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寫法
一、常見文獻的類型及標識
根據 GB 3469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以下各種參考文獻類型:
對于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其文獻類型標識建議采用單字母“A”;對于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建議采用單字母“Z”。
對于數據庫(database)、計算機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建議以下列雙字母作為標識:
二、常見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
教育科研論文中參考文獻的著錄,現行的著錄標準主要有兩個,一是1988年實施的國家標準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范》,二是1999年試行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但一般論文或著述中還有一種簡明的格式,即省略了“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起止頁碼”等項目中的若干項,而且常常使用書名號,例見各條“例2”。常見文后中文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具體示例如下: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例1、[1] 劉國鈞,陳紹業,王鳳翥.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例2、[2]王連生主編:《怎樣寫畢業論文》,遼寧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2、期刊文章
。坌蛱枺 主要責任者. 文獻題名[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頁碼.
例1、[5]陳東曉.淺議建構主義對東亞安全前景的再認識[J].國際觀察.2019,(4).
例2、[6]王平:《閑暇教育學:理論建構與實踐走向》,《教育評論》,2019年第2期。
3、報紙文章
。坌蛱枺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1、[11]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例2、[12]施逢介,《用激勵法管理山區學校教師》,《教育信息報》,2019-9-3(3)。
4、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文獻類型/載體類型].電子文獻的出版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選).
三、參考文獻著錄注意事項
1、引用的文獻要求自己親自閱讀的原始報告或原著,避免引用像文摘、綜述之類的二、三手文獻。
2、屬于公眾熟知的教科書、工具書之類一般不必引用。
3、內部資料、會議匯編等非正式出版物由于交流范圍有限,不宜引用。
4、參考文獻的篇目一般也不宜太多太雜,要適當精選,一般論文可選10篇以內,綜述可精選25篇以內。
5、參考文獻引用越新,就越能反映該領域研究的最新動向和成果,一般雜志文獻要優于書籍。
6、參考文獻的撰寫格式要規范,有關項目盡可能完整,版次若屬第一版可省略。
7、文后參考文獻排列順序一般先寫中文后寫英文,文中標注編號的則一般按編號順序排列。
補充: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期刊類:[序號]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專著類:[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報紙類:[序號]作者.篇名[N].報紙名,年 月 日
專利: [序號]專利所有者.題名[P].國別:專利號,年 月 日
標準: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參考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以親自閱讀過的為限,不能引內部資料和譯文,盡量少列教科書。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確需引用個人通訊時,可將通訊者姓名和通訊時間寫在括號內插入正文相應處。參考文獻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外文。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Medicau》中的格式為準;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只占1頁的文獻給出所在頁即可。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將參考文獻按引用先后順序列在“中(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于文末。舉例。
期刊∶[序號]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卷(期)∶起頁-止頁.
1993,11(4)∶179-181.
[2]Henk B,Pierre N M,Marja H,et al.Testing the accuracy of total cholestrol
assays in an extemal qualitycontrol program.Effect of adding sucrose to
lyophilized control sera compared with use of fresh of frozen sera
[J].Chin Chem,1995,419(10)∶724-730.
[3]Levine S R,Welch K M.抗磷脂抗體[J].陳芷若譯.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1990,17
∶267-269.
書籍[序號]作者.書名.卷(冊)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迄頁.
[1]孟澤.質量控制與統計分析[M].見:朱忠勇.實用醫學檢驗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
社,1992.199-242.
[2]Smabrook J.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M].3rd ed.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1989.931-958.
[3]Weinstein L,Swartz M N.Patholog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rganisms
[M].In∶Sodeman W A Jr,Sodeman W A,eds.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8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1974.457-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