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題報告具體格式
開題報告<>格式
一,封面
見第6頁
二,目錄
目錄依次由開題報告<>的章,節,小節,參考文獻,附錄等的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目錄內容應簡明扼要.
"目錄"二字(三號宋體,加黑)上空一行,下空二行為第一章等等.
章,參考文獻,附錄均采用四號宋體,加黑,節,小節等小標題及所有頁碼均采用五號宋體.
章,節,小節的排列示例如下:
這里是第一章的名稱…………………………………………… 1
§1-1 這里是第一章第一節的名稱 ……………………………………………… 1
1-1-1 這里是第一章第一節第一小節的名稱 ………………………………… 1
三,符號說明
開題報告<>中所用符號(包括縮寫詞等)都應說明其含義,單位(或量綱).
在該頁的開始,采用四號宋體,加黑,居中打印"符號說明"四字.每個符號說明占1~2行,符號后面是破折號.含義與單位之間用逗號,最后是句號.每頁排1~2列,如果2列排不開,再另取一頁.
四,正文
正文是開題報告<>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由標題,文字段落,圖,表和公式五個部分構成.實事求是,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
正文的編寫格式如下.
1.標題
每章的標題采用三號宋體,加黑,居中打印;"章"下空二行為"節",采用四號宋體,加黑,居中打印;"節"下空一行為"小節",采用小四號宋體,加黑,左起打印.換行后,采用小四號宋體打印文字段落.
2.圖
圖題采用中英文對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體為五號楷體,英文字體為五號 times new roman,且第一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圖題緊接圖的下一行左起打印.圖中的標注一律采用英文.被引用的圖應在圖題右上角用方括號標出參考文獻序號.
圖號按章順序編號,例如,圖3.2(英文為fig. 3.2)即為第三章第二圖.如果圖中含有幾個不同部分,應將分圖號(如"圖3.2.1"表示圖3.2的第一個分圖)居中標注在分圖下一行,并在圖題下列出各部分內容(不寫英文).
繪圖必須工整,清晰,規范.其中機械零件圖按機械制圖規格要求;示意圖應能清楚反映圖示內容;對于照片,如有必要,應在右下角給出放大標尺;試驗結果曲線圖應制成方框圖.
應將圖盡可能置于某頁的開始或結尾,并且在圖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圖x.x"的字樣.
3. 表
表的編排,一般是內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據按內容或項目依序對齊豎排.表中只用長度相同,粗細適中的橫線(居中),禁止使用豎線.
表按章順序編號,如表5.4為第五章第四表.編號的后面空一格,居中打印表的簡短確切的標題,且置于表的上方.在中文表標題和表之間,居中打印英文表標題,如"table 5.4 ".中,英文標題分別采用五號楷體,times new roman.
表內的縮寫詞和符號等,必須與文字段落中的一致.各符號的單位應盡可能標出.表內不宜用"同上","同左"等類似詞,一律填入數字或文字.表內空白處代表無此項內容.
如果數據已繪成曲線圖等,可不再列表.
應將表盡可能置于某頁的開始或結尾,并且在表之前的文字段落中有"如表x.x"的字樣.
4. 數學,物理和化學式
數學,物理和化學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蠐?式的序號按章順序編排,如(4.2)表示第四章的第二式,并標注在該式所在行(當有續行時,應標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邊.
較長的式,另行居中橫排.如果式必須轉行,只能在+,-,,÷,處轉行,上下式盡可能在等號"="處對齊.
五,參考文獻
按正文中參考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在方括號內連續編號,同時,所列的參考文獻都應在正文中出現.
視具體情況,將參考文獻序號作為上角標,或作為文字段落的組成部分.如"某某人[1,3,7~9]對此作了研究,數學模型見文獻[1,5,9~12]".
參考文獻中每條項目應齊全.文獻中的作者不超過三位時全部列出;超過三位時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間用逗號分開,在"等"字或"et al"前加逗號;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錄法.著錄時應特別注意各國人的姓名寫法,如法國人,德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和巴西人的姓前有詞頭或冠詞.名可以縮寫為首字母(大寫),但不加編寫點".".
參考文獻的第一頁編排是先空一行,采用三號宋體加黑居中打印"參考文獻"四字,再空一行,采用五號宋體,左起,懸掛縮進,依次打印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示例
1. 連續出版物
序號 作者. 題名. 刊名,出版年份,卷號(期號):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頁碼
2. 著作
序號 作者. 書名. 版本(第1版不標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頁碼
3. 開題報告<>集
序號 作者. 題名. 見(英文用in):主編. 開題報告<>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頁碼
4. 開題報告<>
序號 作者. 題名:[博士或碩士開題報告<>](英文用[dissertation]). 保存地點: 保存單位,年份
5. 專利
序號 專利申請者. 題名. 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 出版日期
6. 技術標準
序號 起草責任者. 標準代號,標準順序號-發布年,標準名稱.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六,附錄
附錄是作為開題報告<>主體的補充部分,并不是必要的.
下列內容可以作為附錄編于開題報告<>后:
(1) 為了開題報告<>的完整,但編入正文又有損于編排的條理和邏輯性,這一類材料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術更深入的敘述,對了解正文內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
(2) 由于篇幅過大或取材于復制品而不便于編入正文的材料;
(3) 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數學推導,計算程序,框圖,結構圖,注釋,統計表,計算機打印輸出件,重復性數據圖表等.
2. 附錄中的有關格式
開題報告<>的附錄依次為"附錄a","附錄b","附錄c"等編號.如果只有一個附錄,也寫成"附錄a".采用三號宋體,加黑,居中打印"附錄a".在"附錄a"下一行,采用三號宋體,加黑,居中打印附錄的題名.
在附錄題名下空一行,采用五號宋體打印附錄正文.如果有小標題或更低一級的標題,則采用五號宋體,左起,加黑打印"a.1 ……"或"a.1.1 ……".在每一小標題的上面空一行.
附錄中的圖,表,式的編號與正文分開,即將a,b,c或…取代編號中"章"的序號.例如圖a.1,表b.2,式(c.3)分別表示附錄a中的第1個圖,附錄b中的第2個表,附錄c中的第3個式.
七,其他要求
(一)開題報告<>內容一律采用激光打印機雙面打印,在正文中有彩色圖形更好.紙張大小為a4復印紙,頁邊距采用:上2.5cm,下2.0cm,左2.5cm,右2.0cm.
(二)頁碼編排:自中文摘要開始,到符號說明,采用i,ii,iii,iv,…編排頁碼;自正文開始,到開題報告<>的最后一頁,采用阿拉伯數字編排頁碼.頁碼一律采用五號宋體,置于頁面底端外側.
(三)頁眉設置:在頁眉的下端畫一條雙橫線(兩條橫線的間距為0.5mm),雙橫線左,右邊距分別為2.5cm和2.0cm.在單頁面雙橫線的上面采用小五號宋體居中打印"河北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開題報告<>"; 在雙頁面雙橫線的上面采用小五號宋體居中打印"開題報告<>題目".除了封面,封二外,其他頁面均打印此頁眉.
(四)編寫開題報告<>時,行間距一般采用1.25倍行距.作者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做適當調整,但行間距不可太大或太小.
開題報告<>
報告題目
作者姓名
指導教師姓名:
報告提交日期: 年 月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