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散文朗誦(精選8篇)
情感散文朗誦 篇1
經典優美散文
01
青色煙雨
草長鶯飛,江水如藍,又是一年春天。孤單思念中春色漸濃,繁花燦爛,楊柳如煙,間或煙雨綿綿。
一樹樹的桃花在綠色原野中開的正歡,桃花灼灼,為誰而艷?春事無邊,這個春天,誰的桃花運正旺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不是我,也許永遠不會是我。我只是個孤獨的人。愛,離我很遙遠。一點塵緣,如風箏一樣斷了線。
雨后的梨花上掛滿了水珠,風微微吹過,點點滴下,猶如哭泣的淚水。你也是為分別的人兒流淚嗎?你也能體會我那份深深的思念嗎?絢爛的桃花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又有幾人能注意到躲在角落里靜悄悄開放的你呢?正如沒人注意到我一樣。
那年春天,我送你遠去,細雨紛飛,伴隨著我的珍重聲,你上了船,漸行漸遠,消失在煙波深處,唯余江水連天。從此望斷天涯,再也不見你的蹤影。
別后無言,只有我落花般的思念。鋪開畫紙,拿起丹青,想把那份心境畫下來,卻感覺無從落筆。世上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何況卑微如我?你不懂,我又畫給誰看?
我始終夢想有一天你從船上跳下來,笑著說:我回來了。夢畢竟是夢,從春到夏,年復一年,只看見江水無邊。秋天到了,一地殘紅,碎了一地思念,誰懂?那一簾幽夢也如落花一樣枯萎飄零。
江南的春天,天地一片蔥蘢,碧綠的流水,遠處的青山,青蔥的樹木,青色的小草,以及我手中的青傘,一襲的青袍,還有記憶中你最喜歡的淡綠衫子。蒙蒙的細雨在無盡的青色映襯之下,似乎煙雨也成了青色的,仿佛整個江南都處于青色煙雨籠罩之下。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是否也有這樣的青色煙雨,我只知道這里是最美的。遠方的你也會想起此情此景嗎?
青色煙雨之中,一個孤單的身影靜靜立著江水邊,等著你的歸來。
驀然回首,才發現流年似水,我們天涯相隔已是經年。指尖滑過多少年華,時光翩躚,不再少年。那縷幽香漸漸淡遠,何日才能見你回還?
花開花謝,終歸飄零歸塵,我愿意只記住花開瞬間的那份美好。美人如花,終將遲暮,我愿意只記住你青春的風采。我對你得感情也許永遠沒有結果,只要我愛過,能留下一片美好的記憶,也就足夠了。在我生命的盡頭,我可以欣慰的說,我這一生沒有白過。
縱然千帆過盡,再也等不到我要乘坐的那艘船;縱然我會錯過一個個情緣,孑然一身,孤獨終老,我依然無怨無悔。心中有你,此生足矣。
弱水三千,今生我只取一瓢;萬紫千紅,我只摘一枝;千嬌百媚,對我皆如云煙。我只在意你一人,有你可以思念,就足慰平生。此生足矣,更有何求?
如果有一天,你從天涯歸來,輕輕走到我身邊。我會抹去眼角驚喜的淚水,把酒奉陪,與你一醉方休,微醺中與你共度未來的紅塵歲月。這一生永遠都不要醒來,我怕醒來后,會發現這依然是一個夢。
縱然你回來的時候,已經紅顏褪去,風姿不再,我依然不會后悔這么長時間的等待。容顏算得了什么,在我的心里,你永遠是那個不變得青春少女。
心有靈犀是一件多么美麗的事,可是我們之間沒有,也許永遠都不會有。每年都有花開花謝,我一直在等著你花開的那天。我一直等著遠在天涯的你歸來。
那一天會是什么時候?那一天會不會出現?如果能出現,我希望不要太晚,如果不能出現,我愿在寂寞中把這一生走完。
雨后終會出現彩虹吧。我仿佛看到,來年的春天,百花盛開,蝴蝶飛來飛去,你從遠方走來。。。。。
情感散文朗誦 篇2
生命的化妝
林清玄
我認識一位化妝師。她是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的。
對于這生活在與我完全不同領域的人,我增添了幾分好奇,因為在我的印象里,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應追求的。
因此,我忍不住問她:“你研究化妝這么多年,到底什么樣的人才算會化妝?化妝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對于這樣的問題,這位年華已逐漸老去的化妝師露出一個深深的微笑。她說:“化妝的最高境界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妝術,是經過非常考究的化妝,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并且這化出來的妝與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現那個人的個性與氣質。次級的化妝
是把人突顯出來,讓她醒目,引起眾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妝是一站出來別人就發現她化了很濃的妝,而這層妝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缺點或年齡的。最壞的一種化妝,是化過妝以后扭曲了自己的個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協調,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濃眉,大臉蛋的人竟化了白臉,闊嘴的人竟化了紅唇……”沒想到,化妝的最高境界竟是無妝,竟是自然,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化妝師看我聽得出神,繼續說:“這不就像你們寫文章一樣?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詞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個性。好一點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視線,但別人知道你是在寫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讀的時候不覺得是在讀文章,而是在讀一個生命。”
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妝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嘆地說。
“不對的,化妝師說,“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丑不到哪里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后的一
件小事。我用三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化妝師接著做了這樣的結論:“你們寫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妝師嗎?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妝,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妝。這樣,你懂化妝了嗎?”我為了這位女性化妝師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為我最初對化妝師的觀點感到慚愧。
告別了化妝師,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這樣深刻的體悟:在這個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內在意義,那么,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里改革。
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賞析1:人,為了使容貌更加美麗,悅人悅己,需要化妝。原本以為,化妝無非是在臉上涂脂抹粉、描眉涂唇而已,可讀了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的《生命的化妝》,不禁暗笑自己的孤陋寡聞與淺薄無知,原來化妝還有這么多的講究,這么多的層次。真正的化妝不是僅僅在臉面上下功夫的,是什么?是生命的化妝。作者借化妝喻人生,曉事理,可謂匠心獨運,別出心裁。文章從化妝師對化妝的見解談起,指出化妝有不同的境界,而最高的境界卻是自然,“讓人家看起來好像沒有化過妝一樣”。要達到這“無妝”的境界,就要努力去改變氣質,豐富自己的內涵,這是化妝師的見解,其實也正是作者要告訴人們的道理。一個人要想使自己變得真正美麗,不能只在臉上下功夫,而要“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才是“一流的化妝”,也正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人生真諦——“改變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里改革”,即提高自身的素養和品位。文章采用對話的形式,在作者與化妝師娓娓的敘談中告訴讀者人生的哲理,可謂水到渠成,自然托出,無生硬說教之感,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之妙。
賞析2: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無妝,是自然.自然界正因為展示了自己最真的一面,才吸引了無數的 “癡迷者”;濃妝用來掩蓋,反而讓自己更粗魯,無知讓自己粗俗.無知,好比東施效顰,邯鄲學步般膚淺幼稚。
化裝師的職業也許微不足道,可有誰能達到爐火純青,將自己的生命亦化得光芒四射.拙劣的生命之妝就像在雙手雙腳銬上了鎖鏈,鎖住一生,難脫苦海,只能徒勞的哀嘆 “一失足成千古恨”.最高明的化妝,就像一個淺淺的笑,凸顯氣質有不失身傷;就像輕輕點頭,禮貌又不失優雅.
生命本應該表里如一,有那一盞水晶球在代表生命之鏡.誠實無欺,自作聰明是它最丑陋的妝.無妝,才是最高明的美.
生命是不需要掩飾的,我就是我,用不著粉飾,更不需要偽裝自己.當化裝師將文章和化妝 “穿針引線,連成一體”,那又是另一種境界. “言而無文,行將不遠”就是一種妝,出于自發的,最真純的文章是高明的妝,得 “周行天下”;無奈地,最泛濫感情的文章是拙劣的妝,只 “固步自封”。
“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上的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好像看起來并沒有什么關聯,吸吶陽光(生命的化妝),才會綻開芬芳,反之,一次快刀斬斷生命(三流的妝),再也沒有機會吸收一米陽光;也許本來一方待琢的玉,圣潔的雕刀(生命的化妝),才使它 “通靈同性”, “美玉無暇”,反之,一瞬無意的差錯, “白璧微瑕”,再 “無人欣賞”.
“改變表象地最好辦法,不是在表面上下功夫,一定要從內在里改革.拿上屬于自己的化妝筆,看你要表面美,還是內在美;是想孤苦憐丁,”親朋無一字”,還是秀色奪人, “門庭若市”.
正如李白詩中所說: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人的一生可以平平淡淡,無波無瀾,也可以一波三折,坎坷艱難,但不管怎樣,心靈總在,它通靈,為你的所作所為給自己化妝,當死神接你的那一刻,心若是清水,那就以平等的身份快快樂樂地跟著他去地獄的貴賓房;心若是墨池,那就被銬上枷鎖,去地獄里萬劫不復.無妝,讓人壽終正寢,死亦樂安,它是最高明的生活方式,一次生命的化妝,從0開始,從這樣一個純正的水晶年代開始;面前是一盞水晶球(心靈之燈),再前是一面鏡子,后面有兩扇門,標著 “地獄”,"天堂",拿起化妝筆,你的生命化妝路已經開始.生命之妝在于化裝的人,就像靈魂一樣,你想干什么?它才由此而變,生命之妝可以豪邁,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可以樸實,可以"清水芙蓉,天然雕琢。可以浪漫,可以"會當嶙絕頂,一覽眾山小".
生命之妝難以詮釋,因為無妝就像是內涵,看不見,感受的到,它是可以千變萬化.關鍵是化生命之妝的人是否將"尺壁寸陰"看得可貴;是否將"悌于長,宜先知"看得珍貴;是否將“茍不學,何為人”看得寶貴.
你可以是李白,可以是李清照,可以是任何一個偉人,前提是你懂得如何為生命化妝嗎?
情感散文朗誦 篇3
愛的回音壁
畢淑敏
現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幾乎都是一個孩子,關愛之心,大概達了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個蘋果,姐妹兄弟多了,就會分成好幾瓣。若是千畝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獨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愛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問過。孩子們撇嘴說,不,沒覺著誰愛我們。
我大驚,循循善誘道,你看,媽媽工作那么忙,還要給你洗衣做飯,爸爸在外面掙錢養家,多不容易!他們多么愛你們啊……
孩子很漠然地說,那算什么呀!誰讓他們當爸爸媽媽呢?也不能白當啊,他們應該的。我以后做了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這難道就是愛嗎?愛也太平常了!
我震住了。一個不懂得愛的孩子,就像不會呼吸的魚,出了家庭的水箱,在干燥的社會上,他不愛人,也不自愛,必將焦渴而死。
可是,你怎樣讓由你一手哺育長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愛呢?從他的眼睛接受第一縷光線時,已被無微不至的呵護包繞,早已對關照體貼熟視無睹。生物學上有一條規律,當某種物質過于濃烈時,感覺迅速遲鈍麻痹。
如果把愛定位于關懷,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對他的看顧漸次減少,孩子就會抱怨愛的衰減。“愛就是照料”這個簡陋的命題,把許多成人和孩子一同領入誤區。
寒霜陡降也能使人感悟幸福,比如父母離異或是早逝。但它災變的副產品,帶著天力人力難違的僵冷。孩子雖然在追憶中,明白了什么是被愛,那卻是一間正常人家不愿走進的課堂。
孩子降生人間,原應一手承接愛的乳汁,一手播灑愛的甘霖,愛是一本收支平衡的賬簿。可惜從一開始,成人就間不容發地傾注了所有愛的儲備,劈頭蓋腦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滿。全是收入,沒有支出,愛沉淀著,淤積著,從神奇化為腐朽,反讓孩子成了無法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我又問一群孩子,那你們什么時候感到別人是愛你的呢?
沒指望得到像樣的回答。一個成人都爭執不休的問題,孩子能懂多少?比如你問一位熱戀中的女人,何時感受被男友所愛?回答一定光怪陸離。
沒想到孩子的答案晴朗堅定。
我幫媽媽買醋來著。她看我沒打了瓶子,也沒灑了醋,就說,閨女能幫媽干活了……我特高興,從那會兒,我知道她是愛我的。翹翹辮女孩說。
我爸下班回來,我給他倒了一杯水,因為我剛在幼兒園里學了一首歌,詞里說的是給媽媽倒水,可我媽還沒回來呢,我就先給我爸倒了。我爸只說了一句,好兒子……就流淚了。從那次起,我知道他是愛我的。光頭小男孩說。
我給我奶奶耳朵上夾了一朵花,要是別人,她才不讓呢,馬上就得揪下來?晌也宓,她一直帶著,見著人就說,看,這是我孫子打扮我呢……我知道她是愛我了……另一個女孩說。
我大大地驚異了。訝然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鐵的邏輯。更感動他們談論里的鄭重神氣和結論的斬釘截鐵。愛與被愛高度簡化了,統一了。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感到了一個幼小生命的意義。成人注視并強調了這種價值,他們就感悟到深深的愛意,在嘗試給予的現時,他們懂得了什么是接受。愛是一面遼闊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愛意反復回響著,折射著,變成巨大的轟鳴。當付出的愛被隆重接受并珍藏時,孩子終于強烈地感覺到了被愛的尊貴與神圣。
被太多的愛壓得麻木,騰不出左手的孩子,只得用右手,完成給予和領悟愛的雙重任務。天下的父母,如果你愛孩子,一定讓他從力所能及的時候,開始愛你和同圍的人。這絕非成人的自私,而是為孩子一世著想的遠見。不要抱怨孩子天生無愛,愛與被愛是鐵杵成針百年樹人的本領,就像走路一樣,需反復練習,才會舉步如飛。
如果把孩子在無邊無際的愛里泡得口眼翻白,早早剝奪了他感知愛的能力,育出一個愛的低能兒,即使不算彌天大錯,也是成人權力的濫施,或許在遭天譴的。 在愛中領略被愛,會有加倍的豐收。孩子漸漸長大,一個愛自己愛世界愛人類也愛自然的青年,便噴薄欲出了
情感散文朗誦 篇4
花開傾城 水墨竹韻
花開洛陽,城內青石古街熙熙攘攘,城外花開奪艷,垂柳依依,扶風蕩在季節的轉角。
水墨江南,橋端石階青苔依依微微,河池蓮開正盛,綠葉片片,逆水激起波浪的回旋。
長安城外,洛陽城內,那一季花開,那一曲相送,那一首寫滿思念的曲譜,今朝依在,但是你在時間的間隙中蕩然無存。
洛陽古都,曾經帝王安家在這深深的庭院,天下臣服,萬眾仰望。洛陽青石古街,一條條盤根錯雜的古道寫滿了洛陽曾經的繁華與熱鬧。也寫滿了我對你深深的牽掛與無盡的思念。回首將僅有的回憶拼湊,將存留的畫面還原。那一年,那一月,我們相識于此,相約文字,游走于字里行間,尋找我們的所愛。牽手跨越了整個洛陽,走過了整個花開季。
那一年,那一月,洛陽城內熱鬧非凡,熙熙攘攘的人群淹沒了我對你的所有話語。你奔跑著說,這里太吵,我們去個安靜的地方,我們順著青石街道,穿越洛陽城門,走在靜靜的桃花書院,粉紅的花瓣透著花的單純,縷縷清香,在整個書院彌漫。你看著瓣瓣桃花,撫摸著粉紅的花瓣說,我一定要將你寫進我的字里行間,留給讀者一縷清香,我說花開盛世,芳香自流,我會是你的第一個讀者,將你的芳香一同寄語讀者。
時隔歲月,經年此日,捧著你的花開洛陽找不到你的芳香?粗掷镄虚g滿是你的回眸微笑,那傾城的笑,化作思念縷縷飄香,看著花開的洛陽再也尋覓不到你的素衣芳容。
情感散文朗誦 篇5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兒,比翼連枝當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見。短短七個字,道盡多少悲涼的尾巴。初初相識,人若孔雀,本能的盡極絢麗,禮貌羞澀著收斂脾氣,綻放美好。而那些觀都也大都懷著欣賞,暗暗叫好,憐愛有加。久已,孔雀頹累,羽翼漸退,間或,還會轉身,留一光稀、褪色的突兀,逐生尷尬。生人如此,戀人之間也不能幸免。兒時,讀溫婉纏綿的古典故事,才子佳人,王子公主,總受奸人所害,卻也終能柳暗花明,雙宿雙飛。童話的結尾,會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便也認定從此,孟光接了梁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地幸福美滿、地老天荒?砷L大后看過許多支離破碎的章節,方約略明折,起初的兩情相悅總是美好,柴米油鹽卻也造就了紛爭煩擾,更不論,性格差異的細枝末節。人生若如只如初見,愿我們把邂逅時刻談笑自若、百無禁忌的剎那心動凝固。有情不必終老,暗香浮動恰好。無情未必就是決情,我只要你記著,初見時彼此的歡笑。 人生若只如初見,憂傷的美麗只能定格在回憶中。也許哪天轉身而去,留下一個美麗的遠去背影。完美的弧線,會訴說著對昨日的依戀。也許,在我們認識到的人中,有過誤會,有過得失,你就會想起初見時的美麗;蛘撸翘煸谀硞特定的地方,幫地重游,突然發現多年未見的人,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見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樣一種讓人難以忘懷的感情呢?
人生若只如初見 。這一句實在是令人啞然。小時候看紅樓夢,從來不愿意去碰后40回。不是瞧不起高鶚,而是沒辦法接受:怎么那么好好兒的鮮花、烈火烹油,變作了一片白茫茫地真干凈?后來看書,看到一句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所有的名字所有的故事,都是寫在水上的。那些波瀾和漣漪,在當時看來是驚心動魄,而長江滾滾,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已。流過,終無痕跡。
年少的意氣風發,最初的感動和夢想,在時間的浸潤下漸漸磨滅;一見如故的親切,山盟海誓的諾言,只剩下一個依稀的背影。朋友是用來出賣的,情感是用來遺忘的,美麗是用來摧殘的,忠誠是用來背叛的......金甲的戰神披著天邊的彩霞在故事中定格成永恒的記憶,猜得中絢爛的開頭,又有誰見到了那早已注定的結尾?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那么深情的句子,居然出自于一個男子之手,我想容若翩躚世間的時候,這是令無數少女為之傾倒,納蘭詞長于情也過于直抒胸臆,顯得淺了,反而沒有多少余味,比如這一闕,就有點這個毛病。但有了第一句,整個的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
初相遇的時候 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時光,都是快樂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為抱著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會越來越好。所有的困難,都是微不足道,滿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沒有我,全是你。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在我看來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早已是,換了人間。
流年似水,世事難料。許多既定的開始都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所以才耐人尋味,不管是喜的還是悲的,是自己期待的還是自己拒絕看到的,矛盾和落差帶給這個世界太多的美麗。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 都要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時光匆匆,我們已經回不到過去,也許曾經一見傾心,但是再見這時,也許會是傷心之時。若是如此,不如初見時的那份感覺......
深情的懷舊,原是美好的恍惚,記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時光倒流,繁花盛開。溫柔與感動,渴盼與甜蜜,原來只是初初相見。潮生潮滅,滄海桑田,換了人間。所以如果不能繼續,那么寧愿切斷所有退路。愿一切只若初見時般美好。初見驚艷,再見依然。但愿再次見到你的時候,還有初見時那份心情。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滅,乃情之至。不是么?
相信每個人都對那個自己一見傾心的的人永存記憶,記憶中的他她或瀟灑英俊,風度翩翩;或是美麗溫柔,柔情似水......是的,這是人與人的距離所產生的美感,得不到的原來也是有好處的,那就是可以擁有無盡的幻想,幻想中的他好以永遠美好,永遠在鏡花水月中迷幻著醉人的美麗......哪怕明知道這是自己心生的幻境,卻也足夠讓人沉迷其中......
不明白的是,為何還有許多人竟然還會有再續前緣的想法。
當某天,自己原本以為永不會再相見的他出現在自己面前,或許他還算風度翩翩,也還瀟灑英俊,甚至比原來更增加許多成熟,但自己卻再也找不回,找不回自己的原來如同小鹿碰撞的砰砰亂跳的心.....這就人生,就是心境,失去了便是失去了,永遠也回不到從前......
和他拉家常似的談話,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曾懂得過他,也根本不明白他當初想的是什么?雖然他的眼中依然閃現出曾經讓我心醉的光芒,他的口中說出曾經夢寐的語言。但,十年的光陰,雖然他一直存在心里,終不過是個影子,是個疲憊時自我安慰的影子,當這個影子真的出現面前時,竟然產生那么多的不真實,那么多的不敢置信,甚至覺得他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人世間,他應該永遠只在夢境里......
人生若只如初見,這句話是誰說的?若只如初見,他依舊是往日談笑風生,風流倜儻的浪子,而我也只是一個天真嬌憨,不懂世事的少女,若不是他初次的牽手,也許他也只是個路人,不會進入自己心里,若不是剛好在不懂情感的年紀遇上,也許我也不會輕易的放手,但最終......遇上了...還是分開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來秋風悲畫扇?!
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滄海已變桑田,卻早已是、換了人間.....
情感散文朗誦 篇6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江南的一場煙雨,在相視一笑中,隨風蕩漾起回憶的波紋,然后再漸漸隱去在畫中的江南,只因為你的離去,我竟為你留下的驚艷,傾情傷懷。
時光太匆匆,我們總也回不到過去,也許曾一見傾心,但再見之時,也許,是傷心之時。若是如此,在那分離的一刻,我怎么也不會讓你離去,怎么也不會讓定格在唯美初遇的時光流逝,我只期望那一刻可以定格一萬年。
初見驚艷,再見依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驀然回首,曾經滄海桑田,早已換了人間,再也尋不到燈火闌珊處那一抹清純的微笑。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屏?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消宵半,夜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兒衣,比翼連理當日愿。納蘭長于情,深于情,直抒無奈憂郁情,我的傷心又怎不是因情而起?
人生若只如初見該多好,讓那種自然,那種回憶,那種真誠,一直彌漫在生命之中,該多好啊。為什么人與人之間會有誤會,會有費解,會有猜測和非議呢?為什么還有冷落,爭吵和疏遠呢?為什么?
初遇是一場美麗的夢,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沒料想到的時刻出現,在最沒料想到的時刻消失。
在這場不該有我的夢里,我依然在期盼,一切可以重新開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釋,想象之中還能再回到初遇時的欣喜和感動。在夢里你依
然如故,在我眼前,你的微笑,一如那年那月那時那分那秒,依舊讓我那么心動。
每個人都會有初遇的情結,像一杯清水那般清純透明,透明中包含著一種叫做永不會再來的幸福,稍縱即逝,有的人拼命的想抓住,拼命的追尋,可他還是如煙隨風,輕輕流逝再也不見了,初遇的情懷,是一場淡淡的清風,太過執著了,便迷失了自己,惹一世的憂傷。讓他自由吧,只留一絲在夢里,安慰曾經渴望的心。
有一種情懷你不會明白,你永遠明白不了,因為它是屬于我自己的,也許你我僅僅錯過了一秒,就已注定已錯過了今生。
人生若只如初見,憂傷的美麗只能注定定格在回憶中。也許哪天,轉身而去,留下一個美麗遠去的背影,完美的弧線,會訴說著對昨天依戀。
人生若只如初見,不舍的眼眸只為停留在離去的那刻,也許哪天你出現在我的夢里。傾城的微笑,會解釋著那些年的思念。
人生如此,浮生若萍,相逢情緣深?相戀情緣淺!輾轉一季花開花落,不變的容顏下,是否還有一顆不曾改變的心?情生情死若一場煙花雨,最終還是不見了蹤影。初遇時情真至深,再見時,唯有一滴傷心斷腸淚,一抹憂傷忘懷笑。擦肩而過,回頭看,不曾見。來時伴……
情感散文朗誦 篇7
起風了,天氣突然轉冷。梧桐樹冷清地佇立街頭,猶如我孤單的影子。
我在梧桐樹下站立了很久,似乎是一個季節,又似乎是一個世紀。
我想讓風兒告訴你,我想你,真的想你。
看著梧桐樹把曾經血肉相連的葉子瀟灑地放下
任憑葉子在風中做生命的最后一次飛翔,我的心里卻很無奈。
也曾經把你放下,把你忘卻,明明懂得放棄也是一種美麗
有些人,有些事,放手就好,可我做不到。多少次我對自己說
別把你放在心上,再不要想你,牽掛你,可你象一棵梧桐樹
深深地扎根在我心靈最柔軟的地方,只要有輕微的風吹來,就搖晃不止.
每一次的相聚,樹上就茂盛著著思念的蒼翠
面對面地坐著,輕輕地說,細細地聽,手握著手,心貼著心,然而思念
沒有減去半分,直到告別,才想起還有許多的話沒有出口。
每一次的別離,都是思念的開始,或是眼睜睜地看著你的背影消失,
或是狠狠心轉身離去,內心千頭萬緒,任淚水落下臉頰,肆意成河。
你的聲音從身后傳來:我想你,很想你!
我相信你說的是真話,我要讓風兒告訴你,我也想你
想你的時候心里隱隱地疼痛,伴隨著甜蜜的快樂。
有一條路沒有盡頭,路旁是我為你種下的梧桐樹;
有一條河永遠無法跨越,那是歲月為我設置的屏障。
我前生一定是犯下了過錯
上天把我安置在河的這頭,沒有橋,我永遠也不能走到你的身旁,
只有遠隔重洋,遙遙地思念你,思念如風。
起風了,天很冷。此刻,你在哪呢?在寒風中奔走?還是在窗前獨思?
你是否知道,在梧桐樹下,我在想你?
想你的時候我念著你的名字,想象著你匆匆來去的模樣,你的寒熱,
你的喜怒哀樂,都牽動著我的心。
風吹落了片片黃葉,每一片都寫著:我想你!
別走太快,停下你的腳步,聽聽我,好嗎?
別走太遠,讓我的目光能夠鎖住你,看看你,好嗎?
你知道嗎?我是想過把你放下的,想你太累,
想你太苦,能夠輕松地把你放下,多好。
可是 我能把你放下嗎?我能嗎?
在這風中,任由思念蔓延,我就已經明白,放不下的是你!
不知道此刻你在哪里?不知道此刻你是不是想我?
我只想讓風兒告訴你,我想你,真的 想你!
情感散文朗誦 篇8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納蘭性德《木蘭花令》
人生若只初相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以一句假設開頭,再寫這種假設之后的可能,極盡婉轉傷感之韻味。短短一句勝過千言萬語,人生種種不可言說的復雜滋味都仿佛因這一句而涌上心頭,叫人感慨萬千。這種寫法讓人想到江淹在《別賦》中的開篇第一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其余韻繚繞哀轉久絕,讓人不忍卒讀。
喜歡納蘭性德,喜歡納蘭性德的詞作,世間最悲情的男子莫過于納蘭性德,容若一生為情執著,回首情致最深處,卻是初見之時的心動之一瞬間,所以很多人都很喜歡這句“人生若只如初見”。
確實,世間的事,世間的人,很多都美好于初見那一霎那,得不到者,一生哀嘆;得到者,很多到終時,卻棄之不顧。人們常說“七年之癢”,當“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逐漸褪色之時,有多少人走不過那一條姻緣路,只得慨嘆“人生若只如初見”,所以有了“卻道故人心易變”。
一切感傷與慨嘆都緣于“初相見”。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能保持最初相見時的美好印象而到永遠;或者人與人之間能保持最初相見時彼此厭惡的情形而不繼續來往,就不會有后面無數的悲歡離合。但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假設,善良的愿望。
有一天放學后,猛一轉頭,看見窗外的那棵樹,僅有的一棵樹,一棵沒有一片葉的樹,怔住了,覺得很美,這棵樹似黃昏,迷茫卻不失光華,靜靜的等待春日的到來,就像那時的我的心,茫然若失,總在迷失中眷顧著什么。轉頭又回顧幾次,那棵樹還在直立著,靜靜的直立,瞬間,心里卻什么都不想了。初見驚艷,再見依然”,這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初見,驚艷。驀然回首,曾經滄海。只怕早已換了人間。嘆息一聲,那樣的美好境地竟在瞬間失去了,原來是我心已變。
心思太細膩的人往往太過悲情,執著于心頭的絲絲變化,為物所困,為人所惑,為情所耽,動容于人的一顰一笑,為一句話所左右。常常自責自己的心在游離中反復掙扎,分不清現實和幻境,有時很清晰,有時又會迷失自我,這樣的悲苦,常人不解,其味自知。
人生若只如初見,所有往事都化為紅塵一笑,只留下初見時的驚艷、傾情。忘卻也許有過的背叛、傷懷、無奈和悲痛。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人們都憐惜納蘭的悲哀,卻不曾想到,納蘭比世人看的更清,更明。人生的一切怎可能若只如初見呢?悲傷也好,失望也罷,一切已盡。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