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部隊感人散文(精選3篇)
朗讀部隊感人散文 篇1
軍旅如歌
人們常說:詩言志,其實,歌又何嘗不是如此!歌是永恒的旋律,歌是時代的強音。每一代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歌,軍人亦不例外。當兵的人愛唱歌,尤其愛唱軍歌,大抵是因為軍歌道出了當兵人的心聲,唱出了當兵人的情懷……
彼伏的歌聲響起,無論你身在其中與否,都無法不被感動。在軍人眼中,唱軍歌不僅僅是一種文化、一項傳統,更是一種需要、一份#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end#情結,它早已成為軍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當兵的人唱歌不講究太多的技巧,卻十分注重“氣勢”,不怕唱不好,就怕唱不響。不唱則已,要唱就得一鳴驚人,尤其在與友鄰單位拉歌或賽歌時,兵們的“精、氣、神”格外重要。筆挺的軍裝、嚴整的軍容、嘹亮的歌聲,輔之以激情四溢的指揮……只要在“氣勢”上能壓倒對方,就算偶爾忘詞走調,也同樣能多一分勝算!假如有幸遇上旗鼓相當的對手,兵們拉起歌來,“音量”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干部也好,戰士也罷,此時一個個均已臉紅氣粗,大有“劍拔駑張”之勢,場面頗為壯觀!
既然是拉歌、賽歌,自然得分出高低,可當雙方的歌聲此起彼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時,較量的已不再是唱歌本身,而是一種“士氣”、精神與意志!
軍人往往用歌聲展示火熱的軍旅生活和豐富的情感世界。從“我是一個兵”到“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再到今天的“軍人道德組歌”,盡管時代變遷,歌的內容日新月異,但衛國戍邊、愛軍尚武的主題卻始終沒有改變。正如有的歌中唱的那樣,軍人也向往陽春白雪,也憧憬風花雪月,也珍視天倫之樂,但與常人不同的是,軍人的這種愛顯得更深沉、更凝重!在一首首或雄壯激昂、或清新雋永、或舒暢明快的軍歌聲中,我們總能從中聽到那洋溢著軍人浩然正氣和赤子之情的心聲!
軍人正是以這種特有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無限的忠誠,對人民無比的摯愛,對故土親人的深情眷戀……這一種忠誠、這一份情愫,定會隨軍歌相伴每位軍人的軍旅人生。軍旅如歌,如歌軍旅!
朗讀部隊感人散文 篇2
軍隊的生活,真讓我著迷。
軍人,是多么嚴肅的一個職業 !從小我就希望自己也能當一名軍人......
我們剛從軍訓基地回來,更是我對軍隊的生活著迷了!其中教官對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見土地就爭,見紅旗就扛!"
我們到了軍訓基地,是我最難忘記的就是最后兩天!也許許多人都會認為,我一定是馬上就可以看見父母了吧!其實并不是,我是不舍得離開這,離開軍隊的生活,離開教官,離開自立自強的生活!如果可以讓我再留幾天,我一定會留下來的!雖然這兒的生活條件不如家里......但我還是會毅然決然的選擇留在這里。
最后一天快要來了!我們很舍不得離開這兒,離開教官,但我們終究還是得離開這兒,離開教官......在要走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開展了聯歡晚會,感謝教官這幾天給我們的訓練。聯歡過后,我們又投入了訓練當中。我們又拉了幾遍程序,之后,我們與教官聊得十分起興。
離開的日子最終還是來了,我們將我們這幾天所學的知識都想所有的教官、老師和其他班同學展示了出來,而且我們班完成的是最出色的。然后,我們還和我們那位好哥哥——教官合影了,這樣也可以讓我們記得這一段美好的回憶。
在我們坐的車即將離開基地的大門時,我們的哥哥向我們敬了一個軍禮!我們與他共同的深望了對方,好似哥哥舍不得他的妹妹、弟弟們一樣。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首軍歌還不時的在我耳邊響起......我長大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名軍人!和我們的哥哥一樣!
軍隊的生活,你一定要等我,我一定會向你跑去的,一定要等我呀!一定要等我!
朗讀部隊感人散文 篇3
時光飛逝,晃眼間,歲月的年輪已經走進了中年的步伐。回首昨天,驀然發現自己已經從一個懵懂少女變成了中年婦女。有點不甘,有點恍然,一切就這樣悄然而至。站在鏡子前,細細地端詳著不再年輕的自己,歲月的痕跡已悄悄地留在了臉上。隨時光一起流逝的是童年的無窮童趣和快樂、青年的血氣方剛和沖動,伴歲月留下的是臉上的皺紋及心智的成熟。女人到了中年,終于明白愛情原來并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所有的櫻花浪漫的愛情只是片刻絢麗的輝煌,那場風花雪月的事也只會偶爾在看電視劇時腦子里閃過一段曾經的浪漫鏡頭。看著街上的少男少女互相擁著親密走過眼前,覺得那般情景是那么似曾相識,但似乎又是那么遙遠的往事了。中年女人不再渴望什么驚天動地的愛情,不再想去愛得死去活來。能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丈夫的體貼,孩子的快樂,父母的健康便是中年女人最大的安慰了。人到中年,歲月知秋。“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與其說這是對后代的叮囑,倒不如說是人到中年后的感慨和體會。
中年女人,不再像年輕時,終日做著異想天開的夢,不再不著邊際地遐想未來。總以為青春會永駐,總以為那個心中的白馬王子會騎著白馬來到身邊,打著青春的招牌肆意輕狂放縱,用容顏的光彩做著虛無縹緲的夢。不再像年少時那般喜歡聽雨,喜歡靜靜地站在雨中漫步,任由淅瀝的小雨浸潤著干涸的心靈,也不再喜歡吟詠戴望舒的《雨巷》。遇到下雨,心里唯一想到就是送孩子上學時不要讓他淋到雨……人到中年,一切都已成定局,所謂的未來也就成了一個永遠也無法實現的夢。再也無法瀟灑地背起行囊,去選擇更理想的境遇;無法浪漫地走出圍城,去瀏覽更迷人的景致;無法拋棄現在擁有的一切,重新尋找一條登山的捷徑,眼前似乎都是下山的羊腸小道。這就是中年,遺憾的中年,郁悶糾結卻又無可奈何的中年,也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客觀現實。郁悶的同時,心中又安慰著自己: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景色,每一種年齡也每一種的選擇。少年有春的活力,青年有夏的熱烈,中年有秋的成熟,老年有冬的平淡。雖然我們無法拒絕容顏的衰老,但是我們卻可以抗拒心靈的衰老。只要我們保持著一顆永遠年輕的心,生命就會保持鮮活的血液,生活就會保持醉人的芬芳。
中年女人,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上有需要照顧的老人,下有正在一天天成長的孩子。中年人便成了家庭的頂梁柱,你也不再是為自己一個人而奮斗了。當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磨難時,哪怕前面是血雨腥風,哪怕迎接你的是荊棘叢生的羊腸小道,你也只能咬緊牙關向前沖。人到中年,見識了更多的人,懂得了更多事,經歷了更多的風雨坎坷,也懂得了許多為人處世之道,這些都將是我們多彩人生的一筆筆的財富。而這一筆筆財富是用任何金錢也買不到的,也是年少輕狂時從來嗤之以鼻的過往。它是歲月的見證,也是生活饋贈給中年人的一份厚禮。歲月,仿佛黃昏余輝下的炊煙,裊裊地消散,不知不覺中便和天融為一體了。當你再抬頭仰望蒼天時,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了,往事已在不經意中隨風逝去了,只留下一縷寂寥的輕煙,任由你的思緒在無盡的蒼穹中猶豫彷徨。也許,未步入中年的人是無法體會和感受那種心境的。
中年女人,漸漸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容忍,曾經躁動的心也漸漸淡定起來。不再如年少時整日怨天尤人,也不會再如年輕時那般大喜大悲。眼中的光彩,四肢的自如,所有曾經釋放的激情,都在不經意時被日與夜的明滅一閃間掠去了風采。不會再對著家中的音響毫無顧忌的大聲高歌,自我陶醉在音樂的瘋狂中。走在鄉間的小路時,也不會再去采擷一朵我見猶憐的小野花。看著它自由地在風中輕揚飛舞時,會讓你想起美好的青春歲月。暖暖的風一片一片吹開紅潤的花骨朵,柔和的陽光緩緩地移上枝葉的肩膀。人到中年,恍然如夢,夢里花落知多少,人生中的每一次無奈,便是那撒落在地的片片花瓣。一朵花,一個人,生命如此美好,又如此傷悲。有一股歲月的泉水慢慢向我們溢來,涼絲絲的從腳底淌過,飄起我們輕盈的身體,漫過我們迷惘的雙眼,嗆進我們胸口歲月的潮水,暗示著我們生命的秋天已經來臨了。我們終于瞪大紅絲遍布的眼睛,看不清來路,找不到去路。只有大聲地吟誦著“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中年女人像秋葉般的靜美,淡淡地來,淡淡地去,淡淡地相處,給人以寧靜,給人以淡淡的欲望,活得簡單而有味道。給自己一個最美好的心情,平平靜靜地,開開心心地,享受人生路上的每一個人物,享受人生路上的每一處風景,享受人生路上的每一件事情,享受人生路上的每一場離合,享受自己這唯一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