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專業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題 目 :基于缺貨現象的慈客隆超市的供應鏈管理研究
一、選題背景及意義
浙江華潤慈客隆超市有限公司系華潤集團旗下的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自1998年創業以來,已連續七年進入全國連鎖業百強。目前,在慈溪、余姚等地區擁有直營、加盟店70多家,便利店65家,并開始逐步向周邊縣市擴展,可以說,在這些地區慈客隆超市是處在壟斷的地位。華潤慈客隆超市始終堅持“真情實意惠大眾”的經營宗旨和秉承“與您共攜手,改變生活”的企業理念,全力為普通老百姓創造一個整潔的賣場環境,提供完善的服務及質優價廉的商品。XX年,自華潤集團收購慈客隆超市以來,華潤集團將利用強大的資金后盾,全力打造現代化的連鎖企業。慈客隆的發展正是本土零售業發展的典型,也可以說明了本土零售業發展的趨勢,所以,以慈客隆為例來說明本土零售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是很有代表性的,因此,本課題的研究重點就在于研究本土零售業發展中的薄弱和存在的缺陷,做一些探討,以此來得到一些啟發。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外大型零售商進軍中國市場帶來的壓力,國內的零售業不可避免的正在經歷規模快速擴張和經營能力嚴重缺乏的雙重惡性循環,連鎖零售企業追求規模為目的的運營,往往掩蓋著運營管理方面的問題,在資源整合和管理方面形成越來越多的潛在危機,企業向各種業態全面擴張資源處處短缺,所以,只有在資源和管理上面處于優勢才能夠在競爭中戰勝對手。英國經濟學家克里斯多夫認為,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真正的競爭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只是供應鏈的一個部分。所以,21世紀競爭是供應鏈的競爭,而供應鏈管理系統建設則成為企業取勝的關鍵。
供應鏈管理的好壞與否是零售企業經營水平的真實衡量標準,中國零售供應鏈的問題非常嚴重。在某特定時間,始終10%的缺貨率,而這對于一個年銷售額為1.5億元的門店而言,就等同于830萬人民幣的銷售損失。假設通過優化管理,能把缺貨率減少到3%左右,則可以讓該門店的年銷售增加590萬人民幣。
根據羅蘭.貝格與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在XX年9月對國內連鎖零售3個城市5家連鎖零售企業的12家大賣場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連鎖零售企業商品缺貨狀況會引發消費者的各種反應,最終導致零售企業的銷售損失,48%的人會購買同一品種的替代品,15%的消費者不再購買,31%的顧客會到另一家店購買時再實施消費行為,顧客的轉店率是37%。在美國的連鎖零售企業如果購買商品缺貨,60.5%的消費者會購買同一類替代品,21.6%的顧客不再購買,14.8%的顧客會到另一家店購買時再實施消費行為,顧客的轉店率是17.9%。這個研究結果意味著中國的超市將比美國的超市損失更多的顧客,美國市場的平均商品缺貨率為7.4%。而國內零售商的缺貨率為10%左右,和國際水平相比差距大。報告表明中國連鎖超市每年因商品的缺貨造成830億元的損失。
筆者研究這個選題的意義在于:
1.缺貨以成為國內零售業供應鏈管理的瓶頸,如何降低缺貨率是零售企業在競爭中勝出的重要的因素,商品缺貨不僅會直接影響零售企業銷售和毛利總額,而且還會導致額外的人力及庫存成本。同時,商品缺貨率又是反映客戶服務和供應鏈管理水平最基礎、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通過對它的追蹤,可以發現供應鏈管理中的許多問題。因此。研究缺貨現象實際上就是研究供應鏈管理,從中得出有利的結論加以實施,可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本土零售業對缺貨現象的危害意識不足,對如何解決缺貨問題存在著偏頗,而僅僅是從銷售利潤,門店數量來考慮企業的發展,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從對缺貨的認識上,了解到供應鏈管理在整個零售企業的運營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加強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從根本上解決缺貨問題,優化供應鏈管理。
二、研究內容
(一)研究框架
一、文獻回顧
1.供應鏈的相關理論
2.超級市場的供應鏈管理理論
二、國內零售企業缺貨及供應鏈發展現狀
三、慈客隆超市現狀概況
四、慈客隆超市缺貨現象原因
五、完善慈客隆超市的供應鏈管理的措施
1.導入ecr模式優化慈客隆超市的供應鏈管理
(1)ecr模式的導入
(2)實施ecr模式影響的領域
(3)慈客隆超市運用ecr模式完善供應鏈管理
2.利用管理和業務規則把業務伙伴納入自己的體系,贏得協作優勢
(1)建立信息交流與共享機制
(2)建立合理的供應商激勵機制
(二)研究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研究缺貨現象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降低缺貨率,從實質上完善本土零售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解決零售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的瓶頸,突破現在的局限性,轉變傳統的觀念,從優化供應鏈管理入手而不是從規模上來提高零售企業的利潤。
(三)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自中國入世以來,國內零售業的發展一直是人們關心研究的熱點,零售企業都是在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及規模上下足功夫,而對物流對零售企業的影響上還沒有足夠的重視,觀念還沒有更新,為何在本土零售化運營中,供應鏈管理始終得不到解決,超市在這一塊中流失了大量的資金,人力和物力。本課題的研究從對基礎的問題——缺貨,來研究超市管理中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三、研究的可行性論證
(一)以具備的條件
從一開始確定寫這個選題,筆者已經從多方面掌握了有關供應鏈管理的資料和信息,從很多渠道查閱了可靠的資料,圖書館、網絡等,掌握了第一手數據,具備了分析這個問題的一定能力,并且有基礎的管理知識,在研究這個選題方面也有優勢。
(二)研究方法
1.搜集資料
查閱圖書館、閱覽室、書店的圖書、雜志、期刊、資料等,充分利用文獻資料;借助網絡資源,瀏覽收集相關資料、信息。
對慈客隆超市進行實地考察,取得第一手資料進行研究分析。
2.研究資料
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并對不同資料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在研究資料時,同時做好資料的記錄。對本文的實地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
3.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
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并篩選材料。
4.執筆撰寫
根據自己確定的觀點選取材料,確立提綱論文框架,完成初稿。
5.修改補充
關注新聞及其他刊物,適時補充有益及相關信息,最終成文。
(三)進度計劃
第一階段(XX年12月1
3日—26日,共計2周):收集資料,確定論文題目,列出初步提綱。
第二階段(XX年12月27日-XX年1月16日,共計3周):修改提綱,完成文獻綜述(中文、英文)和開題報告。
第三階段(2月1日-2月28日,寒假,共計4周):實地調查研究和分析思考。
第四階段 (3月1日—3月18日,共計3周):修改文獻綜述、開題報告。
第五階段(3月19日—4月10日,共計3周):完成論文初稿。
第六階段(4月11日—5月10日,共計4周):完成論文修改工作,確定終稿,成文并準備答辯。
四、預期成果
從大量的文獻和資料上得出供應鏈在整個超市運營中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改變人們以有的傳統觀念,解決現在本土零售業在供應鏈管理上的問題,加強薄弱環節,從解決缺貨現象開始,全面優化供應鏈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 龔國華,胡佳粒,張峰.從商品的缺貨現象看零售業的供應鏈管理[j].物流科技,,(5).
[2] 肖怡. 零售企業核心能力與供應鏈管理[m].商場現代化,,,(7).
[3] 彭蕾, 陳躍剛 ,彭迪云. 供應鏈管理:入世后我國零售企業發展的戰略選擇[j] .金融與經濟,,(12).
[4] 徐震宇,何樹東.如何進行供應鏈管理[j].北京大學出版社,,(12).
[5] 王蓁 .終端為什么缺貨[j] .清華大學出版社, .
[6] 曾慶強 .零售業缺貨癥結[m] .物流時代, ,(9).
[7] 陳廣.家樂福超市攻略[j].南方日報出版社,,(6) .
[8]龔國華,龔益嗚.生產與運營管理——制造業和服務業[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9]都興成.供應鏈管理零售業不可缺[m].中國商人:商業經理人 ,,(11) .
[10]中國零售業的缺貨現狀[m].中國企業家,.(8).
[11]余瀅.關于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缺貨的解決方法的探討[m].中國科技信息,,(4).
[12]丁可思,楊珊娜,張峰.從"缺貨率"看中國零售業供應鏈的運營優化[m].,(11).
[13]佚名.尋找640萬元的門店損失—中國零售商缺貨調查報告全新解讀[m].銷售與市場:中國商貿,,(2).
[14] 李素彩.全球零售業缺貨現象分析與對策[m].信息與電腦. ,(11).
[15]林巧云.中國零售業的收購兼并[m].,(2).
[16]埃森哲.供應鏈管理揭開零售店貨架上的秘密[m].it168,
[17]邁克爾•于戈斯.供應鏈管理精要[j].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5)
[18] alan braithwai.全球化供應鏈管理促進零售業發展[j].,(5).
[19]barry berman,joel r.evans.retail management[m].prentice hall,.
[20]ananth raman, www.letgol.com/wuliukaitibaogao/nicole dehoratius,zeynep ton.execution—the missing link in retail operation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1]schary philip b,christopher martin.the anatomy of a stock out[j].journal of retailing,1979.
[22]wharton knowledge.delving into the mystery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 toyota for the retail market?[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