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幫母親達成心愿的感人故事(精選4篇)
母親節幫母親達成心愿的感人故事 篇1
今天上午,我和學生處理了配套練習冊上的一些題目。在處理的過程中,有一篇文章深深地打動了我。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愛走在母親的懷里》,主要內容講了作者的母親要去春游,讓作者給買一袋椰蓉面包。她感覺出游、面包都是孩子應該做的事。帶著這種不滿的情緒,她來排隊給母親買面包,沒想到那天買面包的人特別多,而且都是為自己孩子春游做準備的。在這種煩躁的等待中,后面的一位中年婦女看她是一位年輕的女士,認為肯定是給自己買的,便想打商量和她換位置,在沒好意思說出來之前竟聽說作者是給自己的母親買的,感覺非常得震驚。作者的話語一出,引起了在場所有母親的尊敬,竟然都讓出了自己的位置,讓作者先給自己的母親買。……文中描述的母親們對自己孩子的無私,使我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也想起了我曾經立下的想法,要完成母親年輕時沒有完成的兩個愿望。
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勞動婦女。母親的小的時候,她非常愿意上學,她每次的考試成績都是滿分。可是由于家庭困難,她又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在上二年級時她就離開了自己喜歡的學校,踏上了長久的勞動之路。也許正是因為母親的這種特殊經歷,使她對我們的學習特別關注。家里不管多困難,她都不向我們提起,只是讓我們好好學習,別為別的事分心。那個時候,我們村屬于城鄉結合部。村子里的人基本上都不重視孩子的學習,有的學生小學沒上完就不上了,另外的則上完初中就不讓上完事。而母親對我們的要求卻是:你們一定要好好上學,不要管家里的情況,只要你們愿意上,就算我和你爸砸鍋賣鐵也一定想方設法供應你們。當時母親的這種舉動,還引起了村子里其余人拐彎的笑話:“你還讓你的孩子們上什么呀,這不是自己找累受!你看人家孩子,從小學就開始賺錢,才十六,到現在攢的錢都夠說媳婦了。”面對別人的話語母親總是笑笑,什么話也沒說。
可是當時的我們根本就沒有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哥哥雖然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濰坊一中,但是卻放松了自己的學習,沒能考上大學。姐姐在小學階段一直是父母的驕傲,在學校里一直是第一名,但是在上初中時成績卻有所下滑,沒能考上重點高中。而后面的我在初中畢業拿到一所普通高中的錄取通知書之后卻有了不上學的念頭。當時我的這種想法可愁壞了母親,她不無擔心且心疼地對我說:“家里唯獨你小,你不上學了,下來之后干什么呀?”可是當時的我并沒有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倔強地堅持不上。在這種堅持中我過了兩個月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堅持是錯誤的。于是我又在家里向母親哭著要上學。在我的哭訴中,母親什么也沒有說,只是盡自己的所能買上東西,上她認為管事的人家一遍遍地為我的復讀做著準備。……到最后我終于有了再次上學的機會。
在我復讀,哥哥姐姐在高中學習之后,母親因為我們上學的費用問題選擇了離開原先工作相對較為輕松但是掙錢較少的單位而上了掙錢多但是非常累的村辦小廠。母親的選擇使我對生活多了些感悟,也漸漸地能站在母親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了。在這種考慮中,我有了應該滿足母親愿望的想法。
至今還記得我上初中時,母親單位上有一次上北京游玩的機會。母親聽到這個消息剛開始非常高興,但是最后要去的時候她卻沒有去。單位上的人無不為她惋惜:多好的機會呀,單位上給拿錢。如果放棄了這次機會,這輩子還不知道能不能去趟北京呢?母親卻不為所動,只是笑笑。其實我知道母親一是怕我們這三個上學的孩子在家吃不好,另外就是因為我們上學造成的家庭的拮據。雖然單位上給出一部分錢,但是畢竟有些錢還是要自己出的。當時的我就在想,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帶著自己的母親上北京去徹底地玩一玩。
在我的記憶中母親還有一點兒遺憾就是年輕的時候沒有買上一件皮衣。我們小的時候,父親在外地工作,家里都是靠母親支撐。母親整天家里、地里、單位上的忙(那時為了貼補家用,母親除了上述工作,還在家里養著貂),長期的勞作讓她的手受到了很大的傷害。一到冬天,她的手就因為長凍瘡腫而腫的像兩只蛤蟆。這還不算,因為經常動水,母親長凍瘡的手上又裂滿了口子。所以每年的冬天,母親都是在和這種疼痛作斗爭中度過。記得母親在疼極了的時候,就會羨慕單位上有皮衣的那些同事,穿上一冬不用洗衣服多好呀。父親多次說要給她買,可是每到關鍵的時候,母親卻退縮了。
從知道母親在心里想去北京、想買皮衣的時候起,我就有了幫母親完成這兩個愿望的想法。可是我先在已經參加工作十多年了,卻一直沒有幫母親完成這兩個愿望。剛參加工作就忙著結婚、生孩子、買房子……有時在母親面前提起她年輕時的場景,并說要帶她去北京、買皮衣的想法。母親總是笑著說:“我哪里也不去,哪里的景色也比不上咱濰坊好!……那個時候忙得愁洗衣服,現在有洗衣機,衣服又不愁洗,買些那個萬年閑干什么用!……”我知道母親是怕我花錢,是怕因為弄得我和老公鬧矛盾,……今天一下子看到了這篇文章,想起了自己原先堅定的想法到現在都沒有兌現,我不禁自責起來。哎……自己真的是一個不稱職的女兒!
母親節幫母親達成心愿的感人故事 篇2
夏天回國看媽。回日本時媽到機場送我,當時心里只有一個念頭,要不就一去不回,不然回來就再也不走。這相聚后卻又離別的場景,是我這個天性悲觀的巨蟹座怎么也習慣不了的。
回日本后的半個月里,沒能跟家里取得聯系。說是家里,其實也只有媽一人。離婚后獨自將我從生下三個月撫養至今,沒有再嫁。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并沒有得到過外界一只援手,也未曾收取過生父撫養費分文。媽至今仍對生父只字不提,我更是與他素未謀面,甚至不知名字與樣貌。
而后輾轉聯系到二姨,問我媽怎么一直不在家。二姨語氣輕松,說是媽去了外地泡溫泉,還得個把月才能回來。我心里雖然存有疑慮,也沒想太多,隱約記得媽與我臨別時提起過要去溫泉的事,便罷了。又過了半個月,媽回家了,只是電話里的聲音虛弱,每次通話不到幾分鐘便借故有事,匆匆掛了。
我只身在外幾年,學習打工,只能用疲于奔命來形容。若是還尚存一分敏感與力氣,也要去應付上頭的教授老板、身邊的朋友同學、周遭的雞毛瑣碎。至于媽,她便一直是萬能的女金剛,里里外外都是鋼筋鐵骨鑄造的,源源不斷地提供給我精神物質的能量,而她則是無須我操心的,或是要我操心的時刻還遠未到來。
只是我未曾想,女金剛也會有倒下的一天。我還把自己當個孩子,像小時候一樣在電話里沖著她耍脾氣撒潑的時候,她卻以我不曾察覺的速度轟然衰老了。就在她送走了我,自己坐火車返家的那天,一夜之間,她的身體里便多了幾只金屬支架用于撐開她那被血栓堵塞的心血管。
這對我來說有如天方夜譚。媽陪我逛街爬山下海十幾個小時仍然精神抖擻,媽出去跳舞舞技精湛三四個小時仍然稱霸舞場,媽當老師一上午四堂課下來仍然聲音洪亮,媽雖然近年來白發驟生容顏漸老,但媽的身體至少是健康的,精神至少是矍鑠的。抑或我對她的關心實在是太少,我看到的那些都是我以為我看到的。
媽一直安慰我說,手術做得很及時很成功,她現在跟正常人沒兩樣,也不用我回去看她,要我安心完成學業。可是,她再不敢坐飛機來看我,不敢坐火車四處去旅游,冬天下雪了便不大出屋,最鐘愛的跳舞也不大去了。稍有不適,醫院跑得卻是輕車熟路的勤便。身體里那幾只小小的金屬支架宛若一只大大的鐵籠,將她畫地為牢,與極度自由的生活隔離開來,她被籠罩在籠子里,提前過起了清閑卻又無聊之極的老年生活,并且,越發地孤獨了。
有時我二姨去陪她,她嫌煩,嫌人家禍害屋子。不去陪她,任誰看她老太太孤單一人都覺得可憐。二姨經常在我跟媽通電話的時候插上兩句,快回來吧,念那么多書有什么用,家里的老娘都沒照顧好,有病了還得找我兒媳婦去給端屎端尿。我生氣,說不出話來,常常忍著眼淚就把電話掛掉,想立刻結束掉這里的一切回家去。我氣二姨話糙理不糙;氣我自己年少時輕狂,非要跑這么遠出來念書;氣我自己沒有決斷,沒本事能做自己的主;氣家里各表兄弟姊妹都已成家立業,承歡膝下,只有媽孤單在家,我飄零在外。
媽有時情不自禁地念叨周圍的瑣事。今天去你二姨家吃飯,大冷的天兒里,一家人團坐在一起吃火鍋,喝啤酒,嘮家常,這可能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吧。是不是人老了才把這最平淡的事情看成是最幸福的事情?
我也自行想像著,和媽坐在一起吃火鍋,看炊煙裊裊霧了玻璃窗,我倆也是萬家燈火里的那一盞。
媽常跟我說,咱們倆在一起待不了兩天便要拌嘴吵架,相互賭氣,倒是你離我遠些,去念書,出去闖,我遠遠地看著你一天天出息了,精神上的安慰比什么都要好。我到現在也不知道她這么說是發自真心,還是為了安慰我,不讓我惦記她。
可能是我小時候開竅極晚,不懂事,又不懂念書,媽卻是把念書當成人生一件正經事,只要我肯讀,她便不惜一切代價地供著我。從小邊打邊哄,好容易上了大學,念了碩士,眼見碩士要畢業了,她還說只要我肯繼續,博士的學費和生活費她也是幫我攢好了的。如果不想念書,起碼也得在國外工作幾年再回來。
這便是媽的一廂情愿:博士只要想念是會考上的,工作只要去找總是能找到的,錢只要去賺終究會有的,幸福只要去追尋早晚會尋來的。她坐在她那小小的屋子里,大手一揮,指點江山般謀劃好了我的十年大計。只是,我這未來的十年大計里并沒有她。屆時,年近70歲的她還能為我謀劃些什么呢?屆時,如果我沒能如她計劃中的衣錦還鄉又該怎樣呢?屆時,如若子欲養而親不待又該怎樣呢?到底是我平庸地陪伴在媽身邊重要些,還是貌似風光地流落在外重要些呢?這些問題在我一閑暇時,一想到媽時就糾纏得我頭痛欲裂。
眼下我的學業極其平庸,事業也未見光亮,婚姻更是未知,只是我未來十幾二十年的路必然交織著媽的晚年。反正人生無論選擇了哪一條路,都必然會后悔當初沒有選擇另外一條,那我就等著陪媽走過她晚年的十幾二十年之后再后悔當初沒奮力拼搏也甘愿了。
母親節幫母親達成心愿的感人故事 篇3
在家庭成員中,我和媽媽的感情最深,這大概跟我們的陰歷生日是同一天有關系。
幼年時,我就對音樂表現出強烈愛好。媽媽說服父親,給我報了鋼琴班,還為我定做了鋼琴。若干年后,在媽媽期待的眼光中,我正式走上音樂之路。
1989年,初中畢業的那年暑假,我加入了中國臺灣男生偶像團體“小虎隊”,發行了第一張專輯《逍遙游》,并做了20多場宣傳演唱會。那時,我整個人的感覺是興奮,欣喜和驕傲。
待到暑假結束、高中一年級開學,我的心卻怎么也收不回來了,成績直線下滑。要知道,我在初中的成績是相當優秀的。郁悶、煩躁和沮喪深深地包圍了我。媽媽見狀,心疼不已,她悄悄找到一位住得離我家很近的同學,央求他和我一起復習功課。這以后,我每天從補習班回家已是晚上10點,洗個澡再去同學家就晚11點了,再讀上一個多小時的書已近午夜。這時,媽媽就在樓下等著我,來來回回都是她騎摩托車載我的。
堅持一段時間后,我的成績依然沒有大的起色,我簡直要崩潰了。有一天,我不想再去同學家復習了,無力地蜷縮在沙發里,失神地望著電視畫面發呆,突然無緣由地抽泣,后來索性倒在沙發上大哭起來。
媽媽趕緊走過來攬住我的肩,安慰說:“阿朋,當所有榮耀變為壓力的時候,你更要堅強,歌迷可不喜歡哭鼻子的‘乖乖虎’!”
在媽媽不斷地鼓勵下,我終于明白不應該輕易向困難低頭。之后,通過兩年不間斷的努力,我如愿考上了中國臺灣大學。
這時,我又加盟了新公司,事業。學業可謂高歌前行。當我的事業有起色的時候,媽媽卻不快樂了。在我和弟弟出生后不久,媽媽就辭去了她喜愛的教師工作,當起了全職媽媽,但性格獨立的她不想總是伸手向父親要錢,這讓她很苦惱。于是40多歲的媽媽決定再次參加考試,重新回到教師的行列。由于年齡的原因,媽媽做得很辛苦。我勸媽媽別工作了,我賺錢養你。媽媽卻欣慰地笑著說:“你還是個孩子,我不想增加你的負擔。”我聽了,心里分外感動。
之后,我成功涉足影視圈,一部部反響強烈的影視劇把我推上了戲劇一線小生的位置。這時學業和演藝事業再次發生了強烈碰撞。如何抉擇,成了那段時間我最頭疼的難題。媽媽看出我對演藝事業戀戀不舍,拍著我的肩膀說:“既然喜歡就去做吧,人生只要努力就不會后悔。”
于是,我從中國臺灣大學休學了。可是休學后,事業發展并不順利,先是新灌制的唱片銷量出現嚴重滑坡,接著我投資的泡沫紅茶店因經營不善而關閉,股票也賠得精光,最要命的是父親剛巧也失業了。
由于心情抑郁,那陣子我經常開車漫無目的地瞎逛,結果在南架橋上被別人撞了,而且一個月被撞了兩回!媽媽看不下去了,她斥責我不應該如此消沉。我向媽媽哭訴:“當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時,才發現自己除了演戲,再沒有別的技能;未來的路在哪里,自己根本不知道。”
那晚,媽媽把我摟在懷里,耐心地講我小時的事情。“阿朋,你出生時的聲音就跟別人不同,嘹亮又有節奏感,那時我就覺得你好特別……”“你在一歲抓周的時候,一把就抓起了那個玩具小鋼琴,所以注定今生是要唱歌的……”
在我最失意的時候,媽媽堅強地支撐著我和整個家庭。最終我戰勝了眼淚。從人生谷底站了起來。
1997年我被《還珠格格》劇組相中,出任五阿哥這一角色。隨著電視劇的熱播,一瞬間,我擁有了數以萬計的影迷。久違的鮮花和掌聲再次出現在我的世界里,讓我多次喜極而泣。那一刻,我知道是她的默默陪伴和支持給我帶來了好運。
回想起最艱難的時候,我們家四個人分別住在四個不同的地方,為的是方便謀生。但這無形中破壞了家庭溫馨美好的氣氛。那時,我心里就有個愿望,要給爸爸媽媽買一套好房子,這個愿望終于在三年后實現了。記得我把鑰匙交給父母的那一刻,爸爸和媽媽都張大嘴巴說不出話來。在我的努力下,父母終于又像以前那樣恩愛了。
前陣子,我教會媽媽使用msn聊天,這樣即使我在外地也可以通過攝像頭看見媽媽親切的笑臉。今年母親節,我給媽媽發去一幅自己設計的三維動畫賀卡。賀卡里,媽媽坐在一片花的海洋中,幸福地望著前方。郵件里我寫道:好媽媽是所好學校,感謝媽媽教會了我人生的意義和堅持。
母親節幫母親達成心愿的感人故事 篇4
那時候我還小,不足10歲吧。村里來了一個失聰婦女,先是在一個爛窯的草堆里睡了兩天。被我奶奶知道后,就把她領回到了我家。
是的,我奶奶很熱心的收留了這個婦女。她也經常這樣干。那時候正是陽春三月的季節,雖然是陜北,但是也不冷,甚至中午的時候,還感覺熱烘烘的。
家里來了這么個人,我們姐弟仨自然不高興。為奶奶老這樣干,真是無奈。說也說了,她就是不聽。
這個婦女,大概30歲左右吧。或者不應該叫婦女。叫她女孩也可以。她臉是白里透紅的,就像那種高原紅一樣。額頭上明顯流出汗漬的痕跡,在兩鬢沖出了河灘的樣子,黑泥清晰可見。所以怪惡心的。
長的一副憨厚臉,圓臉。我奶奶拉住她的手問長問短。“娃,你是哪里的?”“娃,你多大了?”“結婚了沒有?”“怎么流落到這來了?”
”家里有幾個人?“總之在院里不斷的問,她是怎么回答的,我一個也想不起來了。
總之,雖然有點怯懦,但這女人并不傻。說她失聰,完全是村里人瞎說。我和我姐我弟,就站在她一邊看。她還從兜里掏出一顆很大的蘋果,在衣服上蹭一蹭,然后遞給我們說:”給你們吃。“
這樣的人,是失聰嗎?肯定不是!不過當時她做出的這樣的動作。我和我姐都有點懵,我們面面相覷,就笑了。是那種無法形容的笑。我姐打趣道:”你快去吃!“說完她就咯咯的笑了。我也笑了。
蘋果在【陜北】陽春三月,還不多見。我猜一定是她乞討來的。我雖然看見蘋果,流口水,但無論如何也不能吃她遞給的東西。
我奶奶把她拉到屋里說:”傻孩子。你看這么熱的天,你還穿著冬天的大棉襖,快脫了。這樣要生病了。你看你都熱成啥了。“
她也點點頭。就坐在炕上,開始脫衣服了。把我姐急的,大聲道:”你快下來。弄臟了。晚上我們還睡呢!“同樣話,我們也跟我奶奶說。我奶奶皺眉說:”你們懂啥。臟了掃掃就行。“
這女人被我姐的聲音喊怕了。她脫下了一件,停住了。坐在那,脫也不是,穿也不是。而且更讓我們姐弟仨可笑的是,她還向我們遞她的蘋果。我們自然是不會接的。
后來在我奶奶的鼓勵下,她又開始脫了。不再理會我姐和我們的目光了。
在我的記憶里,她的皮膚還挺白,彈性十足,臉上也沒有多少皺紋,所以才會認為她是30歲左右。現在我想起來,會問自己:“這樣的一個女人,這么白,并不丑陋。為什么沒有人要呢?”
后來我問了下,我母親。她說:“女孩好像精神有問題。有時候清楚,有時候不清楚了。本人還有人打算把她說給村里的光棍,可是那個光棍還嫌她精神有問題。“
雖然她并不老,在當時,我是無論如何也生不起對她的一點好感。她一邊脫衣服,一邊開始吃蘋果。我姐不斷的吼她,甚至去把她的衣服拉到地上。她有點急,說了幾句什么。我忘了,總之臉是紅的。一只都是紅的。
而且她的眼神一直是撲朔迷離的,眼神總是向下看,好像永遠有不安,永遠在躲避著什么。這是我現在回想,才能體會的。我認為她并不傻。只是有輕微的精神障礙。
她脫光了衣服,就坐在靠窗的炕上。開始撿虱子,我奶奶幫她抖衣服。現在想來,這是我第一次觀察一個女人的身體,一個女人身體的所有。
我姐比我大,好像懂點。她說我:“不要看了。快出去!”我這才出去了。
等我再回到屋里,我看到兩個明顯的景象。一個是被她吃了一半的蘋果,放在窗臺上,由于氧化,咬開的部分已經黃了。另一個是在我們的面前,多了一大推土。
我還好奇問我姐:“姐,土是哪來的?”我姐氣鼓鼓的說:“就是她身上的。”我聽了,當時也是愣了。這得是抖下來多少土啊。足足有二斤吧。
我有點想吐的感覺。還是在這個時候,女人竟然再次拿起她的蘋果,朝我遞來。說:“你吃吧。”我一下就跑出去了,覺得她不可理喻。
后來,我奶奶給她吃了一碗疙瘩湯,她吃了。拿上換下來的衣服,和我奶奶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終于走了。
她走了以后,我奶奶把炕上的土,都掃到一個簸箕里,滿滿的一簸箕土。我是屏住呼吸去倒的。
現在也是陽春三月,我想起了這個女人。我也想起了我的奶奶。我也想起了什么叫人情世故。
我奶奶之所以經常收留討飯的,傻子,是因為她曾經乞討過。她每次說起那些年的日子,就會淚流滿面。拉著我的手說:“世界上還是好人多。你以后了見了討飯了。沒有多的,少也要給點。都是可憐人。”
而關于那個女人的那顆蘋果和一簸箕塵土,我也總是不能忘記。她有的不多,就一個蘋果,三次想遞給我們三個懷著敵意的孩子。或者說她依然有天生的母愛。看見孩子,就想分給孩子吃。
我沒有想起來,她是否結過婚,生過孩子。也沒有想起來,她是為何流落到我們村的。總之,我長大之后,可以想象她走了多少路,在寒夜中睡過多少土窯,廟宇。不然她不會帶著那么沉重的塵土。
陽春三月是個好季節。萬物蘇醒,開始發芽。她熬過了冬天,抖落了一身的塵土。我相信她肯定還活著,還好好的活著。那個春天,是屬于她的春天,也是屬于她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