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臘八節的古詩(精選13篇)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1
《臘八日未雪不寒》
【宋】方回
寒暖違時節,于民有弗堪。
豈應今臘八,恰似舊春三。
夜衾蒸膚汗,朝壺溢唾痰。
渾疑北風雪,不肯到江南。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2
臘日
朝代:唐朝|作者: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3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代】陸游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4
《臘八日水草庵即事》
顧夢游〔明代〕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云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閑游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發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5
《臘八》
【清代】夏仁虎
臘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
圣慈亦是當今佛,進奉熬成第二鍋。
詩中描寫道,臘八一到,民間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吃,而朝廷乃當世活佛,他也要到雍和宮煮粥奉佛并賜大臣、諸王、宮妃等。
據文獻記載,清代雍和宮有四口煮粥的大鍋,鍋的直徑為二米,深一米五,可容米數擔。
熬粥時,第一鍋粥是奉佛的,第二鍋粥是賜給太后和帝后家眷的,第三鍋粥是賜給諸王和少主府的,第四鍋粥是賜給喇嘛的。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6
臘日飲趙氏亭
朝代:元朝|作者:張翥
城上高亭一再過,每看風物費吟哦。近詩頗效寒山子,往事徒成春 夢婆。
剩買十千燕市酒,閒聽二八越娘歌。梅花枉報春消息,祗遣今年別恨多。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7
《臘日》
【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8
連州臘日觀莫徭獵西山
朝代:唐朝|作者:劉禹錫
海天殺氣薄,蠻軍步伍囂。林紅葉盡變,原黑草初燒。
圍合繁鉦息,禽興大旆搖。張羅依道口,嗾犬上山腰。
猜鷹慮奮迅,驚鹿時跼跳。瘴云四面起,臘雪半空消。
箭頭馀鵠血,鞍傍見雉翹。日暮還城邑,金笳發麗譙。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9
《臘八粥》
【清代】道光帝
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10
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詞牌名:行香子|朝代:宋朝|作者:汪莘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念如今、此意誰同。溪光不盡,山翠無窮。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輿乘興,薄暮疏鐘。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陣,曉枕云峰。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11
臘日驪山渡逢故人
朝代:宋朝|作者:徐璣
天寒多木葉,愁思滿溪濱。
惆悵往來渡,經行多少人。
時情獨重臘,歲事每占春。
與爾他鄉旅,誰當懷抱新。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12
《己卯臘八日雪為魏伯亮賦》
虞集〔元代〕
官橋柳外雪飛綿,客舍樽前急管弦。
僧粥曉分驚臘日,獵圍晨出憶殘年。
白頭長與青山對,華屋誰為翠黛憐。
惟有寒梅能老大,獨將清艷向江天。
關于臘八節的古詩 篇13
《臘月八日于剡縣石城寺禮拜》
孟浩然
石壁開金像,香山倚鐵圍。
下生彌勒見,回向一心歸。
竹柏禪庭古,樓臺世界稀。
夕嵐增氣色,馀照發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