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政務禮儀感悟(精選3篇)
現代政務禮儀感悟 篇1
隨著社會進步,國家公務人員行為日趨規范,成為新時代文明的表率和先鋒。物質文明不斷發展,社會環境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不僅僅囿于“倉廩(lin)實而知禮節”,更為了適應、推動社會進步,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與發展,重視和遵守政務禮儀對擴大交往,有效聯系,促進交流,最終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其重要意義不言自明。經驗與教訓一再提醒我們:禮儀不僅僅是一種標志,絕非可有可無。
學習禮儀、應用禮儀已然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禮儀與發展同在,與進步共生,已成為人們的共識。
隨著現代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傳播,溝通技術和手段日益改變著人們傳統的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尤其是人們交往的范圍已逐步從人際溝通擴展為大范圍的公眾溝通,從面對面的近距離溝通發展到了不見面的遠程溝通,從慢節奏、低頻率的溝通變為快節奏、高頻率的溝通。這種現代信息社會的人際溝通的變化給人類社交禮儀的內容和方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這種溝通的條件下,實現有禮節的交往,去實現創造“人和”的境界,這是學習禮儀的意義。
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人人均是大家庭的成員。我們國家提倡每個公民均應爭做“四有”新人,即做一個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有知識的人。要爭做“四有”新人,那么學習必要的禮儀知識也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認識到自己在有關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讓我從思想上對文明禮儀、政務交往有了新的認識,讓我知道了禮儀文化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讓我掌握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應當遵守的各項禮儀。通過此次學習,我懂得了在以后的人大工作活動中應該如何改正自身的不足,學會了科學運用禮儀,遵守禮儀,更好地開展人大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結合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地學習禮儀,應用禮儀,全方位地規范言行。
現代政務禮儀感悟 篇2
“我到底為了什么工作?”相信很多人都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工作是為了衣食富足、衣錦還鄉嗎?工作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飯碗嗎?這其實都是工作的“附加功能”,工作,不僅僅是人們解決溫飽的一個生活手段,更是實現夢想的橋梁。
不一樣的心態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擇業觀,在工作中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有的求職者奔著工作輕松而且薪水高的職位去,這當然無可厚非,薪水高一點沒什么不好。不過,我們不應該刻意去追求錢多事少的工作。年輕人做工作如果是整天喝茶、看報、玩游戲、等著發工資,那么這樣暮氣沉沉的崗位就是“火坑”,會葬送了你大好的青春年華。
一位手藝高超的木匠給人蓋了十幾年的房子,平日里他工作兢兢業業,他蓋的房子結實、漂亮,獲得了人們的一致好評。
后來,他年紀有些大了,就覺得這樣干下去也沒什么“出息”。他總覺得自己干得多而回報少,他羨慕那些錢多事少的人,因此不快樂,后來,他便心生厭倦了,決定還鄉定居。 老板看到自己最欣賞的工人要走,非常不舍,但任憑他怎么挽留,木匠還是去意已決,鐵了心要走,也許,他下定決心要跟這種錢少事多的日子說再見了吧。
老板見挽留不住這位木匠,于是,他請木匠給他幫個忙,建造最后一所房子,就算是對木匠的職業善始善終好了。木匠礙于面子,勉強答應了下來,但他心里卻不以為然,他想,反正自己準備洗手不干了,以前干了這么久也沒掙多少錢,還是個窮打工的,最后這座房子就給他糊弄一下算了,干完了趕緊回家。他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
于是,造房子的時候,他馬馬虎虎,完全沒有發揮平時的水平。為了干得快一點,他甚至還偷工減料,該用4個釘子的地方只用兩個,雖然縮短了工時,但是蓋出來的房子全無往日的質量水準,只是外行人從表面上看不出來罷了。
等到房子蓋好后,老板非常高興,他把房子的鑰匙交到了木匠的手上,誠懇地說:“你為我工作了這么多年,一直兢兢業業,開始的時候咱們效益不好,給你的工資也不高,我一直覺得對你有所虧欠,現在,這所房子歸你了,這就是我送給你的退休禮物。”
木匠聽到這些話,羞愧不已,自己只是覺得工作量大、報酬少,心理失衡,結果造出了這么一座“爛房子”。要是自己不一味偷懶耍滑,兢兢業業地工作,那么,最終自己獲得的就會是一座完美的房子。
一個躊躇滿志的年輕人,追求的不應該是簡單的物欲享受,找工作的標準也不應該是錢多事少責任輕。工作不僅僅是給別人打工,不是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就是占了便宜。曾經有人說,毀掉一個年輕人職場前途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一個月給他發兩萬元的工資只讓他干兩千元錢的活兒。
你帶著什么樣的心態來工作,就決定著你將來能做出什么樣的成就。如果你追求的是錢多事少的安逸生活,就意味著放棄搏擊風雨的豪邁,就如同雄鷹磨損了自己的利爪,拔掉了自己翱翔天際所必需的羽翼,這樣的心態,必將使你成為一個在職場上毫無建樹的人。 要想成為一個站在高處的職場成功人士,就不能抱著貪圖安逸的心態去工作。工作不僅是為了謀生,更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功的道路總是崎嶇不平,成功的頂點總在荊棘之后的某處,要想成就職場人生,就要把目光放長遠,不要盯著錢多事少的崗位。生活是需要經濟基礎的,但是不要本末倒置,飲鴆止渴的工作心態只會讓你碌碌無為,泯然眾人矣。
有個小男孩樂樂在一個社區給鄧太太打理花園。
工作了一周之后,樂樂給鄧太太打電話問她:“我是做園藝工作的,您需不需要我幫您打理一下花園?”鄧太太回答說:“謝謝,不過我已經請了一位小伙子做這個工作了。” 樂樂又說:“我會做得更好,比如,我會幫您拔掉草叢中的雜草。”
鄧太太回答:“我雇用的小伙子已經做了。”
“那么,我還會幫您把草場中間的小徑打掃干凈。”樂樂不屈不撓。
鄧太太說:“真的謝謝你,我請的那個小伙子也已做了,他已經很棒了,我不需要其他人了。”
樂樂做了最后的努力:“我一周只要100元錢,您看怎么樣?”
“哦,確實挺劃算的,不過,現在的小伙子一個月也只要100元錢。”鄧太太笑了。 掛了電話以后,樂樂開心地笑了:“看來我做得還不錯嘛,不過不能懈怠,要更加努力哦。”
做工作時,錢多事少的心態是非常消極和不利的,它極大地弱化了人們的工作激情和主動性,這樣非常不利于個人的成長進步。或許有人不解,難道非得干得多、得到得少才是正確的心態嗎?要知道,任何崗位,工作付出和報酬都是成正比的,哪怕你暫時付出了很多,但是薪水卻比較低,請你相信,這種狀況不會持續很久的。不要急功近利,只要你做出了切實的成績,老板青睞的目光總會注意到你的。
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切記不要緊盯著薪水,作為一個新丁,你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薪水暫時不是那么誘人也不要輕易放松自己,你在工作中收獲的不僅僅是薪水,還有看不到的經驗和工作能力。而這些,是你今后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金錢可以失去,但是這些經驗和技能只會更豐富,而這些,才是最寶貴的收獲。
因此,在工作中,我們要的不是錢多事少,而應該為自己的夢想付出得再多些,最終,我們收獲的將是比薪水更令人滿足的豐碩果實。
現代政務禮儀感悟 篇3
我畢業那年就進了國企,這是一家很大的國有集團公司下屬的貿易公司,員工眾多,制度嚴格。
剛剛進公司的時候,我跟一個來公司已有兩三年的同事學習一些商務操作流程,他就是我的師傅,遇到工作上的困難就可以向他請教。但事實上,他有他的工作要做,僅有很少的時間可以過來告訴我一些工作上的流程和步驟,更多時候我是對著一堆他交給我的商務操作流程、授權一覽等等文件發呆。
說實話,如果沒有一點工作實踐,這些東西看起來十分晦澀,而且沒有意義。但是我不想每天就這么一早來坐著,傻傻地等到下班。這樣的日子持續了較長的一段時間,我看著人家手頭有活干,是何等地渴望。盡管同事們會有焦頭爛額的時候,但總比我無所事事強。照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我會坐到下崗的。
我不想坐以待斃,于是我先進入公司的內部網站,把公司的規章制度和章程瀏覽了一遍,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從中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組織框架和公司文化,這對于我迅速融入公司有一定的幫助。然后我就開始學習基本的操作,從最簡單的開始。
當然,其中遇到了不少的問題,但是我不怕,也不怕我的師傅煩。遇到問題就請教,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堆的問題在他工作的同時“騷擾”他。除了師傅,我還找到了信息技術部的同事,把操作練習中的問題集中起來向他請教,而他給出的解釋整理一番就能夠得到一條邏輯線,這就更利于我接下去的學習。
三個月后,商務經理將兩個產品交給我負責。業務員和客戶談好條件達成協議之后的一切后臺操作均由我來完成,包括貨權交割、收款、發貨、和倉庫聯系、清理庫存等等,還要定期地向領導匯總各種報表。這樣的話,我就比較清晰地熟悉了商務流程。我深深體悟到,體制完善的公司雖然在內部流程上顯得復雜了點。但是對于公司整體操作和掌控,以及各個方面來分析公司的營業狀況、發展前景、歷史經驗等都十分透徹和詳盡。
在和客戶打交道的時候,有時候會遇到一些難纏的客戶,為了一點點小錢爭執不下,說又說不清楚,而且客戶還擺譜,覺得我一個愣頭青,故意刁難我。因為我們公司大,歷史長,再加上是國有公司,因此內部流轉程序上比較嚴格,包括客戶的資訊、往來款等,而這對于外部來說,就顯得冗繁。有些小公司的客戶是很直接的,他們給錢后立刻就要我們放貨,而這又不可能馬上實現,于是就要聽客戶的抱怨。親身經歷之后才發覺,與人打交道不是書上說的那么簡單,而是很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