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精選7篇)
母親節(jié)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 篇1
歲月如梭,流年似水。伴隨著成長的旋律。我們會慢慢的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變得懂事了,沒有了以前的那么頑皮。我們學會了體添父母的不易,學會了跟恩老師的辛苦,學會了珍惜同學的友誼,這些行為都無不體現(xiàn)著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
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興高采烈的騎著車去學校,一路上,小路兩旁的花兒在對我笑,大樹也在朝我招手,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諧美好。到了校園里面,太陽灼燒著大地,仿佛要把我們烤熟了似的。我頂著太陽,一路小跑著到了教室,心里暗想著這天可真熱,好在我跑得快啊,不然這真會中暑啊!我就在教室里吹著電風扇,那真叫一個愜意啊!忽然間,一片片云朵就把太陽給擋起來了。天變得陰沉沉的了,這世界就好像變得一片死寂。中午還高高掛起的太陽瞬間就被這突如其來的云朵給擋住了,我心想這天氣可真善變啊!本以為等下太陽就會出現(xiàn),烏云就會散去,可誰知,這烏云并沒有散去,反倒越聚越多,瞬間,雨嘩啦啦的下著,越下越大。我心想這下可慘了,本以為中午這么大的太陽不會下雨的,就沒有帶傘,可現(xiàn)在下這么大的雨我可怎么回家呀,心里越想越急,越想越急,一顆顆的金豆豆就滾落了下來,我望著周圍的同學都已經(jīng)帶了傘準備回家了,我感到了從未有的孤獨、無助……
我望著窗外的天,看著雨嘩嘩的下,只見窗外的大樹被風吹得些許搖晃,被雨打得葉枝亂顫,我的心也跟著樹一樣,內(nèi)心不時一陣陣洶涌的波濤。就在這時,我面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高大的身影,咦,這不是媽媽嗎?我心中滿是疑惑,媽媽怎么會在這呢?突然我才想到,媽媽原來是來接我的,我心中不禁潸然淚下,媽媽冒著大雨來接我,而她的衣襟已然被雨水浸濕,媽媽一言不發(fā),用她的瘦弱手一把把我拉走了……
媽媽,雖然不多言語,但她卻用她的行動詮釋著她對我的深深的愛,我要感謝媽媽,是她無數(shù)次用這樣的行動溫暖著我,讓我學會了感恩,我愛她——我的媽媽!
母親節(jié)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 篇2
我們都是在母愛的呵護下長大的,當然我也不例外。可是,每一次聽到母親的嘮叨,恨不得把自己的耳朵給撕下來,可是,返回頭來想一想,媽媽們都是為了我們,為了我們的將來。
記得有一次,我剛剛寫完作業(yè),就出去玩了。回來的路上,我還在不斷的思考著怎樣騙過媽媽。心里很不安。回到家里,我若無其事的說;媽媽,我回來了。媽媽每天必修的功課就是在我寫完作業(yè)以后沒有預(yù)習工課是罵我。都說:“看看你每天,成什么樣子了,考不上好的初中了,將來毀了,回老家吧。每一次都這樣說我,而且每次都說同樣的話,我都替他煩。甚至一點信心都沒了。總是在默默里流溢憤憤不平的眼淚。每天當我聽到這句話,仿佛針扎一樣。心里比挨打還疼。
發(fā)下來的成績,我都是因為粗心而導(dǎo)致考不了一百分。可是,這回媽媽不但沒有罵我,還說了一句特別犀利的話,使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比打我罵我還難受。后來,我問了同學的媽媽是否和我一樣,先去問了一下跟我在這次期末考試同樣沒有考好的申雅邁。他的遭遇和我是一樣的。甚至比我還糟糕。
雖然媽媽在學習上管的我很嚴格,但是媽媽在日常生活中還給我不錯,媽媽把好吃的肉給我,買了好的東西都讓我吃。我生病了媽媽雖然也在罵我,亂吃火的東西。但是我的心中都很溫暖,因為我感受到了母愛。
小時候,媽媽給我特別好,因為當時沒有弟弟,晚上我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睡覺,我一踢被子媽媽就給我蓋上,直到現(xiàn)在這個毛病還沒有改。我銘記在心的一件事,好像有一次我高燒到了四十度,媽媽著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忙去找醫(yī)生。給我打針吃藥。晚上,我終于可以不用在隨時都有可能被吃藥的環(huán)境中睡覺了。可是媽媽老是讓我喝水,弄個我一晚上沒睡,可是,后來我又想了想,我想睡,難道媽媽就不想睡嗎?
媽媽為我們做的實在太多太多了,我們沒有第二句話可以不報答父母的。
母親節(jié)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 篇3
“世上只有媽媽好……”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就想起了我那美麗勤勞的媽媽。因為,是她養(yǎng)育著我;是她,用親切的話語,教我怎樣做人;是她,用溫曖的雙手扶我走上了人生的階梯忘不了年1月17日,一聲啼哭,我來到這個世上,從來到世界的第一刻起,您無時無刻的關(guān)心、愛護我,在您的呵護下,我健康成長,到懂事的那一天,我才知道您,還有世上所有的母親都是一顆赤子之心媽媽,雖然有時我對您不大禮貌,但是您的舉止都蘊藏在我記憶的深處。那次晚上我發(fā)燒了,媽媽,是您在生病時悉心照顧我。您還記得嗎?那天晚上,爸爸出差了,您來幫我蓋被子,看見我冷得發(fā)抖,頭上直冒汗,您的手摸了摸我的頭再摸摸您的頭。“好燙啊!”您馬上抱起我向醫(yī)院跑去,您頭上的汗水不停地灑落下來,也不顧擦一下。到了醫(yī)院,醫(yī)生剛檢查完,您便問長問短,直到醫(yī)生說:“沒事,只要打一針、吃些藥就行了。”你才松了一口氣。打針時我一看到那尖尖的針頭時,便一個勁得往你身后鉆。您用那親切的話語對我說“天天,別怕,不打針你的病不會好,不然,你就不能和同學一起玩了”,我便鼓起勇氣。回到家,我睡在床上,不一會就睡著了,您坐在我的身旁,整整守護了我一夜,不久我的病好了您卻瘦了許多,您那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布滿了血絲。
媽媽是你在學習上不停地鼓勵我,有一次期中考試,語文考砸了,我一下午都悶悶不樂,灰溜溜地回家準備挨批評,可是,您卻沒有批評我,而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天天,考砸了沒關(guān)系,只要把錯題弄懂就行了,一次失敗,不表示所有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呀,只要你盡力就行”。這短短幾句話,就點燃了我心中的希望之火。是啊!牛頓遇到失敗,他沒有灰心,而是繼續(xù)努力。我也不能遇到失敗就被它*,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動搖,動搖生失敗。所以,我要下定決心,向前幾名沖刺,果然沒有辜負媽媽的期望世上只有媽媽好……”母愛比天還要高;比海還要深;比泰山還要重。它是永恒的、無私的、偉大的。作為一名小學生,我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長大后成為祖國的棟梁,來報答我的媽媽。
母親節(jié)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 篇4
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故里,永豐縣沙溪鎮(zhèn)瀧岡西陽宮旁,曾聳立著一座雄偉的樓房叫“荻樓”,這座“荻樓”就是為紀念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夫人“畫荻教子”而建造的。
鄭夫人,名失考(980——1052),出生于江南名門望族。她知書達理,恭敬勤儉,寬仁慈愛,賢惠孝順,是中國古代四大賢母之一。
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歐陽修的父親歐陽觀在調(diào)任泰州(今江蘇泰州市)軍事推官時,因病瘁死于泰州官舍。歐陽觀生前居官清政廉潔,為人剛正仁厚,樂于施舍和接濟于人,家中竟無“一瓦之覆、一垅之埴”,僅能維持一家四口的粗茶淡飯。歐陽修的父親歐陽觀病逝以后,已是一雙兒女的母親鄭夫人因陷入困境,生活所迫,只好攜兒帶女投奔在隨州(今湖北隨州市)時任推官歐陽修的二叔歐陽曄。到達隨州以后,鄭夫人母子三人得到了叔父歐陽曄生活上的鼎力相助。鄭夫人在歐陽修叔父家中就開始對歐陽修進行早期教育,用父親歐陽觀處世為人的風范對幼小的歐陽修進行教育。
歐陽修到了入學的年齡,鄭夫人為減輕叔父歐陽曄的經(jīng)濟負擔,一方面勤儉持家,盡努力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因叔父歐陽曄家境也較窘迫而無力聘請私塾,鄭夫人便自己擔起了兒子啟蒙教師的重擔,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對歐陽修進行文化啟蒙教育。
當時隨州城外的渦水河畔,生長著一大片荻草,而荻草的莖桿堅韌如木。鄭夫人為節(jié)省開支,便經(jīng)常把年幼的歐陽修帶到河邊的沙灘上,折來荻桿作筆,以沙灘為紙,席地而坐,手把手教年幼的歐陽修識字寫字。在回家的時候,鄭夫人還會折上一大把荻桿帶回家,找來一個大木盆,盛上河沙,用從河邊帶回來的荻桿繼續(xù)在沙盆里教歐陽修習文寫字。
鄭夫人的諄諄教誨以及生活的艱辛,致使歐陽修從小就勤奮好學,聰穎過人,所讀之書過目不忘,歐母便成就了歷一段“畫荻教子”的千古佳話,也為歐陽修日后成為北宋文壇盟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后人高度評價歐陽修的母親鄭夫人:“亮節(jié)失青春,嘆離鷹苦鳴,別鵠凄呤,五夜愴神深滲澹;恩倫褒丹陛,憶弋雁失群,丸熊課讀,三十年回首尚辛酸。”
現(xiàn)今“荻樓”歷經(jīng)滄桑巨變無存,但歐母甘守清貧,崇尚節(jié)儉的品德和“畫荻教子”的感人故事卻世世代代被傳誦。鄭夫人因此也就成為了中國古代母教文化的典范。后來,人們?yōu)橹幐栲嵎蛉瞬槐回毟F所困,毅然以沙土為紙,荻桿為筆的艱辛教子精神,在歐母的墓碑上寫下了“阡表不磨崇國范,古墳猶帶荻花香”的贊聯(lián)。
母親節(jié)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 篇5
歐陽修(1007—1072)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4歲時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是跟著一直守寡的母親長大的。歐陽修的父親當過地方官,為人正直、好客。他在世的時候,家中門庭若市,經(jīng)濟也寬裕。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貧寒,后來,竟到了“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地步。孤兒寡母在這樣的境況下生活,困難是可想而知的。歐陽修的母親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她家窮志不窮,靠自己辛勤勞動,一心養(yǎng)兒長大。歐陽修五六歲了,他母親就教他讀書識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沒錢買紙筆,就用蘆桿代替,把沙鋪在地上當紙,一筆一畫教歐陽修寫字。一年大一年的歐陽修逐漸懂事了。他很體諒母親,一邊讀書,一邊盡力分擔家務(wù)。歐陽修盡管已經(jīng)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親怎么有那么大的決心和力量來撫養(yǎng)自己。一次,歐陽修問起了這件事。母親深情地說:“你父親死后,我能守寡撫孤,是因為我了解你父親的品德高尚。我愛他,也愛你,我決心把你培養(yǎng)成像你父親那樣的人。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后,她對歐陽修又講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歐陽修父親的為人。
“我嫁到歐陽家的時候,你奶奶已經(jīng)去世了。可是,我從你父親對你奶奶的紀念中,知道他是個很孝敬長輩的好人。你父親在家尊敬長輩,在外當官的時候,對公事嚴肅認真,從不馬虎。他白天辦公,晚上還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對于死刑的材料,總是反復(fù)調(diào)查、核實。他常說,人命關(guān)天,馬虎不得。后來由于勞累過度,積勞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對我說:‘我不能看孩子長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話告訴孩子:人不要貪財圖利,生活上不要過分追求,要孝敬長輩,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是你父親的遺言,望你好好勉勵自己。”歐陽修聽到這里,抽泣著對母親表示:“我一定繼承父親的遺志,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后來,歐陽修做了官,任參知政事。慶歷三年,他因積極支持范仲淹、維持新法被貶職。歐陽修的母親說:“為正義被貶職,不能說不光彩。我們家過慣了貧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沒有負擔,精神不衰,我就高興。”
母親節(jié)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 篇6
是誰,在我生病的時候無微不至地照顧我;是誰,整天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增添衣裳;是誰,在我犯下錯誤時不斷地教導(dǎo)我,使我不走向歧途……是我親愛的媽媽。媽媽,我要感謝您。
從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就整天整夜地照顧我。她每天忙里忙外,還得督促我做好每一件事。我有時很調(diào)皮,惹她生氣,把她弄得手忙腳亂。可媽媽從來沒有抱怨和后悔過。十二年如一日,她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呵護我,使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那件事我一直歷歷在目。記得那天,天氣格外晴朗,太陽像個火球掛在天上。晚上,我早早地完成了作業(yè),收拾好了書包,準備迎接第二天的考試。“書包收拾好了嗎?”媽媽關(guān)切地問道。“早收拾好了。”我有點不耐煩。“時間不早了,早點睡吧。”媽媽叮囑我。“知道了。”我隨口答應(yīng)。可是后來我看電視,快十點才上床睡覺。
“小穗,起床了。”媽媽大聲喊我。“哎呀,鬧鐘還沒響呢!”我迷迷糊糊地說。“6:30了!”6:30了?糟了,今天要考試,得早點去。昨天我就不應(yīng)該看電視到這么晚……想著想著,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整個早上,我都手忙腳亂。
我匆匆忙忙地來到了學校。“總算沒遲到。”我深吸了一口氣。不知不覺,已經(jīng)8:00了。該考試了,第一節(jié)課考數(shù)學。”糟了,我昨天就該聽媽媽的話,好好整理書包,這回好了,草稿本忘帶了。”我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心急如焚。我急得翻遍整個書包,終于翻出了一本嶄新的草稿本,里面夾著一張紙條:女兒,下回別落東西了!頓時,我的眼淚奪眶而出,迷糊了我的雙眼。媽媽,謝謝您!
媽媽對我的愛如海深,我感激不已。媽媽,謝謝您!
母親節(jié)關(guān)于母愛的故事 篇7
頂著盛夏的烈日,踏著滾滾熱浪,百余里的輾轉(zhuǎn)顛簸,汽車喘著粗氣鉆入了這人間仙境--西蘭村,山上花果纏繞,山林蔥碧如玉,梯田縱橫交錯,鳥鳴聲聲入耳,山下泉水叮咚,山溪狂歡如舞,農(nóng)民揮汗勞作,小孩嬉笑玩耍……
一路的沉悶頓時煙消云散了,令人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凝神聚氣,無雜念之感。玉玲回過頭來笑嘻嘻地對我說:“怎么樣?人間仙境吧。”我沖她一笑,今天本來休息,玉玲把我抓來陪她專訪一個遠近聞名的“繼母”--王淑芳老人。
在村干部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一戶典型的農(nóng)家小院,見到了頭發(fā)灰白、面色紅潤、慈祥的王淑芳老人。聽說來意后,沒有多少文化的老人顯得局促不安,不肯多講半句話,只是重復(fù)著一句:“都是自己的骨肉,沒啥好說的。”在玉玲的再三請求下,在村干部的勸說下,老人漸漸打開了話匣子,帶著我們走進了他三十年來的坎坷不平的故事中去。
看上去七十多歲樣子的王淑芳老人,實際年齡才五十六歲,可當年的她是村上的一朵花,十六歲就當上了村里的婦女主任、團支部書記,是村里公認的積極分子。每年縣鄉(xiāng)里召開的青代會、婦代會,她都參加。在她二十二歲那年鄉(xiāng)里衛(wèi)生部門選拔一名上進心強的女青年,去上學培養(yǎng),她被選中了。
就在她準備走的前三天晚上,她的堂姐剛生下孩子就一命歸西了,丟下兩個孩子,讓人揪心的是剛出生一天就喪母的外甥無人照料,善良純樸的她毅然放棄了上學的機會,含著淚辭別了年邁忠厚的父母,于第四天就來到了十幾里外的堂姐家,承擔起照料兩個孩子的重擔。丈夫在縣城工作,公婆年邁七旬,一切重擔都落在年僅二十二歲的王淑芳身上,她的到來給這個老的老小的小的家庭帶來了生機。
斗轉(zhuǎn)星移,轉(zhuǎn)眼間十幾年過去了,繼子與他自己生的孩子相處得非常融洽,盡管家里經(jīng)濟上比較拮據(jù),她都是先把繼子們身上穿得好好的,她懂事的親生兒女從沒有攀比爭鬧過。丈夫從縣城回來,看見兩個大的穿著新衣新褲,而兩個小的不但沒有新衣穿,見王淑芬總是吩咐兩個小的干這干那的,丈夫把她狠狠責罵一頓,她越想越委屈,從不喝酒的她,躲在糧囤里喝的一斤白酒,兩天才醒過來。
花開花落,春秋幾度,時間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孩子們都長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家,這一年大兒子按政策又生育二胎,照料孩子的事自然落在王淑芳頭上,這時剛結(jié)婚一年的小兒子也有了孩子,兩個媳婦生產(chǎn)相隔十幾天,這真讓老人又喜又憂,她考慮一夜,最后決定給大兒子看,讓小兒子自己想辦法。
如今兩個小孫子已經(jīng)五歲了,她心里老感覺對不起自己的親兒子,愧欠他的太多太多了,小兒子卻很理解母親,這使她感到安慰,現(xiàn)在的王淑芳老人,兒孫滿堂,都很孝順她,她很知足。
王淑芳老人的故事很平常,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卻透著一股人間真情。我禁不住從心底祝愿象王淑芳一樣的好心人,“好人一生平安”.
點評:“從古至今,在一些人心目中,繼母一直是令人發(fā)指”惡“的代名詞,但今天在西蘭村,卻生活著一位享譽四鄉(xiāng)八鄰,倍受鄉(xiāng)親們尊重、愛戴、敬仰的繼母,三十多年來,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軀,以一股摯情撐起一個和睦文明溫馨的家庭,以滿腔真情澆灌開了一朵鄉(xiāng)村文明之花,以無私淳樸善良的母愛滋潤了兒女,感染了眾鄉(xiāng)親,譜寫了一曲人間真情之歌。”并以很長的篇幅詳細報導(dǎo)王淑芳老人的感人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