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精選20篇)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
我的父親中等身高,體型略胖,不善言辭,經常臉上堆著笑容,是個很隨和的人,我從未看過他發脾氣。
記得從我上學的時候開始,媽媽上班走得早,幾乎每天都是爸爸為我準備早餐,給我洗臉、梳頭。還有他經常說的天津快板臺詞:竹板這么一打呀,早上吃點啥?臨上學前,還要幫我檢查裝備:學習用品是否帶全,紅領巾、校簽是否佩戴等。然后就騎著自行車送我到學校,在學校門口一直看我走進教學樓里,才離開去上班。
他的工作時間是早八晚五,每天下班后才能來接我回家,到家以后,我們有時候下下棋、有時候在一起玩拼裝玩具,有時候去樓下廣場練習籃球投籃。天氣好的時候,我們還會一起打羽毛球,直到媽媽做好飯菜叫我們吃飯。
吃過晚飯是做作業時間,有時候遇到我不太懂的知識點,他總是一遍遍地不厭其煩地給我講,我甚至覺得他很磨嘰,但是爸爸卻很認真,直到我明白為止,還會出類似題考我,檢查我是否真正聽懂。
周末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了,因為爸爸帶我和媽媽出去玩,我們去公園、去廣場,有時還會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或者圖書館看書。公園里有很多城堡和游樂設施,每次我都玩得很盡興,滿頭大汗。
如今,我已經是五年級的學生了,想想從前的事情和現在的發生在我身邊的事,心里有些許感動、溫暖。父親節,我想說上最祝福的話語:爸爸,您辛苦了,節日快樂。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2
奶奶把你帶到1949年春天的人間
1960年的饑荒,消瘦了你11歲的嫩臉
爺爺倒在逃荒歸來的路上,你用單薄的雙肩
背起地陷的沉重與天塌的恐慌,把他救回人間
在那個吃草灰、啃樹皮的年月,浮夸風刮落了
通渭縣十萬人的生命之花,而你得以幸免
真該感念長生天眷顧的恩典
包產到戶那年,你迎來了新日子的光焰
在西部一個叫咀頭的村莊,用汗水把希望的夢澆灌
眼看著日子要步上脫貧的路邊
奶奶卻突遭癌變離開了人間
父親啊,吃糠咽菜的日子已過
幸福到來之時,你親愛的媽媽卻與它無緣
你總是起的比雞還早,干得比牛還累
可你絕不讓自己的子女與你共同承擔
我考上縣一中那年,你拉一架子車行李送我到十里外的車站
炙熱的陽光、散亂的石頭與沉重的車輪爭搶你的熱汗
你喘著粗氣卻把歡聲笑語撒滿十里河灣
記得那年初春大雪,把全縣車輛封鎖在各個站點
你挑起百十斤米面送我到百里外的校園
記得那年我考上師專,你背著我在外面四處借錢
睡夢里你的笑臉卻綻得比花兒都要甜
父親啊,我在你的辛酸里,甜蜜長大
求職、娶妻、買房、生子哪一樣沒有浸著你的血汗
20xx年的暑假,我把三歲的女兒帶離你的身邊
母親告訴我:你的話少了,飯量減了,背也駝如弓彎
父親啊,父親,你的一生,是黃牛的一生,為了你摯愛的親人
你和貧窮心甘情愿拼命六十多年。父親啊,父親
你是我成長的藍天、奮斗的動力、攀援的梯子、奔流的源泉
是我一生的幸福與熬煎……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3
父親節到了
單位在義診活動中推出優惠
你為父親送祝福
醫院為你送健康
原本準備了三十份
只有兩個孩子大聲表白
爸爸,我愛你
把免費的彩超檢查
當作禮物送給父親
我用鏡頭拍下感人的瞬間
并且不斷對向路過的人推薦著
路人卻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遲疑了片刻 匆匆走過
他們走過的是漫不經心 無所謂
總以為時間還長 表白羞于出口
可是父母親始終記著你的生日
你愛吃什么 對什么藥物過敏
這足以讓你感恩父母
真羨慕那兩個父親
聽到了 我愛你
和孩子擁抱在一起
而我即使再大聲的說
爸爸 我愛你
父親也無法聽到了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4
父親的鐮
是收獲的刻刀
麥浪滾滾 召喚著收割的行人
父親用粗狂的聲音
喚醒了沉睡的鐵鐮 磨得耀眼
他要收獲歲月的滄桑
讓平凡的日子
浸透甘露
聽 他在吆喝
開鐮了
深秋在吶喊中驚醒
鐵鐮割斷了秋的問候
麥浪也為秋風消瘦
看 他笑了
汗水變成了甘露
忙碌有了回報 全家笑哭了
傍晚收了鐮 輕擦刀口別于腰間
掛滿喜悅而歸……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5
(1)
作為一個把你帶到這個世間的人
我沒有能力為你修筑一條
通往完美的大道,但我有義務
為你挑鞋,修鞋
讓你的每一雙鞋子,都能幸福
你的雙腳。
(2)
面對這個節日,面對你
我必須承認我的懦弱
與此同時,我還堅信你的將來
也會如我一樣:
寧可在一口黑鍋的重壓下,將牙齦
咬破。也絕不會拔出
那一把
割袍的腰刀。
(3)
當你做了父親的時候,我希望
我還在。若是我不在了
你沒有必要告訴你的子女
我所苛求于你的那些話,以及
以上這些文字。
(4)
我知道,總有那么一天
我會先你而去。當你滿懷著委屈
來到我的墳前時,你可以把我
當作兄弟。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6
一直想寫寫我那樸實憨厚的老爸,卻一直沒有動筆,因為我總感覺自己笨拙的文字實在很難狀寫父親精神于萬一。
雖然父親對每一個兒女都付出了同樣的愛,但我覺得父親似乎對我更有些偏愛,我不知道從小到大沒有挨過父親訓斥、沒有挨過父親打的人究竟有多少,但從我記事起,就從來沒有挨過父親的一巴掌,也從來沒有挨過父親的一頓罵。父親脾氣倔,誰的話都不輕易聽,但對我卻總是言聽計從,不管啥事,只要我說,父親一定聽我的。在我長大成人,已經結婚生子以后,父親還是抑制不住對我的疼愛,不管在什么場合,只要看見我,總會在我的頭上、臉上,愛憐的撫摸著,關切的問候著,似乎我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我高中畢業得早,畢業以后就一直在生產隊參加勞動,父親看我年紀小,勞動累,就想盡辦法想讓我有個工作,那時候還沒有考大學這檔子事,至多就是找個合同工當當,但那是何等的不容易啊,一次鄉里的收購站要一個養豬的合同工,父親為了給我爭取這個名額,求人下話,把他多年積攢的一件二毛皮襖也送了人情,為了給大隊支書說情,父親連夜淌過祖厲河,差點兒讓洪水沖走,然而最后這個名額還是讓別人搶走了。
剛工作的時候我被分配到通渭一個山溝里教書,父親大老遠來看我,那時從我家坐車去通渭只有一趟車,這趟車走的很早,車跑到我工作的那個鄉才早上四點左右,當時大雪紛飛,父親半路下車后四顧茫然,大雪封山,路上沒有一個人,父親不知道從山梁上到我的學校朝哪個方向走,打聽又沒處打聽,硬是在刺骨的寒風中等天亮,當我可憐的老爸好不容易摸到我的學校,敲開我的宿舍門時,我還在熱騰騰的被窩里睡著,而我那可憐的老爸連胡子都被凍成了冰渣渣!
九十年代我從會寧調到河西的一座小城去教書,當我帶著妻兒要離開的時候,父親突然決定要和我們一起去,父親流著淚說,他要親自去看看才會放心,從蘭州坐車去河西,汽車要跑二十多個小時,父親已經六十多歲的人了!第一次走那么遠的路,經過一天一夜的長途顛簸,終于到達河西,看著嘉峪關外的茫茫戈壁,我分明看見老人家的眼里浸滿了淚水!
自從我帶著全家去了河西之后,父親便陷入了對兒孫的深深思念之中,現在想來,當時我實在有些太殘忍了,憑空給老人家增加心理負擔!那時候打電話不方便,我們常常給老人家寫信,當時我小丫頭還沒有上學,我給父親寫信時,小丫頭就用稚嫩的小手給他爺爺畫個娃娃,表達對爺爺的思念,據母親說,每次,當父親看著信中他的寶貝孫女畫的娃娃時,就老淚縱橫,甚至出聲的哭泣-----剛到河西時我的經濟還很窘迫,孩子愛吃水果,但我卻不能常常去買,父親為了孫子能吃上蘋果,就從老家往河西帶,為了帶起來方便,父親將蘋果洗凈切片,在太陽底下曬成果干,然后到過年的時候就親自拿到河西,那些年,每到春節時,總能看到七十多歲的老父親佝僂著身子,扛著大袋的果干從老家千里迢迢的趕來!
為了怕我操心,為了讓我好好工作,不管什么事情,父親都瞞著不給我們說,每一次給他老人家打電話,他總是一遍遍地說,這也很好那也很好,母親常常胃痛,但父親卻從沒在電話上告訴過我。
在我的記憶中,每次離家,父親都要親自送到車站,看我上車后才戀戀不舍的回去,這幾年老人家腰腿疼,去車站不方便了,但每次離家時他老人家總還要倚門而望,直到望不見為止。
我回會寧工作后離家近了,只要有時間我總會回去看看老人家,但每次去家里,父親總像對待親戚一樣,千叮嚀萬囑咐,生怕我吃不好,住不好,每天早晨,我必須早早起床,否則八十多歲的老父親會趁我沒有起床的時候,將屋子打掃得干干凈凈!甚至連尿壺也自己倒掉!
平時都是弟弟在照顧二老,我深感自己離一個兒子的要求差得太遠太遠,但父親很知足,常常逢人便夸,說我們弟兄是如何如何的孝順,每次夸我的時候我都慚愧的不知如何是好。
由于母親經常有病,我們平時在電話里,在生活中對母親的問候和照顧比父親似乎更多一些,但父親卻從不計較,父親的腰腿常常犯病,特別天氣變化的時候,一到冬天,父親就在火爐旁炙烤他的膝蓋,有次我看父親腿部的顏色不對,細看才發現已經有些焦黃色,我問咋回事,父親說是因為長期在火爐旁烤的原因,我心里難過得要死,父親啊,你的腿都這樣了,我竟然沒有注意到!有次我要給他洗腳,但父親說什么也不讓我洗,我給母親洗過腳,但給他洗腳的心愿卻至今無法完成。
我在縣城有家,父親前幾年還常常來看看,但都是當天來當天回,怎么留也留不住他,父親不愿意在城里呆,說城里這也不方便那也不方便,這幾年隨著年齡的增大,父親再也不來城里了。八十多歲的父親顯然已經有些老年癡呆了,每次和我聊天還會一遍一遍的講做人的道理,而那些道理、那些故事都不知道講過幾十遍了。
父親活著的時候經常和我說,人生一輩子,生死不由人,死不怕,怕的是臥病在床,連累子女,敬愛的父親,您一輩子只想著子女卻從來不考慮自己!
20xx年農歷八月,父親只臥床三天便安然的閉上了雙眼,敬愛的父親,難道您真怕連累我們嗎,我們好想多孝敬孝敬您,但是卻沒有了機會,永遠沒有了機會。
父親是一座山,一座巍然屹立在子女心里的大山,父親是一本書,是一本讓我們一輩子也讀不完的書。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7
關于父親
我無法言語
總把更多筆墨寫給母親
你是五月忙碌的背影
用堅韌的雙肩擔起全家的幸福
命運給不了你安逸的都市
你卻把生活當作樂園
以土地為伴
用苦澀的汗水澆灌希望的麥苗
在酷暑的五月
驕陽也為你點贊
當鐵鐮品嘗收獲的美味
發出嘖嘖地聲響
你用微笑歌唱
那是汗水的回饋
我雖作不了你耕種的水牛
作不了你遮陽的草帽
更作不了你解乏的水煙袋
但你卻賜予了我生活的哲理
讓我回憶起父親的智慧
教會我辛勤與感恩
關于父親
我想說的不止那么多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8
又是一個父親節到了,
好多想對父親說的話總是哽咽在喉。
又是一個鼠年馬月,
該說的話總是要大聲說出。
忘不了在我幼小的童年,
父親在犁地的麥田里發現了一窩金翅雀,
父親停下手中的活計捧著鳥窩,
在早上金色的朝陽和暮靄中對我歡笑。
鳥窩里四只小鳥兒啾啾鳴叫,
過了一會兒大金翅雀也飛了過來。
父親將鳥窩重新安放到柿子樹的枝椏里,
又拿來一捧芭角角和馬不露還有紅野果。
芭角角就是野生牽牛花的果子,
那五顏六色的牽牛花隨風搖曳。
馬不露就是野生的小西瓜,
金黃色的小果子和圣女果西紅柿一般大。
我揉著睡眼惺忪的雙眼,
從家里到栢洼地去找爸爸。
記得那時候總會莫名其妙的哭泣,
爸爸給我的野果兒讓我學會了歡喜。
還有一次記得是在后疙瘩的養馬場,
早上醒來紅日高照卻不見了父親的蹤影。
遠遠可以聽到父親吆喝老牛的聲音,
還有那清脆的鞭子響在山間溝壑回蕩。
哭布袋的我那時還會偶爾尿坑,
那土坑似乎很高窯洞的門還搭著鎖。
是我哭泣叫喊的聲音讓父親從窯頂回應,
酸甜的酸棗和無花果讓我留戀童年時光。
記得小時候曾經多次搬家,
記得溝底下過洞旁耍耍家老院的蘋果樹,
也記得姨家旁邊寧家老院的無花果,
還有父親挖出的老院子幾十年的變遷。
老院子旁邊就是小學校園,
每天朗朗的讀書聲將我喚醒。
從此開始了艱難曲折的求學之路,
忘不了每個節骨眼上父親的身影。
劉漢富老師在家吃管家飯時的一句話,
五歲的我第一次跟著二姐走進了校園。
上學路上我淘氣地與二姐玩捉迷藏,
上學三天背熟乘法口訣和漢語拼音。
一天早讀跟著四年級的二姐背書,
同村的郭老師批評二姐不該讓我跟讀。
看我把乘法口訣和漢語拼音倒背如流,
跟讀三遍就背誦長征是中國革命第一步。
記得父親每天總是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兄弟姐妹眾多卻從不見父親說聲困苦。
每次犁地歸來扛著犁耙不忘帶捆青草,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從未停留辛勞腳步。
父親耕種的田邊地塄從不見一棵雜草,
不管是平地坡地總是收拾得井井有條。
地不犁耙三遍不除盡雜草就不會下種,
雨后總是用鋼锨把地塄拍得溜光筆直。
院外場邊總是刺根荊棘柴火堆積成墻,
連陰雨天總會進山打柴割荊條編籮筐。
肩挑背扛收獲的莊稼或者擔肥挑水,
父親健壯的身體在歲月里逐漸佝僂腰背。
忘不了那年連陰大雨損毀了窯洞,
夜半聽見父親哼唱戲劇小調的樂觀從容。
難忘父親送我面試上學背我過河的背影,
難忘那年發奮補習父親趕來理發的情景。
難忘初一夜自習睡著了父親一路遠送,
忘不了逢年過節父親買來的甘蔗糖果。
忘不了父親下廚煎炒烹炸拆吃雞爪,
忘不了父親做的送我上學的半大木箱。
一路走來我遠離故鄉漸走漸遠,
父親的身影總是越來越加高大。
忘不了鄉親告訴我父親和小弟駕車遇險,
忘不了父親曾被土方砸傷骨折百日臥床。
忘不了那年盛夏炎炎父親生病住院,
忘不了父親承包山地十多年的艱辛。
忘不了三弟受傷夭折時父親的家書,
忘不了每一次家庭變故時父親的堅強。
父親是爺爺奶奶的長子,
兄弟五個還有三個妹妹。
家庭的負擔自不必言,
還有一大堆子女需要撫養。
忘不了那年母親花甲早逝,
父親還有奶奶需要贍養。
父親像個孩子六十多歲還有九十老母,
辛勞一生從無怨言總是快樂無憂。
父親是怎么樣的鋼鐵脊梁啊?
艱難困苦從沒有磨蝕他的剛強。
他經歷了怎么樣的冤屈和磨難啊?
他的胸襟寬如大海品格高如山峰。
他年輕時游歷過不少地方,
重度暈車癥讓他中年后很少離開家鄉。
去年好不容易哄他坐小弟的車出趟遠門,
十幾天后就住不慣城市的喧囂回到家鄉。
讓兒女們說什么好啊我的老父親,
您的健康快樂就是我們兒女的福份。
家鄉的熱土是您離不開的掛念,
兒女子孫的一切都是您操不完的心。
祝愿老父親能夠天天快樂,
愿天下的父親們幸福安康。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9
我的父親八十二,為人老實很善良。
從小受苦干農活,出生年代解放前。
擔斤受怕渡煎熬,晚上拉兵不敢睡。
跑到山林來躲藏,營養不良常生病。
自從有我能記得,補疤衣服常穿戴。
冬天凍的打哆嗦,火上烤衣讓我穿。
起早貪黑上地干,晚上開會挨批判。
上工遲到扣工分,年終分配很可憐。
回憶往事人心酸,紀律約束管的嚴。
如今黨的政策好,以人為本很民主。
父親常常自念叨,現在社會就是好。
要啥有啥很自由,不搞運動抓經濟。
貧困群眾有低保,鄉村都打水泥路。
天晴天下無阻隔,只要勤勞能致富。
農村成親蓋洋樓,小車接送城里辦。
生在現代要感恩,不忘黨的恩情深。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0
早上起床,在盥洗池旁洗漱
刷牙,洗臉,對鏡梳理花白的頭發
看著兒子發來的微信
一面鏡子,映照出走出的父親
父親的父親
同樣隆起的額頭
一樣深陷的皺紋
頭發的白
從鬢角開始,逐漸蔓延至頭頂
形成一座荒原
一座雪峰
窗外,雨淅淅瀝瀝,在耳邊絮語
眼睛進入梅雨季,開始濕潤
鏡像開始模糊不清
父親披著一身灰色雨衣
在水田默默的耕耘
父親的父親頭戴斗笠穿著蓑衣
在山坡上,彎腰扶起被昨夜的風刮到的玉米
而此刻,在一個周末的早晨
我站在盥洗池邊
任憑自來水嘩嘩的流淌
把一條白色的毛巾
擰了一遍又擰了一遍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1
一個父親
向我講訴自己的故事
兒子大學畢業
到城市工作
為了買房
他借了21萬交首付
那錢他連見都沒見就轉走了
像風一樣
他不知為何來
卻知道刮走了什么
在炎炎夏日里
他感到了身上的單薄
而他是個農民
兼在臨近工廠做搬運工
每搬一件只掙五毛錢
他的辛勞
供孩子完成了學業
如今沒有他
孩子卻無法在城市立足
盡管孩子有一份不錯的工作
盡管孩子像他一樣努力
二十六年一瞬
我大學畢業時
雖然清苦
卻能補貼遠在農村的家
那點滴補貼
帶著濃濃的孝敬和感恩
園了為子的良知與自豪
我不知為何
社會的進步
卻將父母
綁上了孩子的戰車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2
聽父親說
五歲時
父親的頭發又稀又黃
長一輩人都說父親將來會禿頭
嚇得爺爺奶奶初一十五就吃齋念經
平時沒事就撫弄父親的薄發
不懂事的父親老在爺爺奶奶上香拜佛時惡作劇
三代單傳的爺爺奶奶卻從不舍得體罰惡作劇的唯一兒子
(這可能是父親從不打罵我們的原因吧)
十五歲時
父親長出了一頭烏黑濃密的秀發
喜得奶奶逢人就夸自己的寶貝兒子頭發如何黑亮
樂得兩個小姑姑沒事就給父親打理短發
父親也沒給秀發丟臉
在家尊老愛幼
勤勞肯干
把一窮二白的家理得井然有序
一家五口過的甜甜蜜蜜
在校遵紀守規
禮貌待人
學習刻苦
表現優秀
學校不管舉行什么競賽
組織什么活動都有他的身影
雖說從家到縣城學校有二十多里
途中又沒有任何交通工具
可父親步行從沒遲過到 早過退
幾罐腌菜 幾兩米飯就是山珍海味
學校獲獎禮品一定帶回家送給妹妹
不幸總會在你毫無準備的時候降臨
一場怪病無情地帶走了年輕能干的爺爺
連最后的遺囑都沒來的及留下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懂事的父親知道沒有叔伯的奶奶根本供不起自己上中學
況且還有兩個體弱多病的年幼姑姑
所以父親毅然地接過了爺爺沒有挑到目的地的重擔
上山下山
挖水庫 筑堤壩
擔沙擔石鋪馬路
出工掙分養活奶奶和兩個小姑姑
其實那時中學沒畢業也可參加工作——當赤腳老師
工資就比較低
每月只有三元的生活補助和少許工分
每月三元和少許工分可養不了四口之家
而且文化大革命殘留思想根深蒂固
臭老九的帽子死死扣在老師的頭頂
到時要娶媳婦成家都難
因此父親沒有選擇這條道路
(這次的錯選成了父親的終生遺憾
假如父親選擇了教育事業
那我家的歷史就得改寫)
二十五歲時
父親頭發依然黑又厚
學校造就了父親聰明能干
給父親帶來了名望
父親幾代獨苗
這般人單勢弱的家庭在農村是受欺負的對象
可偏遠鄉村的人進過縣城的都少
更別說進縣中讀書的
所以村里寫報告
生產隊結帳都得請父親
同村的人家讀信回信也非請父親不可
勞動鍛煉了父親精明強干
給父親贏得了尊重
父親憑他結實的身軀
靈巧的雙手
干完生產隊的還把自留地理得像床鋪
生產隊里
他是頂呱呱的帶頭人
出工他領頭
重活他搶先
家里
他是呱呱叫的家庭主力
給幾個小孩買當時最好的布料做衣服
幫媽媽把家務做得一干二凈
(那時可能是父親一輩子覺得最得意的時候了)
三十八歲時
父親的頭發仍然黑而厚
可再沒以前的光亮
已開始變粗變亂
特別是哥哥在外學無線電修理時不幸染上急性肝炎
(當年鄉下說是上海發人瘟傳過來的)
使堅強的父親一蹶不振
為治哥哥的病
二百元一針的藥水父親毫不心痛
幾天沒合眼一點不覺得疲憊
屋漏偏招連夜雨
禍偏不單行
由于沒有父母的料理
家里的豬雞全染上瘟疫
一次性死光父親沒難過
田里由于無人管理
糧食嚴重減產父親沒掉淚
可聽到院長說他們已盡了全力
你的兒子可能不行了
還是早點出院時
父親再也忍受不住內心的傷痛
承受不了生活的煎熬
控制不住積壓已久的悲痛
無力地跌坐在地
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嚎啕大哭
哭豬雞的瘟疫
哭稻田的欠收
哭命運的不公
哭自己沒用
沒能力救活自己的兒子
哭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死換兒子的活
父親就這樣以淚洗臉
只要兒子還有一絲氣息父親都不會死心
聽人說上饒傳染科醫院治這病比較行
父親二話沒說
( 雖然家里的二千多元積蓄已全部用于治病
另外還欠下不少債務)
多方求情加上父親的名譽在信用社貸到一千多元馬上奔赴人民醫院
對院長沒提什么要求
只求醫院趕快給輛救護車
轉院上饒傳染科成功后
醫術高明的上饒傳染科醫生還真把哥哥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把父親從悲痛中救了出來
父親抽煙頻率也有了明顯降低
(但抽煙過量已給父親留下了肺結核和好多后遺癥)
微笑與健談重返父親身上
四十八時
父親的頭發已兩鬢斑白
再也沒了以前的光彩
哥哥的治療與之后的娶親
把稍有結余的家一掏而空
還欠下兩屁股外債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
改革的春風吹進了農村
商品經濟的浪潮沖擊著村民
一切向錢權看齊的思想蠱惑著淳樸的鄉民
從那以后
父親名望一落千丈
世故的村民不僅不尊重父親
不同情父親的悲慘遭遇
還落井下石
欺凌壓榨父親
村里的好處你沒邊沾
田里的水你最后放
分紅分利你撿最差的
出工出力你干最重的
誰叫你人單勢弱呢
父親總把委屈往肚里吞
他決定把子女培養出來
讓子孫增多起來
把家族壯大起來
因為父親深深地感受到
人弱人欺
人多勢強
知識武裝人
在中國的農村是不可更改的定律
也是從那以后
父親更加沒日沒夜地干活
盡一切可能培養子女讀書
除掉必要的睡眠和應酬
父親從沒停止過布滿老繭的雙手
從沒停止過裂痕累累的雙腳
除了本身分產到戶的農田和菜地
養豬 種樹苗 包塘庫 種桑樹養蠶 種甘蔗……
只要聽說什么掙錢父親就立馬去做
哥哥和嫂嫂也是本地最早出去打工賺錢的
在廈門混的不錯還帶動了姐弟妹都去發展
皇天不負苦心人
父親的老繭
父親的裂痕
換來了哥哥的三個男孩和村子里的第一幢三層樓房
換來了六個子女的健康成長
換來了十二個可愛的子孫
換來了一個脫離田埂的讀書人
更換來了父親的滿頭銀白
父親的一身疾病
父親的過早衰老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種偉大的父愛我又該如何去報答呢)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3
父親本來不善言辭
七十歲以后很少說話
不是他不想說話
而是他聽不見別人說話
看見有人沖他動嘴
他就笑一笑
陌生人以為他裝大
熟人都知道他耳背
父親偶爾也叨叨
自己耳背不知耽誤了多少事
十余年來我們父子溝通
只好借助于文字
這似乎有點繁瑣
卻也比較正式
有時候我在想
如果父親不識字
我怎么與他交流?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4
我的老父親我正在思念他
我是喝著他的血長大的
我身上全是黃土地氣味
那是我的老父親留給我的
我的老父親在遠方看著我
老父親流淚了真的流淚了
為了他親愛的孩子能長大
我的老父親無怨無悔的付出著
我的老父親我好害怕好迷茫
老父親我怕你離開我們
離開我們這個充滿愛的家
如果可以我愿替你承擔所有的痛苦
我的老父親你給了我的生命
讓我能來這個美麗的世界
我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而我也會讓你和老母親成為最幸福的人
我的老父親你真的老了
我無意中看到你的死里逃生
我體會到了你的心酸
就在那一天我好想哭好想哭啊
可是啊我的老父親你不知道
而我也不想讓你知道
我知道你心里有我而我心里也有你
我夜晚會經常夢見你我的老父親
老父親家永遠是最溫暖的
是你和老母親用心教會我做人
我那憨厚可愛的老父親
我永遠是你的孩子來世今生
我愛你老父親我愿你平安
你們的所有不滿和怨言
我會帶著我的夢想前行
去完成你們的夙愿我的老父親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5
詠一篇楚辭漢賦
感恩父親的養育之情
吟一首唐詩宋詞
贊美父親的奮斗一生
唱一段元曲昆腔
緬懷父親的定格顏容
舞一曲悲情離殤
淚視父親的遠去身影
時光的小路記憶著
你年復一年奔波勞碌的背影
舊時的小院蕩漾著
你和全家人幸福歡樂的笑聲
茂密的薔薇迷戀著
你夏夜給我講著天上的星星
殘缺的門樓注視著
你無數次送我去上學的情景
我就是在這里度過一個個春夏秋冬
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直至碩士生
如今我戀愛、結婚、生子組建家庭
常回想起父親對我無微不至的深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這是我一生都無法原諒自己的傷痛
我也曾怨恨生活在普通的家庭
我也曾有著同齡人逆反的沖動
我也曾感慨官二代良好的環境
我也曾羨慕富二代奢華的背景
父親的教誨解開我內心的苦悶
腳踏實地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
平凡草根也是精英
做好自己方能成功
驕人業績告慰先靈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6
庚寅年的北大街
少了一個老人的身影
那個每天接送孫女上學
雙休日找老鄉搓麻
節假日騎著破自行車去
東關市場趕集 然后請兒女回家
撮一頓的老人就是我的父親
父親做菜的手藝堪比大廚
父親喝酒的水平堪稱大師
父親海聊的本領超越大腕
可父親說走就走了
缺少了父親身影的北大街
顯得空曠了許多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7
父親愛用夕陽點燃一支香煙
坐在門口的磨刀石旁
蘸著月光,磨洗
直到斧頭的刃口锃亮
父親的斧頭,伐過樹,砍斫過
粗糙日子的風雨,黎明的霞光,夜晚的星星
到年關,為母親劈一整年的柴火
直身,彎腰,手起斧落
父親用斧頭精打細算著日子
就像柴火,被一劈兩半
一半是白天
一半是夜晚
父親一生只用這一把斧頭
斧頭被磨得越來越小
最后,父親用斧頭給自己打了口棺材
把自己和斧頭裝在了里面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8
昨晚,趴睡夜空
系在肚臍眼上長長的絲線
被拽得絲絲的疼痛
晃晃悠悠,悠悠晃晃
絲線,不斷變化小于九十度的角
縮小著空中與地面的距離
1000米,500米,100米,50米
我俯瞰到了,我俯瞰到了
是父親,是母親,站立墓前
在收風箏一一在收看我
爸,媽!叫得我熱淚盈眶
我終于著陸父母的手
母親摸了摸說,這孩子舊了不少
父親看了看說,這孩子夠堅強
家常,拉了一夜
天快亮了,父母
把我放回天空,線軸扣在石碑上
轉身入墓
我的淚,在上空盤旋,哭醒了夢境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19
我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同村里所有的孩子一樣,我有疼愛自己的父親和母親,但同其他孩子不一樣的是我的雙腿殘疾,不能正常走路。
那是在我兩歲的時候,一場可怕的小兒麻痹留下的后遺癥。從那時開始,我十七年的記憶便充滿了父親的背和背上那股淡淡的汗味。也許別的殘疾孩子有輪椅,有推車,但貧窮的父親只有他的背,厚實而挺直的背。無論下地干活還是走親訪友,父親走到哪,總是把我背到哪,我在父親的背上漸漸的長大。
等我長到九歲時,村里同齡的小伙伴都上了三年級,而我卻只能呆在家里,父親為此猶豫了很久。終于有一天,父親把我背進了教室,從那以后,父親每天來來回回地背著我,風里來,雨里去,從未間斷,我竟一次也沒有遲到。看著父親日漸深重的腳步,我真恨不得學校就在自家門口,這樣父親就可以少跑許多路,我更恨自己長的太快,太重,因為這樣更加重了父親的負擔,使得父親每走一步都越來越吃力了,我內心的憂愁也日益加重了,我的未來怎么辦?我 還有未來嗎?
然而在我16歲那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一回,我無聊的跟著電視學唱歌,父親突然興奮起來,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他要我好好地練,好好地唱,從此一有空父親就背著我到河畔田頭,村外樹下練習唱歌。那年的“五四”青年節,縣里舉辦歌手比賽,父親背上我去報了名,沒想到竟得了個三等獎。接著,父親又背上我參加地區比賽,又拿了個特別獎,這件事對我和父親觸動很大,父親便下了決心,要背著我去省城拜師學唱歌。
一個柳綠桃紅的時節,父親不顧多年落下的腰痛病,把我背出家門,背出山村,背到了幾十公里外的省城。老師的家太高了,在五層樓上,然而父親并沒有猶豫,只是習慣的將我向上一抖,便向樓上爬去。一個臺階又一個臺階,一層樓又一層樓,父親的腳步漸漸的由快變慢,甚至在顫抖,我心疼地要父親放下我歇一會,可父親怕放下來便再也背不上去,硬是咬著牙,把我背上了老師的家。這五層樓,上百個臺階,父親一步一步背上背下,這一背竟是整整一年。就這樣,我在父親的背上,艱難地走向音樂之門。
又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父親要背著我離開省城,去到更遠的地方,放飛我的歌聲,放飛我的夢……臨行前,我用一個兒子的全部身心幫父親揉背,揉一揉這曾經筆直而漸漸彎了的背,揉一揉這背了我十七年,也許還會一直背下去的背,父親的背。
有關父親的朗誦詞稿 篇20
三國時劉、關、張,
跪拜,
結成生死兄弟的故事,
至今蕩氣回腸。
工業化時代,
一切都是流水線生產,
多子多福的觀念,
卻成為獨生子女。
網絡里的毒草蔓延,
應試教育的淺薄,
西方的絕對自由,
封建的腐朽觀念,
沖擊著傳統,
社會最基礎的“家”受沖擊最嚴重。
從“30后”到“10后”,
9個年代的人,
擠在同一屋檐下,
6個大人捧1個小孩,
父子關系倒掛,
嬌生慣養。
跪拜了5020xx年的皇帝,
灰飛煙滅了。
敬天地孝父母,
滲入骨髓。
孝父母,
才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