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朗誦的勵志散文_值得收藏(精選6篇)
適合朗誦的勵志散文_值得收藏 篇1
你說自己別無選擇,可怎么會呢?
那天我在一家餐廳吃飯,聽到隔壁一對年輕夫妻的小聲爭執。
大概就是昨晚先生喝多了,到家的時候有點人事不省,之前答應妻子的事兒自然也是忘到九霄云外。聽起來這不是第一次,當然每次丈夫都保證沒有下一次。丈夫很認真地陳述了理由,關鍵詞無非就是年度業績、升遷壓力、職業前景、經濟壓力等等不太新鮮的理由。最后,丈夫說了一句話:“你要理解我,我也不想出去喝酒,但是我沒得選擇。”
一直靜靜聽著的妻子開口了:“怎么會沒有選擇呢?”
男人說:“人生很多事情都沒有選擇啊!比如咱們能選擇父母嗎?”
妻子搖了搖頭,認真地說:“我們是不能選擇父母,但我們可以選擇用什么態度對待自己的出身。”
當時簡直想回頭跟這個女生擊掌一下,說得漂亮啊,樓主真機智。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發起過“男人最讓人討厭的臺詞”這種投票,如果有,我一定全票投給這個“我沒有選擇”。媽媽和媳婦吵起來找他評理,職業升遷和生育之間出現矛盾,甚至最后小三的嬌弱和原配的眼淚之間,他們的統一答案就是這個。
當然女人說這句話的時候也不少。歸根結底就是一句“他有問題我怎么辦,我是被命運選擇的那一方”。
人這一輩子,就是選擇串成的。大到大學選土木工程還是金融商科,伴侶是選我愛得多的還是愛我多的,小到明天是睡個懶覺還是早起背單詞,晚飯是吃一大桶垃圾高熱量食品或者素菜靜心。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選擇,每種選擇都沒有回頭路,如多米諾骨牌一樣連鎖作用于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當你說自己沒有選擇的時候,其實你潛意識已經幫你做出了對你有利、或者是你情感天平傾向的那個選擇。
所謂選擇,其實從另一個意義來說就是放棄,因為你選擇A,就意味著放棄了B。例如那個業績男,當他說“我也不想喝酒我也想回家的時候”,這只是他自我安慰和解脫的借口,其實他內心在往外的認可和家庭的認同兩者之間,已經犧牲了后者,選擇了前者。
我們的選擇,就是我們內心的價值排序。
世界上沒有推不掉的局。我聽說過一個潘石屹的小段子,當時他還沒有SOHO,沒有自己的公司,但已經跟張欣結為夫妻,共同奮斗。有一次晚上股東大會,他一進門就說跟大BOSS說,我今天能不能請假?大BOSS說這個會議關系到你下半年的方向啊。潘石屹說,對啊,下半年的事兒還有下半年可以想,但張欣的生日一年就只有這一次。
并不想站在道德高度討論家庭關系,但能夠清楚地列出自己擁有的選擇,并面對它、權衡它是一種品質。說到底,做選擇是一種能力,因為所有的選擇后面都跟著承擔,把沒有選擇當作借口,本身就是對責任的逃避。
說這些話的人里,有的人只是在逃避責任,有的人則是在逃避自己。
靖宇,極度渴望愛情。經過介紹認識了一個男生,條件尚可就按部就班進入了結婚程序。在此過程中,她發現未婚夫內心深深愛著別人,接納她的感情僅僅是來自于準公婆的壓力。分手吧,兩個人已經同居已久,她觀念傳統。在大家的聲聲祝福中,她安慰了自己:“跟誰都是過日子。”她的媽媽知道這件事表示了反對,她反而嚎嚎大哭地崩潰:“結婚的帖子都發下去了,事已至此我還有什么選擇。”
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種現象,有為數不少步入中年之后的女性,述說婚姻里的問題的時候,總是把對方的問題說得非常嚴重,落實到自己該承擔的部分的時候,就是一句“我知道我也有點問題,但他也不至于這樣對我”含糊帶過。我打賭里面很多人根本沒認真去面對過自己的問題,她們不想面對,甚至覺得面對了讓對方占了便宜——“嫁了男人靠男人,好不好重要在對方,我能有什么選擇啊。”
人生的悲劇,是性格的悲劇。而性格的悲劇,又以懦弱為最悲催。人生對誰都會給出很多艱難選擇,至少敢于面對,做出選擇,而后用自己的方式抗爭或者釋懷。不管結果如何,都勝過毫不反抗的接受。敢于選擇和承擔,讓人在逆境中也可安然。逃避和無視只能換來暫時的安寧,卻埋下了未來深深的悔恨,終究你心有不甘,無法面對自己。
你若做出選擇,不面對自己,不去解決問題,所以最后你得到更大問題的人生,怪不得任何人。不僅是因為問題會在之后的歲月中持續發酵,還因為逃跑是很糟的感覺,沒有人可以成佛,壓抑的情緒會變本加厲地回來找來。在漫長的生活中,這些負面的東西像癌默默的蔓延,最終一刻把自己摧毀得狼狽萬分。
所以,別說沒有選擇,這個句子,是對生活舉手投降的白旗。這面白旗唯一的作用,是讓你未來怨天尤人,痛斥命運時顯得理所當然,水到渠成。
對自己的生活放任自流,不做反抗,不做改變,表面看起來更輕松,但這樣的代價也很大,在幸福來到面前的時候,你會不知不覺側身,放她從面前走開。
因為幸福,本身就是一次一次堅強選擇的最后總和啊。
適合朗誦的勵志散文_值得收藏 篇2
幾年前,站在一所名校的門前,女友痛斥考研的正哥:所有人都誤以為這里是夢開始的地方,我想告訴你,這里也是夢破碎的地方。正哥說她太悲觀,女友怪他不現實。于是,她轉身離開,甚至沒有正式對他說再見。有很長一段時間,正哥每天醒來和睡時都會抱著她的照片。最難受的時候,他曾跑到雪地中,吞幾口冰涼的雪,在雪地上寫:I’m coming, coming, coming……直至手指凍得沒有知覺。
從此,正哥惜時惜命,把平日里所有的時間安排妥當,再擠出來一些時間去充電。記得那年夏天我們一起出差去培訓,坐飛機時,正哥在看書;見完客戶,他去陪朋友打球;夜晚的街頭,大家疲憊不堪,他依然興致勃勃地逛書店;回到賓館,我們都睡著了,唯有他床頭燈還亮著,在啃那一串串千奇百怪的意大利語,在這之前,好學的他已學會了日語和法語。
最終,正哥考上了那所名校的碩博連讀,在慶祝的party上,正哥依然低調,也依然對前女友念念不忘,誤以為她在外面受傷了還會回來。我們對他的這段感情早已沒了興致,倒是覺得幾年來,正哥逐漸變成了一個充滿魅力的男人,就像“Superman”。
這幾年來,他會每天凌晨四點半起床讀書,堅持夜跑,在時光的流逝中,恍然從一個二百多斤的胖子瘦到了顏值爆表,從一個格子間的眼鏡男一躍讀到了男博。
正哥早已不像最初那么自卑,他可以赫然而立在一群姑娘中侃侃而談;悲傷的時候,看看浩瀚而遙遠的銀河系,想像自己不過是一粒塵埃,那點傷心事就會瞬間烏有;被困惑纏身,聽聽量子力學,原來身上的每個細胞都蘊含力量,可以聽從意念的指揮,沒有做成的事情,多半是因為沒有持續用力……總之,每一件亂如麻的事,他都能很快理順,我一直覺得這位罕見的”Superman”,就站在我們的未來,思維理性,言辭感性,可以為任何人指點迷津,讓周圍的人五體投地。
如此智商超群、博學多見的正哥,最思念的卻是雪地里掙扎的時光,畢竟,有些黑夜只能獨自穿過,有些寒冷只能一個人懂得。
正哥常常說,其實人和人的時間是不等值的。比如凌晨四點半,大多數人還在夢中撒歡,哈佛大學卻早已燈火通明。還有那位灌籃高手科比回答記者,每天都會在此時醒來去打球,不投進一千球,絕不結束。這種不等值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把我們之間的距離拉得越來越遠。
我想,大概正是這種不等值,把正哥一推再推,推向了另一個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高處吧!
也曾看過一篇文說,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覺,而是交換著去做其他的事情,其實這就是努力的一種真實寫照。如果沒有精神支撐,沒有向上的心,怎么可能走得那么堅決、那么遠?
我們在崇拜”Superman”、對傳奇的正哥充滿敬意時,若回頭看看從前,不難發覺,他們曾經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一步步走過來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正是那些不等值的時間,讓那些格外努力的人,在多年后看起來清晰盎然,世界更大,視野更廣,因為努力就是最好的天賦。所以,別太在意結果,學習的本身就是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你已得到最好的饋贈。
我一直在思考,除了時間的不等值,還有什么不等值會讓我們變得如此不同。記得那次培訓歸來,所有人都大喊解放,像是完成了一項艱難的考試,考過的都表示太幸運,沒有考過的全抱怨題目太難。正哥卻在朋友圈感慨:課程結束了,學習才剛剛開始,一段時光過去了,人生還要繼續努力……
正哥的這幾句話,讓我突然覺得人與人的不同:起跑的優劣早已變得無關緊要,重點在于你是否是那位終身都在努力奔跑的人,你是否已經意識到并認同越努力越幸運這句真理。
而后,直到正哥被公司公派到美國游學時,我們才恍然大悟到自己和一個默默努力的人之間的差距。原來,歲月無聲無息地溜走,除了可以帶走一些人的無聊時光,還可以沉淀一個努力者的人生。
聽到眾人的齊聲祝賀,正哥謙虛地說,運氣好而已。旁人也許會認為他只是幸運地砸中了一顆金蛋,而一直待在他身邊的我們卻明白,正哥曾拼盡了所有,才在看起來毫不費力的笑聲中,贏得了這幸運。
送別的機場,一位男同事表示很想大哭一場,并非離別的場景讓人感傷,而是多年前我們曾擁有一樣的夢想和目標,當我們無法去實現它,繼而嘲笑執著的自己時,卻有人真的做到了,而且是在不動聲色中,悄無聲息地“奪了冠”。
突然想起,我們剛剛入職時都格外熱衷于看各種演說家的舞臺Show,每次被演講者的激情鼓勵或溫暖后,我們大多還是會回到最初的懶散,如此反復,沒有終點。而那些比我們走得遠、走得穩的人在擁抱了那三秒鐘的熱情后,卻依然可以靠著余溫繼續前行。如今,我才明白,那余溫來自不斷前行者的內心。
他們比任何人都明白,做好任何一件小事都需要努力和耐心,更需要慢慢來;他們比任何人都惜時惜命,所以才有資格享受拼命盡興后的人生禮遇。
余下的時光,趁著歲月正好,帶著內心熱忱,朝心之所向,往前走吧!相信世界不曾虧欠每一個努力的人,也會記得每個人的夢想。
適合朗誦的勵志散文_值得收藏 篇3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努力呢?
一浪更比一浪強,別被后浪拍在沙灘上。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競爭社會,拼的就是誰更有能力,誰更能在社會中立得一席之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不爭不搶不去努力,結果只能是在 原地打轉,于是乎只能高高仰望別人的光芒。我們都聽過這么一段話,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優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依然還在努力,那么這樣的你為什么 還不去奮斗。從來不怕大器晚成,怕的是一生平庸。
他孩子打我孩子1下,傲慢的開口說不就一巴掌賠你一萬塊,我有足夠資格拿出五萬甚至十萬讓孩子打回去。之前在網上流傳起來的這句話,乍聽之下會覺得好笑,可是在這句話之下隱藏著的是什么本質呢?試想一下,如果你有錢,那么當別人這么侮辱你侮辱你的孩子時 ,你完全有資格有資本可以拿出更多的錢來還回去,這并不是教育小孩子暴力和虛榮,而是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承受如此大的委屈和傷害。不然假設一下你沒 錢的情境呢,當別人這么說之后,你頂多會發怒的吼回去“有錢了不起啊,”然后在背地里孩子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哭泣,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讓孩子打回去,可是那時候 的你要承擔接下來的什么索賠,你又沒錢又沒勢拿什么和人家斗。
你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之后,你孩子出生的環境也是良好的,他可以接受好的教育,見識更多的精彩,可以不會因為沒錢而忍受饑餓和寒冷,早早的見識了社會的 黑暗,他能有更多的機會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你也有能力滿足他一切合理要求。事實證明,家庭優越的孩子比家庭貧苦的孩子要更加自信,成長的也更健康。當然,如 果你教育有問題或者太過溺愛造成他囂張跋扈那就另說了。
我怕未來連病都不敢生,連夢都不舍得醒。有錢不是萬能的,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也許你會說“錢算什么,都是膚淺,”甚至背地里痛罵那些“寧愿坐在寶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上笑”的女生虛榮? 是你知道嗎,你沒錢也許不可怕,你不努力不知進取才可怕。
你想像一下未來的吃穿住,再加上可能的生病意外,你難道不怕未來生病了卻都不敢去醫院怕花錢嗎,你就不怕萬一你真的需要手術光是手術費就要把你逼得無路 可走嗎?每天新聞上有多少窮苦人家的父母因為自己的孩子生病卻沒錢醫治,只能拼命賺錢或者乞討,或者嚴重的想到賣血賣腎,這都是被生活所逼被錢所逼啊。
有時候面對著蒼白的現實眼里全是痛苦,于是寧愿躲在無人的黑夜,躲在美好的夢里,怕一覺醒來一切又回到痛苦中,你又要面對這一切苦難。這樣的生活這樣的 無助,是你想要的未來嗎?
怕酒杯碰在一起全是破碎的夢多年后,當幾個老友聚在一起,你們喝酒暢談,酒后討論起各自多年的夢想,各自唏噓各自凝噎。酒杯碰在一起,是破碎的夢,酒杯摔到地上,是破碎的痛。
你想起你當年的夢想,想起你曾激昂的愿望,想起你曾在華燈初上的夜晚對著這寂寥的空氣吼著你要進五百強、你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律師、你要在娛樂圈風生云起 ,你要……可是一切真的只是夢和想,你沒有去努力沒有去奮斗,沒有把夢想實現,日后提起,全是惆悵。這樣的未來,是你想要的嗎?
怕讓父母失望,怕讓自己后悔。最近大火的一句話不外乎“你還年輕,怕什么來不及。”是啊,我們還年輕,怕什么來不及,可是親愛的,我們是怕父母等不及。等不到看到我們成材的一天,等 不到為我們自豪的一天,等不到我們為他們撐起一片天的一天。小時候我們渴望長大,像大人一樣可以決定自己的生活,可是后來當我們真的長大了,我們卻發現長大的世界和我們想的不一樣,而且隨著我們長大的同時,隨之 而來的是對現實的無奈。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長大了父母也老了,我們開始恐慌害怕,怕他們看不到我們變優秀的那一天,怕自己無法為他們創造一下安心的晚年, 怕他們老了之后還在為我們擔憂。
如果我們現在不去努力,等以后都沒有能力去帶父母各地旅游散心,品嘗各地美食。我們努力的意義是讓他們可以衣食無憂,可以盡情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是在 晚年還替我們的生活工作擔心,還要把自己的養老錢拿出來給你。所以我們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過父母老去的速度。
怕委曲求全卑躬屈膝活的沒有尊嚴被領導罵的狗血噴頭不敢還嘴不敢吭聲,同學聚會看著別人事業有成而自卑的縮在角落,看見喜歡的東西不舍得買,每天為了省錢而拼命擠上已經沒地方可站的公 交地鐵,每天啃著面包泡面幻想這是美味的大餐。這些悲催的生活將是不努力的你的局面。
我們所努力的目的不過是為了不寄人籬下不看人白眼,可以驕傲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為了一個工作一個人情而忍氣吞聲,不被人看輕,活得有尊嚴有底氣。堂堂 正正的拍著胸膛,自豪的說這就是我,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想見到或者有資格和喜歡的人并駕齊驅,想談一場勢均力敵的愛情。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前行:“我努力為的是有一天當站在我愛的人身邊,不管他富甲一方還是一無所有,我都可以張開手坦然擁抱他。”最好的感情是相配的,你不會因為比他差還自卑,也不會因為比他好而驕傲,因為你們同樣優秀,優秀并不是指能做出多大的成就,而是你們各自獨立,各自在感 情上依附卻不在生活上依附。不用怕ta離開也不用怕ta拋棄,因為離開ta你照樣能夠好好的活著。
倘使情侶之間一方平凡另一方非常耀眼,也許一開始只是被別人不看好,但他們因為感情深厚而彼此不離不棄,但當時間長了之后就會發現,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多 無法逾越的鴻溝,很多不志同道合的觀念,于是乎矛盾越來越多,開始生厭開始吵架,直至最后的分手。
也許努力是為了證明靈魂還活著,我們還沒放棄自己;貞浤氵^往的幾年,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我們生活著又是為了什么?生活的意義又在哪里?渾渾噩噩是一天,把所有安排充足去行動去享受生活又是一 天,一天過去我們又收獲了什么。
也許我們努力著、嘗試去進步,是為了讓自己感覺到存在的意義,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事可做有生活去追,證明自己的靈魂還沒有完全枯萎,證明自己并沒有 被打倒。
吃了還是會餓但我們還是要吃飯,睡了依然會困但我們還是要睡覺,學了不一定有用但我們還是要學習,活著最終也會死但我們還是要活著。也許這就是生活存在 的意義,你的靈魂在指引著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摒棄不知進取游手好閑的你。
我聽過我們為什么要努力的最好的答案是:因為我們只有一輩子。也許所有我們為什么要努力的答案,都比不上最后這一點:因為我們只有一輩子,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時光不會重來,時間不會倒逝,那些你錯過的風景錯過的路錯過的人,都成了無法回頭的回憶。當日后提起,滿滿的全是遺憾。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后真的更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做了,我們總習慣拖延,習慣告訴自己時間還很長,可是當下的每一天才是彌足珍貴的。何 不在自己最年輕最有拼勁的幾年里去努力達到自己想要的,以后的道路也會更好走的多。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那些你以為還有的時間其實也在你眼皮子底下偷偷溜走了。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我們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讓自己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 ,才不枉來這人世間一場。
你問努力真的有用嗎,你問堅持一定會成功嗎?我肯定不能確切的回答是?墒俏铱梢院苊鞔_的說,當你真正努力了之后,你所謂的結果如何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 ,因為在努力的過程中你已經打敗了那個坐享天成不知進取的自己,已經發現了一個更積極向上更優秀的自己。努力,只為遇見更好的自己
適合朗誦的勵志散文_值得收藏 篇4
我們攜手走進青春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題記
青春,是一座橋,一座幼稚單純通向睿智堅強的橋。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盡是追求,盡是拼搏,讓我們與老師、與同學攜手走進青春感受這奮進昂揚的美好時光。
師生斗智求真知
陽光潑灑在窗欞,數學老師正在給我們手舞足蹈講課。“正多邊形對稱軸是它每一個邊的中垂線,條數是它的邊數!”這洪亮的聲音充滿威嚴,讓人覺那仿佛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可是,一絲思維的火花在腦中閃過:“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也是對稱軸呀!所有的正偶數邊形都有與對角線重疊的對稱軸”。老師顯然錯了!課后,我立即追上他,告訴他我的想法,他遲疑片刻說:“你畫圖沒有,幾何畫圖就明白了!教書幾十年,我心中有數!”他的語氣堅定自信,又語重心長。一旁的同學說:“老師是大數學家,你一個學生就不要和專家爭了。”老師笑了笑,起身想離開。我不甘心,立即用筆畫圖給他看。老師抬抬眼鏡,疑惑地看著圖形上的線條——正方形的確有與對角線重合的對稱軸!他顯得驚訝,緊鎖著眉頭,手摸下頦,看了良久。終于,他舒展眉毛,對我說:“哎呀,老師還真弄錯了……正偶數邊形還有與對角線重合的對稱軸!”大家會心地笑了。
讓我們與老師一起追求知識和真理,攜手走進青春!
同窗助威展風彩
雨絲落在操場,可比賽仍在繼續。我正與對手們站在800米賽道的起點線上,哨聲一響,箭一般沖了出去。加油聲在耳畔,不斷響起,似松濤!似雷鳴!迎著風,冒著雨,快步向前,對手們一個個從身邊閃過,前方的身影越來越少,我暫時領先為第一!400、300……到最后沖刺的200米,加油的人群中傳來一個焦急的聲音:“來了!來了!右邊,快啊!”余光中,右邊的確有了黑影,對手幾乎與我持平,這最后競爭的關鍵時刻來了。“快啊!快啊!……加油!加油!……同學助威聲越來越烈,似急促的戰鼓,沖鋒的號角,我迫使自己的每個細胞都與氧氣結合,迸發出奇偉的能量,在同學的鼓勵聲中,我忘情了,沒命了,發狠了,超越對手,險勝奪冠!
讓我們與同學一起為榮譽和勝利拼搏,攜手走進青春!
青春歲月,來匆匆,去匆匆。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讓我們,永遠攜手走進青春,收獲知識,收獲成長,收獲無悔青春。
適合朗誦的勵志散文_值得收藏 篇5
人生感觸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我也開始和很多人一樣思考我的人生,都說人生短暫,何必太在意得與失,可是,塵世中的眇眇眾生卻在身邊的得與失中尋找自己的人生坐標。
雖說是短短的幾十年,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有很多東西都是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了帶不走;但人也不能活得太沒用,太讓人瞧不起,有抱負的人總想活出個人樣來。看看如今被人們崇拜的成功人士,不是明星就是公司老總,騎著(寶馬),在公路中(奔馳),住著別墅,這樣優厚的生活不知道讓多少普通人幾經夢想都想達到目標,有的恨不得一夜之間能中五百萬,自己勞累奔波的日子就可以從此結束了。
生活在現今這樣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人們對于的目標的追求越來越限制于對物質的衡量。這對那些生在富裕的家庭的人來說,他們天生就有一種優越感,可以提前享受其他人幾十年之后通過努力才能獲得的東西,甚至有的人到死都未必能獲得自己所謂的生活。我不禁想問: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或許這個問題很多人談過,似乎也沒有一談再談的必要,可我每次下班看著路上的行人,一個個都在奔趕著,臉上一副疲憊和無奈的表情,再想想自己的工作經歷,不禁真的想從哪里找到答案。
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不斷更變,誰也說不準自己今天在這停留,明天會在哪路過,生活就形如一顆搖擺不定的棋子,不是自己主動走向那里,而是被動奔向那里,至于什么時候奔,這個還說不清楚呢。今天的窮光蛋或許會成為明天的老板,而現在的老板說不定哪天也在街頭流浪,競爭的社會帶來競爭的生活,每個人都在擔心吊膽生活著,看起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都在為幸福的生活努力和奮斗,可很多人對于自己的幸?偸仟q疑和徘徊,總想在短暫的時間里達至自己的目標,一波三折,最后帶著一顆歷經磨難的心走向自己的終點,站在終點上,情不自禁地大笑,不知是一種滿足的笑,還是一種抱負的笑,這笑中讓人有一種心酸感。
或許生活就是這樣的:它總是在一種不滿足的空間和距離中掙扎和生存。有的人把它當成一種人生,而有的人卻把它視為一種作弄,不同的生活態度也就造成了不同人的人生命運。說起來,生活也就是這樣的吧。
適合朗誦的勵志散文_值得收藏 篇6
17歲的托馬斯躺在睡椅上,左腿打了石膏,瘦長的身軀剛好和睡椅一般大小。在橄欖球訓練中,他的腳踝骨意外受傷。我事先警告過他多次要小心點,沒想到還是出了事。
自從昨天出院以來,他就一直粘在游戲機上。究竟玩了多久了?或許,他應該感到餓了吧。“感覺怎么樣?腿還疼嗎?”我問道,“我早餐準備了蛋白質奶昔和果汁,你小時候最喜歡吃這些了!”
“哦……嗯”,兒子咕噥了一聲,手指依然在各個游戲控制按鍵上來回舞動,眼睛死盯著電視屏幕。
“來點兒格子松餅吧?”我接著說,“它們的含鈣量很豐富。”
托馬斯的眼睛仍然沒有離開屏幕:“謝謝媽媽,我一點也不餓。”
“我還以為這些東西會讓你開心呢,”我說道,“腿受傷的滋味可不好受。如果想快點好起來,你必須多吃東西。我是你媽媽,照顧你是我的責任。”
托馬斯搖了搖頭,還是沒看我一眼。“我很好,媽媽,真的沒事。”
我走下樓梯,不住地回頭張望。受了這么重的傷,兒子仍然不需要我的幫忙。難道他不再需要我了嗎?
我記憶中那個可愛的小男孩哪去了?小時候,托馬斯對我這個媽媽依賴有加。走在綠草如茵的野外,他會緊緊抓住我的手。我為他烹制蛋白質奶昔,做他最喜歡喝的果汁。他會一邊吃一邊和我分享他小小內心世界的秘密。雖然都是再幼稚不過的事情,但這讓我無比快樂。
托馬斯長到15歲的時候,一切都變了。我成了這個世界上他最不想接近的人。雖然有時候他也會詢問我的看法,但是看看這次發生的事情吧,我告訴過他多次橄欖球的危險性,他還是受傷了。我該怎么做才能讓他明白,他仍然需要我這個媽媽呢。
托馬斯一整天都沒和我說話。當我把晚餐送到他的臥室時,他只說了聲“謝謝”,看都不看我一眼。我傻傻地站在他身邊,期待他能說點什么,但是什么也沒有。我失落地走下樓去,期待從丈夫瑞克那得到安慰。
“托馬斯到底怎么了?”我突然失聲哭了起來。
“他正處于青春期嘛。”
“他正把我從身邊推開,為什么?我還想當他的媽媽,他還需要我!”
“給他一些空間,這才是他最需要的,”瑞克說,“他已經接近成年了。”
我皺了皺眉頭,瑞克怎么會明白我的感受,他和托馬斯相處得一直都很好。
幾周后,托馬斯重新回到學校。他在家的日子過得真快呀。我建議開車送他去學校,但是他拒絕我拎著他的背包出現在同學面前。
他單腿著地,挎上背包,抓緊拐杖,朝教學樓走去。“我不再是小孩子了”他回頭說了一句。但是寶貝,我還是你的媽媽呀,為什么不讓我幫你?我在心里默默地流淚。
那天晚上,我輾轉反側,心情極度沮喪。我不住地向上帝祈禱:請主告訴我怎樣成為托馬斯想要的媽媽。一切都沒改變,直到一個月后,我帶著托馬斯去醫院復查。
“他恢復得不錯,”醫生說,“可以靠手杖行走啦。”
“醫生,你肯定他能拄手杖了嗎?”天哪,我在說什么。我不是不想讓托馬斯康復。我對他的需要已經超出他對我的需要。他是我的孩子,我不忍心讓他離開我。
“摸摸這兒,”醫生指著托馬斯骨頭斷裂的地方說,“當肌肉組織修復后,它會使骨骼更加強壯。所以,現在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順其自然。”
順其自然?這是說托馬斯的腿還是別的什么事情?那一晚,我又悄悄翻開《圣經》。醫生的話讓我想起里面的一句詩:“該抓緊的時候抓緊,該放手的時候放手”。這么多年來,我一直緊緊抓住托馬斯的手,養育、教育、保護他。原來,放手也是做母親的一部分。
幾天后,我在一張卡片上寫上“我為你驕傲,我為你祈禱,我愛你——你的媽媽”,然后把它塞到托馬斯的枕頭下。
托馬斯從來都沒有提到卡片的事。據我猜測,他肯定把它扔了。只不過,這是我向他表達母愛而又不影響他的最佳方式。漸漸的,我又開心起來。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束縛他的決定,質疑他的選擇。很多時候,我保留自己的意見,不再滔滔不絕地說教。
一天早上,托馬斯收拾好了書包正準備去上學。“今天放學后我可能晚回來一會兒,我要練習舉重。”他扔掉了手杖向門外走去,只留給我一個高大堅強的背影。我很想告訴他,你最好帶上手杖,另外,現在也不適合練舉重。但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托馬斯,我愛你。”
他轉頭看了看我,說道:“媽媽,我也愛你。”
“你們母子倆好像又成為一體了,”丈夫說,“你究竟在蛋白質奶昔中加入了什么神秘佐料?”我笑了笑。我怎么才能讓丈夫明白,有時候,抓住愛最好的方法就是完全放手。
就在托馬斯18歲生日即將來臨之際,我準備在他的房間里打掃一番。在櫥柜最頂層的抽屜里,我看到托馬斯童年珍藏的玩具。咦?那是什么?一股熱淚奪眶而出。我看到那張十分熟悉的卡片!它和托馬斯收藏的寶貝放在一起,是那么顯眼。我撫摸著上面親筆寫下的話語,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這時,院子里傳來一陣大笑的聲音,托馬斯和丈夫正在投擲橄欖球。我情不自禁地注意到,他比他父親高了許多。
丈夫的話是對的。很快,家里就會多一個男子漢。然而在我心里,他永遠是我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