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設計格式標準
畢業生畢業設計
撰寫要求
一, 寫作要求.
1.設計選題:密切聯系在校所學學科基礎和專業知道,認真分析本學科或本專業的理論實務中存在的問題和現狀,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和研究現狀,綜合運用基礎理論,專業理論知道進行綜合分析,研究,選題應結合畢業實習的實際情況,新穎,反映專業的前沿和實際應用的需要,不得選擇內容陳舊過時或沒有應用價值的問題,題目應具有比較強的概括性,反映文章的核心內容.
2.資料收集和引用:要求內容翔實,具有普遍意義和較強的佐證性,收集途徑可以通過實習收集所在單位的實際情況(不得直接在設計中應用);利用圖書,報刊,專業雜志收集與自己主體相關的文章和報導(必須注明刊名,題目,作者,期號,頁碼,);網上搜集(但必須注明網名,題目,作者,發表時間)
3設計寫作過程:應做到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準確有力、結論(解決方案)正確、結構合理、層次分明、不得拼湊文章、更不得抄襲.
4.設計寫作中必須及時以各種形式和指導教師溝通,并得到和記錄指導教師意見,并在交閱下一稿時將前稿意見附在前端,一般情況下設計題目確定并開始寫作后,不得變更題目或主要內容.
5.設計字數要求不少于5000字.
6.其他問題應按照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辦公室的相關規定或指導教師意見執行.
二. 內容要求與編寫格式.
設計格式要求全部統一,內容包括:
1. 封面::
2. 開題報告,考核評議等;
3. 中文摘要(含關鍵詞);
4. 英文摘要(含關鍵詞); (該部分可選);
5. 目錄;
6. 正文;
7. 參考文獻;
8. 附錄;
9. 致謝;
10. 封底;
(一) 封面
采用統一封面,并在封面上填寫以下內容(封面到學院領取).
1. 題目
(1) 設計題目應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設計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2) 設計題目必須正確無誤,且不得超過36個漢字,可為一行或兩行,分行時,不可斷開一個詞.
2. 年 月 指設計在X年XX月裝訂.
(二)開題報告,考核評議等(在職業技術學院網站的設計格式中下載)
1,開題報告
。1) 題目:同封面題目要求
(2) 選題目的意義:選擇該題目理論及實際意義(偏重實際意義)
。3) 國內外研究(應用)動態:當前國內外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際運用的現狀
。4) 設計提綱:畢業設計的內容框架體系
。5) 計劃進度:設計寫作的進度安排
。6) 其他部分:由指導教師填寫
(三)中文摘要
摘要是設計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它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設計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內容應涉及本設計的目的和意義,研究方法和結果,以及最終結論(應用意義)等;撰寫摘要時,應注意突出設計中的創造性成果和創新性解決方案。
中文摘要要限500字以內。除了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外,摘要中不采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等。
摘要內容次序為:“摘要”二字,摘要內容和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設計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信息內容款目的單詞或術語,每篇設計選取3——8個關鍵詞。
摘要內容的編寫格式如下:
1.“摘要”二字,位置居中,字號為小三號,黑體,“摘”與“要”之間空兩格,標題與摘要正文之間空1 行。
2.“摘要”二字下空一行,采用小四號宋體,左右對齊打印摘要內容,每段開頭空兩格,標點符號占一格,行間距為18磅。
3.摘要內容后下空一行,“關鍵詞”三字為小四號黑體,居左頂格,其后為關鍵詞(小四號宋體)。每個關鍵詞之用逗號分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
。ㄋ模┯⑽恼ㄔ摬糠挚蛇x)
英文摘要的內容應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全部采用 Times New Roman字體。
1. 居中打印“ABSTRCT”(三號字,加黑),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內容。
2. 摘要內容每段開頭留四個字符空格,采用小四號字。
3. 摘要內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 WORDS”,其后關鍵詞的每一個字母均小寫,每個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采用小四號字。
。ㄎ澹┠夸
目錄的內容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主體、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等的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目錄內容應簡明扼要。
目錄的編寫格式如下:
1.“目錄”二字用小三號字,黑體、居中書寫,“目”與“錄”之間空兩格。上空一行,下空兩行,
2.目錄按(1…、1.1…、1.1.1…)三級標題格編寫,要求層次清晰,且要與正文標題一致。
3.目錄中第一級標題用小四號字、黑體,其它標題用小四號宋體,頂格。第二級標題空1格。第三級標題空2格。各級標題中的阿拉伯數字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
正文是畢業設計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標題、文字段落、圖、表和式五個部分構成。由于研究和設計工作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方式等有很大差異,不可規定統一的內容形式。但是,必須實事求是,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
正文內容一般可包括緒論、理論分析、計算結果的比較,以及所導出的結論等等。
在正文第一部分(引言)的最后一節中,應說明本設計的主要研究和設計內容。
正文的最后一部分的名稱應是“結論”。在這一部分中,尤其要說明設計工作的創造性成果和實際運用的可行性。內容應準確、完整、明確、精練。
正文的編寫格式如下:
1. 標題和文字段落
“引言”二字用小三號字、黑體、居中書寫,“引”與“言”之讓間空兩格。引言正文采用小四號宋體,行間距為固定值18磅。
正文中各級打印如下:
1(空一格)(居中、小三號、黑體、前、段后間距各0.5行)
1.1 (四號、黑體、頂格、段前、段后間距各0.5行)
1.1.1(小四號、宋體、加粗;前段、段后間距各0.5行)
各級標題中的阿拉伯數字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正文(小四號、宋體)
2. 圖
圖題緊接圖的下一行左起打印。被引用的圖應在圖題右上角用方括號標號標出參考文獻序號。
圖號按章順序編號,例如,圖3.2的第一個分圖。如果圖中含有幾個不同部分,應將分圖號(如“圖3.2.1”表示圖3.2的第一個分圖)居中標注在分圖下一行,并在圖題下列出各部分內容。
繪圖必須工整、清晰、規范。其中建筑制圖等按相關專業規格要求;示意圖應能清楚反映圖示內容;對于照片,如有必要,應在右下角給出放大標尺;試驗結果曲線圖應制成方框圖。
應將圖盡可能置于某頁的開始或結尾,并且在圖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圖X。X”的字樣。
3.表
表的編排,一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右橫讀,數據按內容或項目依序對齊豎排。表中只用長度相同、粗細適中的橫線(居中),禁止使用豎線。
表按章順序編號,如表5.4為第五章第四表。編號的后面空一格,居中打印表的簡短確切的標題,且置于表的上方。在中文表標題和表之間,居中打印英文表標題,如“Table 5.4”標題分別采用五號楷體、Times New Roman。
表內的縮寫詞和符號等,必須與文字段落中的一致。各符號的單位應盡可能標出。表內不宜用“同上”、“同左”等類似詞,一律填入數字或文字,表內空白處代表無此項內容。
如果數據已繪成曲線圖等,可不再列表。
應將表盡可能置于某頁開始或結尾,并且在表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表X.X”的字樣。
4. 數字、物理和化學式
數字、物理和化學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打印。式的序號按章順序編排,如(4.2)示第四章的第二式。
較長的式,另行居中橫排。如果式必須轉行,只能在 +、—、×、÷、<、>處轉行,上下式盡可能在等號“=”處對齊。
(七)參考文獻
標題“參考文獻”四字采用四號黑體字,頂格。格式如下:
[1] 何偉等著,《現代企業戰略學》,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1年。
[2] [丹麥]尼古萊~福斯等編,李東紅譯,《企業萬能一面向企業能力理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年。
[3] BorkoH,BernierCL.Indxing conceptsandmethods.newyork:AcademicPr,1978。
參考文獻中序號用中擴號,與文字之間空一格。中文的用五號宋體,外文的用五號Times New Roman字體,行間距為18磅。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應與正文中的指示序號格式一致,每一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后均以“.”結束。作者姓名寫到第三位,余者寫“,等”。引用文獻的作者姓名為漢語拼音的書寫方式時,作者姓名應按照先姓后名的順序排例。
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及示例
1.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空一格)主要責任者,文獻題目〔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 止頁碼。
[1] 劉國鉤,陳紹業,王鳳翥等。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2] 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3] OU J PYOSHIDA O,SOONG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ke Eng ,1997,38(3):358-361.
3. 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 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4.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5] 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5.專利
[序號]專利申請者,專利題目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6] 姜鍋洲,一種溫熱外數藥制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956073,1989-07-03。
6.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8] 萬錦節.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7.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9]張永誅.唐代長安詞典[Z].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0.
引用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說明
。ò耍└戒
附錄是作為畢業設計主體的補充部分,并不是必要的。
1. 下列內容可以作為附錄編于設計后:
(1) 為了設計的完整,但編入正文又有損于編排的條理和邏輯性,這一類材料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術更深入的敘述,對了解正文內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
。2) 由于篇幅過大或取材于復制品而不便于編入正文的材料;
。3) 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數學推導、計算程序、框圖、結構圖、注釋、統一表、計算機打印輸出文件、重復性數據圖表等。
2. 附錄中的有關格式
設計的附錄依次為“符錄A”,“符錄C”等編號。如果只有一個附錄,也寫成“附錄A”。采用三號黑體、居中打印“附錄A”。在“附錄A”下一行,采用三號宋體、加黑、居中打印附錄的題目名。
在附錄題名下空一行,采用五號宋體打印附錄正文。如果有小標題或更低一級的標題,則采用五號宋體、左起、加黑打印“A.1….”或是“A.1.1….”。在每一小標題的上面空一行。
附錄中的圖、表、式的編號與正文分開,將A、B、C或…取代編號中“章”的序號。例如圖A.1、表B.2、或(C.3)分別表示附錄A 中的第1個圖、附錄B中的第2個表、附錄C中的第3個式。
。ň牛┲轮x
對給予各類資助、指導和協助完成設計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種便利條件的單位和個人表示感謝。致謝應實事求是,切忌浮夸與庸俗之詞。
在“致謝”(三號宋體加黑居中打。┥峡找恍、下空二,打印致謝內容。
三、其他要求
1.畢業設計打印用紙要求采用國際標準A4型(297mm×210mm)打印紙,單面打印。
2.畢業設計頁面設置和行間距
頁邊距:上為2.5cm,下、左、右各為2cm。裝訂線位置左側,裝訂線0.5cm
頁眉:1.5cm畢業設計(論文)正文頁眉為“石家莊經濟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畢業設計(論文)字體為五號宋體。
頁腳:1.75cm;
行間距:正文行間距采用固定值18磅,字符間距采用標準設置、縮放100%。
3.頁碼的書寫與編排
封面、畢業設計考核評議部分不編頁碼。
摘要和目錄采用羅馬數字單獨編頁。
畢業設計從引言開始至附錄,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排;頁碼置于面腳,居中。
4.對于本規定未涉及內容,在編寫設計時,怎樣使設計美觀就怎樣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