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參考范文(精選6篇)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參考范文 篇1
一、開題報告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 計算機課程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課題背景和意義:
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Internet應用在全球范圍內日益普及,當今社會正快速向信息化社會前進,信息自動化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從而使我們從繁雜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在眾多網絡服務中,Web已然成為時代的主流,而Java Web開發技術則因為可以進行復雜的數據庫操作、很強的交互性以及方便的用戶控制和管理備受開發人員的青睞。其中Struts作為基于MVC模型的Web框架,自推出以來不斷受到開發者的追捧,得到了用戶廣泛的應用。作為最成功的Web框架,Struts擁有眾多的優點:使用MVC模型、功能齊全的標簽庫、開放源代碼等。
Java Web技術非常成熟,能為復雜的應用提供強大的業務計算能力,但是其界面展現能力卻略顯晦澀。恰巧同樣基于MVC模式的Flex技術的優勢在于構建絢麗的用戶界面,能為用戶提供很好的“富客戶端”體驗,但業務處理能力卻并不是它的強項。所以Struts與Flex的結合必將引領Web開發的新的潮流。
目前在我們學校,存在各級各類的考試和活動,而學校現有的報名系統只能完成一些重要的國家級考試的報名。大部分的信息公布和報名工作主要還是依賴于人工完成,不僅缺乏條理,而且工作效率極低。人工管理還存在許多的弊端,由于不可避免的人為因素,容易造成數據的遺漏和誤報。計算機信息化管理有著存儲量大、速度快等許多優點,提供給我們的處理信息及時快捷,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結合Struts技術和Flex技術實現動態的管理和完美的畫面。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的發展和普及,利用Struts和Flex技術開發的各種網絡報名系統必將大行其道。
研究的主要內容:
1、 研究目標:
(1) 實現校園考試和活動信息公布和報名的科學規范化。
(2) 實現校園考試和活動信息公布和報名的自動簡便化。
(3) 實現校園考試和活動信息公布和報名的網絡便化。
(4) 實現Struts技術和Flex技術的完美結合。
2、研究內容
用Struts技術和Flex技術實現基于B/S模式的網絡報名系統,主要包括3類用戶:學生、教師和管理員。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操作界面和它們各自的功能:
(1)學生:注冊、登錄、瀏覽、報名、發表意見和建議。
(2)教師:注冊、登錄、瀏覽、報名、發表意見和建議。
(3)管理員:查看所有項目的報名情況、信息的發布和導出、系統的維護(增、刪、改)、用戶開設等等。
研究方法(或技術路線):
使用的開發技術有:
Struts:完成業務邏輯處理和計算;Flex:完成頁面制作;Tomcat6.0:系統的發布和運行環境;MySql:完成數據信息的存儲。
開發流程:
1、 本系統在Eclipse環境中使用Flex完成頁面的制作。
2、 在完成頁面制作,同樣在Eclipse環境用Struts框架完成頁面間的跳轉和業務邏輯。
3、將成果物發布在tomcat服務器上,驗證各頁面間是否能夠正確跳轉。
4、完成頁面與MySql數據庫間的連接,并導入初始數據。
5、重新在tomcat服務器上發布系統驗證各環節的銜接是否正確,數據處理是否有誤。
6、完成上述過程,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完善后,對整個系統進行各項測試。
7、完成測試,通過后,正式在校園網上發布系統,試運行。
預期結果:
1、 一個完整的,能夠實現上述功能的,可以運行的系統。
2、 一份畢業設計報告。
3、 最終的系統畫面:
進度計劃:
WBS NAME START FINISH WORK
1 前期調研 Sep 1 Sep 14 10天
2 設計 Sep 15 Dec 5 58天
2.1 開發環境的選擇和構筑 Sep 15 Sep 29 11天
2.2 功能模塊設計 Sep 30 Oct 25 18天
2.3 界面的設計 Oct 26 Nov 22 20天
2.4 數據庫表單的設計 Nov 23 Dec 5 9天
3 開發 Dec 6 Feb 6 45天
3.1 開發環境和技術的學習 Dec 6 Dec 26 15天
3.2 界面制作 Dec 27 Jan 16 15天
3.3 界面與數據庫的鏈接 Jan 17 Feb 6 15天
4 測試 Feb 7 Mar 19 30天
5 畢業論文 Mar 20 Apr 9 15天
二、閱讀文獻目錄
序號 文獻名 文獻出處 文獻發表時間
1 基于Dojo組件的報名系統的應用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xx年3月
2 論三種設計模式在報名系統中的應用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20xx年4月
3 基于WEB模式的高校設計大賽報名系統設計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xx年10月
4 利用ASP實現網絡通用報名系統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xx年8月
5 基于Web的培訓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 福建電腦 20xx年11月
6 高考報名系統統計功能的探討與實現 現代計算機 20xx年2月
7 基于B/S模式的等級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 4月
8 基于ASP的遠程高校考試報名系統的實現 中國科技信息 20xx年8月
9 基于B/S的網絡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科技廣場 20xx年1月
10 基于WEB的CET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xx年5月
11 基于WEB的選修課報名系統設計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6月
12 高校新生報名管理系統設計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xx年5月
13 基于ASP的藝術考試網上報名系統的開發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8月
14 面向Web系統的Struts框架研究與應用 電子技術應用 20xx年8月
15 基于B/S模式的教育學、心理學考試在線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1月
16 基于ASP的網上報名系統研究與設計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 20xx年8月
17 基于網絡安全的網上報名系統的實現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12月
18 計算機等級考試網上報名系統接口的設計與實現 科技信息 20xx年9月
19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系統關鍵環節設計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20xx年3月
20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輔助報名系統設計 計算機與現代化 20xx年6月
三、文獻綜述
注意:學生閱讀文獻后,必須寫出1500-20xx字左右的綜述或讀書報告,作為開題內容之一。(可增頁)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參考范文 篇2
1、畢業論文的主要內容、重點和難點等
主要內容:
物流管理系統是針對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營運管理過程進行設計的,主要實現如下目標:
(1)向客戶全面展示公司各項業務。
(2)客戶在線對運單情況進行查詢。
(3)向客戶介紹公司物品分類情況。
(4)為分公司提供貨物運單信息添加功能。
(5)為管理員提供后臺登錄入口。
(6)管理員通過后臺,對運單信息進行全面管理。
(7)對公司各行業務信息進行管理。
(8)對分公司信息、管理員信息進行管理。
本系統前臺頁面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塊:
(1)倉庫庫存管理。該模塊包括了新增庫存,庫存查看,入庫修改幾個子模塊。新增庫存包含了一些貨物相關的選項,可以查看以往入庫的記錄,并可以修改。
(2)查詢操作。包括入庫查詢,貨物匯總,庫存查詢子模塊。根據日期,貨物類別,編號等屬性進行查詢。
(3)物品設置。包括修改倉庫編號,修改類別,修改單位,修改產品表,初始化庫存表,可以修改一些產品的屬性并保存。
(4)用戶管理。包括新增用戶,用戶管理,管理員管理,公司管理,總管理員管理,用戶日志。可新增用戶,修改用戶信息,查看不同管理員的權限。
論文重點:
1、客戶調研及定向
對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專線公司,普通貨運部進行調研,以便確定流程,并且根據市場切入點確定開發軟件的方向,一個軟件無論如何無法適應全部的物流公司,不同類型的物流公司的對于軟件的要求側重點不同,流程也不同,又因流程是決定軟件架構及設計的主要因素,故此前期的工作應該是確定軟件適應的客戶群體,并根據該客戶群體的共性來定制軟件的流程。
2、系統設計及數據庫關系
系統設計的面比較廣,在整個軟件開發的時間占用也比較長,幾乎可以達到三分之一之重。主要是先根據軟件的流程,設計主要的靜態頁面,在不關聯數據庫的前提下,先分析一下軟件的靜態頁面對于目標群物流公司流程的符合程度,包括一些細節的輸入項,顯示項,是否滿足目標客戶群需要,是否方便理解和操作,這個過程還需要目標客戶群代表進行評價,以便確定最終的靜態頁面流程及要素內容。
確定以上內容之后就是網頁設計,這個就比較簡單,主要是在頁面布局及配色方面。同時會兼顧一些小的技巧的工具附加。
頁面及流程確定之后,數據庫的設計及關系也就呼之欲出。這里面最重要的是數據庫之間、網頁程序之間的關聯關系的確定。也比較費時費力。另外一點,數據庫的字段名稱必須規范化。
所有的以上開發文檔必須進行造冊備份,并且在今后的升級或維護過程中,對于已經更改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記錄。這是讓一個軟件持續化改進的最最必要的過程。少了這個,一旦有人辭職,或者出現不同客戶不同的定制需求,這個軟件最終會被自己搞亂。
3、開發程序的確定及代碼的編寫
為了避免今后維護升級及人員流動帶來的代碼方面的維護不便,故此,開發之前必須就語言、函數、代碼等內容進行規范化。
程序代碼的編寫可以交由不同的人員進行開發,但必須是開發一個模塊,測試一個模塊,不能等到程序全部開發完畢再統一測試,因為這樣最容易在初級階段發現程序的錯誤,甚至是流程中考慮不清楚的部分,在開發過程中其實流程重建是最頭痛的事情,故此在上文提到的第二點中就更加顯得重要。
程序的測試內部通過之后,必須經由客戶群代表進行實際的測試,然后再不傷害程序骨架的前提下,進行易用化的修改。
4、培訓文件的撰寫及培訓的流程
這個屬于售后的部分,但必須是經由銷售、開發人員、目標客戶群共同努力才能形成一個真正行之有效的培訓文檔。
發現的難點:
1、連接數據庫
數據庫連接對動態網站來說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在與后端數據庫連接時可以采用odbc或jdbc技術。雖然odbc作為傳統的連接數據庫的手段是一種選擇,但是odbc有以下致命缺陷,從而使它無法勝任jsp的請求:
(1)odbc是c語言實現的api,從java程序調用本地的c程序會帶來一系列類似安全性、完整性、健壯性方面的問題。
(2)其次,完全精確地實現從c代碼odbc到java api翻譯的odbc不會令人滿意,因為在java中沒有指針,而odbc中大量地使用了指針,包括極易出錯的空指針“void *”。
(3)考慮到平臺移植性,在進行jsp web開發中使用odbc會帶來負面影響,使得代碼不適合于移植。s("download_bottom");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參考范文 篇3
論文題目:小型實體店鋪開發
一、論文(設計)選題的依據(選題的目的和意義、該選題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主要參考文獻等)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由于很多的小型實體店鋪一直在依靠手工方式來進行出庫、入庫等記錄,使庫存管理變得繁瑣,同時出錯率較高,并且存在不易查找的弊端。所以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針對這些弊端來進行開發與應用。并能很大提升店鋪的經營效率。使企業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得快節奏與高效性。
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庫存被稱為是“第3利潤源泉”,目前普遍認為占企業總資產的20%~30%,庫存管理是企業物料管理的核心,是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企業單獨建設或與軟件公司合作開發庫存管理信息系統這樣傳統的庫存管理模式,雖然克服了手工管理模式的各種缺點,并基本上實現了庫存管理的信息化,但該模式存在初期投資大、風險大、建設周期長、維護成本高等缺點。由于實現庫存管理信息化是實現企業信息化中關鍵的組成部分,所以針對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有廣闊的前景。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制造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生產成本控制的研究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活動,其中庫存管理作為一個商業物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關心的,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有效、合理管理庫存,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市場份額,已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在今天的商業管理。
主要參考文獻:
1、《C#系統開發完全手冊》明日科技張躍延徐文武人民郵電出版社
2、《數據庫系統設計與開發》朱揚勇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3、《C#數據庫入門經典(第2版)》JamesHuddleston清華大學出版社楊浩譯
4、《ASP數據庫系統開發案例精選》明日科技蓋天宇孫明麗鄒天思人民郵電出版社
5、《數據庫原理及應用——SQLServer20xx》夏雙雙國防工業出版社
6、《SQLServer20xx中文版數據庫管理與應用標準教程》王俊偉史創明清華大學出版社
7、《SQLServer20xx數據庫實訓教程》李丹丹史秀璋清華大學出版社
8、《SQLServer20xx數據庫(胡瑩瑾)》胡瑩瑾化學工業出版社
9、《VisualC#開發技術大全》明日科技人民郵電報社
10、《SQLServer20xx基礎教程》劉勇周學軍清華大學出版社
11、《SQLServer20xx數據庫管理與開發》王慶建董征宇電子工業出版社
二、論文(設計)的主要研究內容及預期目標
主要研究內容:
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研究的內容涉及庫存管理的全過程,包括入庫、出庫、退貨、訂貨、庫存統計查詢等等。
根據上述工作流程,庫存管理系統將包含以下內容:
1、能對企業內的各類貨物進行分類管理,并提供最低庫存量、最高庫存量、安全庫存量的預警功能。
2、可以存儲各類信息檔案包括物資、產品基本信息、供貨單位信息、使用單位信息等。
3、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物資入庫管理物資出庫管理等等,安全、高效;支持各種類型的出入庫業務:生產入庫、委外加工入庫、采購入庫、其他入庫、生產領料出庫、委外領料出庫、銷售出庫和其他出庫等
4、提供退貨管理功能
5、通過查詢庫存,及時了解庫存余額信息,便于訂貨下單,以免由于缺貨,影響生產。另外,還提供經濟訂貨量計算功能和打印訂貨采購單功能。
6、可及時打印庫存余額,方便領導決策或安排及時定貨、
預期目標:
通過人機界面來瀏覽數據庫內的各種信息,并能進行增加、刪除和修改等指令。使用戶可以通過傻瓜式的操作來實現企業的庫存管理。
三、論文(設計)的主要研究方案(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準備工作情況及主要措施)
主要研究方案:
首先通過文獻法來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設計所需要的信息,以達到理論上實現設計方案的要求。
再通過實地調研法,去實地來了解用戶的需求,來達到設計的軟件能夠適合企業的應用。
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統(MIS),其開發主要包括后臺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以及前端界面和應用程序的開發兩個方面。對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強、數據安全性好的庫。而對于后者則要求應用程序功能完備,易使用等特點。經過分析,我使用VisualC#進行前臺開發,并使用SQLServer20xx進行后臺數據庫管理。在短時間內建立系統應用原型,然后,對初始原型系統進行需求迭代,不斷修正和改進,直到形成用戶滿意的可行系統。
前期準備工作有:
一:掌握VisualC#集成開發環境,熟練掌握VisualStudio20xx開發工具,掌握圖形界面的設計,數據窗口,數據窗口對象,數據管道的應用,會使用庫管理項目。
二:掌握SQLServer20xx數據庫系統的開發,掌握數據庫原理,包括數據庫設計、VisualStudio20xx與數據庫的連接,關系系統及其優化、數據庫安全和恢復、數據庫的基本操作。
三:掌握SQLServer20xx對數據庫圖形化的使用,使之更快、更好、更方便的建立數據庫。
四、論文(設計)研究工作進展安排
1、20xx年12月下旬:調研收集資料,確定課題的目標,完成開題報告的起草工作。
2、20xx年1月中上旬:完善課題的開題報告。
3、20xx年1—2月:理論分析研究,掌握VisualStudio20xx的開發和SQLServer20xx數據庫開發
4、20xx年3月:完成小型實體店鋪庫存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初始原型系統開發。
5、20xx年3月底:系統的實施和測試和修改工作。
6、20xx年4月初:總結并書寫論文。
7、20xx年4月底:論文的修改和完善。
8、20xx年5月19日:論文答辯。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參考范文 篇4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特別是internet與校園網的接軌,為中小學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網絡教學真正成為現實,同時也為中小學教育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陳至立部長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全國實施中小學'校校通'工程,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校校通’工程的目標是用5年到XX年時間,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使全國90%左右獨立建制的中小學校能夠上網,使中小學師生都能共享網上資源,提高中小學的教育教學質量。”“校校通”工程的啟動和發展,給中小學教學帶來革新的機會,為學科教學信息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如何有效地利用網上的資源,建構基于網絡的現代教學模式是一個迫切研究的問題,而開展網絡教學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就是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因此,開展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探索與實踐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課題研究背景
(一)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1、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統性
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的學術刊物(如《電化教育研究》、《中國電化教育》、《educationaltechnology》等)、教育網站和國際國內有關學術會議(gccce、icce、cbe等)的論文集進行分析,網絡教學的設計研究主要是關于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和協作學習的設計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研究。可以說,網絡教學的設計理論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研究和探索。例如,在網絡環境下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主動學習、利用虛擬情境進行探究學習、利用通訊工具進行協商學習、利用工具進行創造學習的設計以及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去研究。
2、網絡教學的評價研究才剛剛起步
隨著internet應用的普及,網絡教學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場所。然而,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的質量保證體系卻顯得不夠完善、健全。如何保證網絡教學的質量,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網絡教學評價模型,已成為網絡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時至XX年,教育部批準全國31所高校建立網絡教育學院,但卻沒有制定出如何保證網絡教育質量的相關政策。美國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ighereducationpolicy)于XX年4月也發表了一份名為"在線教育質量:遠程互聯網教育成功應用的標準"的報告,然而,這些文章(報告)也僅僅是描述性的定義網絡教學的評價指標,而對如何組織評價、如何獲取定量數據、評價數據如何促進教學等方面則很少涉及。目前,網絡教學的支撐平臺中的學習評價模塊往往只含有測試部分,而缺乏相應的分析與反饋。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1、促進網絡教學的發展,提高網絡教學的質量
由于網絡教學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在網上組織最優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學習者在網上可以學到最新的知識,因此是教學改革發展的方向。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與實踐,使網絡教學更能為學習者提供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在不同情境下去運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行動的反饋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從而提供網絡教學的質量。
2、尋找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學生遠程交互自主學習的教學設計的技術解決方案
3、完善和發展教學設計理論
網絡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僅是教學環境的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傳播形式上都有本質的區別。通過本項目的研究,能夠解決網絡環境下,教學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調控教學過程,如何有效實施教學活動以達成教學目標,是對教學設計理論的完善和發展。
二、課題研究內容
(一)研究的主要內容
1、網絡教學設計理論體系的研究
包括教學目標的設計、建構性學習環境的設計、學習情境的設計、學習資源的設計、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設計、學生協作學習活動的設計、教師指導性活動的設計、學習評價工具的設計等。
2、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的研究
(1)網絡教學策略的研究,如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內容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情景營造策略、網絡環境下的教學對話組織策略、網絡環境下的的課堂管理策略等
(2)網絡教學模式的研究,如項目化學習模式、探索性學習模式、研究性學習模式等
3、網絡教學評價的內容體系、方法、步驟與模型的研究
4、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5、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根據上述研究內容,總課題下設如下子課題:
1、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的理論研究(謝幼如、李克東)
2、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鄧文新)
3、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系統的開發(柯清超)
4、web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及支持系統的研究(陳品德)
5、網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理論的應用研究(余紅)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
本項目的研究目標是:運用現代教學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通過教學改革與實驗,探索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理論和方法,開發相配套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和評價系統軟件,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絡教學的途徑與方法。
(三)預期成果形式
1、論文與專著
發表有關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的一系列學術論文,出版專著《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
2、電腦軟件
開發《網絡教學設計系統軟件》和《網絡教學評價系統軟件》,制作《網絡教學設計》專題教學(學習)網站,建立《教學設計》多媒體資源庫。
三、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一)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項目的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實驗研究、評價研究等方法。
對于較大規模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模式的試驗研究,將采用行動研究方法。
對于個別帶有創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見解的小范圍的教學研究,則通過建立科學的假設,采用實驗研究的方法。
關于教學模式的評價和有關教學效果的分析,則采用評價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如下:
XX年5月-XX年8月,收集資料,建立模型
XX年9月-XX年1月,開發軟件
XX年2月-XX年8月,教學試驗,評價修改
XX年9月-XX年12月,擴大試驗,歸納總結
(二)關鍵技術
1、基于網絡的協作化設計思維工具的通訊模型的構建;
2、教學設計系統中師生教學活動的可視化表示與分析;
3、網絡教學的教學評價模型的構建;
4、網絡教學過程中學習反應信息的自動采集與處理。
四、課題研究價值
(一)創新點
1、建立網絡教學設計的理論體系與方法。
2、建立基于網絡環境的各類教學評價指標體系。
3、開發出操作性強、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件。
(二)理論意義
傳統的教學設計是應用系統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學的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他們的方法與步驟,并對教學結果作出評價的一種計劃過程與操作程序。現代教學設計理論已經不拘泥于系統論的理論基礎,不強調對教學活動的絕對控制,逐漸放棄呆板的設計模式,開始強調教學設計的關系性、靈活性和實時性,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本課題的理論成果將完善和發展傳統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
(三)應用價值
1、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總結并形成基于網絡環境下學科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結構。
2、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并總結信息化時代如何改革傳統的思想和模式,使學生學會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的方法和經驗。
3、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探索普通中小學利用網絡資源的途徑與方法,形成一批優秀的網絡教學課例。
4、通過課題的研究與實踐,開發出具有應用推廣價值的網絡教學的設計工具和評價系統軟件。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參考范文 篇5
一、選題意義
在網絡技術逐漸滲入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今天,傳統的交流方式也面臨著變革,而網絡博客則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基于web技術的網絡考試系統可以借助于遍布全球的internet進行,因此交流既可以是本地進行,也可以是異地進行,大大拓展了溝通與交流的靈活性。博客在現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博客,又譯為網絡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閣等,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的網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許多博客專注在特定的課題上提供評論或新聞,其他則被作為比較個人的日記。一個典型的博客結合了文字、圖像、其他博客或網站的鏈接、及其它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是許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內容以文字為主。博客是社會媒體網絡的一部分。
二、博客系統概述
blog是繼email、bbs、icq之后出現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是網絡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絡日記,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具體說來,博客(blogger)這個概念解釋為使用特定的軟件,在網絡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
一個blog其實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blogs則是一群人基于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
博客在中國發展很迅速,建立一個專業的博客管理系統已經很重要。本系統符合現在博客管理的需要,能對博客發表文章、評論、鏈接、圖片數據進行管理,同時能對博客賬號進行管理。系統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后臺數據庫方面,因為博客另一個名字叫網絡日記,所以博客的內容要求能及時、快速的更新,本系統在開發之前正是朝這個目標設計。系統功能保留了傳統博客管理系統的功能,同時又加上了人性化的界面設計,比如日歷、表情的引用。完善的數據更新能力、實用的后臺管理以及個性化的設計使本系統能適應博客的發展。
asp是active server page的縮寫,意為“動態服務器頁面”。asp是微軟公司開發的代替cgi腳本程序的一種應用,它可以與數據庫和其它程序進行交互,是一種簡單、方便的編程工具。asp的網頁文件的格式是、asp,現在常用于各種動態網站中。
microsoft access在很多地方得到廣泛使用,例如小型企業,大公司的部門,和喜愛編程的開發人員專門利用它來制作處理數據的桌面系統。它也常被用來開發簡單的web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都利用asp技術在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運行。
三、畢業設計研究方案
1、研究目標
1)作為網絡個人日記 2)個人展示自己某個方面的空間
3)網絡交友的地方4)學習交流的地方
2、研究重點
本設計要使用asp實現一個基于asp、net的個人博客系統,在研究的過程中具體有以下5個步驟:
1)需求分析:本系統制作要求,系統是單用戶系統,實現功能比較簡單,系統面向各個階層,操作難度比較低。相對系統的配置要求也符合普通的機器配置;
2)系統分析:系統分析階段的工作有系統的靜態模型,對系統進行健壯性分析,建立系統的交互模型;
3)開發環境的搭建:下載安裝設計系統中需要的軟件;
4)代碼實現:在前面的各項工作都完成后就可以進行具體到每個細節的代碼實現了;
5)代碼測試:代碼測試就是看代碼執行是否產生了預期的結果;
了解系統提供者和使用者的需求然后用代碼去實現這些功能是這個系統的難點。鑒于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著許許多多博客系統,做一個有自己特色博客是此次設計的關鍵問題。
3、博客系統的用途
1)促進學習。
2)記錄收獲。
3)反映成長。
4)結交朋友
5)共享知識
6)交流看法
4、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構想
(1)系統的組成
1)web服務器
博客的相關信息存放于web服務器中,數據庫文件也存放在該web服務器中。瀏覽者獲取的信息都是從此web服務器中得來的。
2)建網工具dreamweaver
dreamweaver是美國macromedia公司開發的集網頁制作和管理網站于一身的所見即所得網頁編輯器,它是第一套針對專業網頁設計師特別發展的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利用它可以輕而易舉地制作出跨越平臺限制和跨越瀏覽器限制的充滿動感的網頁。
3)博客瀏覽者
瀏覽者可以查看博主的信息,比如最新熱聞、點擊率最高的新聞、各板塊的分類新聞等。進入相應的類別就可以查看此相應的信息。
4)(博主)管理員
(1)管理員具有對日志類別和新聞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刪除等編輯功能。
(2)功能構想
一個典型的博客結合了文字、圖像、其他博客或網站的鏈接、及其它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是許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內容以文字為主。博客是社會媒體網絡的一部分。博客的內容隨著用戶的輸入和互動而有所不同,或者隨著用戶,時間,數據修正等而改變。網頁上的內容也可以由用戶通過使用客戶端描述語言(javascript,jscript,actionscript,)來改變。當然更普遍的是由服務器端的描述語言(perl,php,asp,jsp,coldfusion,等)進行編譯,從而對網頁的內容進行改變。無論是客戶端還是服務器端的改變都需要使用較為復雜的應用軟件。
前臺是不需要認證的,是供網站的訪問者訪問的,主要完成了以下功能:
訪問博客系統的人可以做到:游覽博客系統中的隨筆目錄、文章目錄博客系統中的內容,只有博客管理員登錄系統之后,才能進行管理。而博客系統的訪問者不需要注冊,也不需要登陸就可以訪問博客系統中的內容。
計算機專業開題報告參考范文 篇6
前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教育信息化的趨勢逐步深入,學校教學和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然而在大多數學校,缺乏多功能網上報名系統——既能支持考試報名,同時又支持各種活動的報名。大部分的信息公布和報名工作主要還是依賴于人工完成,不僅缺乏條理,而且工作效率極低。鑒于傳統報名方式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給學校的教學管理造成了繁重的勞動。為了切實減輕教務管理的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把學校建設成一流的信息管理,教育教學平臺,我們迫切的需要開發一種功能強大,處理信息效率高的Web網上報名系統。
一、目前現狀:
1、功能方面:
從網上查閱到的信息以及很多相關的文獻資料表明,自20xx年來,基于網絡的各類報名系統的開發與設計成為了人們的研究重點。這些網上報名系統功能各不相同,但是主要還是以考試報名系統為主,如:基于WEB的CET報名系統、基于B/S模式的等級考試報名系統、基于Web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系統、基于ASP的藝術考試網上報名系統等等。這些系統的開發,都是為了應對我國日益壯大的考試規模與傳統報名方式工作效率低下這對矛盾的。但是,相對于這些日趨廣泛的考試報名系統,與校園內外相關的活動的報名系統卻并不多見,將考試與活動報名功能整合在一起的系統更是極為罕見。大部分院校都有屬于自己的考試報名系統,但是幾乎沒有一所院校有屬于自己校園活動報名系統。
2、技術方面:
通過眾多文獻我們發現,現有的一些考試報名系統主要使用J2EE技術和ASP技術,采用層次化的開發和模塊化的開發這兩種開發模式。
一些系統采用基于J2EE和MVC設計模式的多層B/S架構,把每種不同的服務部署在一個獨立的層。如:客戶層、表示層、業務層、數據層。
客戶層:即Web游覽器;
表示層:通常采用Struts技術,它繼承了MVC的各項特征,將業務邏輯和頁面顯示分離開來。它的好處是將業務邏輯和頁面顯示分離開來,將大量的邏輯放在配置文件中,而不是放在程序中。通過配置文件將Struts標簽庫,Actionform對象,ActionServlet控制器組件,Action對象聯系在一起。其主要工作流程為:當用戶向服務器提交http請求時,該請求就被轉發到ActionServlet控制器,控制器利用ActionMapping對象把請求映射到Action處理器對象,并根據請求的參數實例化相應的ActionForm;通過配置信息決定是否需要表單驗證;驗證成功則由ActionServlet根據配置信息決定調用哪個Actionexecute方法;Action的execute方法返回一個ActionForward對象,ActionServlet再把HTTP請求轉發給ActionForward對象指向的JSP組件。JSP組件生成動態網頁,返回給客戶。整個過程中Struts完成客戶端表單進入的驗證,管理請求和響應,提供控制器來完成頁面流轉和向業務邏輯層委托,返回到客戶端頁面顯示。
業務層:業務層為數據庫端表示層提供松散耦合,處理真實應用,完成事務管理的選擇,協調各種業務邏輯對象之間的依賴關系,并為持久層和業務邏輯層之間提供松散耦合。
數據層:通常采用Hibernate作為中介,它是采用ORM映射機制的持久層開發工具,是Java應用和關系數據庫之間的橋梁,負責Java對象和關系數據庫之間的映射。內部封裝了JDBC訪問數據庫的操作,向上層應用提供了面向對象的數據庫訪問API。
剩下的一些考試報名系統通常使用ASP技術,并且使用模塊化的設計。如按用戶種類分可以分為:管理員模塊和學生模塊;按功能分可以分為:登錄模塊、游覽模塊、搜索查詢模塊、報名模塊、退出模塊等等。
不管使用哪一種的開發方式,都會存在它們各自的優勢和缺點,但是我們發現:不管是用J2EE還是ASP技術,開發出來的系統的頁面效果都太過單調。就如同一件稀世珍寶披著一件毫不起眼的外衣,總覺得兩者非常的格格不入。
二、發展方向:
1、功能方面: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我們開始追求科學的教育教學體制,我們需要和諧的發展我們的教育,而不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的教育,除了課堂,我們更需要從實踐中獲取我們所要的知識。這樣,學校的各項活動就會變多,那勢必就會像考試報名那樣,我們同樣會需要一個活動報名系統來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不會花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開發兩套相似卻又不同的系統,那么將兩套報名系統整合成一套多功能的報名系統就成為一種需求。隨著各類報名的不斷增多,我們都可以把這些整合到一套多功能報名系統中,組成一個功能更強大的系統。
2、技術方面:
Java Web,是用Java技術來解決相關web互聯網領域的技術總和。web包括:web服務器和web客戶端兩部分。Java在客戶端的應用有java applet不過現在使用的很少,Java在服務器端的應用非常的豐富,比如Servlet,JSP和第三方框架等等。Java技術對Web領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隨著Java Web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更傾向于使用Java Web來開發基于Web的應用和系統,Java web必將成為web開發的中流砥柱。
同時,這是個對美有著很大追求的時代,單調的頁面無法給人帶來美的享受,如果沒有華麗多彩的頁面,再強大的系統也只能被歷史的長河所吞沒。
而Flex的出現卻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Flex 是一個高效、免費的開源框架,可用于構建具有表現力的 Web 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利用 Adobe Flash Player和 Adobe AIR, 運行時跨瀏覽器、桌面和操作系統實現一致的部署。作為新一代的富客戶端互聯網技術的佼佼者,Flex這種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采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和程序員所接受。
Java Web強大開發功能加上Flex無與倫比的表現力和富英特網應用,這兩種技術的結合必將成為一種趨勢,而用Java Web和Flex開發的Web應用或系統也必將大行其道。
三、給我的啟發:
針對本次畢業設計翻閱了很多的文獻,這些文獻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在開發思路和技術選擇方面。
很多相關的文獻中其技術實現都是使用ASP技術和C#技術,這一點在前面也提過了,只有一片提到了Struts,而就是這篇文獻使我對Struts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各種途徑學習這種技術,慢慢的對它有了深入的了解。體會到了它與ASP技術和C#技術間的區別,以及Struts框架的優勢,最終也使我確定使用Struts技術進行畢業設計的開發。對于頁面部分,幾乎所有的文獻都是通篇一律的使用JSP技術。不錯使用JSP技術,借助于Dreamweaver工具,也可以編寫出比較優美的畫面,但是其實現起來太過困難,其自身的攜帶的空間和組件太少。這就讓我嘗試著去尋找一種能夠簡單的制作出比較優美畫面的技術。借助于互聯網,很快的就發現了Flex,事實也證明,它的確不負所望。
在開發思路方面,主要讓我了解了一些開發的流程,開發所采用的模式,當然也幫助我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所要開發的系統的功能。開發流程簡單的講就是:一個項目從開始到結束,其中經歷的各個階段,這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的。至于開發模式,上面也提過了,有基于B/S和C/S的開發,也有分層的開發和模塊化的開發等,其實對于這些開發模式,沒有絕對的好壞優劣之分,只能說某些模式更適合某些項目。
簡而言之,從這些文獻中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王念暉,徐林 論三種設計模式在報名系統中的應用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 20xx年
2、李小強,張朝暉,李振坤 高考報名系統統計功能的探討與實現 現代計算機 20xx年
3、王成 基于B/S的網絡考試報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科技廣場 20xx年1
4、林穗,李振坤 面向Web系統的Struts框架研究與應用 電子技術應用 20xx年
5、宋少偉,劉方愛 基于ASP的網上報名系統研究與設計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 20xx年
6、管小衛,丁琳 基于Web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系統設計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xx年
7、陳曉林,吳定雪,周妃,余志超,肖小紅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報名系統關鍵環節設計 計算機應用與軟件 20xx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