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兒童節記憶(精選3篇)
80后兒童節記憶 篇1
兒童節,這是一個曾經屬于我們每一個人的節日,這是一個除了生日以外每年最期盼的節日之一。而我們那時的兒童節沒有玩具,沒有麥當勞,沒有新衣服,也沒有各種新奇的東西,但是我們那時擁有最美的記憶,最快樂的童年。
兒童節這一天,學校會有很多慶祝活動,上午是各個班級的文藝匯演,大多數都是女孩的天 下,穿上漂亮的衣服,在舞臺上翩翩起舞,伴隨著《鈴兒響叮當〉,<賣報歌〉《讓我們蕩起雙槳》~~~~,一起紀錄我們最美好的童年。
下午學校大多數會組織 游園會,全校的同學一起參加,每個班級都會組織不同的活動,等待同學們去參與,如果能夠得到獎票,就可以 統一到學校領獎,依稀記得那時的獎勵無非就是一些文具,鉛筆,鋼筆,筆記本之類的,但是所有的孩子都很踴躍的參加這些活動。
80后的兒童節記憶,最好的莫過于沒有那么多要學習的東西,除了語文就是數學,而現在那些孩子要學的鋼琴,舞蹈,畫畫``````,這些對我們都是那么的遙遠,雖然現在想想會有那么一些小小的遺憾,但那時確實最快樂的,沒有學習的壓力,沒有競爭的壓力,不用把自己和別的小朋友去比較,有的只有快樂的游戲,只有無憂無慮的童年。
吹泡泡:最簡單的工具莫過于把用剩的肥皂頭泡水,用沒有筆芯的圓珠筆筒或掉了筆頭的空心毛筆桿沾著肥皂水輕輕吹。1990年的中國,沒有現在的五彩繽紛, 我們眼中的泡泡是最斑斕的童話世界。現在的孩子,有太多可以代替泡泡的東西了,兒童玩具店隨時可以買到,已經沒有了我們當年,偷偷的去偷媽媽的洗衣粉來做泡泡的刺激,也沒有那份看著泡泡飛翔在天空的憧憬。這些泡泡記載了我們太多五彩斑斕的夢想和記憶。
跳繩:小學里每學期都有跳繩比賽,全校幾百個學生一起跳,那場面真夠壯觀的,有單人跳跳繩比賽,在規定的時間誰跳的更多,誰就能獲勝;也有團體賽,比賽的是默契,也比賽花樣和技巧。 而現在,跳繩或許更多的成為一些妹妹減肥的一項活動了。
夾玻璃球----一分鐘,用筷子在一個容器里夾出來規定數量的球,就 可以得到獎票哦。
瞎子摸象----原地轉三圈,然后去摸畫在黑板上的大象的鼻子,摸準了就有獎勵哦,哈哈。
雙人游戲---把兩個人的腳用繩子捆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哦。
最有智慧的游戲,可能就是猜謎語,和腦筋急轉彎了,這個由于得到的人少,所以獎票很多,還是會有稍大的還在會去碰碰運氣吧。
同年又太多的游戲,也有太多美好的記憶,時光不再,只想我們都能在內心深處保留一顆童真的心。
80后兒童節記憶 篇2
小時候很傻,覺得那棉花糖好神奇--1勺勺糖放進去,出來的就是1團團棉花糖;甜甜的棉花糖,蓬松蓬松的,買上一團,跟著玩伴一起邊舔著邊往家走,糖舔完了,家差不多也到了~
絞絞糖:
記得上幼稚園時,有段時間每次放學,一出校門,就會看到做絞絞糖的大娘已經擺好攤做生意了;而每次我總會拉著哥哥,讓他陪我站在邊上看一會后才肯回家;可惜的是,那大爺只做了一段時間,就轉去別的地方擺攤了,自此后我都不曾再見過做絞絞糖的,也始終不曾見過“龍”圖樣的絞絞糖~
80后兒童節記憶 篇3
20xx.6.1 星期五 晴
和風徐徐的吹著,金色的陽光溫暖的照耀著我們。在快樂的歌聲中,我們迎來了六一兒童節。
一大早,我們吃過早飯。就坐著園車上路了。小鳥在前面帶路,風兒吹向我們。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森林公園。下車后,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到小會場(樹林中的一片青草地)。原來爸爸媽媽早就到了。小齊姐姐用彩帶圈出舞臺,我們的演出就要開始
今天是仁三班的哥哥姐姐還有義七班的弟弟妹妹和我們共同演出。所以第一個節目是大合唱“數鴨子”“小烏鴉”。接下來是每個班的節目,我們班的節目是《豬之歌》和《小薇》這兩個節目都是邊唱邊跳的。還有馬老師給我們拍的舞蹈《喜歡你》,我和阿布還在這個舞蹈中當小模特了呢!
演完節目后我們就開始吃野餐了。孔老師給我們每人領了一個便當,里面裝了好多好吃的。里面有蛋撻、雞翅、火腿、蛋糕好多好多,我都吃不了。老師讓我們分享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后幼兒園還給了我們每人一個驚喜!~~禮品袋,里面裝的是鉛筆盒,橡皮尺子等。我今天真是太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