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朗誦的名家散文(精選3篇)
適合朗誦的名家散文 篇1
這也是一切
舒婷
不是一切大樹
都被暴風折斷,
不是一切種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夢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說的那樣!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燒自己
而不把別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僅指示黑夜
而不報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聲,
都只掠過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說的那樣!
不是一切呼吁都沒有回響;
不是一切損失都無法補償;
不是一切深淵都是滅亡;
不是一切滅亡都覆蓋在弱者頭上;
不是一切心靈
都可以踩在腳下,爛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淚血印,而不展現歡容。
一切的現在都孕育著未來,
未來的一切都生長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為它斗爭,
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適合集體朗誦的名家散文
《黃河頌》
啊,朋友!
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
出現在亞洲的原野;
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
偉大而堅強!
這里,我們向著黃河,唱出我們的贊歌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金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啊!黃河!
你是我們民族的搖籃!
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
啊!黃河!
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體魄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啊!黃河!
你一瀉千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深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
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
將要學習你的榜樣,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適合朗誦的名家散文 篇2
相信未來 作者:汪國真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
當灰燼的余煙嘆息著貧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
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
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
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
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
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
我之所以堅定地相信未來
是我相信未來人們的眼睛
她有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
她有看透歲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們對于我們腐爛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悵、失敗的苦痛
是寄予感動的熱淚、深切的同情
還是給以輕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諷
我堅信人們對于我們的脊骨
那無數次的探索、迷途、失敗和成功
一定會給予熱情、客觀、公正的評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著他們的評定
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
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
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
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我微笑著走向生活
適合朗誦的名家散文 篇3
你說自己別無選擇,可怎么會呢?
那天我在一家餐廳吃飯,聽到隔壁一對年輕夫妻的小聲爭執。
大概就是昨晚先生喝多了,到家的時候有點人事不省,之前答應妻子的事兒自然也是忘到九霄云外。聽起來這不是第一次,當然每次丈夫都保證沒有下一次。丈夫很認真地陳述了理由,關鍵詞無非就是年度業績、升遷壓力、職業前景、經濟壓力等等不太新鮮的理由。最后,丈夫說了一句話:“你要理解我,我也不想出去喝酒,但是我沒得選擇。”
一直靜靜聽著的妻子開口了:“怎么會沒有選擇呢?”
男人說:“人生很多事情都沒有選擇啊!比如咱們能選擇父母嗎?”
妻子搖了搖頭,認真地說:“我們是不能選擇父母,但我們可以選擇用什么態度對待自己的出身。”
當時簡直想回頭跟這個女生擊掌一下,說得漂亮啊,樓主真機智。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發起過“男人最讓人討厭的臺詞”這種投票,如果有,我一定全票投給這個“我沒有選擇”。媽媽和媳婦吵起來找他評理,職業升遷和生育之間出現矛盾,甚至最后小三的嬌弱和原配的眼淚之間,他們的統一答案就是這個。
當然女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也不少。歸根結底就是一句“他有問題我怎么辦,我是被命運選擇的那一方”。
人這一輩子,就是選擇串成的。大到大學選土木工程還是金融商科,伴侶是選我愛得多的還是愛我多的,小到明天是睡個懶覺還是早起背單詞,晚飯是吃一大桶垃圾高熱量食品或者素菜靜心。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選擇,每種選擇都沒有回頭路,如多米諾骨牌一樣連鎖作用于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當你說自己沒有選擇的時候,其實你潛意識已經幫你做出了對你有利、或者是你情感天平傾向的那個選擇。
所謂選擇,其實從另一個意義來說就是放棄,因為你選擇A,就意味著放棄了B。例如那個業績男,當他說“我也不想喝酒我也想回家的時候”,這只是他自我安慰和解脫的借口,其實他內心在往外的認可和家庭的認同兩者之間,已經犧牲了后者,選擇了前者。
我們的選擇,就是我們內心的價值排序。
世界上沒有推不掉的局。我聽說過一個潘石屹的小段子,當時他還沒有SOHO,沒有自己的公司,但已經跟張欣結為夫妻,共同奮斗。有一次晚上股東大會,他一進門就說跟大BOSS說,我今天能不能請假?大BOSS說這個會議關系到你下半年的方向啊。潘石屹說,對啊,下半年的事兒還有下半年可以想,但張欣的生日一年就只有這一次。
并不想站在道德高度討論家庭關系,但能夠清楚地列出自己擁有的選擇,并面對它、權衡它是一種品質。說到底,做選擇是一種能力,因為所有的選擇后面都跟著承擔,把沒有選擇當作借口,本身就是對責任的逃避。
說這些話的人里,有的人只是在逃避責任,有的人則是在逃避自己。
靖宇,極度渴望愛情。經過介紹認識了一個男生,條件尚可就按部就班進入了結婚程序。在此過程中,她發現未婚夫內心深深愛著別人,接納她的感情僅僅是來自于準公婆的壓力。分手吧,兩個人已經同居已久,她觀念傳統。在大家的聲聲祝福中,她安慰了自己:“跟誰都是過日子。”她的媽媽知道這件事表示了反對,她反而嚎嚎大哭地崩潰:“結婚的帖子都發下去了,事已至此我還有什么選擇。”
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種現象,有為數不少步入中年之后的女性,述說婚姻里的問題的時候,總是把對方的問題說得非常嚴重,落實到自己該承擔的部分的時候,就是一句“我知道我也有點問題,但他也不至于這樣對我”含糊帶過。我打賭里面很多人根本沒認真去面對過自己的問題,她們不想面對,甚至覺得面對了讓對方占了便宜——“嫁了男人靠男人,好不好重要在對方,我能有什么選擇啊。”
人生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而性格的悲劇,又以懦弱為最悲催。人生對誰都會給出很多艱難選擇,至少敢于面對,做出選擇,而后用自己的方式抗爭或者釋懷。不管結果如何,都勝過毫不反抗的接受。敢于選擇和承擔,讓人在逆境中也可安然。逃避和無視只能換來暫時的安寧,卻埋下了未來深深的悔恨,終究你心有不甘,無法面對自己。
你若做出選擇,不面對自己,不去解決問題,所以最后你得到更大問題的人生,怪不得任何人。不僅是因為問題會在之后的歲月中持續發酵,還因為逃跑是很糟的感覺,沒有人可以成佛,壓抑的情緒會變本加厲地回來找來。在漫長的生活中,這些負面的東西像癌默默的蔓延,最終一刻把自己摧毀得狼狽萬分。
所以,別說沒有選擇,這個句子,是對生活舉手投降的白旗。這面白旗唯一的作用,是讓你未來怨天尤人,痛斥命運時顯得理所當然,水到渠成。
對自己的生活放任自流,不做反抗,不做改變,表面看起來更輕松,但這樣的代價也很大,在幸福來到面前的時候,你會不知不覺側身,放她從面前走開。
因為幸福,本身就是一次一次堅強選擇的最后總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