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撰寫的程序
一般經過四個階段:即選題、收集閱讀文獻、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1. 選題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于為從事某項科研、學術會議的專題、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一般是明確的,不像科研課題選題那么困難。撰寫綜述選題通常不宜過大。可選擇自己所從事的專業需要研究的問題,或者與其密切相關的課題。如果是初學,最好從一些較小的題目開始。
2. 收集、閱讀、整理文獻 綜述題目確定后,圍繞題目收集和閱讀文獻。收集文獻要求盡可能的齊全。要寫好綜述,收集文獻是基礎,閱讀文獻是關鍵。
收集和閱讀文獻、積累足夠的文獻以掌握豐富的資料,這是關鍵的一步。在浩瀚的醫學論文中收集有關專業或專題的文獻,需要掌握查閱文獻的方法,以便盡快找出需要的文獻。
對查到的文獻首先閱讀摘要或小結,了解該文獻的主要內容,衡量其對所寫綜述的價值。然后,根據文獻的重要性對原文進行精讀摘錄。閱讀文獻時要吃透原文的精神,掌握要義。閱讀文獻時還應圍繞主題組織整理材料,整理文獻應包括:作者、文題、刊名、年、卷、期、頁碼及內容(如核心內容、主要資料、數據和觀點),以便寫綜述時引用。所寫文獻綜述質量的高低,主要由文獻閱讀的質量來決定。寫好“讀書筆記”和“文獻摘錄卡片”,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中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提供材料,而且對提高自己的思想表達能力、培養創造性的閱讀能力也有幫助。
3. 擬提綱 文獻綜述必須在精讀大量文獻、結合自己工作的基礎上,列出較詳細的撰寫提綱,寫出大小標題,做到有綱有目。然后將主要資料、結果及主要觀點分門別類列于其下。這就是“搭架子”。應盡量做到標題與內容一致,注意邏輯性,使撰寫綜述的框架結構達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
4. 撰寫 擬好提綱后,明確構思,材料齊全,就可以進一步組織材料、寫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