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科學論文
(十)摘要或提要
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全文。常放篇首。要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摘要就像看到了全文的縮影,或者看了摘要就想繼續看全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匯,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
俗語說「事半功倍」,指的是不論做什么事情,只要方法對了,必定可以用最少的力氣完成最多的工作。
舉例來說,今天如果要開發一套銀行的跨行連線作業系統,這套系統除了要能應付銀行間業務的往來作業之外,還得擁有讓眾多顧客在任何地方的自動柜員機都能進行跨行提款、轉帳等交易的功能,這中間所牽涉的層面除計算機專業外,尚有顧客行為、業務管理、組織策略等,各環節間環環相扣,顯現出「事」、「功」之間的高度復雜關系。所以,要完成這復雜龐大的任務,「事」與「功」的分析與執行是首要工作。如在起始,即單純認為可以由一、二位程序設計高手獨立完成,忽略其它環節,隨后衍生的問題,恐怕不是「事倍功半」的懊惱可以一言說盡。
相反的,如一開始即選對方法,有一個非常周詳完善的系統分析與設計,而整個項目的管控也有一套完備的管理制度,那即便這套系統或有未見完善之處,也仍能有效率地推展完成,進而從容改進,并達到超乎預期的良好質量要求。這就是我們一開始所談到的「事半功倍」。
做研究也是一樣的,要有一套正確的方法,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也許有人會質疑說,做研究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需要有非常廣博的知識、堅實的學理根基才行。其實不然,本文中,我們將介紹給讀者做研究的方法與技巧,希望對于有興趣從事學術研究的讀者們能有正面的幫助。
本文中,我們將先介紹做研究的動機與研究類別,期望能讓初學研究的人有初步的了解。接著是本文的重點 - 研究的要領及方法,其中我們介紹了許多做研究的技巧,并且也簡單地描述了如何撰寫研究報告,把研究成果完整且有效地呈現出來。最后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些對做研究有所幫助的工具。
一、研究動機
每一個做研究的人均有著不同的動機。一般人的研究動機大致可分為下列幾種:追求學位、升等、個人興趣及工作需要。研究的動機可能因人、因時、因地而異,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促使他們努力從事研究以達人生目標的最大動力。
1 學位
學生們做研究多半是為了要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這也是大多數從事學術研究的同學們所必須通過的最基本考驗;但也因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階段性要求。總的來說,學習如何做研究及撰寫研究報告是第一學習重點,尤其是碩士班研究生在這方面的訓練是絕對必要的,而博士班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則通常被要求必須要達到一定的國際水平才行。
2 升等
大學法規定,大學教師的升遷,學術著作有無是最基本的審查指標。有些大學教師雖沒有碩、博士學位,但若其研究成果能達到審查標準,照樣可以升等為副教授或教授。所以,研究之于教師升等,就好像水之于魚,對于學術領域的同仁們而言是絕對重要的。
3 興趣
有些人對于從事研究工作可以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多半這種人都沈浸在研究發明的樂趣上,個人對做研究的興趣遠遠大于其它的研究動機。通常這些人的研究成果比較豐碩,而且能夠不間斷、持之以恒。所以說,任何人如果能夠培養出做研究的興趣,對于研究成果的產生與累積肯定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