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系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格式要求
1. 論文組成部分
※ 封面(cover)
※ 標題頁(title page)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目錄(contents)
※ 論文正文(body)
※ 注釋(notes)
※ 參考文獻(bibliography)
※ 致謝(acknowledgements)
2. 封面
封面從湖南文理學院統一格式。
3. 標題頁
單獨起頁。本頁的內容全部居中,從上至下分別為:(1)英文標題(字母全部大寫,三號黑體,其余用四號),(2)by+作者姓名漢語拼音,(3)導師姓名漢語拼音,(4)論文答辯年月,(5)學校名,具體格式參見“附:標題頁”。
4. 中文摘要
即英文摘要之漢譯。中文摘要應說明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結論。要突出學位論文中的創造性成果和新見解,語言力求精練。
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號黑體),字間空一格。“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內容(四號宋體),每段開頭空二格。摘要內容后下換行打印“關鍵詞”三字(四號黑體),空一格后為關鍵詞(四號宋體)。關鍵詞數量為3—5個,每一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
5. 英文摘要
單獨起頁。在起始頁第二行居中位置注明abstract字樣,往下至行文第一行之間空一個double space。摘要內容須能反映論文的主題思想。摘要內容書寫完畢以后,往下空出一個double space的位置標注key words:字樣,隨后給出能反映全文主要內容的關鍵詞3—5個。各個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居中打印abstract(三號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空一行打印英文摘要內容及關鍵詞(四號times new roman字體),摘要內容每段開頭留四個字符空格。摘要內容后下換行打印key words,空二個字符后關鍵詞小寫,每一關鍵詞之間用逗號分開,最后一個關鍵詞后不打標點符號。
6. 目錄
單獨起頁。在啟始頁第二行居中位置注contents字樣,往下空一個double space。靠左位置分條目(依照其出現的先后順序)列出論文的如下各個部分:論文的各個章節標題、notes、bibliography、acknowledgements,靠右注明相應的起始頁碼數。所有條目的措辭、大小寫、以及標點符號與其在文章中的嚴格一致。列出論文的大標題、一級和二級節標題,逐項標明頁碼,標題應該簡明扼要、點出各部分主要內容。
“contents”居中(三號times new roman),下空兩行為章、節、小節(靠左)及起始頁碼(靠右)。章、節、小節分別以如下方式:chapter 1、1.1、1.1.1依次標出,章、節、小節與頁碼之間用“……”連接。
7. 論文正文
● 大章
每章(含introduction、conclusion)須另起頁。在起始頁第二行居中的位置注明chapter字樣,空一格后用阿拉伯數字標明本章序數,如chapter 1;chapter 5。該章標題位于下一行居中位置,第一個單詞和所有實意詞的首字母大寫。標題往下到節標題或行文之間空一個double space。
● 節(小節)
節(小節)標題單獨占一行,用1.1、1.2、1.3……的格式編碼層次,左頂格。節與節之間空一個double space。
● 例句
例句較多時,須統一使用(1)、(2)(3)……編號。
標題:每章標題以三號times new roman居中打印:“章”下空兩行為“節”以四號times new roman左起打印;“節”下空一行為“小節”,以四號times new roman左起打印。換行后空二格打印論文正文。正文采用四號times new roman。
8. 注釋
● 尾注
詳細注釋使用尾注形式。作為一個獨立部分,尾注須單獨起頁,在起始頁第二行居中位置注明notes字樣。所有尾注統一用1、2、3……格式編號。
● 夾注
行文中無需特別說明的引文或文獻指引使用夾注形式。常用格式為:
直接引文:“作者姓(著作年代:原文頁碼)”,如:chomsky (1981:7) explains that “universal grammar may be thought of as some system of principles, common to the species and available to each individual prior to experience.”
轉述:“作者姓(著作年代)”,如:in chomsky (1981),the feature composition of pro is argued to be [+anaphor,+pronominal].
提及:“作者姓(著作年代)”,如:for discuss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verbs in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see aarts & aarts(1982),huddleston (1984)and quirk et al (1985).
如果文獻原文為中文,則用“作者姓的拼音(漢語姓名、著作年代:原文頁碼)”格式,如wang(王力1985:67)holds that “…”。應該注意文獻目錄中必須有該中文條目,即:
王力,1985,《中國語言學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總之,要使“行文”—“夾注”—“文獻”能有機地相互照應。
9. 參考文獻
單獨起頁。在起始頁第二行居中位置注明bibliography字樣,往下至第一個文獻條目之間空一個double space。所列各條目必須是論文寫作過程中參考過,并且與論文內容相關的論著。
各條目按作者的姓氏(last name)(中文姓氏按其漢語拼音)的字母順序,外文文獻排前,中文文獻排后。
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獻按時間先后排列,同一作者同一年代的不同論著則在出版年代后用a、b、c……加以區別,如1998a,1998b。
每條文獻頂格寫,回行時外文空5個字符、中文空2個漢字。
● 外文文獻格式
外文書名、博士論文名及期刊名用斜體書寫,其中所有的實義詞首字母大寫;論文篇名用正體書寫,僅篇名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其余(除專有的名詞以外)一律小寫。各類型的具體格式如下:
(1)期刊式一:作者姓,作者名.出版年代.論文題目.期刊名.期刊期號:論文頁碼范圍。
例:chomsky,noam.1980.on binding. linguistic inquiry 11:1—44.
(2)期刊式二:第一作者姓,第一作者名.&第二作者名 第二作者姓(以此類推).出版年代.論文題目.期刊名.期刊期號:論文頁碼范圍.
例:chomsky, noam. & howrad lasnik.1997. filters and control. linguistic inquiry 8: 425—504.
(3)專著式:作者姓,作者名.出版年代.專著名.出版社所在城市名:出版社.
例:chomsky,noam.1986a. barriers. cambridge, mass:mit press.
chomsky,noam. 1986b.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new york : praeger.
(4)編著論文式:作者姓,作者名.出版年代.論文題目.in編者姓名(ed.)(兩人以上用eds.)文集名,論文頁碼范圍,出版社所在城市名:出版社.
例:chomsky, noam.1993.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in kenneth hale & samuel jay keyser (eds.) the view from building 20:essays in linguistics in honor of sylvain bromberger,1—52.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5)博士論文式:作者姓,作者名.答辯年代.博士論文題目.ph.d. dissertation. 學校所在城市名:學校名.
例:stowell, timothy. 1981 .origins of phrase structure. ph. d. dissertation. cambridge, mass.: mit.
(注意:著作者在2人以上時,格式按“期刊式二”中對作者的處理方式處理。以上各例中作者姓名的名均可采用兩種形式,即:完全形式與縮寫形式,如(1)例中可寫成:chomsky, noam 或chomsky ,n. 但在學位論文中只能選擇其中一種形式、不可混用。)
● 中文文獻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