。
科室年度個人總結 篇2
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轉眼已經過去,回想1年來的工作,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室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心內科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業務指標完成情況
1、科室收入230萬元,較同期增加120萬元。
2、藥占比48.25%,較同期49.82%下降1.57%。
3、出院病人數1506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6.66%。
4、病床使用率161.9%,較去年同期增加47.9%。
5、耗材比為8.16%,比去年同期增加1.03%
二、改善病區環境,夯實基礎護理,達到患者滿意、醫院滿意、政府滿意。
繼續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病區。通過簡化護理文書書寫,使護士有更多的時間深入病房,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觀察病情,協助患者完成各項基礎護理,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消除患者對住院環境的陌生,深受廣大患者及家屬的好評,在每個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中,我科一直遙遙領先。
三、加大科室管理力度,創新優質服務新模式
首先我們認真組織科室醫師,反復了醫院的各種文件及規章制度。樹立優質服務理念,提出科室服務理念,樹立各具特色的服務理念和行為規范。落實醫療服務規范,落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住院醫生堅持對病人實施個性化醫療、人性化服務,吸引了大量病患者的就醫就診,住院病人數明顯增長,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科室一方面加大對醫生的管理和培訓。積極調整醫療結構,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設法降低醫療費用,取得顯著效果。一是抓合理用藥。二是抓臨床路徑。三是抓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加快病床周轉。通過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保證了科室圓滿完成醫院下達的各項費用指標,在科室業務增長速度較快的情況下,使各項費用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切實減輕群眾的負擔。又提高了醫院科室的效率.
四、加強科室護士職業道德教育,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我們每周利用周會時間對科室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我們科護士人員多、年青化,工作起來,都能吃苦耐勞,科室危重病人多,1年來共搶救危重病人1000多例。大家每天早出晚歸、互幫互助。1年來好人好事曾出不窮,為科室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加強學習,打造和諧科室、學習型科室。
在科室病人多,急危重病人多,工作忙的情況下,我們科繼續堅持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從常見心血管病、臨床新進展、危重疑難病例討論等,讓大家輪流講課,以達到人人都有鍛煉的機會六、規范醫療質量管理,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1.注重人才隊伍建設我科人員利用業務培訓時間努力學習知識,利用病歷討論,主任查房積累臨床經驗,業務水平不斷提高,人才隊伍不斷加強。在病人多,醫生少的境況下,為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派出進修人員1人。
2.強化規章制度的落實在科室每周一次周會上,強調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醫療質量的提高,醫療安全,醫生,護士職責執行情況。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定期對病歷進行檢查和評估。定期對安全隱患進行檢查和評估
七、新業務新技術開展。
1.與阜外心血醫院等多家醫院聯合開展的“急性冠脈綜合征”臨床研究。
2.急性心肌梗死的“瑞替普酶”溶栓治療。總之,回顧1年來的工作,成績是主流,我們會繼續發揚好的做法,鞏固所取得的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廉潔行醫、誠信服務、“精心服務、心關懷”還沒有成為每一位員工都認同的價值觀,科室的行政管理、經營管理水平仍有待進一步提高,診治療疾病的能力及每位醫生的專科影響力也有待提高。臨床科研方面有待加強。
八、工作計劃。
1、完成心內科常見病臨床治療工作,加強心內科門診,高血壓門診的診療工作。
2、積極開展臨床路徑工作,加強合理用藥,合理檢查的監管,抗生素合理應用。
3、加強業務學習,提高病歷書寫的內涵質量。
4、開展心臟內科介入診療新技術
科室年度個人總結 篇3
本學年,學校以《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認真貫徹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開展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努力培養一支師德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推進課程改革,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進行了高效務實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開展各類教研活動,促進課改推進。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教科室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以活動為載體,開展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開展學科聽課、評課、優質課展示、教學設計、活動課案例等評比匯編活動。這些活動通過宣傳,在各學科集體備課,預聽及組內評議推薦的基礎上參加校級公開課的展示,大大激發了廣大教師學習教學理論的熱情,增強教學改革的意識,提高了廣大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加強骨干教師培養,促進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積極探索體現王仙辦學特色的校本培訓模式,努力造就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作風硬的優秀教師群體,本學年,開展了“課改先鋒評比活動”。學校成立了評審組,根據教科室制訂的王仙中學課改先鋒申報考核細則,共有18名教師參與評比,最后評出10名課改先鋒,調動和激發廣大教師的積極性。
三、開展校本培訓,加強學校教科研隊伍建設。
1、配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做好教師繼續教育考試和培訓的組織工作,組織有關教師參加了繼續教育考核活動,進行了專題培訓,使教師順利通過考核并能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教學中去。
2、倡導教案、學案并行的新型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為了實現新課程教學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理念,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實現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最優化,實現學生知識、能力、情感的全面發展。根據學校工作部署,教科室廣泛征集各教研組意見,集思廣益,形成我校教案、學案并行的方式,發放給教師學并在教學常規檢查中進行跟蹤檢查。
4、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多次組織老師到王坊、東富、浦口、富里、南橋、城北、青云等兄弟學校學習,學習好的教學經驗,教師回來后帶頭上示范課、研究課,教研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教師人人參與,寫了心得體會。
3、組織好各項教科研競賽,為教師成名成材提供切實的幫助和指導。
本學年,學校組織教師參加“教育科研優秀論文評比”、“三優聯評”、“課堂調賽、說課”、“課件制作”等活動,每一次活動,教科室都積極動員、精心組織,將活動通知發到每一位教師手上,對參賽教師給予細心服務和指導,力爭使教師在各項教科研競賽中獲得好成績。本學年,我校教師共獲得國家級獎勵1人、省級一等獎3人、省級二等獎3人、省級三等獎4人,市級各等獎項共計10多人次。指導學生競賽國家級優秀輔導員2人,市級3人。
四、加強教科研管理制度建設,做好教育科研資料的收集、整理、編輯、歸檔工作。
目前,學校教育科研要想落實到實處,沒有一套規范嚴格的制度是不行的,教科室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每學年末,完成了當年教科研資料的收集、整理、編輯、歸檔的工作,建立了以管理制度、校本培訓、校本教研、校本課程為核心板塊的電子檔案,使檔案管理清晰化、條理化,教育科研的計劃性資料、過程性資料、效果性資料、終結性資料隨時可以查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五、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在全校教師中倡導讀書學習活動,向教師推薦一些專業理論知識和人文素養方面的書目,鼓勵老師們廣聞博覽。分年級制訂讀書計劃,開展各種師生讀書活動。教師讀書要有讀筆記和心得,在學生中開展了一系列活,演講賽,手抄報、讀書筆記評選,讀書心得展覽。
教科室將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責,樹立教科研人員作為研究者、指導者、服務者的新形象,通過富有成效的校本培訓,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準、學科素質、教育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專業化程度,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優化,富有創新與活力的教師隊伍。為推進我校課程改革和校本建設向縱深發展,發揮在課改中爭先領跑作用,辦讓人民滿意教育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