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基本結構與寫作規范
第一節 學位論文的整體結構模式
第64條論文整體結構的重要性
論文結構,是論文本身論證力度的重要表現之一。合格的學位論文,要求結構合理。
結構合理,根本上的體現,是指論文“層次清晰”、“邏輯嚴密”。
論文的寫作質量反映科研水平和能力問題,但是,論文結構編排的好壞,反映的是科研態度問題。
第65條形式與格式
學位論文在形式與格式上應當遵循和體現如下三個方面的規范。
(1)國務院頒行的學位條例和本校對學位論文管理的各項具體規范;
(2)學術著述的一般規范;
(3)所有正式出版物共同遵循的文字印刷規范。
說明:
1學位論文的形式與格式雖然不能直接反映論文的學術水平,但可體現出論文作者的學術修養和文化修養。上述規范,不僅是通行的習慣做法,而且許多規范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規定的,代表著整個中國文化在當代最正式的表達形式。論文評閱人、答辯委員和讀者會很自然地把學位論文的形式與格式看作評價學位論文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接受學位教育的學生應當在自己的論文中自覺地遵守這些規范,向論文評閱人、答辯委員和讀者展現自己的學術修養和文化修養。
2上述三種基本規范,本書作者將其加以較為全面和系統的梳理,集中作為“附錄”的部分內容放在本書之后。
第66條學位論文的宏觀結構示意圖
學位論文的宏觀結構包括前置部分、主體部分和附屬部分三個部分。
除封面和教育主管部門要求的內容之外,在實體設計上,包括目錄、前言、導論、本論、結論、附屬部分。其中,前言、導論、結論、附屬部分可以設置,也可以不設置。
說明:
論文的宏觀結構
前置部分
封面)
封二
題名頁(著作權聲明和授權使用聲明等內容)
摘要(或稱“內容提要”)
序或前言(一般不提倡在學位論文中加“序”)
目錄
主體部分導論
本論
結論
注釋(如果是尾注,可以放在這里。但是,學位
論文提倡腳注)
附屬部分
涉及論文的圖表或者資料統計附錄(可以不
列舉)
參考文獻
后記(跋)
個人科研成果簡表(提倡列舉)
第67條學位論文酌定內容的寫法
完整的學位論文,尤其是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根據不同院校和科研機構的要求,還會在上述宏觀架構之外,主要是在前置部分之中,要求加入某些特定的信息,主要包括學科分類號、論文編號、論文內容的密級、論文的相關責任者包括論文的作者、作者的導師、評閱人、答辯會主席等相關信息。
同時,目前較為流行在論文的前置部分之中,加入關于論文的獨創性聲明、授權使用聲明和網絡版權投稿聲明等統一格式文件。
有的院校和科研機構,還要求另行附頁標明詳細的論文的作者簡介和導師簡介。
說明:
值得一提的是,某些大學或者研究機構可能會要求在論文之前單獨加上一頁或者數頁,以添加某些特定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關于學科分類號、論文編號以及密級
某些大學或者研究機構可能會要求在論文之前單獨加上一頁,以標明學科分類號、論文編號以及密級等內容,對此應當按照學校的要求完成。例如,關于分類號,可以根據論文中主題內容,對照分類法選取中圖分類號、學科分類號、國際十字分類號(UDC),著錄在左上角。中圖分類號一般選取1~2個,學科分類號標注1個。中圖分類號參照《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學科分類號參照《學科分類與代碼》(參見國家標準GB/T13745)。
密級的標注,應當按國家規定的保密等級及代碼,在右上角論文編號下注明(參見國家標準GB7156)。
2關于責任者群體的姓名
某些大學或者研究機構還可能會要求在論文之前單獨加上一頁,以標明責任者包括論文的作者、作者的導師、評閱人、答辯會主席等。必要時可注明個人責任者的姓名、職稱、學位、學習工作單位、地址與郵編。如責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漢語拼音時,必須遵照國家規定,即姓在名前,名連成一詞,不加連字符,不縮寫。
3關于獨創性聲明、授權使用聲明、網絡版權投稿聲明
某些大學或者研究機構還可能會要求在論文之前單獨加上一頁,以裝訂特定的獨創性聲明、授權使用聲明、網絡版權投稿聲明等,對此,可以按照學校的要求,添加專門頁在指定的位置。
4關于導師簡介和作者簡介
某些大學或者研究機構還可能會要求在論文之前單獨加上一頁,以標明導師簡介和作者簡介,對此,可以按照學校的要求,添加專門頁在指定的位置。但是,規則如下:其一,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學位、職稱;學歷、工作經歷(職務);著作與成就;聯系方式等;其二,作者簡介包括: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學位、職稱;學歷、工作經歷(職務);著作與成就;聯系方式等。
第68條整體結構模式
論文可以采用漢字體的章節制,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數字體的層進制。
提倡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使用漢字體的章節制。
說明:
1漢字字體的章節制
舉例如下:
第一章一般立功(1)
第一節一般立功的構成(3)
第二節一般立功的司法獎勵規則(13)
…………
第二章重大立功(23)
第一節重大立功的構成(33)
第二節重大立功的司法獎勵規則(36)
…………
第三章行刑中的立功(43)
第一節行刑中的立功的構成(45)
第二節行刑中的立功的司法獎勵規則(55)
…………
2阿拉伯數字字體的章節層進制
舉例如下:
1一般立功(1)
11一般立功的構成(3)
12一般立功的司法獎勵規則(7)
…………
2重大立功(20)
21重大立功的構成(30)
22重大立功的司法獎勵規則(40)
…………
3行刑中的立功(45)
31行刑中的立功的構成(55)
32行刑中的立功的司法獎勵規則(60)
…………
第69條宏觀結構的整體美感
學位論文的主體,是本論部分。本論的章節應當不少于三章,以保持整體的結構美感。
章節的前后之間,宏觀上應當相互呼應,保持必要的對稱。
說明:
如果本論分為二章,其下不再分節,則缺乏結構美感。
例如:
“碩士論文題目:單位犯罪研究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單位犯罪的具體問題”
此種章節設置,過于單薄和呆板,頭重腳輕。
第70條具體結構的細節美感
學位論文的各章標題和各節標題之間,以及各節下的內設獨立標題之間,必須具有過渡段加以分隔,應當避免兩級標題之間的直接相臨。
說明:
在學位論文內存在的所有標題之間,無論是章和節的標題之間,還是節和其下的獨立標題之間,乃至各個不體現在目錄之中的獨立標題之間,必須設置、存在有或長或短的過渡分隔段,一兩行即可,這是結構美的重要要求之一。一個標題之下沒有任何說明,直接緊跟下一級標題,直接導致上下兩級標題作為上下兩行緊跟出現,有的論文甚至三級、四級標題直接相接,不僅缺乏美感,而且體現了邏輯結構的缺憾。
第71條整體頁碼的編排規則
學位論文的整體頁碼編排,必須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排頁碼。
如果可能,應當盡量將初始頁碼排在連續裝訂的印刷頁的正面(單頁),避免正文內容的首頁自目錄后背面開始。
頁碼起始頁,自目錄后的第一印刷頁開始,連續編碼,遇新的章節,頁碼不間斷。封底不編頁碼。
論文摘要應當保持單獨頁碼編號。
說明:
1頁碼應當放在論文每頁的頁下居中位置,也可以采用單頁居右,雙頁居左的書籍型頁碼編排方式。頁碼的具體模式,可以選用直接的阿拉伯數字,例如“2”,也可以采用“—2—”等模式。
2如果可能,出于結構美的需要,每個全新“章”級內容,由于與上一章基本不相同的另一個問題的出現,因此,在排列時,應當另起頁,而且有條件時,應當將該章的首頁放置在印刷頁的正面(單頁)。
3正文之前的各個部分,例如前言、目錄等,頁碼均應當單獨編排,正文部分的頁碼,不應當與之前的任何部分的頁碼接續連排,換言之,正文的頁碼,應當保證起始頁碼數字為“1”。
4論文摘要一般獨立成冊。有的學校要求學位論文摘要與學位論文本身一起裝訂,此時,學位論文的中文摘要、英文摘應當放在論文后一并進行裝訂,裝訂時不必另裝封面。但是,論文摘要應當單獨編排頁碼,做到在目錄頁上能與正文有所區別。
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一般會要求在正文之前有簡單的一頁以內的內容摘要,但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內容摘要。獨立裝訂,或者裝訂于論文之后的,是中英對照的正式論文摘要。
第二節學位論文的前置部分
第72條目錄的用法
學位論文應有目錄頁,排在序和前言之后,另起頁。
目錄頁是論文中內容標題的集合。包括引言(前言)、內容、小結、參考文獻、索引、后記等。
說明:
1前置部分的目錄和本論部分的目錄,在頁碼標注序號上,可以考慮有所區別。
2目錄頁每行均由標題名稱和頁碼組成,中間以虛線或者連點線隔開。
3頁碼的標注,正文部分提倡使用阿拉伯數字;前置部分允許使用羅馬數字等。
4目錄上應當體現的內容,包括學位論文之內的所有內容,即:包括引言(或前言),主要內容的篇、章、條、款、項序號和標題,小結,參考文獻、附錄,可供參考的文獻題錄、索引、后記等。
5目錄中章的編號和緒論、附錄等均頂格排,其下各級標題,錯后一字排列。章、節的標題及附錄等的標題與前面的序號之間空一個字的間隙。前言、章、條等與頁碼之間用“……”連接,頁碼可以用括號,也可以不用括號。
6目錄所列內容回行時頂格排。
7目錄應單列頁碼,與正文頁碼分開。
第73條序或者前言的用法
序或前言并非必要。序為他人所寫,前言為本人所寫。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原則上不提倡加序。
學位論文的前言,一般是作者對本篇論文基本特征的簡介,如說明研究工作緣起、背景、主旨、目的、意義、編寫體例,也可以評述和對相關問題發表意見。
前言的內容,也可以在導論中說明。
第74條導論的用法
導論,也可以稱為序言、緒言,或者緒論。學位論文根據需要,可以設置“導論”,也可以不設置“導論”。
設置“導論”時,章節的名稱可以考慮直接稱為“導論”
說明:
導論主旨在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以及解釋和說明學位論文將要研究的課題、課題的產生背景,研究此課題的緣起、課題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如果有必要,也可以以簡短的篇幅,說明學位論文涉及或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論文的整體結構等。
“導論”部分可以考慮存在的內容,建議包括:
(1)選題背景及意義;
(2)研究的目的和價值、意義(理論與實踐意義);
(3)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及其缺憾)或者進行文獻綜述;
(4)研究的范圍與角度;
(5)研究方法和切入點;
(6)全文體例安排;
(7)其他與研究論證有關的特殊問題。
第三節學位論文的本論部分
第75條本論的內容
本論,也稱正文。學位論文本論部分的內容,是論文的核心內容。
本論部分的內容,包括研究、分析、論證以及學術見解形成的所有過程。
正文的撰寫,要求論據和論點準確、清晰、實事求是、簡短精練、合乎邏輯。
說明:
1正文主體是學位論文的核心,由于研究對象涉及的各個具體學科、選題、研究方法、論證過程、結論表達等可能存在差異,故不對正文主體的內容作統一規定。但是,要求在結論中總結學位論文的創新或者加深點。
2正文所反映的是作者將學習、研究和調查中的材料,經過集中概括和整理,加以研究而形成的論點。其行文格式,作者可根據研究課題的表達需要,靈活掌握。
第76條本論的宏觀結構
碩士學位論文篇幅較小,建議使用的結構模式,是“章節結構”。論文本身可以分設若干章,章之下可以分節,也可以不分節。
博士學位論文,篇幅較大,可以使用“編”這一層次,或者,建議章下設節,以盡可能地在目錄頁體現出全文的宏觀架構,借此凸現全文的整體結構美感和嚴密的論證體系,并使閱讀者能夠直接了解相關細節問題。
說明:
1學位論文的結構,大體上有五種:總分結構、三分結構、四分結構、編章結構、章節結構。鑒于碩士學位論文的篇幅有限,以及涉及的研究內容不會過繁雜,因此,建議采用章節結構。
2“章節結構”中,章的數量設置,應當根據研究和論證的需要,整體加以考慮。出于數字的結構美感,可以考慮設置的章節數量,如三章、五章、十章等。但是,章節的數量,應當考慮到章節之間的宏觀呼應和對稱,不必強求數量。
3同一個內容,尤其是作為論文主體部分的研究對象,如果全部放在一章內,由于內容過多或者篇幅過大,顯得論文整體有失衡感的,可以考慮分節。
但是,如果只有少數章分節,其他章不分節,顯得影響結構美感的,可以考慮將一章分為標題完全相同的若干章,但是,章名以“之一”、“之二”等加以區分,或者在章名之后以帶括號的數字加以區分。例如:
第五章盜竊罪的司法認定之一:數額認定
第六章盜竊罪的司法認定之二:犯罪次數認定
第七章盜竊罪的司法認定之三:未完成形態的認定
第八章盜竊罪的司法認定之四:此罪與彼罪的認定
……
第五章盜竊罪的司法認定(一)
第六章盜竊罪的司法認定(二)
第七章盜竊罪的司法認定(三)
第八章盜竊罪的司法認定(四)
……
第77條章節標題的用語規則
每一級標題,都應當能夠準確地概括所轄內容,一般要求提綱挈領,點明主題,做到文題相符。
標題是檢索論文的重要索引,好的論文標題,應當有利于流通和傳播。
說明:
標題應當能夠吸引讀者。讀者往往“以題取文”,論文題目應當有吸引力,這樣才能吸引人去讀正文,一般情況下,看標題的讀者人數遠遠高于讀正文的讀者。
第78條層次標題的用法
層次標題是指除文章題名外的不同級別的分標題。各級層次標題都要簡短明確,同一層次的標題應盡可能“排比”,即詞(或詞組)類型相同(或相近),意義相關,語氣一致。
各章的內容之間,應該有邏輯聯系,從上一章深入到下一章,層層深入。避免章節之間缺少邏輯聯系,沒有關聯性。
各章標題要突出重點、簡明扼要,且字數一般應當控制在15字以內。
第79條具體標題的前置層次符號
采用漢字章節制的,章之下為節。節之一的第一級標題,應當是“一、”,之后依次為“(一)”、“1”、“(1)”,再之下,可以是“其一”或者“第一”等。
采用阿拉伯數字章節制的,采用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小圓點“”相隔,末位數字后面不加點號,如“1”,“21”,“312”等。各層次的序號均左頂格起排,后空1個字距接排標題。
說明:
1學位論文的結構,應當嚴格遵循層次由高到低的標準。禁止從低到高的層次符號使用。
2以上所列層次之間,從第一層次之后,可以跨層次直接使用下一層次的符號。例如,在“一、”之下,可以越過“(一)”,直接使用“1”這一層次的符號。
但是,不宜在未帶括號的標題下一級,用帶括號的次級標題。例如,不得在“一、”之下,直接用“(1)”這一符號作標題。
3完全屬于違規和錯誤的層次符號包括:“一”、“(一)、”、“1、”、“(1)、”。
4各層次標題要醒目,其字體與非標題要有區別。
第80條具體標題的中間和后置符號
體現于目錄之中的標題,原則上不應當在標題語句中出現“,”、“、”等中間型標點符號。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在標題語句之后出現疑問符號“?”。
在文內各級標題語句之中,可以出現“,”、“、”等中間型標點符號,標題語句之后,可以出現疑問符號“?”等,但是,原則上不使用句號“。”。
說明:
對于中間型標點符號,在體現于目錄的標題之中,不允許使用起到語句并列作用的“、”等中間型標點符號,但是,允許使用詞語并列的頓號“、”,例如“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的既遂與未遂”。
第81條小結的用法
在論證和研究具體問題之后,可以考慮使用“小結”。
說明:
在論證相互不關聯的具體問題時,可以考慮設置小結。以清晰明了地表明論證和研究的最終結論。這是增進論文結構合理程度和研究結論明確性的重要方式。
第82條結論的用法
學位論文可以考慮單獨設立“結論”部分,也可以不設。
結論,可以總結性地說明學位論文的最終研究成果及其價值,同時,可以直接表明論文中尚待進一步研究的不足之處。
結論應當體現作者更深層的認識,且是從全篇論文的全部材料出發,經過推理、判斷、歸納等邏輯分析過程而得到的新的學術總觀念、總見解。
結論不應當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
說明:
1從邏輯上講,結論表明一項研究的結束,并最終形成能夠自成一體的研究結果。最終的研究結果,可以在結論部分進行總結型概括和表述。同時,如果還有基于論文篇幅和題目所限而無法解釋的遺留問題,也可以考慮在結論部分加以列舉。
2結論應是該論文的最終的、總體的結論。換句話說,結論應是整篇論文的結局,而不是某一局部問題或某一分支問題的結論,也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
3從實用性角度考慮,論文需要專家鑒定和評議,之后答辯委員會成員需要審讀論文、提出問題并結合答辯形成評語。考慮到通讀論文的實際困難,為避免雙方信息交流的不對稱,避免評議和答辯過程中評審方對論文可能存在的潛在性誤解,可以考慮設置結論(尤其是對于篇幅較大的論文而言),總結或者概括全文的研究結果、基本學術見解等。
4結論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練。內容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論文的基本觀點(可以考慮簡述與傳統觀點、理論通說的差異)。
(2)對前人有關的看法做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證實或否定。
(3)論文的主要創新點(及其主要理由)。
(4)論文的局限、不足和遺留未予解決的問題(以及在答辯之后將會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重點)。
(5)學科、理論或者現實制度上進行完善的建議。
5“結論”部分的寫作要求是:措詞嚴謹,邏輯嚴密,文字具體,可以考慮像法律條文一樣,按順序1、2、3……列成條文,用語斬釘截鐵,且只能做一種解釋,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詞。文字上也不應夸大,對尚不能完全肯定的內容注意留有余地。
第四節學位論文的附屬部分
第83條附錄的內容和用法
附錄是作為論文主體的補充項目,但是,不是必需的。學士和碩士學位論文,原則上不提倡使用附錄。
特定情況下,下列內容可以考慮作為附錄編于論文之后。
(1)為了整篇論文材料的完整,但編入正文又有損于編排的條理和邏輯性,這一材料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術更深入的敘述,建議可以閱讀的參考文獻題錄,對了解正文內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
(2)由于篇幅過大或取材于復制品而不便于編入正文的材料。
(3)不便于編入正文的罕見珍貴資料。
(4)對本專業同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5)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框圖、結構圖、統計表等。
說明:
1有些材料編入文章主體會有損于編排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或有礙于文章結構的緊湊和突出主題思想等,可將這些材料作為附錄編排于全文的末尾。
2附錄的序號用A,B,C……系列,如附錄A,附錄B……。附錄中的公式、圖和表的編號分別用(A1),(A2)……系列;圖A1,圖A2……系列;表A1,表A2……系列。
也可以使用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系列。
第84條參考文獻的用法
為了反映論文的科學依據,以及表明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并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應在論文之后列出參考文獻表。
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都必須具有參考文獻。
說明:
1參考文獻表中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
2私人通信和未公開發表的資料,一般不宜列入參考文獻表,可緊跟在引用的內容之后在文內注釋或標注在頁下。
3參考文獻一律放在論文結論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每條文獻的項目必須完整,諸項缺一不可。
第85條后記或者致謝的用法
后記或者致謝部分,并非必需。
如果需要后記或者致謝部分,一般在正文之后。
后記和致謝,可以分別設置,也可以統一為一部分,統一為“后記”或者其他名稱。
說明:
1后記或者致謝的內容
包括:
(1)對協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
(2)對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
(3)對給予轉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
(4)對其他應感謝的組織和個人。
2致謝的形式
致謝是作者對該文章的形成做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予以感謝的文字記載,內容要實在,語言要誠懇、恰當、簡短。
3致謝文字的字號或字體通常與論文的正文有所區別,并編排在參考文獻表之前,也可以放在全文的最后,流行的作法,是放在最后。
第五節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第86條摘要的實際功能和類型
摘要,也稱提要。摘要是以第三人稱撰寫的,提供論文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的解釋,簡明扼要記述論文重要內容的短文。
說明:
1摘要是論文的重要部分,必須精心組織。
2摘要是論文的縮影,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和濃縮,便于讀者了解全文的梗概。
論文摘要是反映學位論文內容梗概和研究深度的短文,其目的是使論文評閱人、答辯委員會以及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學位論文有一個簡單而又清晰的全面了解。
3摘要在語言上應當短小精悍,論文摘要必須提綱挈領,言簡意賅,重點突出。
4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應有兩種摘要。一種是將來要單獨印發給評議和答辯委員會成員的詳細摘要,應當控制在2019~3000字左右,它實際上是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的縮影。另一種是放在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前面的簡短摘要,約100~300字左右,有條件的,可以譯成英文,此種摘要要力求精練,突出說明本論文的新見解。
第87條摘要的內容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可以有分析、有結論,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可以引用。
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與學位論文同量的主要信息,并且,一般應說明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除了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圖、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說明:
1學位論文摘要,屬于概括型摘要,意在概括論文的主要論點,分析過程和結論。一般短小精悍。
2學位論文摘要的文體比較固定,一般為“三段式”結構,即:開頭、展開、結尾。開頭就是主題句,開門見山點出主題;展開段進一步闡明論文的內容,研究方法,分析過程及論證要點;結尾段是給全文做出結論,并指出結論的意義。
3學位論文摘要的內容一定要完整。這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結果;研究的主要結論。一般論文摘要可獨立成篇。
第88條英文摘要的用法
為了國際交流,如果可能,學位論文可以附加外文(一般考慮英文)摘要。
博士學位論文,應當附加英文摘要。碩士學位論文,有條件的情況下,提倡和鼓勵附加英文摘要。
如果附加英文摘要,則在中文摘要之后為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內容,應當與中文摘要相同。
第89條英文摘要中的人名和地名譯法
英文摘要中的中國人名和地名應采用《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的有關規定:人名姓前名后分寫,姓、名的首字母大寫,名字中間不加連字符。
英文摘要中,地名中的專名和通名分寫,每分寫部分的首字母大寫。
第90條摘要的字數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19~30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如遇特殊需要字數可以略多。
整體字數上,博士學位論文摘要的字數,可以較碩士學位論文的摘要略長一些。
第91條關鍵詞的提取方法
關鍵詞是為讀者查找文獻,從文中選取出來用以揭示全文主題內容的一組語詞或術語。
每篇論文可選取3~8個關鍵詞。關鍵詞排在署名頁或者文內摘要頁的左上方,應盡量采用詞表中的規范詞。
說明:
1關鍵詞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等詞表中選用規范詞——敘詞,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人物、文獻、產品及重要數據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出。但是,詞語含義應當有專業內的公認性,或者自明性。
2關鍵詞的排列順序,一般按詞條的外延層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