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小組年度工作計劃(精選3篇)
村民小組年度工作計劃 篇1
為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使農民增產增收,為“農”字服務,抓好農村結構調整,加快新圩村的二三產業發展,拓寬增收渠道,現結合新圩村實際,就20xx年文明村創建工作制定如下計劃:
一、建立領導機制
為了計劃工作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村委成立創建文明村工作領導小組:以支部書記蘇志剛為組長,村委會主任黃四志為副組長,其他村兩委為小組成員,具體任務明確,責任細化到人。
領導小組訂出計劃指導具體創建工作,并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組長負總責抓全局,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二、豐富創建工作內容
制定創建文明活動的具體要求和任務、標準,將活動內容、方法步驟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向全體村民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落實到每個人。
1、通過公示欄和宣傳單向全體村民宣傳年度創建文明活動工作計劃,接受廣大村民的建議和工作監督。
2、根據十x大和縣委擴大會議的精神,制定各個創建文明目標。
(1)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20xx年計劃創建文化活動中心,加強科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融入農村陣地,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政治修養。全面推進平安家庭建設,讓群眾精神面貌有一個更大的改變。同時我村地處鎮政府所在地,加之農貿市場,人流量大,要加強治安聯防工作,堅決杜絕刑事案件的發生。
(2)美化新圩村地理環境
要充分發揮地處鎮政府所在地的優勢,在城鎮建設初具規模的基礎上,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群策群力搞好以高墘為重點的全村家園整治工作,美化村容村貌,讓人有一種舒適的感覺。
(3)調整產業結構,確保農民增產增收
支部村委一班人,要力行“三個代表”,帶領廣大群眾進一步擴大產業結構調整的范圍和規模,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利用地利人和環境,大力吸引人力財力,采取政策傾斜、物質獎勵、技術指導等形式,充分調動群眾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力發展茶業和餐飲業,爭取20xx年新增茶葉加工廠10個,新增個體工商戶15戶,發展規模養殖大戶3戶,力爭20xx年人均純收入達8600元
(4)完善各項基礎設施
繼續做好村辦實事建設。加快圩底新村建設,計劃建成樓層四層、面積1200平方米、店面10間的新村,并完成水電路燈等相關基本設施;硬化鐵釘坪至雞母窩的道路3.71公里,高墘村內道路800米,并完成道路兩旁的綠化;加快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計劃20xx年新通自來水戶30戶;改善信息通訊等基礎設施,計劃20xx年新增通有線電視戶數21戶、新裝電話戶數7戶。
(5)繼續加強計劃生育工作
計劃生育工作是創建文明活動的必要條件。要按照計劃生育法的要求,繼續加強20xx年度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率達10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內,按時完成四術及雙查任務。
(6)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村委會出資為群眾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村農戶參加率保持在100%以上。要始終如一支持和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問題。
三、完善管理制度
按照縣、鎮黨委政府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建立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實行標準要求,半年小評,年終總評,并與年終報酬掛鉤。年終由村民代表組成考評小組對創建文明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工作情況進行總評,并把評比結果通過廣播公示欄進行公布,好的表揚獎勵,差的進行批評教育,以吸取經驗教訓,推進新圩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
村民小組年度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高考數學學科成績在高考總分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數學學科成績在轉換成標準分的過程中的比例較高,數學成績好將給學生在高考成績排名中帶來很大的優勢,相反,則會拖后腿,不利于學生的競爭!數學成績的重要性和提高數學成績的緊迫性要求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二、目的
為團結學生,營造班級學習氛圍,特制定此學習幫扶小組計劃,讓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競爭,促使班級數學成績整體提高。
三、班級學情分析
我班同學普遍數學基礎不扎實,表現在每次月考數學平均分在40到50分之間浮動,整體成績尚有提升空間。目前,班級有不到10位同學在月考中能達到90分左右,成績相對穩定,也有一半以上的同學數學成績停留在30分左右,遲遲也無法提高。數學成績分數較低的同學中,有很多在私人培訓機構接受課外輔導,效果不甚明顯。大多數同學數學成績不好是因為數學基礎薄弱,也缺乏學習數學的刻苦精神和主動習慣,同學間相互帶動和幫助的氛圍不濃厚。班主任牽頭成立幫扶小組,由學生自主選擇形成小組單位,開展互助學習,競爭促進的活動。
四、預期目標
以成績較好且穩定的學生為小組核心,挖掘核心的輻射作用,帶動其他同學逐步形成互助競爭,主動好學的班級氛圍。以點帶面,讓成績較好的同學幫助成績不夠理想的同學解惑釋疑,扎實基礎,提升成績。使班級數學整體成績達到60分到70分的平均水平,與我校上屆文科數學成績接軌。
五、執行過程
班主任將此計劃告知數學老師,求助于數學老師予以配合,由數學老師根據高考要求及班級實際情況每天布置適量習題任務,交由全班各小組獨立完成,班主任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跟蹤,當天任務當天消化。任務完成時間擬定在每天下午6點到6點半。每位同學必須在專門的習題本上完成,小組長要負責檢查完成情況,并輔導完成有困難的同學完成。
六、激勵辦法
小組學習要取得成效,并能持之以恒的發展下去,對同學的激勵不可缺少。以月考和周測為考核機會,擬對學生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予以及時的合適的鼓勵。
精神鼓勵:對在月考或周測中成績取得進步的小組進行口頭表揚,并把進步小組名單貼到班級展板進行宣傳。
物質鼓勵:對在月考或周測中成績取得進步的小組給予學習用品獎勵和獎學金獎勵,對進步突出的小組應給予組長額外獎勵。獎學金應控制適量額度,保證學生有正確的獎金觀念及持久的學習動力。
七、小組分配情況
班級人數共48人,班主任擬定全班同學分為7個小組,每個小組平均約7人,除配備正副組長1名外,組員5名,正組長固定由7位同學擔任,并推薦7名副組長名單,由正組長選副組長搭檔。其他同學自由選擇組長申請進組,自行組成小組單位。
小組長職責:小組長為領頭人,要帶領本小組共進步,負責各組員作業完成情況,幫助組員解決基礎知識問題,幫助組員扎實基礎。
副組長職責:副組長是組長的幫手,應負責協助組長檢查組員作業完成情況以及與組長一起幫助組員解決數學學習上的問題。
組員要求:組員要對組長心存感謝,不懂的問題及時向組長請教,服從組長要求,落實任務。
小組名單:
第一組:楊柳青劉芬周憬伊陳寒張議豐陳惠穎宋睿
第二組:朱標業楊植陳俊城符瀚文李德林吳丹丹載麗麗
第三組:吳俊霖蒙麗琴王鈺茹李玉茹周文雯黃子瑋林俊仁
第四組:胡寧丹葉姣伶丁士麗何文雅符宇瑩蘇鳳嬌李文穎
第五組:吳基豐王薈文鴻偉李環宇李丹娜李茂華
第六組:李美文謝東鈺楊曉儀張蘭天邵坤黎柏岑陳雅筠
第七組:林均黃康馮婷婷陳湘蕓陳莉瑩唐秋瑜陳雪花
八、執行效果
目前看,該計劃有一定效果:首先是所有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了起來;其次是所有學生能保持每天和基礎的數學習題見面并主動思考,良好的學習習慣正逐步養成;第三是從第四次月考數學成績來看,40分以下的學生數量無論是和以往比較還是此次和其他班比較都是最少的,僅為7人,這一結果為班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九、工作感悟
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但工作的責任卻不小。相反,班主任的工作可能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作為一位班主任,要為自己的班級做好定位,為自己的工作做好定位,并要想方法、找點子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且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全面發展。這項工作的開展成效可見,給予了我工作上的極大自信和動力,鼓勵著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持之以恒,再接再厲!
村民小組年度工作計劃 篇3
一、背景
通過在社區調查了解,名海社區共有小學生人數1690人。大部分都是隨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戶籍。社工了解到有許多社區兒童有社交、網癮、厭學等成長方面的不良習慣,在小學四五年級年齡段的普遍問題是成長中有許多的不良行為,各種壓力和煩惱缺乏合理的舒緩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為家庭原因,還包括來自社會輿論導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長想方設法把那些能出人頭地的一技之長融合到孩子的個性中去,卻忘記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溝通方式有問題,孩子心中積壓的東西越來越多,轉而接觸社會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許多不良行為,一發不可收拾,給健康成長帶來巨大隱患。
正因為此,本小組希望通過有效的小組活動,通過分享、支持、鼓勵,使小組成員加深自我認識,澄清角色和改善與家庭與社會支持網絡的關系,加強與同學、玩伴、老師、親朋好友等的交流,減輕成長中的煩惱和壓力,從而擁有積極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潛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會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則,社會工作者尊重每個組員的個體差異。
3、個別化原則,每個人都應當有權利和機會發展個性。
4、保密原則,社會工作者保護每個小組成員的隱私。
5、不批判原則
三、理論架構
1、馬斯洛的需求理論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人的需要層次可以分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滿足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與別人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系,避免恐懼和焦慮;歸屬和愛的需要是希望與他人建立感情的聯系(如結交朋友、追求愛情等)或被群體接納;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還包括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希望通過個人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目標,體現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潛能。有成長問題的孩子他們的安全的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不能被滿足,這往往會導致案主在今后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社交困難、厭學、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會工作者在協助組員解決問題時,應協助兒童增強溝通與交流能力,培養兒童的分享與團隊協作意識,矯正兒童的不正常行為,減輕兒童的心理壓力,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埃里克森首先根據自己的臨床跨文化觀察,將人格發展分成各有側重、互相連接的八個發展階段,埃里克森認為個體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上都會面臨一個確定的主題,或是說一個特定的心理危機。而每一個危機都涉及到一個積極的結果和一個消極結果,所謂積極結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機得到恰當地解決而使這個危機所對應的發展階段對人的人格所產生的積極的影響,同樣,消極結果是指某個發展階段對人格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因此,本小組將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為基礎,通過一系列活動正確引導組員的思維,矯正兒童的異常行為,舒緩兒童成長中的壓力,滿足他們自身的需要。
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相關理論。
主要涉及的是學校、朋輩、家庭及文化等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影響。
四、目標及目的:
目標:為兒童提供一個相互溝通的平臺,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
目的:
1、讓組員全面認識自我,提升自信;
2、學會溝通、聆聽等技巧;
3、構筑兒童互助網絡,為兒童減壓;
4、讓組員學會關懷,學會與人合作,增強團隊意識。
五、服務對象:
名海社區10—12歲兒童
六、小組特征:
1、性質:成長小組
2、節數:四節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時間:下午3:00至4:30
5、地點:名海社區活動室
6、人數:8至12人
七、招募方法:
1、在小區內張貼海報;
2、在樓棟的電梯口處張貼通知;
3、通過工作站或者管理處電話招募;
4、工作人員親自上門招募。
八、每節活動計劃
第一節活動內容
日期及整節活動時間: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組員之間的相互認識,團體意識的初步形成
第二節活動
時間:4月26日15:00至17:00 目標:提高組員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第三節活動
時間:20xx年5月10日下午3:00至4:30 目標:提高組員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第四節活動
時間: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九、經費預算:
x元
十、預計困難與應變措施
預計困難
1、招募不到足夠的組員;
2、組員熱情不高,參與性不強;
3、在小組活動過程中組員渙散;
4、組員太調皮。
應變措施
1、社工親自上門招募,或者邀請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的孩子參加;
2、活動之前相關的評估;
3、在活動開展之前與小組成員訂立契約;
4、活動環節盡量設計的有吸引力,游戲可往小孩子喜歡的類型選擇。
十一、評估方法
1、小組開展之前訪談與最后一節的問卷評估。
2、小組每節的組員分享與意見。
3、工作人員的觀察。
4、出席率與參與及投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