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情感散文朗誦感人(通用3篇)
配樂情感散文朗誦感人 篇1
起風了,天氣突然轉冷。梧桐樹冷清地佇立街頭,猶如我孤單的影子。
我在梧桐樹下站立了很久,似乎是一個季節,又似乎是一個世紀。
我想讓風兒告訴你,我想你,真的想你。
看著梧桐樹把曾經血肉相連的葉子瀟灑地放下
任憑葉子在風中做生命的最后一次飛翔,我的心里卻很無奈。
也曾經把你放下,把你忘卻,明明懂得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有些人,有些事,放手就好,可我做不到。多少次我對自己說
別把你放在心上,再不要想你,牽掛你,可你象一棵梧桐樹
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只要有輕微的風吹來,就搖晃不止.
每一次的相聚,樹上就茂盛著著思念的蒼翠
面對面地坐著,輕輕地說,細細地聽,手握著手,心貼著心,然而思念
沒有減去半分,直到告別,才想起還有許多的話沒有出口。
每一次的別離,都是思念的開始,或是眼睜睜地看著你的背影消失,
或是狠狠心轉身離去,內心千頭萬緒,任淚水落下臉頰,肆意成河。
你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我想你,很想你!
我相信你說的是真話,我要讓風兒告訴你,我也想你
想你的時候心里隱隱地疼痛,伴隨著甜蜜的快樂。
有一條路沒有盡頭,路旁是我為你種下的梧桐樹;
有一條河永遠無法跨越,那是歲月為我設置的屏障。
我前生一定是犯下了過錯
上天把我安置在河的這頭,沒有橋,我永遠也不能走到你的身旁,
只有遠隔重洋,遙遙地思念你,思念如風。
起風了,天很冷。此刻,你在哪呢?在寒風中奔走?還是在窗前獨思?
你是否知道,在梧桐樹下,我在想你?
想你的時候我念著你的名字,想象著你匆匆來去的模樣,你的寒熱,
你的喜怒哀樂,都牽動著我的心。
風吹落了片片黃葉,每一片都寫著:我想你!
別走太快,停下你的腳步,聽聽我,好嗎?
別走太遠,讓我的目光能夠鎖住你,看看你,好嗎?
你知道嗎?我是想過把你放下的,想你太累,
想你太苦,能夠輕松地把你放下,多好。
可是 我能把你放下嗎?我能嗎?
在這風中,任由思念蔓延,我就已經明白,放不下的是你!
不知道此刻你在哪里?不知道此刻你是不是想我?
我只想讓風兒告訴你,我想你,真的 想你!
配樂情感散文朗誦感人 篇2
典感人散文欣賞
02
那個叫爸爸的男人
身邊的朋友,提起自家老爸,印象最深的,不是抽煙,就是喝酒,要么就是賭博。
聽完,心里偷偷的竊喜,看來老爸不是三好男人,而是n好男人,嘿嘿!
老爸,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不愛抽煙,不愛喝酒,更不愛賭博,有擔當,疼妻子,愛女兒……
老爸口袋里偶爾會揣一包煙,但不抽,只是,與他哪些哥兒們相聚時,拿出來撐場面,自己偶爾會吸上一兩口,然后就滅掉了。
老爸本來就不會喝酒,記得一次,在別人的喜宴上,被逼敬酒,敬的頭有點暈,起身欲走,誰料,一個踉蹌,額頭跟墻角來了個親密接觸,然后,貼了整整一個禮拜的創可貼,于是乎,在老爸的意識里,酒,便更不是好東西了!
老爸從來不賭博,因為厭惡,說那是不務正業的人才干的事,贏了,想贏的更多,輸了,想著把輸的贏回來,又不是賭神,逢賭必贏,有那閑錢不如拿去買吃的,更實際!別以為老爸生活就沒什么樂趣了,看看書,看看新聞就是他最大的樂趣了!
老 實說,在我看來,老爸對老媽還是挺疼愛的,還記得,老媽身體不好在外打工,老爸就時不時的電話打一個過去,“摧毀”老媽的意志力,說賺那么一點點錢還不如回家享福,家里不缺那點錢,其實,老爸是心疼老媽不值得為了那么一點錢累壞自己的身體;其次是,老媽不在,老爸覺得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不過最后,老媽還是 屁顛屁顛的回去了,嘿嘿!
都說,女兒是老爸上輩子的情人,我覺得這話也不無道理嘛!
記得,那會兒念初中,春末夏初,氣候忽冷忽熱,以為就過夏天了,光帶清涼的衣服了,哪知,第二天下起了暴雨,氣溫驟降,以為要被凍死了,就在這時,老爸驅車冒著大雨,就為給我送件棉衣,臨走時,還叮囑“快穿上”!望著老爸漸行漸遠背影,一個瘦小的身影早已熱淚盈眶!
還 有一次,讓人揪心的“小災”,讓生活不緊不慢的老爸,慌了神,擔了心,念大二時,貪睡從床上摔進醫院里,老媽說從凌晨三四點接到我出事的電話,便怎么也閉 不上眼,恨不得馬上天亮,天一亮,老爸就買了仙游到漳州的票,馬不停蹄得趕到醫院把我接回家。我知道,從接到電話的那一刻起,每一分一秒對老爸都是那么煎 熬。對不起,女兒讓你擔心了!
幸虧回家修養一個月后,便慢慢康復了,不知道老爸那段時間操碎了多少心!
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男人,有時看著他的背影,我會莫名的心疼。
惟愿老爸身體健康,平安一生!
倘若有來生,我希望換我做父母,還老爸這一世情!
老爸,愛你,晚安!
配樂情感散文朗誦感人 篇3
愛的回音壁
畢淑敏
現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幾乎都是一個孩子,關愛之心,大概達了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獨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問過。孩子們撇嘴說,不,沒覺著誰愛我們。
我大驚,循循善誘道,你看,媽媽工作那么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家,多不容易!他們多么愛你們啊……
孩子很漠然地說,那算什么呀!誰讓他們當爸爸媽媽呢?也不能白當啊,他們應該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這難道就是愛嗎?愛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樣讓由你一手哺育長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愛呢?從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縷光線時,已被無微不至的呵護包繞,早已對關照體貼熟視無睹。生物學上有一條規律,當某種物質過于濃烈時,感覺迅速遲鈍麻痹。
如果把愛定位于關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他的看顧漸次減少,孩子就會抱怨愛的衰減。“愛就是照料”這個簡陋的命題,把許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領入誤區。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離異或是早逝。但它災變的副產品,帶著天力人力難違的僵冷。孩子雖然在追憶中,明白了什么是被愛,那卻是一間正常人家不愿走進的課堂。
孩子降生人間,原應一手承接愛的乳汁,一手播灑愛的甘霖,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簿。可惜從一開始,成人就間不容發地傾注了所有愛的儲備,劈頭蓋腦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滿。全是收入,沒有支出,愛沉淀著,淤積著,從神奇化為腐朽,反讓孩子成了無法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我又問一群孩子,那你們什么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沒指望得到像樣的回答。一個成人都爭執不休的問題,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問一位熱戀中的女人,何時感受被男友所愛?回答一定光怪陸離。
沒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堅定。
我幫媽媽買醋來著。她看我沒打了瓶子,也沒灑了醋,就說,閨女能幫媽干活了……我特高興,從那會兒,我知道她是愛我的。翹翹辮女孩說。
我爸下班回來,我給他倒了一杯水,因為我剛在幼兒園里學了一首歌,詞里說的是給媽媽倒水,可我媽還沒回來呢,我就先給我爸倒了。我爸只說了一句,好兒子……就流淚了。從那次起,我知道他是愛我的。光頭小男孩說。
我給我奶奶耳朵上夾了一朵花,要是別人,她才不讓呢,馬上就得揪下來。可我插的,她一直帶著,見著人就說,看,這是我孫子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愛我了……另一個女孩說。
我大大地驚異了。訝然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鐵的邏輯。更感動他們談論里的鄭重神氣和結論的斬釘截鐵。愛與被愛高度簡化了,統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感到了一個幼小生命的意義。成人注視并強調了這種價值,他們就感悟到深深的愛意,在嘗試給予的現時,他們懂得了什么是接受。愛是一面遼闊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愛意反復回響著,折射著,變成巨大的轟鳴。當付出的愛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時,孩子終于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圣。
被太多的愛壓得麻木,騰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給予和領悟愛的雙重任務。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同圍的人。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不要抱怨孩子天生無愛,愛與被愛是鐵杵成針百年樹人的本領,就像走路一樣,需反復練習,才會舉步如飛。
如果把孩子在無邊無際的愛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剝奪了他感知愛的能力,育出一個愛的低能兒,即使不算彌天大錯,也是成人權力的濫施,或許在遭天譴的。 在愛中領略被愛,會有加倍的豐收。孩子漸漸長大,一個愛自己愛世界愛人類也愛自然的青年,便噴薄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