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縣經濟產業考察學習報告
8月28日,根據我區發展遼硯產業的愿望,我們遼硯產業園區推進組、和旅游、文化等有關部門以及區委宣傳部有關領導,在思山嶺鄉的組織下,到我省“三寶”之一的岫玉的故鄉——x縣就岫玉產業發展進行了學習考察。大家通過看現場、聽介紹、談體會,一致認為感觸很深、收獲很大,很受教育、啟發和鼓舞,可以說上了一堂生動、實際、深刻的發展課。現將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滿族自治縣隸屬于遼寧省鞍山市,地處遼東半島北部,總面積4507平方公里,總人口50萬,其中滿族人口占90%以上,是一個“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近海山區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山川秀美,物華天寶,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自然資源享譽海內外,堪稱鑲嵌在遼東半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地下資源享譽海內外。全縣現已探明地下礦藏多達43種,其中玉石、菱鎂石、鐵礦石、方解石、白云石和滑石是“六大寶石”。是全國最大的玉石產地,生產銷售總量占全國同行業80%以上,玉連獲“中國國石第一候選石”殊榮,玉制品入選XX年奧運會指定紀念品,“玉星”被國際天文組織正式命名。是中國珠寶玉石特色產業基地,并于XX年被國土資源部中國礦業聯合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玉都”。菱鎂儲量豐富,品位上乘,是全國著名的“菱鎂之鄉”。淡水資源十分豐富,同時,也是省內溫泉最多的縣份之一,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地上物產得天獨厚。是全國柞蠶生產基地縣、絨山羊生產基地縣、秸稈養牛示范縣和中國滑菇生產第一縣。交通通訊四通八達。位于沈大、沈丹、丹大高速公路網中,近鄰大連港、營口港、鲅魚圈港、丹東港和沈陽機場、大連機場、丹東機場。服務設施配套齊全,文化娛樂場所應有盡有。對外貿易前景廣闊,現已建成出口貿易生產基地130多個,貿易合作伙伴發展到亞、歐、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科教文衛異彩紛呈。是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遼寧省“群眾藝術活動基地”和“滿族農民攝影基地”。玉雕工藝被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單鼓、東北大鼓、攝影、民歌、刺繡、民間鼓樂等被確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景名勝令人神往。境內有清代奉天四大名山之一,現為國家aa級風景名勝區的藥山;有峰秀松奇,瀑布飛濺的國家aa級生態自然保護區清涼山;有山深林密,水秀潭美的國家aa級旅游景區龍潭灣;有高峽出平湖的羅圈背水庫;有唐代石建筑臥鹿山效圣寺。源遠流長的玉文化、濃郁醇厚的滿族文化和清新自然的生態文化,共同構成了遼東半島上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線。全縣現已開通“玉都國石之旅”、“滿族風情之旅”、“山水生態之旅”三條精品旅游熱線,是遼寧省旅游強縣。
XX年,(近年不詳)生產總值實現64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15.7%;財政收入實現2.5998億元,比上年增長16.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2288億元,比上年增長18.8%;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7.8億元,比上年增長3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4.8億元,比上年增長26.9%;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210元,比上年增長12.2%。近幾年來,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全國“四五”普法先進縣和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全省文明村鎮創建工作標兵縣、全省平安縣等稱號。
期間,將緊緊抓住國家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遼寧“五點一線”開發開放和鞍山經濟隆起等多重戰略機遇,牢固樹立“近海”和“腹地”雙重理念,進一步念好山字經,打好資源牌,唱好開放戲,深入實施工業強縣、農業穩縣、三產活縣、文化興縣戰略,加快推進創建生態大縣、發展特色經濟進程,最終把建成周邊大城市對外開放的“大后方”、經濟發展的“給養地”、休閑旅游的“后花園”。力爭到末,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5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180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綜合實力排名進入遼寧省前10名,步入遼寧經濟強縣行列。
二、幾點啟示
玉石產業發展的措施有力,成效顯著,經驗可貴。對于我們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我區遼硯產業發展,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鑒的重要啟示:
(一)加快遼硯產業發展,必須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