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爽日日躁狠狠躁视频,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丫鬟露出双乳让老爷玩弄,第一次3q大战的经过和结果

首頁 > 范文大全 > 工作報告 > 考察報告 > 高校考察報告4篇

高校考察報告4篇

發布時間:2017-06-28

高校考察報告4篇

  7月8日至15日,由市教育局副局長帶隊,副院長、主任、教授等組成的四人考察團,應邀前往加拿大蒙特利爾道森學院和日本工學院大學,重點就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學生訪學等事宜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考察。現報告如下:

  一、考察行程

  第一天(5月8日),北京時間17:10的航班從上海浦東出發前往加拿大多倫多;當地時間19:20分到達多倫多(當地為周五)。

  第二天(5月9日),上午:參觀多倫多大學;下午看望了在多倫多大學讀書的蘇州學子、會見多倫多江蘇商會會長,及現旅居多倫多的原蘇州中學老師(當地為周六)。

  第三天(5月10日),上午:9:00的航班從多倫多飛往蒙特利爾;下午:1:30,與道森學院中國項目負責人榮萌見面,詳細商討了11日訪問道森學院的具體安排。之后,游覽了蒙特利爾市容(皇家山公園,市政廳)(當地為周日)。

  第四天(5月11日),上午:9:00,由道森學院-理工學院wilson wong副院長陪同,考察團參觀了理工學院的機械系和電機系。中午12:00,舉行了午餐會:雙方相互介紹,與道森學院教務長robert kavanaght和國際開發部部長、課程設置發展部部長、商學院院長、理工學院副院長、機電系主任、市場管理系主任、中國項目部主任等,會談來訪目的及合作意圖。下午1:30,與道森學院國際開發部部長唐沃科、課程設置發展部部長barbara freemen、商學院院長diane guvian及中國項目部主任榮萌等商談具體合作項目——“量身定做式”師資培訓。下午4:00,黃莉萍副院長與道森學院李飛龍院長簽訂合作協議。

  第五天(5月12日),考察團由蒙特利爾上午10點航班飛往多倫多。下午13:15,由多倫多飛往東京。

  第六天(5月13日),當地時間下午6:00,到達成田機場。

  第七天(5月14日),上午9:00,與日中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嫕見面,商量合作事宜及15日訪問日本工學院大學的具體安排。下午:沿途游覽東京風光,準備15日的會見內容。

  第八天(5月15日),上午:9:00-11:00,前往日本工學院大學參觀并會談合作事宜。對方理事、教務長及國際交流負責人參與了接待。

  下午:14:30的航班飛往上海虹橋機場。

  二、主要體會

  1.通過對加拿大道森學院的學習參觀,親身體驗了在職業教育理念、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面的不同,特別是加拿大道森學院在學生學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量身定做式”培訓,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發,探尋到雙方合作進行師資培訓的有效途徑。

  加拿大的職業教育均為高中后的專科以上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也是緊密結合生產需要。在加拿大70%以上25歲——45歲的職業者,都接受了職業技術教育。我們訪問的道森學院創建于1969年,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第一所英語大學預科學院。道森學院位于蒙特利爾市中心,有700多名教師和300多名教輔人員,是魁北克省最大的英語學院。全院有7400名以上的全日制學生,在25個不同的專業領域學習;另外學院還開設許多非學分的晚間課程和專業。

  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團隊打造。5月11日上午9:00,我們在道森學院-理工學院wilson wong副院長陪同下,參觀了理工學院的機械系和電機系的“教學工廠”化的各大實驗、實訓室,各專業配套設施設備齊全,維護管理完好。該校在課程設置上緊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既有高端的設計研發類課程,又有加工制造類課程和營銷服務類課程。特別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力開展co-op教育(即工學結合),通過組織學生自籌經費參加各類技能大賽,加強創新團隊建設,設立工作室性質的工場,老師作為顧問參與其中。在學生畢業設計環節,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設計,畢業答辯是一個開放式的情境,學生自己宣介畢業設計作品,專業教師組成評審組打分,還可邀請企業專業、親朋好友一起觀摩。

  成果[/page]

  設立課程設置發展部加強對師生發展的指導。道森學院設有課程設置發展部這樣的專門機構,用于對學生的學業指導、教師進修規劃和學生評教中有問題的教師的培訓,以及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系部發展需要,幫助系部進行課程開發指導。在下午的洽談中,我們與道森學院國際開發部部長唐沃科、課程設置發展部部長barbara freemen、商學院院長diane guvian及中國項目部主任榮萌等,就師資培養專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確定了我方提出培養規格要求,道森學院課程設置發展部設計培養方案,商學院和理工學院具體操作的“量身定做式”師資培訓。下午4:00,黃莉萍副院長代表我院與道森學院李飛龍院長簽訂合作協議。

  2.通過對日本工學院大學的學習參觀,了解到在辦學理念、技能教師培養、課程設置等方面的特色做法,給我們的學校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師資培養等工作以很好的啟發。

  日本工學院大學創建于1949年,畢業生數約90000人。現在校學生6102人,教職員總數1131人。設有機械系、電氣系、化學系、信息系和建筑系等五個系部,培養本科以上學歷人才。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十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

  5月15日上午9:00,在日中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嫕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日本工學院大學,與該校常務理事杉崎貴義、教務部長管村昇教授、事務部部長川村壽志和國際交流負責人等進行了會談。市教育局副局長袁迪致辭,表明了來意和尋求合作的意向。雙方互相介紹了學校情況,并就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教師培訓等進行了商談。之后,在杉崎貴義等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工學院大學的種類教學場所。該校開放式的工作與討論用的工作室、學生實習課題的選擇、技能教師培養和“打好基礎,應對新技術變革的要求”的辦學理念和思路等,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三、成果

  本次出訪考察的主要成果是,簽訂了中國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加拿大蒙特利爾道森學院的合作協議。主要就學院教師至道森學院學習、培訓,蒙特利爾道森學院教師至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任教或作講座,以及蒙特利爾道森學院教師至蘇州進行漢語或漢文化的學習、培訓等事宜達成了協議。

研究新的變化建立新的平衡——美國部分著名高校教育考察報告
高校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研究新的變化建立新的平衡——美國部分著名高校教育考察報告

  余壽文/張玫/袁德寧/張再興

  1994年4月6日至26日,清華大學考察團赴美國進行了以學分制為主要內容的教育考察。先后訪問 了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密西根大學、伯克萊加州大學、斯坦福大學5校,其中重點在MIT 深入考察訪問1周。這次考察受到各校的熱情接待。特別是MIT,對考察訪問作了十分周到、緊湊的安排, 正副校長、教務長均安排了會見與交談。這次考察除與各校有關領導(如 MIT 正副校長、理學院院長,哈 佛大學常務副校長及文理學院院長,密西根大學常務副校長、文理學院及工學院副院長,斯坦福大學工學院副 院長等)會見外,活動重點放在基層實地考察:聽本科生大課,參加各種討論課,和學生一起用餐,參觀實驗 室、注冊及選課現場、圖書館,訪問各方面教授、學生及教務管理工作人員。這段時間正值清華校慶,大Bost on地區校友會為代表團舉行了盛大的83周年校慶聚會及歡迎會,我們還會見了波士頓地區、安阿伯(Ann Ar bor)、舊金山等地各個時期的校友(包括新竹清華)100余人,與他們的接觸中獲得了很多信息和教益。此 外,我們還應硅谷地區Tandem電腦公司、Lattice半導體公司的邀請,參觀訪問了Tandem公司教育培訓中心和L attice公司設計部,初步考察了公司的科技產業與教育結合的問題。 

  一、主要印象 

  各校本科教育印象較深的幾點:①每所大學都有明確的作為大學生素質培養的基本要求,包括自然科學、 數學、人文、技術、寫作等,約占本科學分的一半。②教學上的靈活性、多樣性,鼓勵學生創新精神與個性特 長的發展(系科選擇放開,專業隨社會經濟發展變化而興衰起伏;各校有自己的辦學特色和教育思想)。③教 學科研結合比較緊密,師資水平高,教授都要既搞研究又必須上課,沒有不上課的教授;相當比例的本科生參 加各種研究工作。④教學、科研設施充裕先進,經費投入比較充足,保證了學分制與自由選課和各種教學研究 與實驗的實施。具體分述如下。 

  1.學分制實施與導師指導。 

  各校都實行學分制。其靈活性主要表現在:理工、人文、醫、法等各個大類都有其共同的基礎,在此基礎 上,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主修專業并比較容易地轉換主修系科,當然,要在上述各大類之間轉換是允許的,但不 容易。選科和選課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學生按照自己選定的系科,選修每學期的課程,又通過各個學期的選 課最終實現選系科的目標。 

  例如,MIT本科4年總學分380,其中院、系必修課占75%,限定性與非限定性選修課占25%。 第一年不分系,主要完成學院要求的必修課程,包括:物理、微積分、化學、生物、人文社會科學限選課(共 8組每學期選1門);自然科學限選課;實驗室工作要求;寫作要求。第一年末選系科,基本學制4年。每個 學生完成規定學分的時間不限。中途可以改選其他系科課程,除互相承認的共同課程外,需重新開始累計學分 ,因此轉系意味著學生拿到學位將花費更多時間,交納更多學費。根據歷年統計,約有1/3學生換過一次系 科,也有少數更換兩次。這些名校的絕大多數學生還是在4年內畢業的。 

  各學院各系學生選課人數不固定,完全由學生根據自己對就業的需要和個人志趣選擇,學校對熱門專業人 數既無上限,也無下限。MIT的EE&CS(電機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現在最熱,每屆300人左右(約占 每屆學生的1/3),該系系主任說,大課沒問題,實驗可以上、下午及晚上全天安排,還沒有遇到人數過多 應付不了的局面;核工系每屆只有10人左右主修;海洋工程選課學生只2人,而正副教授有20人,但研究 生有100人。 

  導師的設置:每屆1000余名新生中的85%按1:7的比例設置導師,他們同時指導新生Seminar,開 展各種小組活動,有請來的報告,有實驗室小題目,有實地考查,通過這些活動幫助學生選系選課。15%要 求有更多照顧的住校新生,導師學生比例為1:2~3。導師總數207人,其中117人是教師,80人是 科研人員和行政管理人員,10人是研究生。同時還有300名高班學生擔任副導師。 

  最早實行學分制的哈佛大學,與早期的學分制相比,現在已經有許多改變。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專業領域 ”(Concentration)。但各個“專業領域”要求的課程、學習期限及每學期應修的課程門數均有較嚴格的規定 。新生第一年學習共同要求的課程,第二年開始按“專業領域”選課,如文理學院目前設有41個“專業領域 ”,每一個“專業領域”都有規定的課程。約有25%的學生改變他們的Concentration選擇,或在自然科學、 人文科學內部轉換,或在完全不同的領域間轉換。每年約有25%的學生暫時離校,或到其他地方求得學分, 或工作、旅行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注冊一些無學分的課程。規定正常修課速度每學期4門,不能少于3門 ,超過5門者必須經過批準。不滿8個學期提前畢業的學生,或者是屬于認定的優秀生,或者屬于具有轉學學 分的轉學生,或者是經特許每學期修課超過4門的學生等。注冊的8個學期內未獲得學位者,可以經有關部門 批準增加一個“第九學期”,但第九學期內不提供住房和獎學金。關于學分制的利弊,校方認為這種制度本身 是有弊病的,如有的學生選容易的課、“混學分”,好在哈佛大學多數是來搞學問的,而且學費昂貴,混的只 是很少數,可不予計較,另外,學分不能區分課程的難易,也不盡合理。 

  選課方法上,各校目前都還沒有建立學生直接使用的計算機選課系統,而是由學生事前填好選課單,教務 人員利用計算機,指導協助學生選定課表。如密西根大學選課中心設有26個終端,配26名教務人員,每位 學生每次選課15分鐘左右,共11天時間,在人工干預下,完成下一學期課表的選定。為提高效率、方便學 生,該校下學期開始可以用電話選課,學生無需排隊選課了。有的學校計劃未來幾年內建立學生直接使用的計 算機選課系統。 

  2.激勵首創精神、培養動手能力的各種專門計劃。 

  學校為本科生廣泛提供參加研究工作的機會,設立各種教育研究項目,這些項目體現了許多新穎的、有特 色的教育思想,如跨學科的教學,自學、研究、討論,各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學生各自按一定的步驟主動 發展等。例如,MIT這類專門計劃包括: 

  (1)UROP(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即為本科生提供參加研究工作的機會, 這是MIT在本科教育中一項有大面積意義的計劃,每屆學生的3/4在4年中參加過UROP,它已有24 年歷史。每個系和每個跨系實驗室都向學生開放,科研工作的每個階段都允許學生介入,包括立項建議書的書 寫、總體方案設計、研究試驗工作、數據分析、成果總結匯報等。參加UROP有三種方式:取得學分,獲得 報酬,自愿無償參加。大量的是二、三年級的學生,春秋季10~12小時/周,夏季10周,一年級有少數 學生參加,四年級還留少數做論文。1982年有40%的參加者為求學分,50%的為取得報酬,10%為 志愿者;1992年,為求學分者變為20%,求報酬者變成80%。1993年全校UROP經費開支共4 00余萬元,其余大部分出自科研經費,UROP辦公室掌握一部分學校的經費支持經費困難的項目。 

  (2)Concourse program屬工學院,每屆收一個班60人,學生自愿報名。教師來自各系及哈佛大學,大 多數是資深教授。如Program的帶頭人是化學學科的資深教授,他把普化、固體化學結合起來教授。物理、微積 分、化學、人文各門課程都采取和大面上完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學過程中,在較小的范圍里,教師與學生面 對面地交流、研討,也有講課,有的課配合參觀博物館,寫論文。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非常廣非常強,如1 992年1月份的獨立活動中,一組學生新改寫了化學課的講義。 

  (3)ISP(Integrated Studies Program)屬文史學院,一個班學生40人。其宗旨是科學加人文,思考 加動手,文化加技術,理論加實踐。主持者認為“只有學生理解了科學與人文的關系,他們才能成長為有責任 感的工程師”。ISP人文課單獨上課,由歷史、物理和電子技術有專長的三位教師組織學生對美國汽車史、 通訊史、紡織史的自學和討論,而物理、化學、數學等參加普通大班的教學,但由于ISP教師組織討論,有 專用教室,學生要參加技術學習(包括烹調、編織、打鐵、做鐘表、裝配內燃機、通訊設備等)。ISP特別 歡迎愛動手的學生參加。 

  (4)ESG(Experimental Study Group)屬理學院。Group帶頭人是生物學方面的資深教授,這個組的生 物課從普化跨到分子生物學,很有特色。收1個班,學生40~45人。班里各門課程強調自學。學生可以在 小組里學習和討論,也可和教師單獨討論。班里開設高檔次的選修課,如狹義相對論、常微分方程、復變函數 、有機化學等。學生自己如果有新的想法,ESG幫助找導師,找資料,找經費,師生關系極為密切,甚至學 生對Professor直呼名,每周一次共進午餐。組里還有許多研究生和高班生做TA。 

  其中,(2)(3)(4)是專門針對新生的三個教學研究項目。 

  3.加強與工業界的聯系與合作。 

  近年來各校的工科教育及研究,開始強調面向工業界,重視工程實際。這與目前美國的科技政策強調技術 為經濟發展服務有很大關系。這方面密西根大學的動向引人注目。該校與工業界關系日益密切,主要的結合形 式是校廠聯合申請并承擔工程研究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目前工業企業中非常實用的技術。由與研究項目有 關的若干企業與校方共同向政府申請立項,經費由政府部門與參加企業各出資50%,企業部門也派人和學校 一起參加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廠校共享,項目完成1~2年內,該項技術為參加企業享有的專利。學校按收益 的一定比例提成。1~2年后可以向社會公開或轉讓。研究過程可以在校廠雙方交叉進行,充分利用校、廠雙 方的儀器設備條件。例如,機械系與克萊斯勒等汽車公司及Detroit地區共10個企業,按上述方式正在開展一 個“2mm工程”項目的研究。要求通過此項技術,汽車車體各部分裝配縫隙不得超過2mm。這是一項涉及 無接觸測量、計算機控制、機械加工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技術。參加這項工作的教授、研究生等人員中,有一半 在工廠開展研究工作。承擔這項任務的機械系實驗室,因此也獲得了充足的研究經費,整個工學院此類研究項 目的經費為700萬美元,該實驗室占350萬。這種研究項目的形式,在目前美國大學中是比較特殊的,但 它反映了一種新的動向。 

  上述面向工程實際的趨勢雖然還沒有直接對面上的本科教育發生重大影響,但已經有所反映。例如,在廠 校合作的工程研究項目中,已經有少量高年級本科生參加工作;密西根大學教學計劃中不要求工廠實習,但本 科生中途可以去工廠工作半年,再回校繼續學習,一方面通過實習接觸實際,一方面也可以做到學生、工廠互 相了解、雙向選擇,為畢業后就業打下基礎。學校設了一個專門的辦公室,為學生聯系去工廠實習半年的各種 事宜。此外,工學院各系都設有URE計劃(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即“本科生研究實踐” 計劃,利用每年暑假工作10周時間,研究一些工廠企業提出的實際課題,經費由各系的課題組及州政府有關 部門提供,除本校理工科各系的本科生參加以外,也吸收其他系學生及本州其他院校學生參加。參加的學生每 人都要做出總結并報告成果,做得特別好的學生,下次可以優先參加此項計劃,每年學校編印一本“成果報告 集”,選出優秀的成果參加全國交流,有的學生工作10周可以掙2500~3000美元。有這種經歷的學 生,就業時聘用單位很樂于接受。 

  4.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教師隊伍。 

  MIT及哈佛大學有一支精干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兩校教師與學生比例均為1:10左右。MIT5個學 院(工、理、人文、建筑、管理)1993-1994學年度學生總數9798(其中研究生5278),本 科生:研究生≈1:1.2;教師966人,其中教授616人,副教授182人,助理教授168人,助教 全部由流動的TA擔任,所有教授在擔任研究工作的同時都要教課,一般每周上課6小時。教授薪水一半來自 科研,一半由學校根據承擔的教學工作支付。低年級基礎課大課一般要求由資深的高水平教授擔任(大課規模 可達300~400人)。不少學校教授沒有退休年齡的規定,除非自愿退休。有一些資深教授,在年老停止 研究與論文工作以后,致力于各種教育研究項目(如前述的Concourse、ISP、ESG等)。選聘教授的主要標準是 現在的成就,重視“最近一篇好論文的水平”,重視研究活動,并放手讓年輕人成長。 

  哈佛大學10個學院(文理、商學、設計、神學、教育、政府管理、法學、醫學、牙醫學、公共健康、應 用科學分部)學生總數18694,正副教授1990人。選聘教授的原則是:廣泛征集、高薪聘請各個領域 的名人。 

  5.比較充足的經費投入。 

  盡管各校都聲稱面臨經費緊張,抱怨經費有逐年減少的趨勢,但畢竟目前的經費投入還是比較充足的,保 證了相當優越的教學和研究條件。 

  MIT1993年總經費11.3億美元,如按10000學生平均,人均約為10萬美元。哈佛大學1 993年總經費13億美元(其中薪金支出占39%,設備供應12%,獎學金8%),按19000學生平 均,人均約為7萬美元。密西根大學全年總經費25億美元,按35000學生平均,人均約為7萬美元。斯 坦福大學全年經費24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公立或私立院校,學生學費收入均在總經費中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如哈佛大學(私立 )1993年總投入中,學費收入占31%,科研收入占25%,捐贈基金占20%。該校歷屆校長發動了多 次集資運動,至今學校已集資固定基金50~60億美元。現哈佛為全美學費最高的院校之一,每生每年收學 費在2萬美元以上,法學、醫學收費更高。密西根大學(州立)全年總經費25億美元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及醫學研究)收入7億,占28%;學費3.5億,占14%;科研4億,占16%;政府撥款3億,占12 %;其余為校友捐贈、社會捐助及其他。學費每生每年4800美元,外州學生每年17000美元,醫學院 學費20000美元以上。 

  6.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結合是當前出現的一個重要趨勢。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超越學校各個系科、部門,超越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壁壘,甚至超越國境的全球共享信 息的關系正在形成。美國一些先進的高校和公司教育中心,已經或正在采用綜合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集計算機 、控制、聲像、圖書、多媒體通訊、電視教學等多種技術于一體。例如密西根大學正在建立信息集成研究中心 ,采用計算機、聲像、圖書、多媒體通訊等多種技術,將全校各個學院的圖書館、計算機中心及其他信息部門 聯網。MIT建有一些容量400人的大教室,包括各種計算機控制的電教設備、活動黑板和彩色無塵粉筆, 并能實時錄像,某些重要課程的錄像帶,學生可以到圖書館借用。硅谷Tandem電腦公司教育中心設有先進的多 媒體教育信息網絡,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和衛星教育電視頻道調用斯坦福大學等高校有關的課程及教材內容, 以及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有關的技術資料和信息。各國經濟向全球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必將進一步深 刻地影響教育的結構和教育方式。 

  二、幾點看法 

  綜合考察的印象,結合我國的國情,我們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1.適應新的變化,建立新的平衡。MIT校長認為,“美國高等教育處于變化的時代:冷戰結束,經濟 競爭的挑戰更加突出;少數民族及女生比例增加(MIT前者占44%,后者占1/3);科技發展速度加快 ,知識經常出現‘突然的變化’。適應變化,需要尋求知識結構和組織結構(分析與綜合)新的平衡,要更加 強調綜合的重要性。”上述變化很多是全球性的、共同的。MIT研究和教育都強調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 哈佛研究工作更強調長遠,不強調依賴眼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變化。美國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在《第三次浪 潮》一書中寫道:“我們今天是站在一個新綜合時代的邊緣”。我國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本 科學生培養必然要適應社會發展與經濟體制變化的需要。學校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系科的組織結構, 要更加注意多種學科交叉、多方面知識綜合,組織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發展跨學科的教學,拓寬專業面。教學 上要更多地強調聯合,有條件的可以調整組織結構(如建立學院),有的也可以先在現有體制下進行,共同性 課程打通,按大類開設通用性課程,擴大課程互選。逐步地向按專業大類培養學生過渡,專業方向要進一步淡 化,并應由學生選擇。 

  2.大力加強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清華大學教學嚴謹,學生基礎知識扎實雄厚,這是我們的長處 和優勢,也是幾十年來教學改革成果的積累。但同時我們的弱點也恰恰隱含在這個長處之中。總體而言,我們 的學生創造性不足。美國的社會(包括高校)鼓勵發明創造,重視青年首創精神的培養,很值得我們借鑒。我 們應該揚長補短,在加強基礎、嚴格教學的同時,為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提供機會和條件。因材施教的 重點也要放在創新精神與能力培養上,不能單純地靠上課、做題、讀書、考試。要完善培養本科生創造意識和 動手能力的各種實踐計劃,并形成制度。如學生參加研究工作、課外科技活動、創造性設計課、幾個設計大獎 賽等,也可以組織一些討論式、研究式教學方式的試驗性小組,這些環節要加以總結整理,使之成為一種“機 制”。這項工作可以聘請一些有志于培養學生的資深退休教授來主持。在教學指導思想上,要有新的變化,相 應的教學改革也要有新的導向。另一方面,我們也注意到,強調個性發展的美國高校,現在也提出要加強學生 社會責任感和群體意識的培養,以適應時代的需要。我們對學生集體主義的培養教育是有特點有優勢的,在實 行學分制的條件下,應當繼續保持和發揚,要在“推行學分制,保留班級制”這一新情況下,進一步加強和改 進德育,實現全面發展與因材施教的統一。 

  3.穩定本科,協調發展。美國幾所研究型大學中,科研和研究生比例較大,研究生培養要求及水平較高 ,本科教育相對薄弱一些,“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校方采取各種措施(如規定大課 必須由高水平資深教授主講、教授必須上課、教學經費投入比較有保證、教學設備充足等)保證本科教學。我 校本科教育的規模和地位更重要一些,只有把本科教學這個根本穩定住,才能更好地提高研究生水平、發展科 學研究,使學校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穩定本科,是辦好世界一流大學的基礎。 

  4.改進人才培養模式。美國高校在校期間不強調專業訓練,其重要背景是:經濟結構中私有企業封閉性 很強,公司有很強的專業培訓機構。我國國情不同,企業的主體是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并且大都不具備專業培 訓條件。在校期間需要進行一定的專業才能訓練。但是,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較窄的對口專業教育,使學生 知識面窄、適應性較差,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人才培養模式要受 到今后“下游”(人才需求)狀況的制約。在我國目前條件下,既不能固守原來意義下的對口專業人才的培養 模式,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轉為“通才”的建議,而應該在保留寬廣基礎上加強能力與創新意識的培養,加強工 程實踐與科學實驗訓練。教學上應堅持拓寬知識面。今后清華各系是否原則上應不再劃分專業,可設若干專業 方向,同類(如電子、水土、機械)專業的基礎性課程進一步打通,專業方向課組要淡化。加強教學上的聯合 ,利用學分制造成的靈活的環境,實現學校的資源共享(包括教師、設備等),提高辦學效益。 

  5.完善學分制,增強靈活性。美國高校學分制的重要特點是選系(選課)放開,為每個學生提供機會和 手段,滿足他們的需要和志向。這一點我們目前還不能做到。當前只能在系和拓寬后的專業已定的前提下選課 ,用很大的力量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抓好課程體系、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同時,進一步開通第二學位、輔修學 位、輔修課組、跨系選修課,作為學生專業選擇上的一種補充措施。學校要采取措施,切實增加一些經費投入 ,保證熱門課程(如計算機、信息、經濟管理等)能擴大容量、滿足學生要求。一年級公共基礎課程,在多大 程度上引入選修機制,還有待通過實踐進一步總結改進。 

  6.按新的思路搞好師資隊伍建設。學分制的實施,要求教師隊伍有相應的結構和工作機制。美國高校選 系選課之所以能放開,充分滿足學生需要,一個重要條件是教學上所需教師是有保證的,其基本結構是精干的 、教學與科研結合的固定隊伍(正副教授),加上相當數量流動的助教。我校要滿足科研和研究生發展及本科 開通學分制的需要,總體上教師隊伍的建設不能采取按現有結構模式“延長與自相似放大”的辦法,而應有新 的思路。教研要結合,教授要上課,要聘請名師和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上講臺,并盡快讓年輕人上來,逐步 改革教研組體制,分別形成固定和流動兩支教學隊伍等,這些都需要在新的思路下認真研究。 

  余壽文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授 

  張玫 清華大學物理系副系主任、教授 

  袁德寧 清華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副教授 

  張再興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高校考察報告范文
高校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xx年7月8日至15日,由市教育局副局長帶隊,副院長、主任、教授等組成的四人考察團,應邀前往加拿大蒙特利爾道森學院和日本工學院大學,重點就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學生訪學等事宜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考察。現報告如下:

  一、考察行程

  第一天(5月8日),北京時間17:10的航班從上海浦東出發前往加拿大多倫多;當地時間19:20分到達多倫多(當地為周五)。

  第二天(5月9日),上午:參觀多倫多大學;下午看望了在多倫多大學讀書的蘇州學子、會見多倫多江蘇商會會長,及現旅居多倫多的原蘇州中學老師(當地為周六)。

  第三天(5月10日),上午:9:00的航班從多倫多飛往蒙特利爾;下午:1:30,與道森學院中國項目負責人榮萌見面,詳細商討了11日訪問道森學院的具體安排。之后,游覽了蒙特利爾市容(皇家山公園,市政廳)(當地為周日)。

  第四天(5月11日),上午:9:00,由道森學院-理工學院wilson wong副院長陪同,考察團參觀了理工學院的機械系和電機系。中午12:00,舉行了午餐會:雙方相互介紹,與道森學院教務長robert kavanaght和國際開發部部長、課程設置發展部部長、商學院院長、理工學院副院長、機電系主任、市場管理系主任、中國項目部主任等,會談來訪目的及合作意圖。下午1:30,與道森學院國際開發部部長唐沃科、課程設置發展部部長barbara freemen、商學院院長diane guvian及中國項目部主任榮萌等商談具體合作項目——“量身定做式”師資培訓。下午4:00,黃莉萍副院長與道森學院李飛龍院長簽訂合作協議。

  第五天(5月12日),考察團由蒙特利爾上午10點航班飛往多倫多。下午13:15,由多倫多飛往東京。

  第六天(5月13日),當地時間下午6:00,到達成田機場。

  第七天(5月14日),上午9:00,與日中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嫕見面,商量合作事宜及15日訪問日本工學院大學的具體安排。下午:沿途游覽東京風光,準備15日的會見內容。

  第八天(5月15日),上午:9:00-11:00,前往日本工學院大學參觀并會談合作事宜。對方理事、教務長及國際交流負責人參與了接待。

  下午:14:30的航班飛往上海虹橋機場。

  二、主要體會

  1.通過對加拿大道森學院的學習參觀,親身體驗了在職業教育理念、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面的不同,特別是加拿大道森學院在學生學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量身定做式”培訓,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發,探尋到雙方合作進行師資培訓的有效途徑。

  加拿大的職業教育均為高中后的專科以上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也是緊密結合生產需要。在加拿大70%以上25歲——45歲的職業者,都接受了職業技術教育。我們訪問的道森學院創建于1969年,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第一所英語大學預科學院。道森學院位于蒙特利爾市中心,有700多名教師和300多名教輔人員,是魁北克省最大的英語學院。全院有7400名以上的全日制學生,在25個不同的專業領域學習;另外學院還開設許多非學分的晚間課程和專業。

  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團隊打造。5月11日上午9:00,我們在道森學院-理工學院wilson wong副院長陪同下,參觀了理工學院的機械系和電機系的“教學工廠”化的各大實驗、實訓室,各專業配套設施設備齊全,維護管理完好。該校在課程設置上緊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既有高端的設計研發類課程,又有加工制造類課程和營銷服務類課程。特別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力開展co-op教育(即工學結合),通過組織學生自籌經費參加各類技能大賽,加強創新團隊建設,設立工作室性質的工場,老師作為顧問參與其中。在學生畢業設計環節,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設計,畢業答辯是一個開放式的情境,學生自己宣介畢業設計作品,專業教師組成評審組打分,還可邀請企業專業、親朋好友一起觀摩。

  設立課程設置發展部加強對師生發展的指導。道森學院設有課程設置發展部這樣的專門機構,用于對學生的學業指導、教師進修規劃和學生評教中有問題的教師的培訓,以及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系部發展需要,幫助系部進行課程開發指導。在下午的洽談中,我們與道森學院國際開發部部長唐沃科、課程設置發展部部長barbara freemen、商學院院長diane guvian及中國項目部主任榮萌等,就師資培養專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確定了我方提出培養規格要求,道森學院課程設置發展部設計培養方案,商學院和理工學院具體操作的“量身定做式”師資培訓。下午4:00,黃莉萍副院長代表我院與道森學院李飛龍院長簽訂合作協議。

  2.通過對日本工學院大學的學習參觀,了解到在辦學理念、技能教師培養、課程設置等方面的特色做法,給我們的學校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師資培養等工作以很好的啟發。

  日本工學院大學創建于1949年,畢業生數約90000人。現在校學生6102人,教職員總數1131人。設有機械系、電氣系、化學系、信息系和建筑系等五個系部,培養本科以上學歷人才。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十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

  5月15日上午9:00,在日中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嫕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日本工學院大學,與該校常務理事杉崎貴義、教務部長管村昇教授、事務部部長川村壽志和國際交流負責人等進行了會談。市教育局副局長袁迪致辭,表明了來意和尋求合作的意向。雙方互相介紹了學校情況,并就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教師培訓等進行了商談。之后,在杉崎貴義等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工學院大學的種類教學場所。該校開放式的工作與討論用的工作室、學生實習課題的選擇、技能教師培養和“打好基礎,應對新技術變革的要求”的辦學理念和思路等,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三、成果

  本次出訪考察的主要成果是,簽訂了中國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加拿大蒙特利爾道森學院的合作協議。主要就學院教師至道森學院學習、培訓,蒙特利爾道森學院教師至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任教或作講座,以及蒙特利爾道森學院教師至蘇州進行漢語或漢文化的學習、培訓等事宜達成了協議。

考察報告:高校考察報告
高校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xx年7月8日至15日,由市教育局副局長帶隊,副院長、主任、教授等組成的四人考察團,應邀前往加拿大蒙特利爾道森學院和日本工學院大學,重點就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學生訪學等事宜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習考察。現報告如下:

  一、考察行程

  第一天(5月8日),北京時間17:10的航班從上海浦東出發前往加拿大多倫多;當地時間19:20分到達多倫多(當地為周五)。

  第二天(5月9日),上午:參觀多倫多大學;下午看望了在多倫多大學讀書的蘇州學子、會見多倫多江蘇商會會長,及現旅居多倫多的原蘇州中學老師(當地為周六)。

  第三天(5月10日),上午:9:00的航班從多倫多飛往蒙特利爾;下午:1:30,與道森學院中國項目負責人榮萌見面,詳細商討了11日訪問道森學院的具體安排。之后,游覽了蒙特利爾市容(皇家山公園,市政廳)(當地為周日)。

  第四天(5月11日),上午:9:00,由道森學院-理工學院wilson wong副院長陪同,考察團參觀了理工學院的機械系和電機系。中午12:00,舉行了午餐會:雙方相互介紹,與道森學院教務長robert kavanaght和國際開發部部長、課程設置發展部部長、商學院院長、理工學院副院長、機電系主任、市場管理系主任、中國項目部主任等,會談來訪目的及合作意圖。下午1:30,與道森學院國際開發部部長唐沃科、課程設置發展部部長barbara freemen、商學院院長diane guvian及中國項目部主任榮萌等商談具體合作項目——“量身定做式”師資培訓。下午4:00,黃莉萍副院長與道森學院李飛龍院長簽訂合作協議。

  第五天(5月12日),考察團由蒙特利爾上午10點航班飛往多倫多。下午13:15,由多倫多飛往東京。

  第六天(5月13日),當地時間下午6:00,到達成田機場。

  第七天(5月14日),上午9:00,與日中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嫕見面,商量合作事宜及15日訪問日本工學院大學的具體安排。下午:沿途游覽東京風光,準備15日的會見內容。

  第八天(5月15日),上午:9:00-11:00,前往日本工學院大學參觀并會談合作事宜。對方理事、教務長及國際交流負責人參與了接待。

  下午:14:30的航班飛往上海虹橋機場。

  二、主要體會

  1.通過對加拿大道森學院的學習參觀,親身體驗了在職業教育理念、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面的不同,特別是加拿大道森學院在學生學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量身定做式”培訓,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發,探尋到雙方合作進行師資培訓的有效途徑。

  加拿大的職業教育均為高中后的專科以上教育,職業技術教育也是緊密結合生產需要。在加拿大70%以上25歲——45歲的職業者,都接受了職業技術教育。我們訪問的道森學院創建于1969年,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第一所英語大學預科學院。道森學院位于蒙特利爾市中心,有700多名教師和300多名教輔人員,是魁北克省最大的英語學院。全院有7400名以上的全日制學生,在25個不同的專業領域學習;另外學院還開設許多非學分的晚間課程和專業。

  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團隊打造。5月11日上午9:00,我們在道森學院-理工學院wilson wong副院長陪同下,參觀了理工學院的機械系和電機系的“教學工廠”化的各大實驗、實訓室,各專業配套設施設備齊全,維護管理完好。該校在課程設置上緊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既有高端的設計研發類課程,又有加工制造類課程和營銷服務類課程。特別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大力開展co-op教育(即工學結合),通過組織學生自籌經費參加各類技能大賽,加強創新團隊建設,設立工作室性質的工場,老師作為顧問參與其中。在學生畢業設計環節,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設計,畢業答辯是一個開放式的情境,學生自己宣介畢業設計作品,專業教師組成評審組打分,還可邀請企業專業、親朋好友一起觀摩。

高校考察報告4篇 相關內容:
  • 設備考察報告3篇

    一、美國物業管理的現狀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綜合國力遠遠超過其它國家,同時也是市場經濟體系最為完善的國家。在這一社會背景前提下,形成了美國高度專業分工協作的物業管理市場運作體系。...

  • 公務員考察報告4篇

    x人事x:x局20xx年考試錄用公務員的考察工作,由人事處處長、干事兩位同志(均為中共黨員)組成考察組,于x月x日至x月x日對x年度擬錄用人員進行政審。...

  • 最新星際酒店考察報告范文

    一、酒店的劣勢1、總體銷售力度不足在考察中我們發現該酒店的客房出租率在30%左右(據前臺及銷售部服務員介紹),餐飲銷售狀況更差,下午13:00時至15:00時,在五樓中餐廳就餐的客人共計才5桌,20人左右,晚餐在意大利餐廳就餐的人數也只有四...

  • 南方廣場建設的考察報告

    為了規劃建設好我們當地投資十個億的汽車廣場,十二月三日至八日,由區政府耿區長帶隊,區規劃局、土管局、貿易局、工商局、鎮政府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考察團,分別到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上海國際賽車場、上海汽車展覽館、蘇州吳中的...

  • 干部考察報告4篇

    ,男,*年*月*日生,漢族。19xx年*月畢業于*專業,大學文化程度。中共黨員,高級職稱。*年*月參加工作。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工作,他以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立足本...

  • 畜牧業考察報告2篇

    200*年7月2日―24日,由農業部草原監理中心,四川省草原研究所,四川省龍日種畜場,四川省草業科技培訓中心,內蒙古畜牧科學院草原勘察設計所,內蒙古草原資源監測管理站,甘肅農業大學,甘肅省農牧廳外資辦,甘肅省草原技術推廣總站,新疆區畜牧廳...

  • 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考察報告

    為拓展建工委系統黨建工作創新的思路、方法,完善黨建工作程序,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學習和借鑒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5月11日至5月18日, 建工委系統各單位主管黨建工作的領導一行10人,赴四川省考察學習了黨建工作。...

  • 培訓考察報告范文十一篇

    職業培訓和技能競賽學習考察團一行20人,赴韓進行為期兩周學習考察。主要內容分為韓國職業培訓制度和韓國職業技能競賽制度兩部分。學習方式是以講學為主,并組織參觀了現代汽車、三星電子和浦項制鐵等現代企業。...

  • 2023年學校考察報告十篇

    重慶市行知職業技術學校是重慶市教委批準成立的一所民辦中職學校。學校以陶行知教育理論為辦學指導思想,以創造具有新時代校園文化特色,培養企業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

  • 考察報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筠连县| 苏尼特右旗| 黄龙县| 蓬溪县| 公安县| 淮安市| 长汀县| 莲花县| 巴彦淖尔市| 清水县| 宁远县| 手游| 宜宾市| 乡宁县| 美姑县| 友谊县| 宜州市| 忻州市| 大悟县| 葵青区| 榆树市| 广汉市| 赞皇县| 德兴市| 富平县| 翁牛特旗| 九寨沟县| 富顺县| 措美县| 车致| 武邑县| 珲春市| 梅州市| 青冈县| 茌平县| 郧西县| 台山市| 兴仁县| 浠水县| 枞阳县| 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