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論文提綱
上海現代物流的發展要運用現代網絡技術,實現聯通內外的大貿易、大流通,構建開放性、互聯互通的社會化物流配送網絡,盡快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業(tpl)為主導的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體系。通過改造和提升,培育大型、超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和企業集團,促使傳統物流企業經營模式轉換、升級。通過積極引導和鼓勵工商企業剝離物流部門,實行物流業務外包,實現物流活動社會化和物流服務的高效、優質、柔性化。
同時,政府也應鼓勵引進物流發展資金、技術和管理,加強對外合作,實現“經濟全球化”、“物流無國界”,使上海的物流業在短期內實現跳躍式發展,迅速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并且逐步取消對國內特別是國有物流企業的保護措施,對所有物流企業,不論國有、民營還是外資,都采取同等的稅收、銀行貸款、地租優惠,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此外,政府還應大力倡導物流企業集約化和協同化發展,通過建立企業聯盟型或合作型新體系,實現綜合物流鏈管理,共享物流設施,提高物流效率,最大限度節省社會投資和經營成本,實現系統最優化、整體成本最小和效益最大化。
(三)積極推進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建設
要盡快淘汰已落后于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的標準,大力推行物流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實現物流標準的國際化和體系化,并在統一標準的基礎上,不斷改進物流技術,實現物流活動的合理化。
同時,通過政府牽頭,加快物流業信息平臺的建設。通過鼓勵國有、私營企業、外資和個人等多重投資主體參與物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共建、共享信息基礎設施,推廣edi、gps技術系統在物流業的應用,加速上海物流業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特別要依托信息港的建設,將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作為上海城市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物流業務寬帶信息網絡和大中型企業健全完善的物流信息網絡,為電子商務提供廣泛、及時、準確的國內外物流信息和相關增值業務,實現速度(speed)、安全(safety)、可靠(surely)和低費用(low)的3s!l原則。通過集物流企業和航空公司、港口物流代理等一體化的進出港快遞聯合處理、多式聯運網絡體系和運用現代信息系統提供及時的組織、中轉、分揀、包裝、配送等綜合服務,實現通關、支付、保險、代理、反饋等各項業務的網上交易。
(四)加強物流人才的培育與引進
上海現代物流的發展對物流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物流人才嚴重短缺。因而政府在制定物流業發展規劃的同時,也應該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通過采取長期培養與短期培訓相結合、正規教育和在職培訓相結合的多層次、多方面培養方針,擴大高素質物流人才的供給,尤其是精通國際物流的復合型人才,如物流企業經理、物流部門經理、物流策劃人員和物流信息系統開發人員。
同時,積極面向全國和全世界引進高素質物流人才,通過人才的引進,加速上海物流技術更新、管理更新和人才的培養。還可采取召開全國或國際物流研討會的方式,提高物流業的戰略地位和科研管理水平。
(五)大力倡導綠色物流
綠色物流是物流發展的又一趨勢。物流雖然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物流的發展同時也會給城市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如運輸工具的噪聲、污染排放、對交通的阻塞等,以及生產及生活中的廢棄物的不當處理所造成的對環境的影響。21世紀提出了綠色物流的要求,即對物流系統污染進行控制,在物流系統和物流活動的規劃與決策中盡量采用對環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貨車車型,近距離配送,夜間運貨(減小交通阻塞,節省燃料和減小排放)等。上海物流業的發展應高瞻遠矚,在規劃、發展初期就制定相關環境保護措施,建立工業和生活廢料處理的物流系統,大力倡導綠色物流,將物流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