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中該不該設立違約金
學者爭鳴
在關于我國未來的《勞動合同法》中是否應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違約金這個問題上基本形成了兩派觀點:一派主張合同雙方可以約定違約金條款,如有學者認為:“違約金的約定有其合理性,尤其是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確立勞動關系后,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約束合同當事人積極履約的作用。”也有學者認為:“應規定許可勞動合同當事人在不違反法律的前提下,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自由約定違約責任的權利;當事人可事先約定違約金的具體數額、幅度和賠償經濟損失的計算方法等的權利。”另外:“違約金和賠償金條款是勞動合同當事人違約不履行合同時,雙方約定的違約方應承擔的經濟責任條款。”還有學者認為:“雙方可以約定不履行合同而應支付違約金和賠償金的條款”等等。
另一派觀點主張勞動合同雙方地位是不平等的,違約金條款不應載入勞動合同中,如:“在勞動合同中對勞動者不當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預定違約金是不太合適的”,“盡管違約金或損害賠償預定制度在民法上是允許的,但勞動合同附和化的性質決定了在非對等的勞動合同關系中應被禁止。”
還有學者認為,目前《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在實踐中可以起到約束雙方遵守勞動合同的作用,在實踐中大量的勞動合同也設立了約定違約金的條款,已經成為違約方承擔勞動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方式。當然也存在違約金數額約定不當等問題,但是目前勞動合同中違約金條款出現的一些問題,乃至其所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只是一項法律制度發展過程中所伴生的正常現象,完全可以通過制度本身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而加以克服。
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