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秘書素養的幾點思考
2)條理和駕馭能力:善于把繁雜的機關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3)口頭表達能力:這是對秘書職業的特殊要求。會說話,這是一門學問,而且是事關辦事成敗的基礎。什么是會說話呢?起碼要做到:①口齒清楚,②達意準確,③有點說話的藝術。前兩條是最基本的,第三條是進一步的要求,它包括了感染力、說服力、風度、禮貌等等。
類語言學認為人的口語由兩部分構成:聲音要素和功能性發聲。聲音要素包括音調、音量、音速和音質,功能性發聲含哭、笑、哼、哈、嘆息、其他表情等。
提高口頭語言表達能力還應研究體態語。
4)應變能力:世界上的事物總是瞬息萬變、不斷發展的,人們辦事的計劃和預案,常常會與現實不大相符,甚至大相徑庭,有時會突然變化,把原來的計劃和預案完全打亂。在這種情況下,秘書人員要胸有成竹,臨機不亂,迅速做出抉擇,一案不行另換一案,原則不變,靈活處置。
5)交際能力:處理人際關系是一門學問。“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個秘書如果很善于交際,見面就熟,使人很容易接近,也容易被人信賴,那么,辦事的成功率就比較高。秘書的交際能力,多半是體現在工作協調中。尤其要注意處理好與領導的關系。秘書與領導的關系是工作關系,秘書要處理好與領導的關系,關鍵是出色地做好為領導服務的工作。
還有其他條件。總之,辦事能力是個綜合水平的體現。
2、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視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曹丕《與吳質書》)。真正寫好文章,不是小事,而是關系治國安邦的大事,千古不朽的好事。文字表達能力是秘書人員的基本功。秘書幾乎整天與文字打交道。人們常把秘書稱為“秀才”,道理正在于此。
寫作是個痛苦的過程,常給人“難產”的感覺。
秘書人員文字表達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賴于長期的、反復的、刻苦的寫作實踐。有一言應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厚積善識多實踐。
公文寫作應達到的境界是:“信、達、雅”,準確、簡明、流暢、有韻味,但不可掉書袋。
3、操作能力
隨著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提高,秘書人員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學會掌握現代化辦公手段。辦公自動化(oa)是時代潮流。
(二)智能素養
才干決定于智能的高低、強弱,智能是才干的基礎。
增強智能,可以從5個方面著手:
1、知識積累。主要包括:馬列主義基本理論、國際政治、國內政策、歷史、文化、決策科學等等。此外,工作經驗、社會閱歷也是知識,而且是開發智力和才干的重要知識。
積累,意味著積少成多,意味著勤奮好學,絕不是聽其自然,坐待知識進門。勤奮好學是成功的前提。我們黨和國家的很多優秀領導人,都是勤奮好學的楷模。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都曾做過秘書工作。他們的成功之道,有理想、有追求是一方面,勤奮好學是另一方面。
知識的積累應堅持兩點:一是“博而返約”,二是“真積力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