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塵封的信,那篇殘缺的論文
由于我這個人生活沒什么規律,總是喜歡把看過和用過的東西胡亂的擺放到一起,所以時常的就要去收拾一下凌亂不堪的雜物。昨天無意中又把曾經寫過的一篇論文翻了出來,是底稿,正稿估計這輩子是找不到了。稿件的最后一頁已經沒有了,拿著有些泛黃的破紙讓我若有所思,其實這是我老毛病,記得中專之前用過的我感覺對于我個人比較珍貴的東西還有一些不值錢的小藏品我都會把她們歸攏在一起放著,回家的時候想起來了就去翻翻,一翻就把曾經點滴的記憶給勾搭出來了,然后就給那呆著:或許是美好的,或許是不堪表達的。也總有那么些記憶的碎片會在這個時侯生長到一起,長成一株肆無忌憚的蔓藤。 我就那樣呆坐著拿著那篇論文,看看窗外的世界,仍依舊。其實很清楚有些當時沒說出來的話也只能是你一輩子也別想去說了。再者,說了又有什么用?你懂得的別人未必會去接受,你感覺是正確的,在別人眼里或許就不是原味了。何為信仰,也莫過于就是能在我們迷失的時候和快要迷失的時候給我們點了盞明燈,對于這個共同的中界點我們也就不會這樣輕易的迷惘于前方的路了。但我們又不能自欺欺人,有些忘不掉的東西我們又無法連根拔起,藏在心里誰也不知道。 記得包里還有一封一直沒舍得扔的信,應該是上學時候收到的。一炷香又何嘗不是一人一生,轉眼的工夫這么多年都過去了。期間不乏要經過青澀的過程,過來了也便過來了。只是有點遺憾寄出去的那封信對方并未收到,歸根結底也算是我一份如鴻毛般心意的寄托,怎忍它天涯淪落----有時拿出那封信品讀,會感覺無比的溫馨與美好,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它真實,純正的真實,純到我會感覺心中有些許的歉意在蠕動。宇宙那么大了,還要我們的心也要那么大。 就這樣一封信,也就這樣一篇論文,前者是我不想扔卻會從記憶中篩洗掉的,而后者是我想扔卻在記憶中無法抹去的。思想與先天的智慧總這樣相輔相成,怎叫我們不感嘆造物者的偉大? 其實說來我們每個人也都會有那么點小小的虛偽,對于自己剛要燃燒的嫉妒從未茍同過。這也便是我們身為人類的自豪,那就是我們還懂得怎樣節制自己,而不是瘋狂的松綁身上每根欲望的繩索。論文出處(作者):
論文搞的我很煩躁
關于論文的一點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