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科學論文
¨ 方法要簡單
如之前所提,做研究不外乎是要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方法人人會想,且各有巧妙不同。如果我們仔細回顧一些杰出的研究,我們會發現其實大部份所提出的方法都是相當的簡單,如算法中的氣泡排序法(bubble sort),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又如在密碼學中最為有名的公開金鑰密碼系統rsa,也是一種相當簡單的方法,而且有效。
這類方法,發表之初,總讓人有搔首難解的嘩然,然在你了解個中原委,并體會到其中讓人拍案叫絕的奧妙后,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聰明過人,震憾于“簡單”之看似容易實則不易。這樣的體會經驗,再加上方法簡單容易牢記在心,像口袋里的銅板,掌握性高,爾后當你面對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它都是促使任何可能性解決方案躍出的源頭。所此我們建議讀者在從事研究的時候應當謹記“簡單就好”(simple is good),而不要自囿于不自覺的復雜化思考,因為方法復雜通常也意味著效能不會太好,研究成果自然也比較不容易撰寫,論及發表也就更形不易。
¨ 自然為美
有許多人常會抱怨說想
不出好的方法來,其實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我們可以藉由身邊的事物來尋找靈感,或許可以幫助你想出相當巧妙的方法來。人們常以「巧奪天工」來贊嘆一件美好的事物,指的就是那美好的事物有如自然形成一般的美妙。又詩人也常說「大塊假我以文章」,指的也就是說大自然常常可以啟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因此做研究也同樣可以效法自然,從自然界中尋找解決方法的靈感實在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如在數據結構中最常被使用的樹狀結構(tree structure)即是一個例子,尤其是二元樹(binary tree)更是簡單而且又有效率。
¨ 舉一反三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對其員工的基本要求是 - 思考(think),他們希望每一位員工,不論是主管或職員均能養成思考的習慣,凡事能夠一再的思考,如此一來可以減少錯誤的產生,二來也可以有效提高生產力。做研究也是一樣,尤其是在研讀他人的方法時,我們必須以推敲的心態,讓思考的觸角多方伸展,像是作者采用此法的思考點、背后動機、是不是有更好的作法與聯想等,如此長久下來必定可以養成時時思考的好習慣。之后當你面對不同問題時,便可以直覺性的掌握住問題重點,進而可以很快地朝有效的解決途徑邁進。
我們必須認知到,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思考下的產物,除非是抄襲他作,否則從事研究免不了一定要動腦筋思考,而當你有了隨時思考的習慣之后,思路會更加順暢,這對于做出好的研究成果是絕對有所幫助的。
¨ 品質至上
“quality is the way of our life” 這句話同樣是出自ibm,意思是說”質量是我們的生存之道”。在激烈的商業競爭活動中,顧客對產品信賴度的建立,取決于產品質量,誰也不會甘心使用劣質產品。做研究也是一樣,你所想出來的方法絕對不要花拳繡腿,倘若長期研究表現不佳,肯定會被定位為無高質量的研究人員。
再談到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研究成果發表與廣為接受運用,孤芳自賞并不是做研究該有的心態,因此如何將你的研究成果透過高質量的寫作將之公諸于世是非常重要的,而沒有繕打、文法、數學符號及標點符號錯誤等則是最最基本的要求,至于文章的內容要如何架構、描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作者另一篇文章“撰寫科技研究論文之要領”【1】,其中詳述了一般人在撰寫研究論文時常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