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龍抬頭:給娃講講老祖宗的習俗
二月二,傳說是堯王的誕辰。還有人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詳細內容請看下文二月二龍抬頭。
“二月二,龍抬頭”,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每年驚蟄前后,陽氣升騰,大地返青,萬物萌動,各地會興起“祭龍神”、“剃龍頭”等習俗,這些習俗背后,蘊含了我們祖先淳樸美好的心愿。我國自古是農耕大國,在傳統文化中,龍是司雨之神,他的職能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的命脈,“龍抬頭”的美好寓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理發
在漢族民間流傳“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雖然無根據,但卻影響極深。大家都會等到“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理發,俗稱“剃龍頭”,據說可以帶來一年的好運。
飲食
二月二在飲食上也是很多講究的。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面條則是“扶龍須”,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
熏蟲
在二月二的清晨,很多地方的農民會用石灰繞著家門以及廚房等地方撒線,也有的地區的人們通過烙煎餅、燃燒熏香等,希望憑借煙氣驅走毒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