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的語言
論文的語言最基本的就是遣詞造句的問題。如果造句能夠文從字順各司其職,那么論文的語言就達到最起碼的要求了。句子結構是不是正確,取決于事理說得對不對,合不合語法規則,用詞不當、詞序不妥、句子成分殘缺、語言不合邏輯,就會使意思含糊不清。所以造句時要注意:
第一,句子成分要完整。
構成一個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主語、謂語和賓語。在比較復雜的句子里,還有賓語、補語和狀語等連帶成分和附加成分。在一般情況下,句子成分,特別主干部分是不能隨意省掉的。如果省掉了不該省略的成分,句子就殘缺不全,意思就不能表達清楚。例如:“我利用職權為自己建造庭院住宅,都是從教育衛生經費上卡下來的”,這里省略了主語“錢”。“大家認真討論了今年的工作和學習”,這里缺少賓語“計劃”。所以造句是一定要使基本成分完整,附加成分有條理。
第二,詞語要搭配得當,詞序要有條理。
在句子中,詞與詞的互相搭配以及詞序的安排都是有條件的,否則就會犯搭配不當和不合語法規則的錯誤。例:“他的學習態度一向認真努力,可以說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學習態度”與“努力”搭配不當,要改為“踏實”。“學習態度”是“學習的榜樣”也是搭配不當的。
第三,事理要合乎規則
有些句子,從語法形式上看,成分不缺,搭配也當,但仍不準確。原因是反映的事理不合邏輯,不合思維規則。例:“小陳的父親長得很像小陳。”這是主客倒置,不合邏輯。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所有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都處于崩潰的邊緣,而美國卻由于發了戰爭的橫財,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這句顯然不合事理。既然“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處于經濟崩潰邊緣”,為什么卻又說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美國,經濟卻又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呢?
關聯詞語要扣緊,畢業論文屬于議論文,關聯詞很多。如,因為……所以3要么……要么……;不但……而且,等等。關聯詞用得好,可以使文章嚴密緊湊,準確有力。
(二)語言要簡捷明快。
簡捷就是造句干凈利落。用語“貴乎精要”,以最簡潔的語言表達盡可能豐富的內容,做到“文約而事豐,言簡而意賅”。語言要想簡捷就必須做到:
1.思想明確,深刻認識事物的本質。
有些畢業論文語言不精,常常是作者對內容理解不深所致,并不完全是技巧問題。所以,要提高語言的精練度,必須首先鍛煉思想,培養自己的認識能力,善于分析,抓住問題的癥結,這樣,寫出的文字,才能以一當十,簡潔凝練。唐代劉知幾在《史通·敘事》一文中談到“蓋作者言雖簡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遺,儉而無闕。譬如用奇兵者,持一當百,能全克敵之功也”。因此,按照簡練的原則,我們在寫畢業論文時,必須開門見山,在論文開頭就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不必拐彎抹角,先講一大堆廢話。論文的結尾也應適可而止,果斷利落。
2.提取最精粹的詞語。
寫作的藝術就是提煉的藝術,若要使語言簡練,最要緊的是盡量節約用字。少用字,同時還要把意思表達完善,就必須在寫作時注意選擇提取那些經過干錘百煉的最精粹的詞語。這個提煉工作,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節約用字。能少說一句話就少說一句,能少用一個字就少用一個。同樣的內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達出來,不僅節約用字,使語言更加簡練,而且還會使文章避免平鋪直敘,富有藝術魅力。例如,“資本主義國家商品的價格上漲得十分迅速”,就可以用“物價飛漲”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