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臘八節作文集錦(通用3篇)
中小學臘八節作文集錦 篇1
農歷臘月(十二月)初八,是民間的“臘八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漢朝時,每年農歷十二月必定要舉行年終臘祭,因此農歷的十二月又叫“臘月”或者“蠟月”。在臘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臘八粥”。
對于“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很多,各地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嘟山當了和尚以后,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學經完畢的時候,正是臘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又根據《因果經》記載,釋迦牟尼因6年苦行,無暇顧及個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麥,常年不得溫飽。在他學習期滿時,已是衣杉襤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他疲憊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討。村中一牧牛女子,用缽盂煮牛奶給釋迦牟尼吃,使釋迦牟尼很快恢復健康。佛教興盛以后,為了紀念這件事,就規定這個日子為古印度人民“齋僧”和救濟窮人而施舍飲食的日子。
中小學臘八節作文集錦 篇2
臘八,攜裹渾身雨雪快步奔跑,壓迫得年味直抵人們的心房。年味,是盛滿在孩子碗里一碗多彩的米肉粥,飛舞著的雪花更正粥的味道。臘八,是土鍋灶前母親忙碌的身影,油膩的圍腰布粘滿油膩膩的笑容和母愛。年味把臘八拿捏成立春的味道,人人心中譜寫出節日的歡歌。
臘月,一截歷經歲月而不腐爛而經久彌堅的樹根,根憑借滄?莞刹涣俗孑吿诉^河水攀越高山的念想。臘月被樹根枯竭出串串碎片和孔洞,枯或是腐都恰到好處,皆天然雕飾,是夢想凝聚出的精華!臘八節熱氣騰騰,煮熟一坡山地。坡上棵棵長滿綠芽迎接春天的桃樹,枝枝朝向陽光,驚羨些許趕早的眼神。臘八以虔誠燃燒一炷香爐?澙@的香,把年味在禪意的雪落里緩緩沉淀,日子不再飄渺而空曠。臘八潔白如雪,招呼家人圍坐火塘;鹛晾飿涠祷鹫ㄩ_快樂的火星,可是親情炸開了年味?
臘八隆起一座山,父親背著夕陽下山時隨意砍伐一聲悠長的吶喊,一同被砍疼的還有陽光還有雪原。
年味,是大漢文化,臘八粥以多味甜膩的呼吸醇香整個華夏。
中小學臘八節作文集錦 篇3
“小孩、小孩,你別吵!公公給你講一下臘八文化!”外公把我拉到旁邊,我靜靜地坐在旁邊聽。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很多地方有喝臘粥的習俗。臘八節為什么喝臘八粥呢?讓我們看看吧!
在很久以前,有一個老爺爺和一個老太婆,早上公雞打鳴三遍,兩位老人已離床。老頭下地耕田,老太婆打掃屋子、煮飯做菜。到了中午,屋子打掃得干凈整潔。老頭吃完飯、抽完煙又下地了。老太婆紡織棉紗,日子過得也富裕充實。一天天過去了,他們老了。但他們的兒子很懶情,后來兩位老人給兒子找了個媳婦。誰知兒媳婦也是懶惰成性。兩位老人在臨死前把他們叫到床前說:“想要日子過得富,男需勤耕耘,女應多織布……”話沒說完,老兩口咽了氣。后來兒子和兒媳婦看見了一袋新衣、五袋米、四袋棉花?蓻]過幾年小兩口子好吃懶做把僅留的衣食也用完了?恐鴸|家送米,西家送湯過活著,可不久也斷糧了。這一年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到了臘月初八這天,大雪封門,北風呼嘯。小兩口在角落找到了一些剩余雜糧放到鍋里,煮了兩碗粥。他們悲慘地喝著,一陣大風刮來,房子倒了。鄰居趕來兩人已經凍死,旁邊還放著結了冰的雜糧粥。以后每年臘月初八這天,人們都要給孩子們熬粥。邊喝粥邊跟孩子們講臘八的故事,并告訴他們要勤勞,不能好吃懶做。
從此,民間把每年臘月初八這天定為臘八節。于是,就有了喝臘八粥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