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名家朗誦(精選3篇)
美文名家朗誦 篇1
有時候,我們會佇立在流年的路口回望,為那些早已落幕的繁華哀傷,為那些逝去的遺憾感慨,為那些沒能實現的愿望不能釋懷。心,深深的沉浸在那些昨日的回憶里,一任時光浩浩蕩蕩的從指尖流逝。只是,我們都忘了,那些錯失的美麗,那些散落的繁華,早已成為了過去。無論我們如何嗟嘆,也終是回不到的當初。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終不能把所有的風景都盡收眼底,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在生命中永遠的駐留。生活,讓我們學會了含著淚水邊走邊忘。曾經再美,也會在時光中風干成回憶,學會放棄,學會遺忘,讓心,像向日葵一樣依著陽光生長,相信,心若向陽,年華靜好,歲月無恙。
————一米陽光
疏籬,幽徑,閑云,清風,三兩叢綻放的秋菊,幾樹落葉飄零的紅楓,季節,總是以不同的姿態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如一幅幅濃淡相宜的水墨丹青,入了眼,潤了心,韻味悠遠。
縱使空氣中已經流溢著淡淡的薄涼,那又有何妨。季節正是因為更迭和流轉而美麗,歲月正是因為易逝才讓人愈加懂得珍惜。人生,也因為或明媚或蒼涼的經歷才更加精彩,才會讓我們由粗淺、浮躁走向睿智、從容。
時光匆匆,流年如風。腳下的路沒有人能代替你行走,歲月的風霜沒有人能代替你品嘗。再艱難的行程也要微笑著走完,相信總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這世間,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飄雪。時光的罅隙里,只要用心去品味,去感受,總有細細碎碎的溫暖,總有觸及心靈的感動。時光濾去浮華,歲月慢慢積淀,那些美好,一如三月枝頭綻放的春紅,雖不能明媚整下春天,亦可以溫潤塵世跋涉中疲憊的心靈。
塵世,再多擁擠,再多荒蕪,只要你愿意,總可以在心中開辟一處安靜的角落,不染風雨,不惹塵埃,安之若素,從容不驚。可以安心的在這一方凈土上修籬種菊,撫琴聽曲。在天晴日暖時,撿拾陽光,靜賞花開。在雨落階前時,獨坐一隅,聽雨打芭蕉,洗濯心靈。在秋風揚起時,青梅煮酒,吟詩潑墨,且聽風吟。在素雪紛飛時,踏雪尋梅,落雪聽禪,尋一份澄澈空靈。
年華中,風雨幾度,聚散無由。若流年安暖,就面朝大海,心依花開。若光陰薄涼,就當做歷練,淺笑而過,守心自暖,淡定從容。
穿過經年的柵欄,那些回不去的從前,那些細細碎碎的散落在光陰里的執念,都將在歲月里淡然成回眸一笑,飄渺成一縷塵世的云煙。還有什么,執意不能放下呢?
流水光陰,花開一季終會零落成泥,就如四時的交替、日月的輪轉一般自然。也曾不能釋懷一段美好的相遇,也曾為生活中的挫折苦難而蹉跎感嘆。而時光終會教會我們,花開再美也終有凋謝的一天,再深再美的緣分也會有分別的一天。光陰,帶走的只是虛幻的擁有,它會讓濃的更濃,淡的更淡,那些時光走過積淀下來的美好,更加值得我們去愛惜,去珍藏。
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終不能把所有的風景都盡收眼底,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在生命中永遠的駐留。生活,讓我們學會了含著淚水邊走邊忘。曾經再美,也會風干成久遠的回憶,學會放棄,學會遺忘,年華才會靜好,歲月才會無恙。
美文名家朗誦 篇2
人,只有在最孤獨的時候才會還原自己,才會暴露出他心底的渴念、欲求。不孤獨或不會孤獨的人,總是被一些浮名小利包裹著,總是處于熱熱鬧鬧的狀態下,總是不由自主地表演著。
我一向以為孤獨比寂寞高出一個境界。寂寞其實很容易不寂寞,找上幾個朋友,喝上幾盅濁酒,或吼幾句流行歌、跳幾曲勁舞,看一場通宵電影,打一夜撲克麻將,寂寞就不了了之;而孤獨是脫俗的,俗人很少孤獨,孤獨的靈魂一般是飄于空中的,他或者思想起前、激進,或者行為怪誕、奇詭,或者情感至純、極致,或者身體變異、受殘,表現形式不一,內容千奇百怪,但都有一個共同點:不為身邊的人所理解或身邊的人理解不到那么深刻、全面。這種孤獨像一把雙刃劍,擔當者有兩種結局:要么沖上去,做英雄,精神國王;要么敗下來,做凡人,生活奴隸。事實上,做英雄的少,做凡人的多。
這粒“孤獨的雨,死掉的雨,雨的精魂”。
“質本潔來還潔去”,大凡真正的孤獨者都是這樣的。唯一與非孤獨者迥異的是,他們“潔來潔去”,卻留下了提升人類的精神資源及文化意義。托翁開辟的路是建立在塵世之上的,所以鮮有人效法。
孤獨,注定常常要一個人上路。遠方傳來幾聲問候,幾句鼓勵,這個孤獨的行人就算是很幸福的了。
美文名家朗誦 篇3
陽光,暖暖的照在窗前,鋪放在書桌上的素箋也變得明媚了。收藏在手機里的《嘎達梅林》單曲循環著。
窗外,風微微吹,樹葉沙沙響,小草輕輕搖,幾縷淡淡的云悠悠飄,時而,會有靈巧的燕子悄悄掠過。
時光,靜美。我,在聽自己的聲音。
世界是自己的,無關他人,正如愛情從來就是一個人的事,無關風月。這些看似簡單的領悟背后包含了多少疼痛與煎熬?這些看似淡定與從容的背后寫滿了多少淬煉與波瀾?
成長的道路,充滿神奇,布滿荊棘,帶著永不褪色的追求,迎接不一樣的每一天。一直在堅守這樣的信念:不管怎樣,都不能讓歲月蹉跎成灰色的落寞。不計得失,不論成敗,以優雅的姿態安靜的走過。
人生不復重來,殘缺本來就是完美的另一面,不糾葛,不執念,隨心隨緣隨愿,只要能聽得見自己的聲音,就不算是漂浮不定的孤零凄冷的幽靈。遺憾是歲月對不成熟的標志性懲罰。
未來充滿太多不確定,陽春白雪,春暖花開也好,嚴酷凜冽,蕭索冷峻也罷,既然活著,就要把日子過成生動的重復,不辜負款款而來的歲月,不辜負來自生命的愛的希望與叮嚀。
總是容易被感動,一株抖擻在春寒料峭里的小草,一只翩舞在花叢中的蝴蝶,一朵飄在湛藍天空中的云,一滴絲絲滑落的雨,一片輕飛搖曳的雪花……學會在真誠無私的大自然里療傷與歡暢。
當歲月無情的磨平我們原本有棱有角的模樣時,漸漸的,我們變得安靜了;當流年一次又一次的沖刷拍擊著我們不羈的精神時,不知不覺中,我們變得沉默了。安靜不代表消亡,沉默不代表懦弱。歷經種種,我們更懂得如何存在,如何安放。不再高呼“自由萬歲”,也不再奢望“做自己”。“不再”并不代表屈服與投降,因為我們懂得了,內心的平和、篤定、簡單、豐蘊、厚重才是真正的自由,正所謂“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我們也懂得了,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主體,不需要刻意去做回自己,更不需要在意別人眼中的自己。生活教會我們聽得見自己的聲音,這聲音會告訴我們什么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和真心想愛的。
找到自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許是受工作的影響,這些天腦海里總會出現這樣一個畫面:青山綠水,鳥飛花香間,坐落著一套寬敞明亮的大房子,四周全都是落地玻璃窗,掛著潔白柔滑的蕾絲窗簾,放一架漂亮的三角鋼琴,裝一套典雅的音響組合,一個藏書與鮮花錯落有致的擺放著的書花架,一張不大的桌子,兩把椅子,一個舒適的懶人沙發……閑時,在這里曬曬太陽,吹吹風,看看風景,賞賞月,聽聽音樂,看看書,約個熟悉的人喝喝茶,聊聊天……
這是來自內心深處愛的跫音,和能不能擁有沒有直接關聯。想著要用審美的態度表達出來是我和它們相處的一種方式。為了融入社會,接受現實生活,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戴著面具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且不去討論為什么要這樣,但這似乎是生存著的潛在規則。所以,我更享受一個人但并不孤獨的那一份寧靜,和自在。我期許自己盡可能的更真實更誠實的活著,同時接受自己身上翻滾沉浮著的每一部分,不再以節制和自我邏輯去框住那些起伏的觸動。懂得處理和欣賞各種欲望和追求,理解和接受人性的丑陋與美好,不狂熱的追逐,不冷漠的抗拒,一切使然。
夢想原本就是卑微的執著。
學會和真實的世界相處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不是所有的想望都能如愿以償,畢竟,誘惑和打擊總是同行的,“無奈”這只魔鬼一直在幽深的谷底歇斯底里地咆哮著,不曾停歇,它穿過陰冷晦暗的巖石軀體,從罅隙的夾縫中暴唳噴發,氣勢洶洶,企圖活生生地吞噬每個人心中那片七彩祥云。我微笑著接受便是。
尊重所有的想望,尊重愛,就像尊重靈魂一樣。
做一個細膩但不用力的人,一如眼前的這一抹陽光,一陣風……
我能聽得見自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