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民族文化朗誦稿(通用6篇)
弘揚民族文化朗誦稿 篇1
合讀: "弘揚民族精神,愛我錦繡中華"
男:這句話幾乎全國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人文出祖_黃帝,到堯舜禹的克己愛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續(xù)至今.我們每次在外國人面前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由得感到自豪,滔滔不絕地說著祖先們的那些精神,說什么要向他們學習,可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不多。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說:懂紀守法的人一年比一年多!現(xiàn)在就有許許多多的國人在弘揚我國的民族精神。宏揚民族精神不一定要在大事上體現(xiàn)出來,在一件小事情上同樣也能體現(xiàn)出來。
男: 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創(chuàng)造,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彥語嗎?連三個臭皮匠的智慧都可以頂一個諸葛亮的智慧,這不就說明團結就是力量嗎?現(xiàn)如今,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我們的學識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弘揚民族精神的能力也提高了,因此,弘揚民族精神的責任就落在了我們的肩膀上。
女: 在我們身邊不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在1988年的奧運會上,我國乒乓球隊的隊員們戰(zhàn)勝了各國優(yōu)秀的球隊后,使我國獲得了參加奧運會以來乒乓球比賽的第一塊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為了我國的國球,這不就是在弘揚國威,發(fā)揚民族精神嗎?還有就是在20xx年的雅典奧運會上,百米飛人劉翔在男子110米欄決賽中戰(zhàn)勝了許多世界頂尖選手,為我們的國家增添光彩,給世界一個震撼。
合讀: 弘揚民族精神,人人有責!
弘揚民族文化朗誦稿 篇2
我們是中華的少年
甲: 從巍峨峻拔的高原走來,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蓮;
乙: 從碧波環(huán)抱的寶島走來, 我是海風中的一只乳燕;
丙: 從蒼蒼茫茫的草原走來, 我是藍天下翱(áo)翔的雛鷹;
丁: 從七溝八梁的黃土坡走來, 我是黃河邊鮮嫩的山丹丹。
齊: 啊!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 我們是中華的少年!
甲: 九曲黃河讓我懂得百折不回,
乙: 莽(mǎng)莽昆侖(lún)使我學會立地頂天,
丙: 教我純潔的是北國的雪花,
丁: 教我熱烈的是南疆的紅棉。
男齊:龍的故土,民族的搖籃, 錦繡山川,我們的家園。
甲: 到剛勁(jìng)端莊的方塊字里, 感受“水滸(hǔ)”“三國”的英雄豪氣;
乙: 到如歌如畫的唐詩宋詞中, 領略楓橋的鐘聲,大漠的孤煙;
丙: 在外婆的歌謠里牙牙學語, 女媧(wā)、大禹(yǔ)的故事縈(yíng)繞耳畔;
丁: 在爺爺?shù)谋蹚澫论?pán)跚(shān)學步, 冬子、雷鋒的腳印引我向前。
女齊:炎黃子孫,中華兒女, 黑眼睛黃皮膚,不改的容顏。
丁: 五月端陽,心隨龍舟把詩魂追趕,
乙: 八月中秋,借皎皎圓月遙寄思念。
丙: 敖(áo)包會上,射箭摔跤,盡顯小牧民的強悍;
甲: 手捧哈(hǎ)達,歡歌勁舞,獻給朋友美好的祝愿。
齊: 東方之美滋養(yǎng)著龍的傳人, 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心田。
齊: 我們銘(míng)記著中華母親的功德, 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
黃河纖(qiàn)夫拉不直問號般的身軀, 長城的古磚擋不住洋炮的彈片。
丙: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讓東方雄獅從噩夢中奮起。
甲: 先驅者的熱血復蘇了千年凍土, 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臉,
乙: “春天的故事”響徹大江南北, 中華啊!展開了嶄新的畫卷。
丁: 今天,歷史和未來將由我們焊(hàn)接, 時代的接力棒要靠我們相傳,
站在新的起跑線上響亮回答:
齊: 少年要譜寫中華更璀(cuǐ)璨(càn)的詩篇!
甲: 不期望腳下處處陽關道, 不幻想頭頂一片艷陽天,
乙: 不迷戀父兄給予的蜜罐溫床, 不忘記“最危險的時候”戰(zhàn)歌飛旋!
丙: 要做旗艦去長風破浪, 要做火箭去推動飛船,
丁: 要像利劍把貧窮斬斷, 要用愛心把世界相連。
甲乙: 聽,蘆笙(shēng)和嗩(suǒ)吶一齊吹響,
丙丁: 看,乳燕和雛鷹比翼聯(lián)翩。
四人: 五十六朵鮮花競(jìng)相開放, 裝點祖國萬里大花園。 讓先輩的英靈自豪地驚嘆:
齊: 啊!這就是我的中華! 這就是中華的少年!
弘揚民族文化朗誦稿 篇3
中華吉祥
長城萬里 彩綢舞蕩
那是中華民族騰飛翱翔
黃河滔滔 嗩吶聲響
那是中華兒女心花怒放
泰山巍峨 鑼鼓咚嗆
那是中華民族崛起雄壯
長江滾滾 縱情歌唱
那是中華兒女歡聚一堂
中華吉祥 天地喜洋洋
一天更比一天好
特色道路越走越寬廣
中華吉祥 人心暖洋洋
一年更比一年強
構建和諧萬眾齊歡暢
弘揚民族文化朗誦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叫鄭艷玲,是佳木斯市第一小學一名教師。在這春暖花開,萬木爭春之季,我很榮幸能夠代表學校參加這次評比活動,也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把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點粗淺認識向各位領導匯報。
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包括很多內容,概括地講,可以用“一片陽光、一塊沃土、三棵大樹”來表述。其中,“一片陽光”是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包括了天道自然、人天合一、五行相克、陰陽和合。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就像一片陽光,照耀著中華民族五千年前進的步伐。“一塊沃土”是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塊肥沃的土地,包括區(qū)域文化、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三個要素。上有陽光的照耀,下有肥沃的土地,就長成了“三棵大樹”,這三棵大樹就是儒、道、釋,好比這片“沃土”里的氮、磷、鉀,使得這片土地變得更加肥沃。
先師用這種文化治理魯國三個月就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四方之客歸之”的社會狀況;周朝的成康之治,更是達到“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可見其和諧程度;山西晉商,運用儒家思想,以義制利縱橫歐亞九千里,誠信為本稱雄商場五百年。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啊,四大文明古國中,也只有中國的文化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并一直隨時代發(fā)展至今仍閃耀光芒。
自秦漢以來,中國的GDP總值,一直占全球第一,占53%,最多時達到80%;到鴉片戰(zhàn)爭前依然是占32。9%,仍是世界第一;而20xx年,中國的GDP只占全球GDP的6%,美國占18%。中國當了幾千年的世界第一強國,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我們的民族文化!而且,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唯有5020xx年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我們國家本身有這么好的文化,為什么不去學習呢?我們國家有這么好的文明?為什么不去傳承呢?
具體到我們的教育來說,在教育過程中傳統(tǒng)文化對學生人格塑造、加強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增強社會主人翁意識、加強傳統(tǒng)道德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行為模式、思想傾向、心理傾向、心理素質、自我意識等多個方面塑造學生的人格和行為。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手段卻在我們的教育中經(jīng)常被輕視忽略。正是這種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缺失,使越來越多的學生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多的依賴家長,缺乏自立能力,欠缺勞動習慣;自私自利,不太合群,集體觀念淡薄;花錢大手大腳,不珍惜勞動成果;是非觀念淡薄的意識。在任何地方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沒有任何民族意識、集體意識、國家意識。這樣將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新時代的學生是一批沒有自己正確價值取向的人。對于學校來說,就必須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載體,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著眼于繼承發(fā)展它的心髓,適時開展人文素質教育和傳統(tǒng)美德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從小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熏陶,讓他們有更高的理想和抱負。
現(xiàn)在我要說,要想得到智慧、尊嚴、快樂,那么你一定要去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不僅要學習,而且要用自己畢生的力量去傳播,因為現(xiàn)在全世界都需要這種文化。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更喜歡另一種說法:天下之事教育為先!我們從事的是教育子孫后代的職業(yè)。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有責任向學生傳播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用傳統(tǒng)文化凈化靈魂,升華思想,將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發(fā)揚光大。
謝謝大家!
弘揚民族文化朗誦稿 篇5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后,在一樁樁英雄事跡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huán)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tǒng)的長期發(fā)展歷程中,表現(xiàn)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yōu)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fā)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yǎng)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后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民族精神,無疑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xx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fā)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huán)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huán)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并使其變?yōu)闊釔圩鎳ㄔO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說,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fā)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yǎng)。
當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知難而進、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于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時代而不斷發(fā)展;不囿于陳規(guī)而勇于創(chuàng)新;不敢于驕傲而奮發(fā)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復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精神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精神發(fā)展的攻堅戰(zhàn),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圣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著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后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精神,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xiàn)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
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弘揚民族文化朗誦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是來自。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弘中化傳統(tǒng)文化,展名校學子風采。
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勵著多少中華兒女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教誨激勵和成就了多少中華偉丈夫,民族大英雄。還有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壯舉,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胸懷,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都讓我們回想起中華民族一段又一段蕩氣回腸的歷史。從古代的四大發(fā)明到如今的“神八”飛天,中國人演繹了多少了不起的神話!
梁啟超先生早就說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作為祖國未來接班人的我們,肩上的責任重大。因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培養(yǎng)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青年全面發(fā)展的需要。而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有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它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為世界的發(fā)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因此我們有必要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其指引著我們大學生前進的方向。那么作為大學生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呢?
我們孝敬父母,用一杯淡淡清茶,一句貼心的問候,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尊敬師長,文明禮貌,處處體現(xiàn)著我們禮儀之邦的風范;我們努力學習,“敬業(yè)樂群、臻于至善”,不斷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雖然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只是一些簡簡單單的平凡之事,但是我堅信,潤物細無聲,終有一天,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一定會深入人心。
我們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黃河在我們的血脈中流淌,長城讓我們永遠剛強,“神舟”載人飛船使我們的天地無限寬廣。傳承了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正等待我們去發(fā)揚光大。
“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未來屬于我們,世界屬于我們,讓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熏陶下,刻苦學習,頑強拼搏,時刻準備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