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精選17篇)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
一棵親情樹
多像一棵香樟
在塵世間郁郁蔥蔥的活著
我們是活在樹上的一片葉子
祖父生命的葉子落了
父親生命嫩綠的葉子又發(fā)出
父親生命的葉子落了
我生命的嫩芽又發(fā)出
我生命的葉子落了
還有我兒子的葉子在樹上翠綠
呵親情樹
高貴的樹
常青的樹
落不盡生命
翠綠的葉子繁衍
千年生生不息的蓊郁蔥綠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2
若然親情是大海
我已沉沒在海中央
而海水越深
氧氣越少
我卻會因此透不過氣來
孩子從何時開始
努力的想要學會游泳
期待某日可浮出海面
愉快親吻陽光與空氣
親情如大海
是寬容無私的愛
把我自由盡情深埋
我總盼離開
但不忘以最大的努力
回報這無邊的愛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3
行色匆匆的足音
跨越風塵的光陰
大雪無痕我們都在尋覓
蟄伏的營養(yǎng)
時間的逝水遠離親情的岸
寂靜無聲
翻揀歲月的斷章
一些情感的語言站立起來
呼喚我們的乳名
情愫的的暗香燦若夏花
和著卷菜饃的滋味
芬芳我和兒子的情感空間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
一對姐妹花
在生活的土灶臺旁
烹飪親情的大餐讓我們窺見
已是淚光點點
那不是舌尖上的尤物
親情的足跡穿不過深深的巷子
總到快被遺忘的時候
敲擊我們的心鼓
咚咚作響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4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紙那么大那么長,然而,就是沒有他的名字。啊! 竟單單容不下他的名字“張繼”那兩個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筆一畫寫在榜單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覺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這件事,令他羞慚沮喪。 離開京城吧!議好了價,他踏上小舟。本來預期的情節(jié)不是這樣的,本來也許有插花游街、馬蹄輕疾的風流,有衣錦還鄉(xiāng)袍笏加身的榮耀。
然而,寒窗十年,雖有他的懸梁刺股,瓊林宴上,卻并沒有他的一角席地。 船行似風。 江楓如水,在岸上舉著冷冷的爝焰,這天黃昏,船,來到了蘇州。但,這美麗的古城,對張繼而言,也無非是另一個觸動愁情的地方。 如果說白天有什么該做的事,對一個讀書人而言,就是讀書吧!夜晚呢?夜晚該睡覺以便養(yǎng)足精神第二天再讀。
然而,今夜是一個憂傷的夜晚。今夜,在異鄉(xiāng),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節(jié),容許一個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憂傷。江水,可以無限度地收納古往今來一切不順遂之人的淚水。 這樣的夜晚,殘酷地坐著,親自聽自己的心正被什么東西嚙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聲音。并且眼睜睜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勁風中的殘燈,所有的力氣都花在抗拒上,油快盡了,微火每一剎那都可能熄滅。
然而,可恨的是,終其一生,它都不曾華美燦爛過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張繼,醒著,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敗葉落余的枯樹,似梁燕飛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罷,這半生,不是處處都遭排拒嗎?)而后,是他在賭氣,好,無眠就無眠,長夜獨醒,就干脆徹底來為自己驗傷,有何不可?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5
夢想現實
我們有兩個世界
一個是夢想
另一個是現實
夢想的翅膀總是輕盈的
有無窮盡的幸福與滿足
我們可以駕馭輕快的翅膀
任天空遨游,任自我高唱
現實的腳步總是殘忍的
有無休止的痛苦與煩惱
我們只能放慢沉重的腳步
任大地踐踏,任自我低吟
人們在夢想與現實中徘徊
不知是夢想創(chuàng)造現實
還是現實摧殘夢想 那年冬天 我邁開了腳步
雖然不知會僵硬在何方
但還是邁出了第一步
別無他求
只想找到一點溫暖
來融化冰涼的心
今年冬天 我尋找足跡
雖然身后有一串串深深的腳印
卻不知哪是我的
沒有目的
只想知道哪是我前進的路
來延續(xù)我的腳步
明天應該是燦爛的
我肯定
昨天和今天我都在抗擊風雨
風雨之后應該是彩虹
明天應該是輝煌的
我堅信
昨天和今天我都在趕路
趕在日出時分是最美的
明天應該是我的出現
我保證
昨天和今天我就有所準備
準備我人生中的每一刻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6
雙峰/游延年
今年的冬天,又是一個漫天雪舞的季節(jié)。我凝視著窗外冰封的世界,心里霎時有了沖動的感覺,就連那整天與世俗打交道已經有些冷漠的眼睛也涌動起抑制不住的溫泉。因為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我的母親!
媽媽和爸爸是一家集體企業(yè)的員工。爸爸當管理干部,雖然工資固定但并不很高。媽媽是縫紉工,薪水按定額計件制,在完成單位規(guī)定的數額之后,多做一件衣服就多一份工錢。為了讓家庭生活得好一點,她常常夜以繼日地加班加點,有時甚至連一分錢釘一個扣眼的活兒也包攬了下來。我們三兄弟就是在媽媽這一針針一線線的辛勞中,讀完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當看到我們一個個走上工作崗位并且成家立業(yè)時,媽媽才舒坦地松了一口氣。然而這時的母親,已經是發(fā)絲如雪皺紋滿面。
我們三兄弟都在異地工作,但爸爸媽媽下崗后都不愿意和我們一起生活。說是金窩銀窩當不得自己的老窩,其實是怕給我們這些兒輩們增添負擔。爸爸過世后,媽媽仍然一個人在家鄉(xiāng)又獨居了十來年。我們每次回家,都想把老人家接出來。可她總是說:現在吃得走得就不麻煩你們了。只要看到你們事業(yè)有成家庭和睦,媽媽心里比吃糖喝蜜穿金戴銀還要高興呢!直到母親87歲那年,生活自理能力實在困難起來,才不得不離開了她從來沒有離開過的家鄉(xiāng)。
媽媽來我家的時候,是冰凍時間最長的一個冬季。天一放亮,她就起床來到陽臺上做起了自編的早操。妻子連忙起床到廚房煎雞蛋下面條,媽媽過來要幫忙卻不熟悉油鹽醬醋放在哪兒,于是要我用紙條寫好標簽貼在了壇壇罐罐上。還說,老人皮厚不怕冷,今后的早餐就由她來做,你們可以多睡一會兒。
我們夫妻倆是上班族,臨出門時給媽媽調好了電熱桌的溫度,又打開電視選好了她喜歡看的戲曲頻道。我中午下班回家打開大門,只見媽媽坐在沙發(fā)上,身上蓋著棉被,嘴里有些哆嗦地怨道:“停電了就沒火烤,還是老家燒煤炭好啊!”我說:“沒停電啊,您聽對門鄰居的電視機還在響呢。”她告訴我,想把中飯煮了,淘好米放好水,誰知一按開關只聽到“砰”地一聲,電源就再也開不起來了。
我走進廚房一看,在原地驚呆了良久才緩過神來。原來媽媽把電飯煲當成了高壓鍋,米和水不是放在套筒中而是全倒在外筒里,一通電造成了短路現象。幸虧總開關裝的是空氣開關,短路時會自動跳閘,要不然還真的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后果呢。我把停電的原因和短路的危害說給她聽,媽媽像一個小孩子做錯事似的,自怨自艾著:“哎呀,太可怕了!今后再也不亂動了,不亂動了!”然后,她要我趕快處理好事態(tài),免得兒媳婦知道了怪她不會做事。
以前我們每次回家看望母親只是在家小住,婆媳之間都還相安無事。說實話,這次老人家要常住半年之久,一旦發(fā)生家庭矛盾,我只怕會夾在他們中間兩頭難做人呢。然而,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媽媽從來不說兒媳婦的閑話,就是我們夫妻倆偶爾吵架拌嘴時,她總是當著兒媳婦的面只說我的不是。等妻子不在家的時候,她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兩口子之間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可吵的,男人要有男人的量,能相讓的就得相讓,家和才能萬事興啊!”
一輩子閑不住的媽媽,雖然再也不敢動電器摸開關,但天天在家里翻箱倒柜,把我們露了口的舊衣服和脫了線的破襪子尋了出來,一針一線地補好,還不時地稱贊著自己的手藝:“正宗的裁縫師傅呢,功夫就是不減當年!”我和妻子一邊夸她的針線活,一邊說:“真的是補得好!但是換新的也不要多少錢哦。”媽媽摘下老花鏡,一本正經地給我們上起了政治課:“你們年輕人啊,就是不知道艱難辛苦。錢是一分一分賺回來的,省一個是一個。我是過來人,想花錢而沒有錢的時候,那是一分錢也能憋死人呢!”我們笑了,說:“我們也是當爹當媽的過來人了咯。”她怔了一下,然后點了點我的額頭說:“反正在我的眼里,你們永遠是細伢子!”見我們無言以對地愣在那兒,勝利的喜悅頓時充滿在老人家的皺紋里,她笑得那么開心那么甜蜜那么自豪。
半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大哥來接媽媽時,她拉著我妻子的手說:“你們工作忙,你們讓確實受累了。可惜媽媽生的都是娃,要是有個閨女在身邊的話,就不會這么麻煩你們啦。”說得我妻子眼睛紅紅的,連連說:“我就是您的閨女呢,您想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來,我們不會嫌棄媽媽的!”
誰知這一別,竟然成為了我們與母親的永訣。第二年的冬季,老人家在小弟那兒去世,走的時候象睡著了一樣,依然保持著生前不愿給兒輩們帶來任何拖累的心態(tài)。
窗外,車水馬龍的擁擠和人們忙碌的腳步,使冰封的小城又恢復了喧囂的世態(tài)。“干豆腐”、“爆米花”、“甜酒”、“糍粑”……叫賣聲猶如串燒的民間小調起伏不斷,給寂靜了幾天的市面增添了活躍的氣氛。我久久地依靠在窗前,不愿意離開這雪白的世界。屋檐上的冰凌不再那么固執(zhí),開始有了暖軟的跡象,漸漸地瓦解著自己的軀體在完成著新的蛻變,柔柔地化成細珠一滴一滴地滲入大地,一點兒也不炫耀也不張揚。
這,不正是生我養(yǎng)我育我的媽媽的本性嗎?!我在雪舞冰封的季節(jié)里,思念著發(fā)絲如雪皺紋滿面的母親……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7
今天是個下雨的日子,這使我想起了白馬湖,因為我第一回到白馬湖,正是溫風飄瀟的春日。
白馬湖在甬紹鐵道的驛亭站,是個極小極小的鄉(xiāng)下地方。在北方說起這個名字,管保一百個人一百個人不知道,但那卻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這名字先就是一個不壞的名字。
據說從前有個姓周的,騎白馬入湖仙去,所以有這個名字。這個故事也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假使你樂意搜集,或也可編成一本小書,交北新書局印去。
白馬湖并非圓圓的或方方的一個湖,如你所想到的,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許多湖的總名。湖水清極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點兒不含糊,像鏡子。 沿鐵路的水,再沒有比這里清的,這是公論。遇到旱年的夏季,別處湖里都長了草,這里卻還是一清如故。
白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個,便是我們住過的屋的門前那一個。那個湖不算小,但湖口讓兩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見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盡里頭,有一個三四十戶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為姓徐的多。
這村落與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來得撐船。后來春暉中學在湖邊造了房子,這才造了兩座玲瓏的小木橋,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驛亭車站。那是窄窄的一條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雖常不見人,走起來卻不見寂寞。
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個初到的來客,他左顧右盼,是只有覺得熱鬧的。 春暉中學在湖的最勝處,我們住過的屋也相去不遠,是半西式。湖光山色從門里、從墻頭進來,到我們窗前、桌上。我們幾家連接著,丏翁的家最講究。屋里有名人字畫、有古瓷、有銅佛,院子里滿種著花,屋子里的陳設又常常變換,給人新鮮的受用。他有這樣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們便不時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調也極好,每回總是滿滿的盤碗拿出來,空空的收回去。今天是個下雨的日子,這使我想起了白馬湖,因為我第一回到白馬湖,正是 溫風飄瀟的春日。
白馬湖在甬紹鐵道的驛亭站,是個極小極小的鄉(xiāng)下地方。在北方說起這個名字,管保一百個人一百個人不知道,但那卻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這名字先就是一個不壞的名字。
據說從前有個姓周的,騎白馬入湖仙去,所以有這個名字。這個故事也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假使你樂意搜集,或也可編成一本小書,交北新書局印去。
白馬湖并非圓圓的或方方的一個湖,如你所想到的,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許多湖的總名。湖水清極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點兒不含糊,像鏡子。 沿鐵路的水,再沒有比這里清的,這是公論。遇到旱年的夏季,別處湖里都長了草,這里卻還是一清如故。
白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個,便是我們住過的屋的門前那一個。那個湖不算小,但湖口讓兩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見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盡里頭,有一個三四十戶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為姓徐的多。
這村落與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來得撐船。后來春暉中學在湖邊造了房子,這才造了兩座玲瓏的小木橋,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驛亭車站。那是窄窄的一條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雖常不見人,走起來卻不見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個初到的來客,他左顧右盼,是只有覺得熱鬧的。
春暉中學在湖的最勝處,我們住過的屋也相去不遠,是半西式。湖光山色從門里、從墻頭進來,到我們窗前、桌上。我們幾家連接著,丏翁的家最講究。屋里有名人字畫、有古瓷、有銅佛,院子里滿種著花,屋子里的陳設又常常變換,給人新鮮的受用。他有這樣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們便不時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調也極好,每回總是滿滿的盤碗拿出來,空空的收回去。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8
雨巷 作者: 戴望舒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著
寒漠、凄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9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
我/是你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你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你/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喂養(yǎng)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饒、你的榮光、你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0
人生哲理散文,模糊藝術的魅力
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奇妙的世界。
在這個奇妙的世界里,有的人喜歡把一切說得清清楚楚,弄個明明白白;也有人喜歡遮遮掩掩,故意搞得模模糊糊。其實,要我說,有些事是該清楚,有些事可能糊模更好。模糊是一種美呀,有著巨大的魅力。
古今文學家在描寫中喜用模糊的手法,這些模糊就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并在遐想中陶醉。如果有人真要去弄個明白,可能會大剎風景,索然無味。比如,古人描寫美女常常用“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簡簡單單十個字,出盡風流,給人豐富的想象。這里不僅是簡約,更重要的是用的“模糊”,讓人在模糊中想象其美妙的情態(tài)。讀者只要看到“樊素口”這三個字,就會想到這個小嘴多么紅潤,笑起來抿著唇,又是另一番風韻,如果再給你一吻……不敢多說了。還有“小蠻腰”,更讓人想到她體態(tài)婀娜,亭亭玉立;還可以聯(lián)想到和她手牽手,“楊柳岸,曉風殘月”。這種模糊的描寫,不僅充分體現了朦朧美,更以少勝多。如魯迅先生寫“豆腐西施”楊二嫂,“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里細腳伶仃的圓規(guī)。”模模糊糊,簡簡單單一句,就成了經典,這就是魅力。
我有次寫了篇文章,文章中有一段描寫一個女孩子在草地飛跑的情態(tài)。我是這么寫的:“青青的草地,像一塊碧綠的絨毯,鋪向遙遠的天際。一個漂亮的小姑娘飛快地跑來,像一只美麗的彩蝶在春風中飛,又像一只活潑輕快的小鹿,她一雙小手輕輕地擺動,就像美麗的天鵝在迎風起舞。她白白的瓜子形臉兒,飛出一片紅霞,可愛極了,還有那鑲嵌著的兩只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就像碧空中兩顆星星。”
寫完我覺得滿不錯的,其中用了不少模糊手法,有點沾沾自喜。正在欣賞,一位朋友來了,我請他看,他是理科高材生,年輕輕成就不凡。他看后大批評而特批評:“你這寫的是什么東西?沒有一句符合科學。你看,地毯鋪到天邊,那得多大呀?姑娘就是姑娘,一會兒像彩蝶,一會兒又變小鹿,一會兒又成天鵝了,白骨精呀?還有什么飛呀,瓜子形、飛出紅霞呀,極不準確。”我請他幫我修改,他很認真地修改一番,我拿來一看,真是大跌眼鏡。他修改如下:“一個小姑娘在春天的草地上跑,她跑得很快,速度為3.8米/秒;跑的時候,兩只手在不停地擺動,其擺幅為0.5米/半徑。她的臉形是上寬下窄,上寬為15厘米,下寬為11厘米,整個臉長21厘米 。兩只眼睛長在離發(fā)際6厘米的地方,眼間距4厘米。她跑的時候,由于發(fā)熱,原來很白的臉上現出紅色,其紅白比例為2/3。”
他改得的確是又科學又準確,但我真不知道怎么說了。朋友們說說吧。
模糊,不僅是一種描寫手法,還是一種表達方式。比如,我們常見各種報告,各類報表,都赫然寫著增長百分之幾,又增長百分之幾,數字無不詳盡準確,一般人看到這里無不驚嘆:真不簡單呀!!又增長這么多!!!許許多多的就是在這些百分比中升上高位的,即使有些沒有高升的,也要換個位置,所謂“背心改胸罩,雖然是平調,位置很重要”是也。葫蘆就是糊涂,每每看到這些光閃閃的數字,不由想到一則軼事。大約是三十年代吧,北京一家小報在顯要位置登了一則新聞:北京某著名大學,當年畢業(yè)女生中,有百分之五十的嫁給了本校教師。消息一出,整個北京輿論嘩然,說什么的都有。有的說:該校風氣不正,戀愛成風,師生戀更是遍地都是,你看,女生百分之五十都嫁給教師了,多可怕喲!有的說:學生輕浮,老師不尊,成何體統(tǒng)啊!有的說:校風毀矣,師道頹矣,師將不師,校將不校,國將不國矣!也有夸贊沖破封建,打破枷鎖,倡導新風……有一好事者,趕到該校作實地考查,發(fā)現這則新聞既真實又巧妙:當年該校畢業(yè)有兩名女生,其中一人嫁給了該校教師。當年北京某報記者也好,當今的們也好,都是深諳模糊奧妙之人,葫蘆不及也,就不便評論了,也在此模糊一回吧。
生活的藝術就是模糊的藝術。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1
不要定義,
父親有多好。
你的感恩,
只是看到了他的渺小。
或者,
不要責怪。
是你的幸福,
阻擋了去看透他的眼睛。
不信嗎?
如果死神愛上了你。
如果可以競爭,
他會占為己有。
有時,
感動是一種膚淺。
行動吧,
去喂喂父親。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2
親情沒有隆重的形式,沒有華麗的包裝,它逶迤在生活的長卷中,如水一樣浸滿每一個空隙,無色無味,無香無影,于是也常常讓我們在擁有時習以為常,在享受時無動于衷。親情是飯桌窗前的晏晏談笑,是柴米油鹽間的瑣碎細膩;是滿懷愛意的一個眼神,是求全責備的一聲抱怨;是離別后輾轉低回的牽掛,是重逢時相對無語的瞬間。
常常,一個簡單的電話,一句平常的問候,都是對親情最生動的演繹和詮釋。沒有蕩氣回腸的故事,沒有動人心魄的詩篇,從來不需要費心費力地想起呵護,卻永遠如水般靜靜的流蕩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悄悄滋養(yǎng)溫暖著我們的身體和心靈。
親情是最樸素最美麗的情,它不像愛情那樣濃郁熱烈,也不像友情那樣清新芬芳,卻是那么的纏綿不絕、余韻悠長。它不似愛情那樣緣于兩情相悅,也不是友情那樣有著共同的需求,它和我們的血脈相連,與我們的生命相始終。愛情也許會流散死亡,友情也可能反目成仇,只有親情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溫柔的角落。雖然常常我們會因為它平常而忽視,常常因為它樸素而會忘記,可是當我們傷痕累累,滿心疲憊之時,最先想到的只能是我們最親的親人,只有他們可以不計得失敞開胸懷的接納我們。
親情不是濃烈的醇酒,不是甜美的飲品,它只不過是一杯純凈平淡的白開水,雖然無色無味,卻是我們生活中不能須臾離開的。它不會讓我們興奮,卻能讓我們安靜;它不會給我們刻骨難忘的體驗,卻始終為我們提供著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親情中自有一份純樸和自然,不用刻意的雕琢,在我們意識到時,它早已悄悄浸潤在我們的指尖脈絡中。
在紛繁的紅塵世界,因為有了那一份親情在,不管距離遠近,無論喧囂寂寞。我們的心始終是安然從容的。
親情如水,純凈透明;水如親情,綿延不絕……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3
你所奪去你以自己來代替,有什么比你自己更美好,把我執(zhí)著的心完全交托給你,叫我不要再回頭去抓緊,讓所有的記憶化做你的愛情,撫慰我已受傷的心靈,只要合你心意,我愿所有都放棄,只要你的旨意能暢行。
你愛完全是為我,才準許我受這樣的傷痛,我不需再懷疑而是信靠你能力,才能脫離軟弱已久的困境。
你愛完全不會錯,我要贊美感謝你的所做,放下不舍的心情,我能清心聽見你安穩(wěn)在你所賜平安里。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4
透明的溪水,明凈得就像母親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斑斕;
夏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濃綠;
秋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攝取藍天的云朵、黃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還留下我兒時的身影。
呵!這溪邊沙沙作響的甘蔗林,帶甜味的風,曾把我童年的夢吹拂!我躺在你的身邊,感到靠在母親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們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見騎毛驢的迎親的隊伍來了,幾支嗩吶奏出悲哀的音樂;
你望見幾個壯實的漢子,抬著笨重的木棺來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你也聽見:山腳下的獨輪車,帶著吱吱啞啞的聲音,在貧窮的土地上呻吟而過……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5
冰心散文名篇朗讀篇三
無限之生的界線
我獨坐在樓廊上,凝望著窗內的屋子。淺綠色的墻壁,赭色的地板,幾張椅子和書桌;空沉沉的,被那從綠罩子底下發(fā)出來的燈光照著,只覺得凄黯無色。
這屋子,便是宛因和我同住的一間宿舍。課余之暇,我們永遠是在這屋里說笑,如今宛因去了,只剩了我一個人了。
她去的那個地方,我不能知道,世人也不能知道,或者她自己也不能知道。然而宛因是死了,我看見她病的,我看見她的軀殼埋在黃土里的,但是這個軀殼能以代表宛因么!
屋子依舊是空沉的,空氣依舊是煩悶的,燈光也依舊是慘綠的。我只管坐在窗外,也不是悲傷,也不是悚懼;似乎神經麻木了,再也不能邁步進到屋子里去。
死呵,你是—個破壞者,你是一個大有權威者!世界既然有了生物,為何又有你來摧殘他們,限制他們?無論是帝王,是英雄,是……一遇見你,便立刻撇下他一切所有的,屈服在你的權威之下;無論是驚才,絕艷,豐功,偉業(yè),與你接觸之后,不過只留下一扌不[POU]黃土!
我想到這里,只覺得失望,灰心,到了極處!─一這樣的人生,有什么趣味?縱然抱著極大的愿力,又有什么用處?又有什么結果?到頭也不過是歸于虛空,不但我是虛空,萬物也是虛空。
漆黑的天空里,只有幾點閃爍的星光,不住的顫動著。樹葉楂楂槭槭的響著。微微的一陣槐花香氣,撲到闌邊來。
我抬頭看著天空,數著星辰,竭力的想慰安自己。我想:─—何必為死者難過?何必因為有“死”就難過?人生世上,勞碌辛苦的,想為國家,為社會,謀幸福;似乎是極其壯麗宏大的事業(yè)了。然而造物者憑高下視,不過如同一個螞蟻,辛辛苦苦的,替他同伴馱著粟粒一般。幾點的小雨,一陣的微風,就忽然把他渺小之軀,打死,吹飛。他的工程,就算了結。我們人在這大地上,已經是像小蟻微塵一般,何況在這萬星團簇,縹緲幽深的太空之內,更是連小蟻微塵都不如了!如此看來,……都不過是曇花泡影,抑制理性,隨著他們走去,就完了!何必……
想到這里,我的腦子似乎脹大了,身子也似乎起在空中。
勉強定了神,往四圍一看:─—我依舊坐在闌邊,樓外的景物,也一切如故。原來我還沒有超越到世外去,我苦痛已極,低著頭只有嘆息。
一陣衣裳的聲音,仿佛是從樹杪下來,─—接著有微渺的聲音,連連喚道:“冰心,冰心!”我此時昏昏沉沉的,問道:“是誰?是宛因么?”她說:“是的。”我竭力的抬起頭來,借著微微的星光,仔細一看,那白衣飄舉,蕩蕩漾漾的,站在我面前的,可不是宛因么!只是她全身上下,顯出一種莊嚴透徹的神情來,又似乎不是從前的宛因了。
我心里益發(fā)的昏沉了,不覺似悲似喜的問道:“宛因,你為何又來了?你到底是到哪里去了?”她微笑說:“我不過是越過‘無限之生的界線’就是了。”我說:“你不是……”她搖頭說:“什么叫做‘死’?我同你依舊是一樣的活著,不過你是在界線的這一邊,我是在界線的那一邊,精神上依舊是結合的。不但我和你是結合的,我們和宇宙間的萬物,也是結合的。”
我聽了她這幾句話,心中模模糊糊的,又像明白,又像不明白。
這時她朗若曙星的眼光,似乎已經歷歷的看出我心中的癥結。便問說:“在你未生之前,世界上有你沒有?在你既死之后,世界上有你沒有?”我這時真不明白了,過了一會,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心下光明朗澈,歡欣鼓舞的說:“有,有,無論是生前,是死后,我還是我,‘生’和‘死’不過都是‘無限之生的界線’就是了。”
她微笑說:“你明白了,我再問你,什么叫做‘無限之生’?”我說:“‘無限之生’就是天國,就是極樂世界。”她說:“這光明神圣的地方,是發(fā)現在你生前呢?還是發(fā)現在你死后呢?”我說:“既然生前死后都是有我,這天國和極樂世界,就說是現在也有,也可以的。”
她說:“為什么現在世界上,就沒有這樣的地方呢?”我仿佛應道:“既然我們和萬物都是結合的,到了完全結合的時候,便成了天國和極樂世界了,不過現在……”她止住了我的話,又說:“這樣說來,天國和極樂世界,不是超出世外的,是不是呢?”我點了一點頭。
她停了一會,便說:“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你我就是萬物,萬物就是太空:是不可分析,不容分析的。這樣─—人和人中間的愛,人和萬物,和太空中間的愛,是曇花么?是泡影么?那些英雄,帝王,殺伐爭競的事業(yè),自然是虛空的了。我們要奔赴到那‘完全結合’的那個事業(yè),難道也是虛空的么?
去建設‘完全結合’的事業(yè)的人,難道從造物者看來,是如同小蟻微塵么?”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含著快樂信仰的珠淚,指頭望著她。
她慢慢的舉起手來,輕裾飄揚,那微妙的目光,悠揚著看我,瑯瑯的說:“萬全的愛,無限的結合,是不分生─—死─—人─—物的,無論什么,都不能抑制摧殘他,你去罷,─—你去奔那‘完全結合’的道路罷!”
這時她慢慢的飄了起來,似乎要乘風飛舉。我連忙拉住她的衣角說,“我往哪里去呢?那條路在哪里呢?”她指著天邊
說,“你迎著他走去罷。你看─—光明來了!”
輕軟的衣裳,從我臉上拂過。慢慢的睜開眼,只見地平線邊,漾出萬道的霞光,一片的光明瑩潔,迎著我射來。我心中充滿了快樂,也微微的隨她說道:“光明來了!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6
雪野茫茫,你知道一棵小草的夢嗎?寒冷孤寂中,她懷抱著一個信念取暖,等到春歸大地時,她會以兩片綠葉問候春天,而那兩片綠葉,就是曾經在雪地下輕輕的夢囈。
候鳥南飛,征途迢迢?在遠方,再視野里,那是南方湛藍的大海。她雖然很累很累,但依然往前奮飛,因為夢又賜給她一雙翅膀。
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女,你是想做一朵云的詩?還是做一只蝶的畫?
風中奔跑的翩翩少年,你是想做一只鷹,與天比高,還是做一條壯闊的長河,為大地抒懷?
我喜歡做夢。夢讓我看到窗外的陽光;夢讓我看到天邊的彩霞;夢給我不變的召喚與步伐,夢引我去追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
沒有淚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沒有夢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
太陽總在有夢的地方升起;月亮也總在有夢的地方朦朧。夢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靈永遠充滿激情,使你的雙眼永遠澄澈明亮。
關于親情的朗誦3分鐘 篇17
今天是個下雨的日子,這使我想起了白馬湖,因為我第一回到白馬湖,正是溫風飄瀟的春日。
白馬湖在甬紹鐵道的驛亭站,是個極小極小的鄉(xiāng)下地方。在北方說起這個名字,管保一百個人一百個人不知道,但那卻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這名字先就是一個不壞的名字。
據說從前有個姓周的,騎白馬入湖仙去,所以有這個名字。這個故事也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假使你樂意搜集,或也可編成一本小書,交北新書局印去。
白馬湖并非圓圓的或方方的一個湖,如你所想到的,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許多湖的總名。湖水清極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點兒不含糊,像鏡子。 沿鐵路的水,再沒有比這里清的,這是公論。遇到旱年的夏季,別處湖里都長了草,這里卻還是一清如故。
白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個,便是我們住過的屋的門前那一個。那個湖不算小,但湖口讓兩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見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盡里頭,有一個三四十戶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為姓徐的多。
這村落與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來得撐船。后來春暉中學在湖邊造了房子,這才造了兩座玲瓏的小木橋,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驛亭車站。那是窄窄的一條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雖常不見人,走起來卻不見寂寞。
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個初到的來客,他左顧右盼,是只有覺得熱鬧的。 春暉中學在湖的最勝處,我們住過的屋也相去不遠,是半西式。湖光山色從門里、從墻頭進來,到我們窗前、桌上。我們幾家連接著,丏翁的家最講究。屋里有名人字畫、有古瓷、有銅佛,院子里滿種著花,屋子里的陳設又常常變換,給人新鮮的受用。他有這樣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們便不時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調也極好,每回總是滿滿的盤碗拿出來,空空的收回去。今天是個下雨的日子,這使我想起了白馬湖,因為我第一回到白馬湖,正是 溫風飄瀟的春日。
白馬湖在甬紹鐵道的驛亭站,是個極小極小的鄉(xiāng)下地方。在北方說起這個名字,管保一百個人一百個人不知道,但那卻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這名字先就是一個不壞的名字。
據說從前有個姓周的,騎白馬入湖仙去,所以有這個名字。這個故事也是一個不壞的故事,假使你樂意搜集,或也可編成一本小書,交北新書局印去。
白馬湖并非圓圓的或方方的一個湖,如你所想到的,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許多湖的總名。湖水清極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點兒不含糊,像鏡子。 沿鐵路的水,再沒有比這里清的,這是公論。遇到旱年的夏季,別處湖里都長了草,這里卻還是一清如故。
白馬湖最大的,也是最好的一個,便是我們住過的屋的門前那一個。那個湖不算小,但湖口讓兩面的山包抄住了,外面只見微微的碧波而已,想不到有那么大的一片。湖的盡里頭,有一個三四十戶人家的村落,叫做西徐岙,因為姓徐的多。
這村落與外面是不相通的,村里人要出來得撐船。后來春暉中學在湖邊造了房子,這才造了兩座玲瓏的小木橋,筑起一道煤屑路,直通到驛亭車站。那是窄窄的一條人行路,蜿蜒曲折的。路上雖常不見人,走起來卻不見寂寞。尤其在微雨的春天,一個初到的來客,他左顧右盼,是只有覺得熱鬧的。
春暉中學在湖的最勝處,我們住過的屋也相去不遠,是半西式。湖光山色從門里、從墻頭進來,到我們窗前、桌上。我們幾家連接著,丏翁的家最講究。屋里有名人字畫、有古瓷、有銅佛,院子里滿種著花,屋子里的陳設又常常變換,給人新鮮的受用。他有這樣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們便不時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調也極好,每回總是滿滿的盤碗拿出來,空空的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