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誦的散文(通用16篇)
朗誦的散文 篇1
文/知秋
煙火里而生的女子,沐浴著晨鐘暮鼓,朝花深處植荷蕊,夕拾向晚沁蘭香,暗香染眉,蓮心如許,于塵世間,以安靜的優雅,獨居芳華。
-------題記
“煙火”一詞,必是一個溫暖的句點,它可以不用任何符號來渲染,便足以在詞章里綻放一個真實的美麗人間。
“一個人在山河歲月中沒了性別、年齡,一個人走得沒了風塵氣……越走越干凈,越純粹,越飽滿。有了剛勁、韌性,有了彈力,有了水一樣的曲線,有了花一樣的形態。”
對于雪小禪,我一直深感,她是自煙火里走來的女子,卻又是如此的不卑不亢,一顆初心始終向陽,不斷為豐富的閱歷汲取著成長的能量,因為經歷,于人生而言,當是一程不可復制的心路。( 文章閱讀網: )
無論,這個世界有多吵,煙火里而生的女子,都會用一顆不染纖塵的蓮心,在靜中安放本我,如此,便可以在亂花漸欲處,以淺坐光陰的姿態,綻放成晨曦里一朵明媚的素白。
有一種從容,是身心可以在愈加堅定的步伐里,沐一場靈魂的遠行。途中,看遠山的景,品近水的影,一山一水皆生動,一花一木都豐盈。而后,邀一剪四時物換的明景,在清風自來的閑逸里著色,以初心不改的明媚,盡品人間芳菲。
一直認為,眼里的風景,重要的不是能看多遠,而是能否入得了心間。舒婷說,與你并肩沐浴過的風,不是風,是音樂;與你附耳漂流過的音樂,不是音樂,是語言……如果,語言亦無法將世事凝重,品至隔塵的云淡風輕,那么,且讓心聲隨山水無言,流動成一曲燕語明如剪。相信,靈魂里開花的女子,一定可以靜守著這味淡淡的禪,將季節的匆匆流轉,綻放為一樹亙古綿長的春天。
煙火里走來的女子,將柴米油鹽的溫暖,用一支時光的精湛,釋放出詩意的璀璨,把一份入心的陪伴,在心上靜靜地地開成一朵蓮,暗香染眉,蓮心如許,以優雅的姿態獨居芳華。
若,緣分是一場風與另一場風的際遇,那么,愛的距離,便是隔了一個潮濕的春期,如此,才會讓塵世間的每一個相遇和相離,心生不悲與不喜。寂無聲,愛亦無言,那便讓心里根植的那朵蓮花,不僅有向內盛開的明凈,還可以有向外綻放的心動,等,初夏臨水而來的風聲,與眸里的深情,默然重逢。
一場靈魂深處的抵達,是筆落指尖的剎那,便在彼此的眸里盛放成一朵心塵不染的夏花。念里芳華,不必生在云端,成為遙不可及的縹緲夢,亦不用落入水中,成為無法觸及的水月影,而是靜靜地和清風相融,與一枚綠葉交換心聲,如此,便是隱匿在花葉相顧無言里的懂。
如果,塵緣可信,無論是在春暖花開里萌生的悸動,還是與一場山河草木的重逢,都是一段迎合心意的恰好緣分。幾經周折的心緣,依然會在最美的路口遇見,如一枚煙花的溫暖,在流年里盛放為難舍的靜安。
晨風出曉的安寧,在眸里深醉,一場際遇的輪回,是落在字跡里的最美。你說,我是那個比煙花還寂寞的女子,而我,只不過,是把一場風與另一場風的際遇,寫意成最暖的執手相依,把暖風晴日里的顧盼流連,在篤定的步伐里,走出一片屬于自己的白云藍天。
晨曦里的期盼,是可以用借時光的精湛,將那曾經遺失了的句點,把淺夏的韻腳,裝幀成一首詩的妖嬈。念的顏色,流淌在熾熱的唇語里,靜默成粉紅色的記憶。
一場流轉的回風,可以喚醒軒窗里沉睡的幽夢,一件古老的瓷器,可以撩撥起舊時光里的心緒,一箋清淺的字跡,不經意,便觸摸到花兒的心語。
老去的故事,在記憶的苔痕里鮮活,蒼綠的柳煙,正于細碎的光影里生成一座心的江南。當晨風拂過楊柳岸,日出江花的絢爛,足以令春水換顏。愿,這一色芳華,可以將夏的迷離,在曦陽里慢慢鋪展,明朗成唯心可懂的畫卷。采一枚夏花的深情,植入天青,那一簾梨花寫意的煙雨,和曾經刻在青石板上的記憶,始終是此生不渝的主題。
于古色古香里散發出的韻味,是一種游離于塵世之外的唯美,它讓,心不盲從,靈魂不依附。一株妙趣橫生的菩提花枝,獨而不孤,隨性,隨形,明朗著世事萬象的迷離,容納著人生百味的悲喜。緣生的尺度,丈量著忍字鋪就的心路,一隅靜好,不問世事紛擾,質潔而生凈,本純亦回真,綠意滋養的性情,蔥蘢中沉淀著原生,自當在一顆平常心里落一枚簡靜人生。
煙火女子,似初夏盛開的第一朵絢爛,將春日煙花的短暫,用極致的溫暖,在心上釋放為一世靜安!
你若,用心愛著這個世界,清寂亦或深情,都要靜持堅守著自愛。對于遠去的,用安然釋懷一份不舍,對于來臨的,用靜默接納一份恩澤。五月,適合在云白天藍下安一份執著,于晨曦里迎接一縷暗香猶來的曉風,繼而在眸里生成清遠深美的心動。
深信,自煙火里而生的女子,每一朵花開都會綻放成最美的情懷,每一片葉落都會歸根成最暖的等待。以優雅的從容步履,沉淀一份人生的真性情,安靜行走的美麗,定能將絲縷靜好記取。做安靜的自己,你會發現,每一個可回首的瞬間,都在眸里生成安暖相宜的人間四月天。
朗誦的散文 篇2
春天
春天是姑娘的胴體,展現的是大地赤裸裸的,不加裝飾的美。
春天是希望的開始,給人以昂揚向上,朝氣蓬勃的前進動力。
春天是耕耘的季節,預示著碩果累累,滿園飄香的腳步已不遠。
從毛毛細雨降落在大地上的那一刻起,春天的腳印就已深深地烙在大地之上。連綿起伏的山巒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給人以神秘和向往的感覺,山腳下空曠的田野里零星的散落幾個黑色的小點,不時還能看見他們在移動。就在不遠處的山谷里正有幾股炊煙正在裊裊升起,隱隱約約地還能看見幾座格局一致的茅屋。
離茅屋不遠處是一條長滿青苔的石階小路,彎彎曲曲一直延伸至山腳下,期間還有有幾個斗笠裝扮的農夫行走在其間。空曠的田野被縱橫交錯的田埂分成無數塊,有的呈三角狀,有的呈梯形狀,有的是不規則狀。田野的中間還長滿了許多一時間也叫不全名字的野花和野草,有紫的,有紅的,有粉的…….
當微風拂過時雜草向你彎腰,野花向你招手。不時 你還會嗅到泥土芳香的氣息,仿佛是在看一部色,香,味俱全的3D電影,讓人沉醉其中,忘卻了城市的喧囂與嘈雜,猶如置身人間仙境一般。
當然如果僅僅用這些只言片語來描繪春天的話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她的美并不能在簡短的時間里就能說完道盡的。不論是山川還是原野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靜謐。這正是春天的魅力所在,也是他最吸引人們駐足觀賞的原因。是作為洗滌城市紅塵俗世的心靈圣水,讓人們充滿了開始對人生向往,對人生的馳騁.春天這個誘人的季節在扭動著妙曼的身姿吸引你的撫摸和觀賞。世界上好多美好的東西在這里面得到了發現,在這里得到了思索,在這里得到了詮釋。如果你想體會它的美,那么請你帶好行囊回歸到大自然去品味他的氣息,去感受它的心跳。踏在青草之上,撫摸雨后的泥土,忘卻一切。讓心靈走進自然跟隨著自然的腳步遨游在山林之間,去追尋那一個個你不曾看到的淳樸與真實!
朗誦的散文 篇3
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無可比擬!仿佛萬一,只能說是娟娟的靜女,雖是照人的明艷,卻不飛揚妖冶;是低眉垂袖,瓔珞矜嚴。
流動的光輝之中,一切都失了正色:松林是一片濃黑的,天空是瑩白的,無邊的雪地,竟是淺藍色的了。這三色襯成了宇宙,充滿了凝靜,超逸,與莊嚴;中間流溢著滿空幽哀的神意,一切言詞文字都喪失了,幾乎不容凝視,不容把握!
今夜的林中,決不宜于將軍夜獵——那從騎雜沓,傳叫風聲,會踏毀了這平整勻纖的雪地;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鐵甲,會繚亂了靜冷的月光。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燃枝野餐——火光中的喧嘩歡笑,杯盤狼藉,會驚起樹上穩棲的禽鳥;踏月歸去,數里相和的歌聲,會叫破了這如怨如慕的詩的世界。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愛友話別,叮嚀細語——凄意已足,語音已微;而抑郁纏綿,作繭自縛的情緒,總是太“人間的”了,對不上這晶瑩的雪月,空闊的山林。
今夜的林中,也不宜于高士徘徊,美人掩映——縱使林中月下,有佳句可尋,有佳音可賞,而一片光霧凄迷之中,只容意念回旋,不容人物點綴。
我倚枕百般回腸凝想,忽然一念回轉,黯然神傷......
今夜的青山只宜于這些女孩子,這些病中倚枕看月的女孩子!
假如我能飛身月中下視:依山上下曲折的長廊,雪色侵圍闌外,月光浸著雪凈的衾裯,逼著玲瓏的眉宇。這一帶長廊之中:萬籟俱絕,萬緣俱斷,有如水的客愁,有如絲的鄉夢,有幽感,有徹悟,有祈禱,有懺悔,有萬千種話......
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疊到千百回,世事從頭減去,感悟逐漸侵來,已濾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懷,這時縱是頑石鈍根,也要思量萬事,何況這些思深善懷的女子?
往者如觀流水——月下的鄉魂旅思,或在羅馬故宮,頹垣廢柱之旁;或在萬里長城,缺堞斷階之上;或在約旦河邊,或在麥加城里;或超渡萊茵河,或飛越落璣山;有多少魂消目斷,是耶非耶?只她知道!
來者如仰高山,——久久的徘徊在困弱道途之上,也許明日,也許今年,就揭卸病的細網,輕輕地試扣死的鐵門!
天國泥犁,任她幻擬;是泛入七寶蓮池?是參謁白玉帝座?是歡悅?是驚怯?有天上的重逢,有人間的留戀,有未成而可成的事功,有將實而仍虛的愿望;豈但為我?牽及眾生,大哉生命!
這一切,融合著無限之生,一剎那頃,此時此地的,宇宙中流動的光輝,是幽憂,是徹悟,都已宛宛氤氳,超凡入勝。
萬能的上帝,我誠何福?我又何辜?......
二,三O 夜,一九二四,沙穰。
朗誦的散文 篇4
牽掛
“ 滴滴滴滴……”
我的手機響了,一聽,便知道是她。怕妻誤會,我沒有接。少頃,手機再次響起。妻說:“電話,沒聽見嗎?”我放下碗筷,掏出手機接聽。
“我正在吃飯,待會兒給你打過去,好嗎?”對方聽出我的話外音,“好嘛!”掛斷了電話。
吃了飯,我走出來找了一個沒人的地方,撥通了剛才的電話:“對不起,剛才不方便……”
“我知道。我剛從法院出來,立案庭說沒有身份證、戶口簿和結婚證他們不予立案。”
“你和法官多說說你的處境……”
“我說了很多,但是他們說什么也不立案。我到底該怎么辦?我的心徹底冷了。唉!”
“你別急,你到縣里去找找婦聯……”
“算了,我再也沒有勇氣了。況且我身上只有20元錢了;我走在舉目無親的大街上,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謝謝你的幫忙。”
“喂,喂喂……”對方掛斷了電話。
……
一天,我在店里寫稿子。突然,一個帶著顫音的女聲在我的耳邊響起:“先生,你的門面掛著代寫訴狀的牌子;請你幫我寫張狀子。”
我定睛一看,是一個衣著單薄、并且破舊的女孩子。蓬亂的頭發下面,臉龐倒也清秀;雖也有些身段,但是神情顯得木訥。我想,她笑起來一定很美。
“什么案子?”我問。
“離婚。”
“你把詳細情況說給我聽。”出于習慣,我把信箋鋪開。她說,我記錄。
她叫秀,今年二十一歲。然而,她卻是一個四歲孩子的母親。她出生在某縣偏僻的農村家庭,有一個哥哥和四個姐姐,母親在她出世時便去世了。父親把大姐二姐賣到外省,把三姐嫁在村里,然后拿著賣姐姐的錢,到鄰縣隨繼母落戶去了。她與哥哥相依為命生活。哥哥供她讀到二年級。由于窮,也就輟學了。她十六歲那年,懵里懵懂地就被叔伯與哥哥做主嫁給了鄰村比她大十歲的阿昌;雙方家屬用三姐的戶口偷梁換柱讓她與阿昌領了結婚證。她不知道愛情,阿昌也不知道憐香惜玉,動輸毆打。她十八歲那年生了一個男孩,取名阿雨。
一次,她有月事,阿昌偏要行房事。她不依,阿昌便用繩索捆住他的手腳,強行做了那事。從那以后,阿昌患了“月子病”,她也患了嚴重的“婦科”,每行房事便會流血,疼痛難忍。夫妻房事不暢,感情日漸破裂,打鬧更兇。
阿昌一氣之下外出打工。公公婆婆不知就里,就把怨氣撒向媳婦,指豬罵狗,斷糧鎖鹽。他無奈,只好在村里給人打短工。娘家哥嫂、親戚不知就里,只說四妹不守婦道,冷眼相待。----其實她連男人都不敢碰一下。她羞于說出實情,也不想說出實情。只求與阿昌離婚,才有心思醫病,然后尋求新的生活。
我同情她的遭遇,幫她寫了訴狀,然后給她講了到法院立案的有關注意事項。但是,她說她的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皆被阿昌強行帶走,問能不能立案?我說這就不一定了!----她依然帶著一臉的木訥離去。
此時,我的大腦一片空白;繼而,她那衣衫單薄、并且破舊的可憐少婦形象又一次爬上我的腦際。她到底怎么樣了?但愿別出什么事!
朗誦的散文 篇5
經過風雨和挫折
鑄就了共和國的篇章
無數人用倒下的身軀
鐫銹出這面不朽的旗幟
黨旗飄飄
濃縮著光榮和夢想
注目年輕的姿態
浮現著先烈們前仆后繼的形象
黨旗飄飄
鐮刀和斧頭依然锃亮
講述著光輝的歲月
生動著一個時代的力量
黨旗飄飄
抒寫著偉大的歷程
傾聽南湖回蕩的宣言
至今仍傳誦著堅定的信念
黨旗飄飄
用鮮血染紅的
不僅僅是一面旗幟
更是一種信仰
那鮮紅的印跡
洗滌著我的靈魂和精神
七月
陽光燦爛的日子
黨旗 迎風飄展
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朗誦的散文 篇6
我們都是當年最優秀的學子
成長于祖國最需要教師的年代
不諳世事的我們
被囚禁了遠大的夢想
走進了師范的大門
三年后
還沒有成年的我們
帶著貧困的無奈和稚嫩的熱情
自豪地成為了
祖國普及義務教育的主力軍
從此以后
我們把
最美麗的青春
奉獻給了腳下這塊貧瘠的土地
我們甘愿
做了一年又一辛勤的園丁
培育出
一代又一代棟梁
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最近發生的安徽學生群毆老師的事件
沒有政府和媒體站出來為老師做主
捍衛教育的尊嚴
老師只能用辛酸無奈的自嘲來解脫
來抗議非尊師重教的主流社會風氣
來宣泄一生無私奉獻所付出的真摯情懷
朗誦的散文 篇7
岸的抒情
□作者:楊德祥
只要有岸,桃花水上的竹排就會有人助威吶威。
只要有岸,新的渡口,水道就會有人推波助瀾。
只要有岸,弄潮兒的壯舉就會有人樹碑立傳。
要架橋、筑壩、建閘嗎?看,岸已高高聳起了雙肩。
(1986年)
朗誦的散文 篇8
我要以全部的熱情,
給你深情的擁抱。
嘗嘗我的葡萄酒
我想問你:
問問你的心情,
問一問你年輕的夢想,
再問你那雙白色的翅膀,
愿不愿意竭盡全力的飛翔?
和我一起開懷大笑,
酒杯和我們不一樣,
它的性格那么冰冷和驕傲。
清晨我要去河邊,
盛一盆天山的雪水,
為你洗盡疲憊和憂傷。
我的衣袖也情不自禁,
它一定深愛你那雙清澈的眼睛。
答應我做一個幸福的人。
我要點燃你的心,
你要去溫暖別人的夢。
你來看看我的棉花地,
一定會看到我的辛勤和汗水,
希望聽你由衷的感嘆和贊美,
你會愛上這片土地,
因為這里是如此豐碩和美麗。
看我院子里的孩子,
不同民族的孩子,
請聽到他們悅耳的歡笑,
這可是最美的樂音!
他們的友誼——
和他們的父輩一樣!
我喜歡他們的歡聲笑語,
我將加倍愛我童話般的院子。
當你的心燃起,
才知道那是七彩的火焰。
在西海湖畔,
我搭了頂七彩的帳篷,
跟我一起過捕魚的生活。
昨晚我做了個夢,
是彩虹嫉妒你炫麗的顏色。
我要帶你去布爾津,
去那里看晚霞,
看七彩灘和你一樣的顏色。
還要去石鐘山,
聽哈薩克老人講那個凄美的的故事。
秋天我們一起去可可托海,
坐在干凈的石頭上,
看藍色的天和金色的葉子。
冬天我們去鞏乃斯滑雪,
看你在雪地里笨拙的樣子,
懷疑你前世是只可愛的鴨子。
我們要去伊犁草原,
看那美麗的郁金香花園。
每個月光明媚的夜晚,
去紅柳樹下,
蕩我編織的秋千。
空曠的天空下,
你曬著月亮數著星星
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
我注視著你童真的樣子。
我要把你的快樂
告訴腳下的土地
和每一個愛你的人。
你要對生活有全部的熱情,
我要給你深情的擁抱,
讓你做一個最幸福的人。
朗誦的散文 篇9
濃烈的陽光普照著大地
長滿蒺藜的荒漠漸漸變成桑田
公園、高樓、長街伸展著長大的城市
稼穡的氣息中飄溢著泥土的芳香
片片石榴花開如血
翻開我們歷史的記憶
五千年的文明智慧
攜著孔孟老莊和四大發明
在洋人的炮火下
卻是那樣的不堪一擊
磨難的日子
人們戰栗恐懼、死亡流離
從清政府的懦弱求全
到三元里漫山遍野的大刀長矛
到三民主義的處處碰壁
中華民族象一朵浪花沒了源頭
象一粒種子失去了土地
一顆顆心
如螢火蟲迷途在夜色中
走得慌亂,飛得茫然
朗誦的散文 篇10
《坐火車》
爸爸帶我坐火車,
火車開動的時候,
窗外的東西就動了起來;
山開始往后退,
樹也往后退,
房子也往后退……
哇!什么東西都往后退,
好怪好快啊,
我們都不用走路,
一下子就到了臺北。
朗誦的散文 篇11
我們有兩個世界
一個是夢想
另一個是現實
夢想的翅膀總是輕盈的
有無窮盡的幸福與滿足
我們可以駕馭輕快的翅膀
任天空遨游,任自我高唱
現實的腳步總是殘忍的
有無休止的痛苦與煩惱
我們只能放慢沉重的腳步
任大地踐踏,任自我低吟
人們在夢想與現實中徘徊
不知是夢想創造現實
還是現實摧殘夢想 那年冬天 我邁開了腳步
雖然不知會僵硬在何方
但還是邁出了第一步
別無他求
只想找到一點溫暖
來融化冰涼的心
今年冬天 我尋找足跡
雖然身后有一串串深深的腳印
卻不知哪是我的
沒有目的
只想知道哪是我前進的路
來延續我的腳步
明天應該是燦爛的
我肯定
昨天和今天我都在抗擊風雨
風雨之后應該是彩虹
明天應該是輝煌的
我堅信
昨天和今天我都在趕路
趕在日出時分是最美的
明天應該是我的出現
我保證
昨天和今天我就有所準備
準備我人生中的每一刻
朗誦的散文 篇12
我驕傲,我是一名老師
在無數平凡和不平凡的職業中
我擁有著一個寶石般閃亮的職業。
我驕傲,我是一名老師!
在無數奉獻和進取的篇章中
我擁有著金子般閃亮的一頁。
我驕傲,我是一名老師! 我是一名老師
我把神圣而崇高的理想之燈
在我的心中點亮
在我的頭頂高高掛起
讓它照亮我的行程
讓它把我的激情和詩意燃燒
讓它把我的機智和活力點燃
讓它把我的恒心和愛心升騰! 我是一名老師
我把手中的紅燭高高舉起
只要我的鴿群能翱翔藍天
只要我的雛鷹能名揚萬里
只要我的信念能堅如磐石
只要我的理想能永遠年輕
我情愿燃燒我的每一寸軀體
讓我的青春才華乃至整個的生命
在跳動的燭火中升華
在血液的鮮紅中凝固。 我驕傲,
我是一名老師! 我是一名老師
我在春天的土地上播種
我栽培美的幼芽,等待它開花
我埋下知識的種子,盼望它結果
我播種優秀品格
我播種高貴情感
我用語言播種
我用彩筆耕耘
我用汗水澆灌
我用心血滋潤
只要我的幼苗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不悔雪花把我的雙鬢染白
只要我的希望能把他們的前路照亮
我寧愿把自己化為一撮泥土 我是一名老師
三尺講臺是我的人生舞臺
因為熱愛,我深情地演繹著我的人生
白色粉筆是我的人生畫筆
因為執著,我微笑著寫下希望擦去功利
因為熱愛
忍看桃熟流丹,李熟技殘
因為執著
選擇詩滿人間,畫滿人間
為什么我的眼中總是飽含淚水
為什么我的心中總是波濤澎湃
因為,我的愛如此深沉
因為,我的執著早已在土地中生根 我驕傲
我是一名老師 我是火種
將學子們的心靈之火點燃
我是石子
將學子們的道路鋪平
我是階梯
將學子們的高度襯托。
如果我可以作為陽光
我會讓溫暖充滿每一個心靈空間
如果我可以作為春風
我會讓真情開遍每一個心靈花園
如果我可以作為雨露
我會讓每一棵小草都笑容滿面
如果我可以作為泉水
我會讓每一次成功和失敗都化為甘甜 我不會用金錢的尺子來丈量我的價值
因為我知道
我不是棟梁,但我的事業是棟梁
我不會讓我知識的泉水變為一潭死水
因為我知道
我不是未來,但我的事業是未來
在高大的灌木面前我不曾悲哀
大地不會忘記小草的綠色
在寬闊的海洋面前我不曾失望
因為我同樣擁有大海一樣的胸懷! 我驕傲,
我是一名老師! 我是一名老師
我無怨于自己的奉獻
我是一名老師
我無悔于自己的選擇
我是一名老師
我無愧于自己的稱號
我驕傲
我是一名老師!
朗誦的散文 篇13
《過完夏天再去天堂》
老人感覺到這個夏天在一天天變涼。
老人要走了。
老人不想走。老人舍不得的土屋,更舍不得他多年的老伴.老伴為他養育五兒三女,吃一輩子苦。
老人和老伴兒孫滿堂,可兒孫們卻很少去他們住的土屋。
每年麥收,五個兒子就會給他們送來食用的小麥,女兒們過節也會送來點酒和肉。
老人和老伴知足。
老人知道兒女們都有子女,要供他們讀書,還要為他們結婚操心,就像當年他們為他們操心一樣。
兒孫們活的幸福,老人就快樂。老人常把快樂說給老伴聽,可老伴總嘮叨著,怨他們多時不來土屋。
老人安慰老伴說,孩子們忙。你要是悶得慌,就陪我到北溝邊放羊吧,和羊說話,也很快樂的。
老伴沒有理他,卻說,娃是嫌咱們老呢!
老人不再說話了,摟著羊兒問,我們老嗎?
羊叫了兩聲。老人高興地對老伴說,瞧,羊說咱們還年輕哩!
老伴就笑罵,老不正經的。
老人喜歡老伴罵這句話。
老人不服老,直到那個夏日走回老屋,摔倒了,才發覺真的老了,想爬,手腳卻步聽使喚。
老人站不起來了,躺在床上。
老人不能動,可心像鏡子一樣明亮。
看著老伴彎著近九十度的腰忙著照顧自己,老人真想快一點走。
老人當過兵,打過鬼子,不相信又天堂。可老伴信奉神,說好人會升天堂。
老人真希望又天堂,早兩年過去,把那邊安排好,將來好接老伴再天堂一起生活。
老人躺在床上,想著天堂的事,可腦子情醒,清醒的老人想喝水,拿桌上的水杯,手碰杯時,人卻滾掉下床來。望著不到半米高的床,卻不能上去,老人的心好疼。
老伴回家,看到躺在地上的的老人,伸手拉。
老人說,你年輕時抱不動我,現在如何拉得起!
老伴去找兒子,五兒、四兒、三兒外出打工,二兒趕集沒回家,大兒再北溝放羊。老伴只好叫來相鄰才把老伴人抬到床上。
晚上,老伴彎著腰,來到大兒子家,讓他去把老人家睡的床腿鋸短點。
大兒子說,找老二吧,他家又鋸。
老伴到二兒家,二兒子說,好好的床腿,鋸掉干嘛?老大呢?
俺家的鋸條斷了。二兒媳婦不高興地說。
老伴沒有再說,彎腰,拄棍,蹣跚著,走回場上土屋。
來到床邊,老伴拉著老人的手說,你還不如早一點走好呢。
老人握住老伴的手說,我也想,可這么熱的天,兒孫們披麻戴孝,受不了,酒席上的菜也不能放……
你管那么多干嘛……
誰叫他們是咱的兒孫呢,我一天沒走,心里還在裝著他們。
要不,你過完夏天再去天堂吧。
老人說,我盡力撐吧。
老人的兒子還是找來鋸把床腿鋸短了。
老人能拿到桌上的水杯,可很少能喝盡杯里的水。
更多的時候,老人是再數著夏天的日子。看著床前的電風扇,老人想,自己同它一樣,過完這個夏天,也該歇工了。可又一想,明年夏天,天熱,電風扇還會不停地轉,而那時的自己呢?也許真的又天堂,要不這活生生的靈魂到哪里去?
老人感覺自己離天堂越來越近,已經聞到天堂門外桂花樹上飄來的香味了。
老人對老伴說,通知兒孫們回家吧。
老伴問,不能再過幾天走?
老人說,夏天就該走的,天涼了,再冷,我怕去天堂的路滑!
老伴笑了,老不正經的,臨走,也不改!
老伴一直陪著老人,直到老人微笑著離開。
老人的兒孫們回家,熱鬧風光地送走了老人。
五個兒子算賬,扣除禮金,一家賠錢500元。
兒媳們說,天涼真好,菜能多放幾天,有的肉還能回鍋,要是碰上熱天,這五十多桌酒席,可真賠大了。
老伴把保管一天的禮金包交出來后,分完錢,五個兒子互相望著,算好的帳,卻多出2500元錢。
看著一家人又圍著聚一起核對著賬款,老伴搖搖頭,彎腰,拄棍,蹣跚著,走回場上的土屋。
朗誦的散文 篇14
別慈母,淚沾襟。
月入云,人落淚。
眾人去,母獨留。
問母留為何?
母謂心難放,續又萬叮囑。
一一點頭應,心中滿悉悵。
別慈母,淚沾襟。
燭光閃,人無言。
聞母啼,匆抬頭。
問母哭為何?
母謂子遠別,實是太難舍。
開口尉母親,無奈心惶惶。
別慈母,淚沾襟。
寬母心,淚行流。
母停泣,反慰子。
問母慰為何?
母謂心難過,不愿見子淚。
心亂無以應,母親卻已去。
朗誦的散文 篇15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沒完沒了的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鳥在屋檐下躲雨,他們在爭論一個別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小白鴿說:“春雨是無色的。你們伸手接幾滴瞧瞧吧。”
小燕子說:“不對,春雨是綠色的。你們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地綠了不得春雨落在柳樹上,柳枝綠了。。。”
麻雀說:“不不!春雨是紅色的。你們瞧!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杏樹上,杏花紅了……
朗誦的散文 篇16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象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趟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了。“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里腳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