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床研究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4)注意事項1、文章的帽子棗引出文章棗恰到好處。2、回顧研究歷史應避免繁瑣,1言以敝之才好。3、不要論文中的數據和結論。4、評價水平的用詞要科學有依據,慎用國內外未見報道,首次報道創造性等詞語。
6、材料與方法
(1)受試對象1、實驗的受試對象如是病人,應說明來自住院或門診,同時必須將疾病診斷標準納入標準,排除標準病情判斷依據、療效判斷標準、性別年齡以及有關情況加經簡介,還應說明觀察條件。正常對照應說明來源、健康含義、性別、年齡及有關情況。2、受試對象若是動物,則應說明來源、種系、性別、年齡、體重、健康情況、麻醉與手術方法等等。3、中醫臨床研究還要注意病證結合,對動物要扼要描敘模型復制的方法。4、應說明分組原則與樣本分配方法(配對、配伍或完全隨機)。
(2)被試因素1、被試因素是藥物時,應說明藥物來源(包括批號)、劑量、施加途徑與手段。中草藥還應注明學名,說明產地與制劑方法。2、倘若以療法作為被試因素,那么該療法的出處、施加等級與方法、療程等等都應加扼要介紹。3、被試因素與受試對象如何組合安排,均可以設計方案形式明確地予以表達。
(3)反應指標至于反應指標的測定方法,如系通用的常規方法,僅提名稱即可;如系較新方法,則應注明出處;如果為了適應本實驗的需要,對某方法作了1些小的改良,則應說明修改的根據與內容;倘若本文所使用的方法是作者自己建立的新方法,那么新的方法事先應另行成文,不要將新方法介紹與運用該方法研究的新問題混在1篇文章中;若論文屬于報道新的方法,則應詳盡具體,特別是試劑配制與實驗具體操作步驟應當清楚,便于讀者學習與推廣應用。試劑如系常規試劑,說明名稱、來源、規格、批號即可;若系新的試劑,還需寫出分子式與(或)結構式;如需要配制,則應將配方與制備方法1并交代清楚。所用重要儀器也應注明生產廠家與型號。如果在1篇論文中涉及幾個不同方法與材料的實驗,而且方法與結果關系甚為密切,為了使讀者1目了然,必要時可將方法與結果合在1起,標題為“方法與結果”。
(4)實施或實驗路線及步驟1、實驗方法的原理及設計。2、技術路線、實施過程程序。
(5)統計方法在材料與方法項中,還應簡要說明在什么條件下使用何種統計處理方法與顯著性標準,必要時還應說明計算手段與軟件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