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詩歌朗誦稿(精選3篇)
大學畢業詩歌朗誦稿 篇1
畢業生
作者:泊鳴
總在繁華的街景處逗留著蒼白色的夢
凌厲的風雨澆透我單薄的身軀
如一束你眼角的薔薇
舉著頭,任思緒游走
你秋日午后嬌美的影子
從此打破我沉寂了二十載的洪流
在那個暴風雨交接的夜晚
奔向你的夢境
夜色如此灰暗
活活將血紅色的心染就呈鐵銹
誦讀所有的前世卷軸
層層疊疊的約定
我早也在那個相遇的路口等候
有誰還相信最初的情愛和永久
這愚笨的人兒啊
任歲月殘燭飛逝我們的青春容顏
在黑夜里露著獰獵的嘴臉
放肆的笑或是欲絕的悲痛
像幾塊大色調將天空畫滿
也像幾道深深的傷口
刻進心頭
在淚水迷茫處
回眸四年激蕩起伏的光陰
轉過頭
啟程的腳步是否將我們化成木偶
向北的回不了頭
向南的回不了頭
是否這是命運?
還是原本我們就沒有想過永久擁有?
隨手丟棄
一切都淹沒
這個飄著梔子花香的季節
如同悲劇
有一個好的開頭
總有一杯傷感的苦酒
此刻,我有幸化作朽筆
詮注在啟程的路口
黎明處
又一次看到撲面而來的的洪流
涌進我的心口
大學畢業詩歌朗誦稿 篇2
畢業歌
作者:蟬飲清露
每個清晨
我們迎著朝陽邁進校門
校園里漾起歡快的笑聲
課堂上我們學得認真
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領略科學掌握技能
我們還學會了怎樣做人
成績、進步是粉筆化塵
恩師額上又添一道皺紋
這個清晨
我們將邁出母校大門
六年光陰匆匆
五彩畫卷般的歷程
印刻在成長的途中
滿載美好的憧憬
奔向理想擁抱成功
友誼珍存
歲月深處永不忘的純真
大學畢業詩歌朗誦稿 篇3
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舉行清華大學20xx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和各位老師,向你們致以最衷心和最熱烈的祝賀!
清華,承載了大家最美好的一段青春時光。四年來,你們每天騎著自行車穿行在清華園。清晨到圖書館前排隊占座,黃昏去紫荊操場揮汗如雨;在課堂上傾聽思考,在寢室里夜話人生。你們是最后一屆記得十食堂的同學,是清華路、學堂路、紫荊路命名后第一屆畢業的同學,也是讓當年的“校內網”、現在的“人人網”風靡起來的第一屆同學。
四年時光,我也與你們共同經歷了很多:還記得你們在紫荊樓前,為汶川災區群眾獻血的長龍;也記得在主樓前,你們為玉樹人民祈福的身影;還記得國慶六十周年慶典上,你們在天安門前整齊通過的方陣;更記得北京奧運期間,你們在水立方志愿服務的笑容……
前年冬天,我參加同學們舉辦的“與校長面對面”活動時,有同學問我:怎么看待來到清華的每一個學生?我說,我把你們每一位都看作一塊“璞玉”,希望你們在清華獲得充分的滋養和磨煉,成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在過去的四年中,學校也正在通過各種方式,來為大家創造這樣的環境和空間。比如吸引更多國際一流學者到清華任教,如施一公教授等;比如改革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如清華學堂計劃的設立和經管學院的通識教育改革;再如加大力度推進國際交流,在你們中間,超過20%的同學擁有了到海外學習訪問的經歷。當然,我們還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夠,比如清華總體上對課業的要求比較嚴格,學分績的壓力比較大,給大家自主學習的空間不足,對同學的個性發展和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支持不夠,一些教育改革的舉措也未能惠及每一位同學,等等。
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謝大家,感謝你們對母校的包容與熱愛,感謝你們伴隨清華一起成長。相信在這里留下的所有幸;蚩酀、進步或彷徨、成功或遺憾,都會化為屬于你們每個人的終身難忘的清華記憶!
今天的畢業典禮以后,你們中有不少人還會繼續留在清華園,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但也有很多人將要離開這里,到國內外新的地方去學習、工作、生活。無論走到哪里,“清華”已經成為你們身上最深的烙印。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到“行勝于言”的校風;從“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會通理念,到“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的實踐精神;從“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學術品格,到“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和“我愿以身許國”的強烈社會責任意識,再到“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體育傳統……這些都是你們的精神財富,也是母校對你們的殷切囑托。多少年后,老師教給你們的許多知識也許已經過時或者已被遺忘,但我相信,清華的精神將融化在你們中大多數人的血液里,體現在你們的行動上。
此時此刻,如果讓我送給同學們一段臨別贈言,我想站在今天這個時代,再來闡釋一下我們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何謂自強不息?我校老校友、著名歷史學家何炳棣先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1965年,林家翹先生應邀到芝加哥大學訪問時,曾對他說:“要緊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萬不要作第二等的題目!”這就是老清華人的抱負——做事就要做到一等!今天的中國正在崛起,未來的幾十年,中國將在世界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這個時代的清華人,我們沒有理由不樹立這樣的雄心和抱負。我衷心地鼓勵各位同學,不要隨波逐流、小富即安;更不要朝秦暮楚、輕言放棄,而要堅持理想、追求卓越,做出第一等的事業!
何謂厚德載物?清華的建立與國恥相連,救亡圖強、愛國奉獻從來就是清華人心中最重的傳統和責任。大禮堂西側聞一多先生塑像旁邊,刻著他的一句名言:“詩人主要的天賦是愛,愛他的祖國,愛他的人民!”我相信清華的同學都有這樣的熱忱,我更期望大家能夠把自己的熱忱化為一生都堅定和堅持的行動,為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而努力,不因社會的磨礪褪色,不因個人的坎坷動搖。魯迅先生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我衷心希望各位同學在未來的道路上,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無論處于何種情況,要“做第一等的事業”,“做中國的脊梁”!
同學們,你們是清華在百年華誕前送別的最后一屆本科生。“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清華過去百年的輝煌,是由你們的學長擔當起來的,而清華新百年的光榮,則寄托在你們新一代清華人的肩上。我衷心希望你們不負清華的培育,也衷心地祝愿你們每一位都健康、幸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