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配樂散文(精選3篇)
幼兒配樂散文 篇1
在我的夢里張著噴香的嘴唇和我說話的是花花呢。我拈起小公主樣的裙擺,在它們中間走來走去,吻吻這個,摸摸那個的。
哦,花花,花花,你們誰愿意和我去拜訪賣火柴的小女孩呢?
花花都張開粉嫩嫩的笑臉,粘到我的裙擺上,說起了像鈴鐺一樣叮當響的話兒來:“我們都愿意去拜訪她,給它送去快樂和溫暖。”
安徒生爺爺是不是也聽到了我們的談話呢?他怎么要讓賣火柴的小女孩死掉呢?也許是安徒生爺爺派你來找我,賣火柴的小女孩哦,要不我們怎么會夜夜在花花的園子里相見呢?也不知是你夢我,還是我夢你?其實我也想借助神奇的火柴,在它美麗的火焰中,帶你離開那個冰冷的世界,我們唱著歌兒,飛到花花的園子里,穿起用花瓣做成的裙子,吃著甜蜜蜜香噴噴的食物,還讓你的奶奶陪在你的身邊,花花環繞著你們,它們叮叮當當地響著,就像為你們敲響的溫馨幸福的鈴鐺。
花兒叮當響。在夢里,我告訴花花許許多多動人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們感覺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要珍惜!讓愛心溫暖每一個角落,世界的美麗就更加多多。
幼兒配樂散文 篇2
火的冰
作者:魯迅
流動的火,是熔化的珊瑚么?
中間有些綠白,像珊瑚的心,渾身通紅,像珊瑚的肉,外層帶些黑,是珊瑚焦了。
好是好呵,可惜拿了要燙手。
遇著說不出的冷,水便結了冰了。
中間有些綠的,像珊瑚的心,渾身通紅,像珊瑚的肉,外層帶些黑,還是珊瑚焦了。
好是好呵,可惜拿了便要火燙一般的冰手。
火,火的冰,人們沒奈何他,他自己也苦么?
唉,火的冰。
幼兒配樂散文 篇3
1.別把“為什么”、“怎么”掛嘴邊。“怎么這道題都會錯啊”“你干嘛要這樣做呢”……這樣的話大都是責備,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很多人從小就聽著這樣的話長大,他們又把父母的這些教育習慣施加給自己的孩子。建議家長多從正面說話,提有建設性的建議,多說說“怎么做”,幫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加以改進。
2.先共情,再引導。當孩子主動找你傾訴時,你應該高興,因為他信任你。如果你對他不理不睬或敷衍,或許幾年后就輪到你抱怨了,“這孩子有啥事都不跟我說”。家長要先共情,也就是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才能站在他的角度,幫他跨過難關。
3.探“情報”,從細節和別人的事談起。3歲后的孩子往往有了一定的隱私意識,學校里的事情不太愿意告訴家長。家長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如果籠統地問“今天怎么樣”,孩子可能敷衍說“還行”,或為了隱瞞錯誤而閉口不提。家長一方面可以問細節,比如“今天語文課學了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問別人的事,比如“你同桌考試得了多少分”,進而可以讓話題順利進行下去。
4.偶爾跟孩子一起做白日夢。有時孩子會天真地說,“明天要是不用上學就好了”。有的家長會火冒三丈,批評孩子。其實孩子或許就是隨口一說,或許隱含著某些內情,比如被小伙伴欺負。家長不妨順著說,“是啊,媽媽要是可以不上班就好了”,讓孩子知道家長是理解他的,還能接著問“寶貝為什么不愛上學呀?在學校里不開心嗎?”等,以便了解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