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適合朗誦的詩歌_值得收藏(精選3篇)
感人的適合朗誦的詩歌_值得收藏 篇1
我最最親愛的人
你有一雙溫柔的手
你有一顆善良的心
撫慰著我心靈的憂愁
驅散了我可怕的孤寂,倍感溫馨
你是輕柔的風,纏纏綿綿
撫愛著我疲憊的身體
讓我這沉寂已久的心田
漾起陣陣漣漪
是你,讓我嘗到了愛情的甜蜜
是你,讓我看到了生命的亮光
即使今生無法擁有你
我依然愛你到地老天荒
我感謝你,我最最親愛的人
我要死死地把你烙在靈魂里,走向來生
感人的適合朗誦的詩歌_值得收藏 篇2
夏初,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周圍縈繞的是涼薄的空氣。經過幾日烈陽的沖擊,雨滴打在地面濺起的是塵土的味道,有一絲的甘甜。
校園迎過了山茶花的幽靜,它,潔白的如雪般純粹,粉色的如青春一樣勃發,紅艷的如年代久遠的藏酒甘醇熱烈。現在,在點點滴滴雨水的洗禮下,梔子花正嬌艷的開著,潤澤它奶白色柔軟的花瓣,清新的空氣里除了甘甜的塵土氣息,此時還夾雜了梔子花若有若無的淡淡清香,隨著涼涼的微風吹進教室,吹進了我們原本煩躁的大腦,使我們頓時神清氣爽,打起精神仔細聆聽,或許是窗外的雨水打在樹葉上滴滴答答的聲音,或許是老師在講臺上朗誦詩歌婉轉的聲音,也或許是我們內心對即將升入高三的嘆息聲和暗自鼓勁聲……
上課時間的校園是一個恬靜沉入夢鄉的少女,偶爾發出一聲低低的夢囈。三角梅被雨水沁透,打落在水中,是嫵媚的紫紅。教學樓下的金桂正在抽發它的枝葉,墨綠的、淡綠的、嫩綠的色澤簇擁在一起,等待著落葉飄零之季綻放她的綽約風姿。金桂盡頭的石碑篆刻的是毛體的《沁園春.雪》,瀟灑不羈的筆鋒有一種氣吞山河的磅礴氣勢。原本蒼白的石碑經過雨水的滋潤,透出一種沁人心脾的曜黑,點綴在這叢叢綠之中。廣玉蘭肥大卻硬朗的樹葉上,發出雨水與之撞擊的清脆聲響,雨還在以一種緩慢而優雅的姿態下著。我一直很喜歡這樣的雨天,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得到了潤澤,褪去了尖銳的外殼,不再那么咄咄逼人,將它最溫柔的一面展現在這微涼濕潤的雨天。一切都顯得那么的和諧而美妙!
站在被一片綠色包裹的足球場上,腳下踩著綿軟的橡膠,遠處是一幅金沙江在矮山間奔流向東的煙雨朦朧畫卷。雨水也潤潔了我們的雙眼,使我們能夠在這朦朧中看到真切的美。誰說只有江南水鄉才是位溫柔多姿的女子,在這座水泥鑄成的邊遠小城,雨柔化了它的脊梁,讓它以慵懶的姿態向世人展示著它的另一番的柔美之情。西部大峽谷的溫泉噴發出溫暖的水汽,更加增添了它的迷蒙可人。她也是位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彷徨在這悠遠悠遠又寂寥的河畔。
沒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裊娜美景,但她有著,最真實的風姿,迎風而立,清冷而又迷醉了。
感人的適合朗誦的詩歌_值得收藏 篇3
17歲的托馬斯躺在睡椅上,左腿打了石膏,瘦長的身軀剛好和睡椅一般大小。在橄欖球訓練中,他的腳踝骨意外受傷。我事先警告過他多次要小心點,沒想到還是出了事。
自從昨天出院以來,他就一直粘在游戲機上。究竟玩了多久了?或許,他應該感到餓了吧。“感覺怎么樣?腿還疼嗎?”我問道,“我早餐準備了蛋白質奶昔和果汁,你小時候最喜歡吃這些了!”
“哦……嗯”,兒子咕噥了一聲,手指依然在各個游戲控制按鍵上來回舞動,眼睛死盯著電視屏幕。
“來點兒格子松餅吧?”我接著說,“它們的含鈣量很豐富。”
托馬斯的眼睛仍然沒有離開屏幕:“謝謝媽媽,我一點也不餓。”
“我還以為這些東西會讓你開心呢,”我說道,“腿受傷的滋味可不好受。如果想快點好起來,你必須多吃東西。我是你媽媽,照顧你是我的責任。”
托馬斯搖了搖頭,還是沒看我一眼。“我很好,媽媽,真的沒事。”
我走下樓梯,不住地回頭張望。受了這么重的傷,兒子仍然不需要我的幫忙。難道他不再需要我了嗎?
我記憶中那個可愛的小男孩哪去了?小時候,托馬斯對我這個媽媽依賴有加。走在綠草如茵的野外,他會緊緊抓住我的手。我為他烹制蛋白質奶昔,做他最喜歡喝的果汁。他會一邊吃一邊和我分享他小小內心世界的秘密。雖然都是再幼稚不過的事情,但這讓我無比快樂。
托馬斯長到15歲的時候,一切都變了。我成了這個世界上他最不想接近的人。雖然有時候他也會詢問我的看法,但是看看這次發生的事情吧,我告訴過他多次橄欖球的危險性,他還是受傷了。我該怎么做才能讓他明白,他仍然需要我這個媽媽呢。
托馬斯一整天都沒和我說話。當我把晚餐送到他的臥室時,他只說了聲“謝謝”,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傻傻地站在他身邊,期待他能說點什么,但是什么也沒有。我失落地走下樓去,期待從丈夫瑞克那得到安慰。
“托馬斯到底怎么了?”我突然失聲哭了起來。
“他正處于青春期嘛。”
“他正把我從身邊推開,為什么?我還想當他的媽媽,他還需要我!”
“給他一些空間,這才是他最需要的,”瑞克說,“他已經接近成年了。”
我皺了皺眉頭,瑞克怎么會明白我的感受,他和托馬斯相處得一直都很好。
幾周后,托馬斯重新回到學校。他在家的日子過得真快呀。我建議開車送他去學校,但是他拒絕我拎著他的背包出現在同學面前。
他單腿著地,挎上背包,抓緊拐杖,朝教學樓走去。“我不再是小孩子了”他回頭說了一句。但是寶貝,我還是你的媽媽呀,為什么不讓我幫你?我在心里默默地流淚。
那天晚上,我輾轉反側,心情極度沮喪。我不住地向上帝祈禱:請主告訴我怎樣成為托馬斯想要的媽媽。一切都沒改變,直到一個月后,我帶著托馬斯去醫院復查。
“他恢復得不錯,”醫生說,“可以靠手杖行走啦。”
“醫生,你肯定他能拄手杖了嗎?”天哪,我在說什么。我不是不想讓托馬斯康復。我對他的需要已經超出他對我的需要。他是我的孩子,我不忍心讓他離開我。
“摸摸這兒,”醫生指著托馬斯骨頭斷裂的地方說,“當肌肉組織修復后,它會使骨骼更加強壯。所以,現在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這是說托馬斯的腿還是別的什么事情?那一晚,我又悄悄翻開《圣經》。醫生的話讓我想起里面的一句詩:“該抓緊的時候抓緊,該放手的時候放手”。這么多年來,我一直緊緊抓住托馬斯的手,養育、教育、保護他。原來,放手也是做母親的一部分。
幾天后,我在一張卡片上寫上“我為你驕傲,我為你祈禱,我愛你——你的媽媽”,然后把它塞到托馬斯的枕頭下。
托馬斯從來都沒有提到卡片的事。據我猜測,他肯定把它扔了。只不過,這是我向他表達母愛而又不影響他的最佳方式。漸漸的,我又開心起來。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束縛他的決定,質疑他的選擇。很多時候,我保留自己的意見,不再滔滔不絕地說教。
一天早上,托馬斯收拾好了書包正準備去上學。“今天放學后我可能晚回來一會兒,我要練習舉重。”他扔掉了手杖向門外走去,只留給我一個高大堅強的背影。我很想告訴他,你最好帶上手杖,另外,現在也不適合練舉重。但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托馬斯,我愛你。”
他轉頭看了看我,說道:“媽媽,我也愛你。”
“你們母子倆好像又成為一體了,”丈夫說,“你究竟在蛋白質奶昔中加入了什么神秘佐料?”我笑了笑。我怎么才能讓丈夫明白,有時候,抓住愛最好的方法就是完全放手。
就在托馬斯18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我準備在他的房間里打掃一番。在櫥柜最頂層的抽屜里,我看到托馬斯童年珍藏的玩具。咦?那是什么?一股熱淚奪眶而出。我看到那張十分熟悉的卡片!它和托馬斯收藏的寶貝放在一起,是那么顯眼。我撫摸著上面親筆寫下的話語,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這時,院子里傳來一陣大笑的聲音,托馬斯和丈夫正在投擲橄欖球。我情不自禁地注意到,他比他父親高了許多。
丈夫的話是對的。很快,家里就會多一個男子漢。然而在我心里,他永遠是我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