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關于母愛的故事(精選7篇)
母親節關于母愛的故事 篇1
歲月如梭,流年似水。伴隨著成長的旋律。我們會慢慢的發現,我們已經變得懂事了,沒有了以前的那么頑皮。我們學會了體添父母的不易,學會了跟恩老師的辛苦,學會了珍惜同學的友誼,這些行為都無不體現著我們已經長大了。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興高采烈的騎著車去學校,一路上,小路兩旁的花兒在對我笑,大樹也在朝我招手,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美好。到了校園里面,太陽灼燒著大地,仿佛要把我們烤熟了似的。我頂著太陽,一路小跑著到了教室,心里暗想著這天可真熱,好在我跑得快啊,不然這真會中暑啊!我就在教室里吹著電風扇,那真叫一個愜意啊!忽然間,一片片云朵就把太陽給擋起來了。天變得陰沉沉的了,這世界就好像變得一片死寂。中午還高高掛起的太陽瞬間就被這突如其來的云朵給擋住了,我心想這天氣可真善變啊!本以為等下太陽就會出現,烏云就會散去,可誰知,這烏云并沒有散去,反倒越聚越多,瞬間,雨嘩啦啦的下著,越下越大。我心想這下可慘了,本以為中午這么大的太陽不會下雨的,就沒有帶傘,可現在下這么大的雨我可怎么回家呀,心里越想越急,越想越急,一顆顆的金豆豆就滾落了下來,我望著周圍的同學都已經帶了傘準備回家了,我感到了從未有的孤獨、無助……
我望著窗外的天,看著雨嘩嘩的下,只見窗外的大樹被風吹得些許搖晃,被雨打得葉枝亂顫,我的心也跟著樹一樣,內心不時一陣陣洶涌的波濤。就在這時,我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個高大的身影,咦,這不是媽媽嗎?我心中滿是疑惑,媽媽怎么會在這呢?突然我才想到,媽媽原來是來接我的,我心中不禁潸然淚下,媽媽冒著大雨來接我,而她的衣襟已然被雨水浸濕,媽媽一言不發,用她的瘦弱手一把把我拉走了……
媽媽,雖然不多言語,但她卻用她的行動詮釋著她對我的深深的愛,我要感謝媽媽,是她無數次用這樣的行動溫暖著我,讓我學會了感恩,我愛她——我的媽媽!
母親節關于母愛的故事 篇2
“世上只有媽媽好……”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就想起了我那美麗勤勞的媽媽。因為,是她養育著我;是她,用親切的話語,教我怎樣做人;是她,用溫曖的雙手扶我走上了人生的階梯忘不了年1月17日,一聲啼哭,我來到這個世上,從來到世界的第一刻起,您無時無刻的關心、愛護我,在您的呵護下,我健康成長,到懂事的那一天,我才知道您,還有世上所有的母親都是一顆赤子之心媽媽,雖然有時我對您不大禮貌,但是您的舉止都蘊藏在我記憶的深處。那次晚上我發燒了,媽媽,是您在生病時悉心照顧我。您還記得嗎?那天晚上,爸爸出差了,您來幫我蓋被子,看見我冷得發抖,頭上直冒汗,您的手摸了摸我的頭再摸摸您的頭。“好燙啊!”您馬上抱起我向醫院跑去,您頭上的汗水不停地灑落下來,也不顧擦一下。到了醫院,醫生剛檢查完,您便問長問短,直到醫生說:“沒事,只要打一針、吃些藥就行了。”你才松了一口氣。打針時我一看到那尖尖的針頭時,便一個勁得往你身后鉆。您用那親切的話語對我說“天天,別怕,不打針你的病不會好,不然,你就不能和同學一起玩了”,我便鼓起勇氣。回到家,我睡在床上,不一會就睡著了,您坐在我的身旁,整整守護了我一夜,不久我的病好了您卻瘦了許多,您那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布滿了血絲。
媽媽是你在學習上不停地鼓勵我,有一次期中考試,語文考砸了,我一下午都悶悶不樂,灰溜溜地回家準備挨批評,可是,您卻沒有批評我,而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天天,考砸了沒關系,只要把錯題弄懂就行了,一次失敗,不表示所有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呀,只要你盡力就行”。這短短幾句話,就點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是啊!牛頓遇到失敗,他沒有灰心,而是繼續努力。我也不能遇到失敗就被它*,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所以,我要下定決心,向前幾名沖刺,果然沒有辜負媽媽的期望世上只有媽媽好……”母愛比天還要高;比海還要深;比泰山還要重。它是永恒的、無私的、偉大的。作為一名小學生,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來報答我的媽媽。
母親節關于母愛的故事 篇3
我們都是在母愛的呵護下長大的,當然我也不例外。可是,每一次聽到母親的嘮叨,恨不得把自己的耳朵給撕下來,可是,返回頭來想一想,媽媽們都是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將來。
記得有一次,我剛剛寫完作業,就出去玩了。回來的路上,我還在不斷的思考著怎樣騙過媽媽。心里很不安。回到家里,我若無其事的說;媽媽,我回來了。媽媽每天必修的功課就是在我寫完作業以后沒有預習工課是罵我。都說:“看看你每天,成什么樣子了,考不上好的初中了,將來毀了,回老家吧。每一次都這樣說我,而且每次都說同樣的話,我都替他煩。甚至一點信心都沒了。總是在默默里流溢憤憤不平的眼淚。每天當我聽到這句話,仿佛針扎一樣。心里比挨打還疼。
發下來的成績,我都是因為粗心而導致考不了一百分。可是,這回媽媽不但沒有罵我,還說了一句特別犀利的話,使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比打我罵我還難受。后來,我問了同學的媽媽是否和我一樣,先去問了一下跟我在這次期末考試同樣沒有考好的申雅邁。他的遭遇和我是一樣的。甚至比我還糟糕。
雖然媽媽在學習上管的我很嚴格,但是媽媽在日常生活中還給我不錯,媽媽把好吃的肉給我,買了好的東西都讓我吃。我生病了媽媽雖然也在罵我,亂吃火的東西。但是我的心中都很溫暖,因為我感受到了母愛。
小時候,媽媽給我特別好,因為當時沒有弟弟,晚上我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睡覺,我一踢被子媽媽就給我蓋上,直到現在這個毛病還沒有改。我銘記在心的一件事,好像有一次我高燒到了四十度,媽媽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忙去找醫生。給我打針吃藥。晚上,我終于可以不用在隨時都有可能被吃藥的環境中睡覺了。可是媽媽老是讓我喝水,弄個我一晚上沒睡,可是,后來我又想了想,我想睡,難道媽媽就不想睡嗎?
媽媽為我們做的實在太多太多了,我們沒有第二句話可以不報答父母的。
母親節關于母愛的故事 篇4
是誰,在我生病的時候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是誰,整天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增添衣裳;是誰,在我犯下錯誤時不斷地教導我,使我不走向歧途……是我親愛的媽媽。媽媽,我要感謝您。
從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就整天整夜地照顧我。她每天忙里忙外,還得督促我做好每一件事。我有時很調皮,惹她生氣,把她弄得手忙腳亂。可媽媽從來沒有抱怨和后悔過。十二年如一日,她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呵護我,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那件事我一直歷歷在目。記得那天,天氣格外晴朗,太陽像個火球掛在天上。晚上,我早早地完成了作業,收拾好了書包,準備迎接第二天的考試。“書包收拾好了嗎?”媽媽關切地問道。“早收拾好了。”我有點不耐煩。“時間不早了,早點睡吧。”媽媽叮囑我。“知道了。”我隨口答應。可是后來我看電視,快十點才上床睡覺。
“小穗,起床了。”媽媽大聲喊我。“哎呀,鬧鐘還沒響呢!”我迷迷糊糊地說。“6:30了!”6:30了?糟了,今天要考試,得早點去。昨天我就不應該看電視到這么晚……想著想著,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整個早上,我都手忙腳亂。
我匆匆忙忙地來到了學校。“總算沒遲到。”我深吸了一口氣。不知不覺,已經8:00了。該考試了,第一節課考數學。”糟了,我昨天就該聽媽媽的話,好好整理書包,這回好了,草稿本忘帶了。”我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心急如焚。我急得翻遍整個書包,終于翻出了一本嶄新的草稿本,里面夾著一張紙條:女兒,下回別落東西了!頓時,我的眼淚奪眶而出,迷糊了我的雙眼。媽媽,謝謝您!
媽媽對我的愛如海深,我感激不已。媽媽,謝謝您!
母親節關于母愛的故事 篇5
頂著盛夏的烈日,踏著滾滾熱浪,百余里的輾轉顛簸,汽車喘著粗氣鉆入了這人間仙境--西蘭村,山上花果纏繞,山林蔥碧如玉,梯田縱橫交錯,鳥鳴聲聲入耳,山下泉水叮咚,山溪狂歡如舞,農民揮汗勞作,小孩嬉笑玩耍……
一路的沉悶頓時煙消云散了,令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凝神聚氣,無雜念之感。玉玲回過頭來笑嘻嘻地對我說:“怎么樣?人間仙境吧。”我沖她一笑,今天本來休息,玉玲把我抓來陪她專訪一個遠近聞名的“繼母”--王淑芳老人。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一戶典型的農家小院,見到了頭發灰白、面色紅潤、慈祥的王淑芳老人。聽說來意后,沒有多少文化的老人顯得局促不安,不肯多講半句話,只是重復著一句:“都是自己的骨肉,沒啥好說的。”在玉玲的再三請求下,在村干部的勸說下,老人漸漸打開了話匣子,帶著我們走進了他三十年來的坎坷不平的故事中去。
看上去七十多歲樣子的王淑芳老人,實際年齡才五十六歲,可當年的她是村上的一朵花,十六歲就當上了村里的婦女主任、團支部書記,是村里公認的積極分子。每年縣鄉里召開的青代會、婦代會,她都參加。在她二十二歲那年鄉里衛生部門選拔一名上進心強的女青年,去上學培養,她被選中了。
就在她準備走的前三天晚上,她的堂姐剛生下孩子就一命歸西了,丟下兩個孩子,讓人揪心的是剛出生一天就喪母的外甥無人照料,善良純樸的她毅然放棄了上學的機會,含著淚辭別了年邁忠厚的父母,于第四天就來到了十幾里外的堂姐家,承擔起照料兩個孩子的重擔。丈夫在縣城工作,公婆年邁七旬,一切重擔都落在年僅二十二歲的王淑芳身上,她的到來給這個老的老小的小的家庭帶來了生機。
斗轉星移,轉眼間十幾年過去了,繼子與他自己生的孩子相處得非常融洽,盡管家里經濟上比較拮據,她都是先把繼子們身上穿得好好的,她懂事的親生兒女從沒有攀比爭鬧過。丈夫從縣城回來,看見兩個大的穿著新衣新褲,而兩個小的不但沒有新衣穿,見王淑芬總是吩咐兩個小的干這干那的,丈夫把她狠狠責罵一頓,她越想越委屈,從不喝酒的她,躲在糧囤里喝的一斤白酒,兩天才醒過來。
花開花落,春秋幾度,時間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孩子們都長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這一年大兒子按政策又生育二胎,照料孩子的事自然落在王淑芳頭上,這時剛結婚一年的小兒子也有了孩子,兩個媳婦生產相隔十幾天,這真讓老人又喜又憂,她考慮一夜,最后決定給大兒子看,讓小兒子自己想辦法。
如今兩個小孫子已經五歲了,她心里老感覺對不起自己的親兒子,愧欠他的太多太多了,小兒子卻很理解母親,這使她感到安慰,現在的王淑芳老人,兒孫滿堂,都很孝順她,她很知足。
王淑芳老人的故事很平常,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卻透著一股人間真情。我禁不住從心底祝愿象王淑芳一樣的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
點評:“從古至今,在一些人心目中,繼母一直是令人發指”惡“的代名詞,但今天在西蘭村,卻生活著一位享譽四鄉八鄰,倍受鄉親們尊重、愛戴、敬仰的繼母,三十多年來,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軀,以一股摯情撐起一個和睦文明溫馨的家庭,以滿腔真情澆灌開了一朵鄉村文明之花,以無私淳樸善良的母愛滋潤了兒女,感染了眾鄉親,譜寫了一曲人間真情之歌。”并以很長的篇幅詳細報導王淑芳老人的感人事跡。
母親節關于母愛的故事 篇6
曾經在國語日報上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母親,您的名字叫「愛」」。其中有一段,我將它摘錄下來,希望每位啟蒙班的小朋友都能看到:
有一幕,是我一輩子無法忘懷的。記得那天是月考,學校提早放學,我到磚窯去找母親。適巧是中間休息時間,所有的工人都在搶購小販挑來的各類點心,只有我的母親坐在角落,搧著斗笠,我想她在強忍著饑餓。有一個好心的女工,剝了半個饅頭送她,我看到她把饅頭送到嘴邊,隨即又放下來,珍重地把那半個饅頭用紙包起來,她連一口都舍不得咬。我的心如刀割,我一直以為,她常帶回來的半個饅頭是她吃剩的。我不敢喊她,一直跑回家,足足哭了一個下午。啊!我的慈母!此后十幾年,我一咬到饅頭,便會浮現母親小心翼翼地包那半個饅頭的情景,淚水就在眼眶打轉。
有一回,我的小女兒早餐時,推說饅頭沒有味道,咬了一口,便把它扔到垃圾桶里,我氣得罰她一頓飯不準吃。她若知道,半個饅頭,曾如何詮釋母親的定義,她一定不敢隨便糟蹋糧食了,這個,我準備等她懂事點,再慢慢告訴她。
同學們!你們看到這一段描述,心中有何感想?現在你們都生活在富足安樂的環境中,很難體會或想像貧苦饑餓的感覺。然而文中慈母的情形,正是你們的祖母們當年的生活寫照,每當你要糟蹋半塊饅頭或一口飯時,都要想到前人是如何辛苦的熬過來,大家都要「惜福」,才會成為有福之人。
母親節關于母愛的故事 篇7
我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13歲的女孩在一個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餅。主人也給女孩一個月餅,女孩沒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個房間去了,沒有人注意女孩吃或不吃,在只有女孩一個人的房間里,一個香甜的月餅,在女孩陌生的眼里顯的很模糊了。有一個熟悉的背影愈來愈清晰:她駝著背,淌著汗……鋤草、拾糞……在烈日下,在雨中……艱難地支撐起一個家。她就是小女孩的母親。小女孩的鼻子酸了,淚水模糊了她的眼睛。于是,她用那雙顫抖的小手用舊報紙包了一層又一層,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著讓她的母親嘗嘗啊!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小女孩終于獲得了回家的機會,稚嫩的小手鄭重地捧出月餅,從未有過的喜悅襲遍全身:“媽媽,您嘗嘗……”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滿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激,才能體驗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激之心。從我出生以來,每時每刻都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中,同時,我也學會了關愛,做有孝心的孩子。
一天,我放學回家。剛進門,就聽見媽媽在呻吟,咦?媽媽怎么沒去上班?我感覺不妙,奔進臥室,只見媽媽臉色蒼白地躺在床上。此刻,我眼睛充滿淚花。媽媽微笑著說:“沒事,先做作業吧。”“媽,怎么會沒事啊,吃藥沒有?”“待會吃。”我學著平時媽媽的樣子,用手摸媽媽的額頭。啊!好燙啊!我非常果斷的說:“不行,讓我來吧!”可是,我的腦海一片空白,該怎么辦呢?突然,我想到我以前發燒的情景。于是,我跑到洗手間,又用水把毛巾浸濕,擰干放在媽媽的額頭上,并把溫度計夾在媽媽的腋下。放完一切,我坐在床邊問媽媽病情。我幫媽媽撐著身子坐起來。媽媽笑著說:“好多了,去學習吧。”但是我心里涌起一股力量和責任,必須堅守在媽媽身邊。
在等待漫長的十分后,我一看體溫計,媽呀!三十九度!我趕緊在藥箱里翻出幾瓶退燒藥,認真地看說明書,上面寫著:飯后服用。于是,我決定先給媽媽做飯。媽媽曾在我發燒時,給我做了面湯,并告訴我:發燒喝面湯比較好。好!就決定做面湯,并在湯里下了一個荷包蛋,面湯的香味撲鼻而來。這是,我的肚子開始*了,但我忍住饑餓把面湯端到媽媽面前,對媽媽說:“媽,先喝碗面湯吧。”媽媽激動地點點頭。我輕輕地舀了一勺湯,用嘴輕輕地吹了幾下,感覺不燙時,才喂給媽媽喝。媽媽平時就是這樣照顧我的。媽媽服了藥睡下后,我一直守在媽媽身邊,給媽媽換毛巾。漸漸的,媽媽的燒退了,我這才想起作業沒寫,便趕緊去寫作業。第二天早上我一起來,就來到媽媽的屋里,問她怎么樣了。她說好了,她和爸爸不停地夸我:“我們的孩子長大了,會照顧媽媽了,是個有孝心的孩子。”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孝”讓我真切地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奉獻的偉大。同時,我也了解“孝”的真正含義――就是發自內心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