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古詩詞朗誦稿(通用3篇)
愛國古詩詞朗誦稿 篇1
《白馬篇》
作者: 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愛國古詩詞朗誦稿 篇2
學了中國古典文學,我感受到詩歌是中國古代最美的文學,最動人的文學,最擅長抒情的文學。它們深微隱幽,意味淵永。時而美到極處,又豪放到極處。情調閑雅,懷抱曠懷,雄放慷慨,動人心魄。細細品味,又是最能讓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詞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體會的。初讀時的驚艷只是膚淺的直覺,真情的流露才是詞的魅力所在。如果說詩凝練的語言使詩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詩往往不如含義雋永的詩句膾炙人口的話,那么詞則不然,詞中的空間足夠詞人縱橫馳聘,洋洋灑灑道出切身感受。讀詞的過程實際上是揣摩詞人情感的過程,詞的美麗也只有懂詞的知詞的人才能感受的出來。
詞源于唐代的曲子詞,句子有長有短,和樂曲緊密結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不斷增加,夠歌唱的詞比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更適應市井娛樂生活的需要,而當時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銳,句子長短不齊的詞也更便于抒發人們憂國憂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漸興盛起來,取代詩而成為文學的主流。
在宋詞的發展繁榮過程中,整個社會的導向作用同樣十分明顯。如果說唐代的詩人在某種程度上還只是供皇室及統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詞人已由被人欣賞而一躍登上了政治舞臺,并成為宋代政治舞臺上的主角。宋代皇帝個個愛詞,宋代大臣則個個是詞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都是當時的著名詞人。在封建社會中從不出頭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為一代詞宗,名垂千古。
宋詞不同于一般宋詩的散文化、議論化。善于將抒情與寫實景完美結合。在唐五代小令基礎上,宋代演為許多中調和長調,在曲折動宕、開闔變化中,是情景緊密交融,其細致、具體、微妙處,有的甚至勝過唐詩。宋詞又長于比興,多以微妙而又細致的比興手法,藉景物表達內心復雜而隱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傳統來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宋詞形成了眾多的藝術風格。宋詞雖然沿襲著唐五代的傳統以抒發情感、靈性為主,形成“詩莊詞媚”的分野,以婉約為宗,但后來由于時代生活的變化,題材的擴大,藝術個性得到重視,藝術手法漸趨多樣,所以使宋詞風格在婉約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髙曠清雄、典雅精工、騷雅清勁等多種風格。
宋代的詞,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它的姹紫嫣紅、千姿百態的豐神,與唐詩爭奇。它如行云流水,臨風伴月,最擅抒情。寫艷情而不纖佻,寫富貴而不卑俗。宋詞雖然風格眾多,但大體上可分為豪放派和婉約派。豪放派的詞,瀟灑超脫,高遠清雄。猶如沙場的英雄,一腔熱血,又有恢弘的剛健的氣魄。婉約派的詞,猶如淅淅瀝瀝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聲靜氣。它典雅精工,情景交融,曲盡情態。
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他把詞從娛賓遺興的天地里解放出來,發展成獨立的抒情藝術。細品蘇軾的詞,一首首皆是一粒粒珍珠,隨便拾起一粒,都光彩照人。山川勝跡、農舍風光、優游放懷、報國壯志,在他手里都成為詞的題材,除了風月柔情,他也把詞從花間月下走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也把詞轉化成了言志抒懷的工具。
他用詞表現自我,是抗敵御辱的愛國熱忱,是懷古的沉郁情思。他用豪邁磅礴的語句贊歷史豐功偉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用起筆恢弘的氣勢,連接廣闊的歷史時空,貫穿著無數英雄豪杰。他用《念奴嬌》為我們講述了輝煌的歷史故事,他用雄麗之至的語言,寫出了一個橫塑賦詩的曹操,馳馬射虎的孫權,隆中定策的諸葛亮和足智多謀的周公瑾!叭松鐗,一樽還酹江月”,歷史現實交相震撼,讓人忽然醒悟,既然人生如夢,何不寄情與大好河山?
內容的大起大落,橫絕古今。古往與今來,哲理與人生,貫穿在他壯麗恢弘的辭藻之中。高起然后低徊,平穩過渡后激昂慷慨至極,雄風浩蕩。品讀他的詞,是感受熱烈奔放風格,是念出短促有力的音律,又是思考沉郁過后,復歸于沉靜的思考。
在詞壇上,以婉約著名的要數那突破束縛的一代杰出的女詞人:李清照。
她用委婉細膩的筆觸,和女性特有的心靈感受,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可愛少女。清新明麗的語言凝練優美,誰都能讀出她筆下那嫵媚婀娜少女的含羞多情。
她以婉約雋秀的語言,大膽的抒發對丈夫的真摯愛情!兑患裘贰分校ㄅc水的比喻,請隨景生,情景交融,似不經意又無脂粉氣。“云中誰寄錦書來”,又以大雁傳書的浪漫吐露相思之苦!安畔旅碱^,卻上心頭”,更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辭藻清新生動,意美音佳,蘊藉而含蓄。
南渡以后,國破,家亡!讓這個曾經幸福的閨秀為顛沛流離的孤苦生活而愁。她“尋尋覓覓”又無所寄托的失落感,只有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的環境中獨自傷心!把氵^也,正傷心”,又是舊時相識的大雁飛過,可丈夫已死,這錦書以無處可寄。想想,只有“傷心”。她觸景生情,悲秋自憐:“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菊花盛開,而自己已由于憂傷愁苦而憔悴瘦損,無心摘花,盡是難罷難休得相思!
大珠小珠落玉盤似得疊詞,急促的節奏,凄婉的情調,把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凝集心頭,描繪的淋漓盡致。讓我們不由得傷感起來。和著淚寫下了千古絕唱的《聲聲慢》,是她用最凄美細膩的筆觸描繪的她晚年的心境:怎一個愁字了得!
品味李清照的詞,清如水,純如酒!
這就是宋詞的美麗,美在詞人滿腔愛國熱血,美在詞人脈脈兒女情長。千年風霜縱是無情,但詞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卻依舊生動。
愛國古詩詞朗誦稿 篇3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齊云樓上事,已上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