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設計開題報告(精選3篇)
計算機設計開題報告 篇1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近幾年來,基于TCP/IP的Internet/Intranet技術以非同尋常的速度被廣泛應用于各級企業及其他組織的信息發布與共享,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Web站點發布信息。傳統的靜態網頁技術已越來越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各種動態網頁技術應運而生。ASP就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動態網頁技術之一,而Asp.net是微軟新一代的動態網頁技術,并且相對于其他編程技術,它有如下的優勢。
(1)面向對象性
Asp.net將C#作為一種面向對象語言,在很多方面來看,C#將成為微軟的與Java相似的語言。
C#是Asp.net開發中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微軟會將C#發展成為Java的強勁對手。這也是微軟.NET框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認為C#是微軟在編程市場上擊敗對手的主要工具。我們期待著微軟能在這個產品后面傾注全力,這樣,C#可以成為許多程序員的又一種選擇。C#的誕生無疑將進一步加劇微軟和Sun產品的戰線,但這對用戶是有利的,他們可以選擇兩者之一來開發新的應用。
(2)數據庫連接
ASP另一個亮點是它使用ADO對象、ODBC、OLE-DB和事務處理管理器。因此ASPWeb數據庫應用開發特別簡單。Asp.net發展了更多的功能,因為有了。帶來了更強大更快速的功能。JSP和JDBC目前在易用性和性能上同ASP/ADO相比已有些落后,當新版本Asp.net/出現后這樣的差別會更明顯。所以我們希望SUN應盡快能花大力氣來追趕Asp.net/的組合。
(3)大型站點應用
Asp.net將對大型站點(WebFarms)有更好的支持。事實上,微軟已經在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Asp.net可以讓用戶考慮到多服務器(MultipleServers)的場合,當用戶需要更強大的功能時,僅僅只需要增加一臺服務器。整個.NET框架已經充分地提供了這個方法。Asp.net提供了外部會話狀態(ExternalSessionState)來提供內置式WebFarm的支持。另外,由于請求的各組件相互間經過了充分的優化,所以速度很快。
(4)Asp.net還提供更多的其他方面的新特性,例如:
l內置的對象緩存和頁面結果緩存。
l內置的XML支持,可用于XML數據集的簡單處理。
l服務器控制提供了更充分的交互式控制。
二、國內外發展動態和趨勢
微軟新一代平臺的正式名稱叫做新一代Windows服務(NGWS),現在微軟已經給這個平臺注冊了正式的商標。在.NET環境中,微軟不僅僅是平臺和產品的開發者,并且還將作為架構服務提供商、應用程序提供商,開展全方位的Internet服務。在談及這個平臺中使用的新技術,微軟透露,它將在.NET環境中提供更多新產品和全套的服務。
將開創互聯網的新局面,基于HTML的顯示信息將通過可編程的基于XML的信息得到增強。XML是經萬維網聯盟定義且受到廣泛支持的行業標準,Web瀏覽器標準也是由該組織創建的。微軟公司為開發它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它并不是Microsoft的專有技術。XML提供了一種從數據的演示視圖分離出實際數據的方式。這是新一代互聯網的關鍵,提供了開啟信息的方式,以便對信息進行組織、編程和編輯;可以更有效地將數據分布到不同的數字設備;允許各站點進行合作,提供一組可以相互作用的Web服務。
根據.NET構想,未來微軟所有產品都將走向服務化,而消費者將通過租借的方式使用Office軟件,或通過MSN用戶身份,獲得網絡音樂服務。
然而,根據種種跡象表明,微軟早已為.NET戰略后新的劃時代戰略做了準備,這個新戰略將會比.NET戰略更可怕,因為它將可能壟斷未來所有的軟件市場!如果將PC時代分為DOS平臺時代和Windows平臺時代的話,按照微軟的意思,網絡時代將會分為.NET平臺時代和這個新的平臺時代。
Asp.net又叫ASP+,但并不僅僅是ASP的簡單升級,而是Microsoft推出的新一代ActiveServerPages腳本語言。Asp.net作為微軟公司發展的新的體系結構的一部分,其中全新的技術架構會使編程變得更簡單。Asp.net是在抓住ASP的最大優點并全力使其擴大化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同時也修復了許多ASP運行時會發生的錯誤。
目前支持Asp.net開發的平臺只有WindowsXP、Windows20xx/20__、WindowsNT4(ServicePack6a),其中的WebService除去這些還在Windows98、WindowsME、WindowsSE上獲得支持。隨著Internet/Intranet技術的不斷發展,只有服務器的動態網頁技術才能滿足各種Web應用程序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各種動態網頁技術先后出現。相對于Asp.net而言,ASP技術較為熟悉,使用簡單便利。但由于ASP本語言自身的局限性,使其功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Asp.net的強大功能恰好彌補了ASP的不足,因此,Asp.net技術代替ASP是一種必然的趨勢。Asp.net從現有的ASP結構體系上跨出了一大步,其整個構造體系使開發結構化的應用程序變為可能。Web表單帶來了一種更加直接和易于使用的開發模式;服務器控件增加了提供公共功能的能力,從而使擴展和加強現有功能變得容易;數據捆綁使創建數據約束型應用程序變得十分簡單。它不但具有許多很棒的新功能,而且還有一個用于開發Web應用程序的真正框架。越來越多的開發者開始使用這種技術,它的出現給Internet的發展帶來了一次新的浪潮。
三、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該課題為設計并實現一個基于Asp.net技術的動態IT培訓網站。
該網站具有如下模塊:
登錄注冊模塊:用來識別用戶身份信息的必要手段,用以在線報名、在線咨詢以及學員論壇;
課程信息發布模塊:做為網站介紹自己、宣傳自己培訓課程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讓用戶第一時間了解該網站推出的培訓課程;
在線報名模塊:通過該模塊,實現學員與培訓學校之間的零距離報名;
在線咨詢模塊:能為用戶解答各種與網站的信息有關的問題,使用戶和學校進一步拉近距離。
學員論壇:回答學員問題,提供各個學員之間互相交流的一個平臺,是促進培訓學校教學質量提高的一個重要手段。
四、研究內容及擬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1.在充分調研和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完成網站的如下設計工作。
(1)總體功能規劃設計。
(2)數據庫的邏輯設計。
(3)網頁框架的規劃設計。
2.利用Asp.net、C#語言、SQLServer20xx數據庫技術來實現一個動態交互式的IT培訓網站。
五、預期達到的水平及所需的科研條件
(1)網站建設的基本目標為:
1、用戶登錄注冊:用戶通過注冊個人信息來設置自己的登錄名和密碼。通過用戶的登錄,來實現網站對用戶更好的服務和管理。
2、用戶個人服務:用戶登錄后,出現用戶的個人服務界面,包括個人密碼修改、自己的信息修改、個人所報課程的列表信息和提問咨詢信息,以及通過網站統計出來的該用戶的喜愛課程類別的一個推薦列表等。
3、課程信息發布模塊:通過后臺發布課程信息對數據庫進行操作修改,來實現前臺對各個課程信息的發布,讓各個用戶能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網站的各個課程的詳細信息。
4、新聞信息發布模塊:通過發布一些教育業內新聞,以及其相關的一些信息,讓用戶了解目前的一些情況。
5、在線報名模塊:用戶登錄網站后,通過網頁尋找和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然后填寫自己的詳細信息以及報名的方式來報自己所要進行培訓的課程。通過該模塊,用戶可以很方便的查詢該課程的任何信息以及報名。
6、教師管理模塊:介紹各個教師的信息及其所教的課程,讓用戶通過網站了解自己所喜愛的教師,選擇該教師所教的課程。
7、學員管理模塊:介紹該網站培訓出來的優秀學員的信息以及他們的個人照片,通過介紹他們成功的經歷和一些經驗來激發用戶對該網站培訓課程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習該網站的某一課程對他們來說是多么必要。
8、企業招聘信息發布模塊:通過發布一些合適企業的招聘信息讓學員能更快地找到工作。
9、信息咨詢模塊:讓用戶能通過在網頁上以留言的方式快速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以便讓管理員及時解決。
10、學員論壇:讓學員有一個能夠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通過論壇,讓他們之間能夠互相交流學習經驗,解決學習中不懂得問題,以及一些成功的經驗心得。
11、用戶訪問追蹤:讓網站能通過用戶對該網站課程的點擊次數以及時間來判斷大部分用戶的需求,以便網站能根據他們的需求進一步改善網站的各個服務。
(2)開發平臺
操作系統:WindowsServer20xx。
數據庫開發工具:SQLServer20xx。
網頁開發工具:DreamweaverMX。
動態網頁技術:Asp.net。
Web服務器:Internet信息服務(IIS)管理器。
六、進度安排
3月15日----3月31日收集資料,閱讀文獻,完成開題報告
4月1日---4月7日系統分析階段
4月8日----4月20日系統設計階段
4月21日----5月20日系統實施與編程。
5月21日---5月27日系統調試與改進5月28日---6月5日畢業論文撰寫
6月5日---6月10日畢業論文打印、畢業答辯準備及PPT制作。
計算機設計開題報告 篇2
一、課題任務與目的
1.題目:購物網站設計與實現
2.主要任務:以PHP為主要制作工具,實現購物網站的用戶注冊、登錄、驗證身份及用戶數據的采集、物品的預覽查詢、搜索/查看物品信息以及站內最新物品信息發布并可進入在線下單從而實現網絡銷售。
3.研究目的:現在網購無法全面取代傳統購物渠道,但是網購能夠靈活調整運營政策,使它能夠滿足某一類人特別關注的側重需求。我長久以來也是以此為出發點,關注網購商機。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幾套網購運營模式,這些網購能更佳的滿足某類人側重需求,對他們來說有強烈的購買理由。我們要做的是進一步積累完善這類網購模式,實踐這些網購,賺取利潤并積累網購運營經驗,在網上購物大發展時機到來時擁有先發優勢。
二、調研資料情況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技術的發展,網絡銷售正在健康、飛速的發展,市場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轉化為了虛擬客戶資源的競爭。從而找到一個好的銷售平臺、建立一個好的網店已經成為各個店主一項關鍵任務。同時,當今的市場環境又是一個快速變化的環境,客戶的需求在變,對網上購物的需求也相應處于變化之中。如何能快速適應這一變化,提高網上購物流程的工作效率,進行快速定位,也就成為店主需考慮的重要因素。
在鋪天蓋地的傳統銷售攻勢中,電子商務以其方便、快捷、時尚、觸角敏銳而初露崢嶸。在銷售旺季宣傳人員像螞蝗一樣鋪滿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行人丟棄的宣傳單頁時,網上銷售卻以其視覺沖擊力強信息全面更加深入人心,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
網下購物是人們延續數千年的習慣,有無數書籍在討論消費者行為,強調客戶體驗,并推薦用各種方式方法促進銷售,提高顧客滿意度和忠誠度。這一切都是基于消費者日常購物時先通過視、聽、嗅、味、觸五種感官來判斷是否應該購買一件商品,然后要在對比不同渠道的同類型商品的價格和售后服務后再做出購買決定這一流程。簡單的說,第一步是感官體驗,第二步是理性判斷。
雖然傳統市場中人們也強調貨比三家,但姑且不說三家是否足夠,僅是在物理位置相隔較遠的不同渠道中找到三個同類型、檔次的商品進行細致比較的成本就非常高。消費者理性判斷的高成本就促使商家著重于滿足顧客的感官體驗,從而發明了各種營銷手段并形成了完善的理論方法體系。客觀的說,傳統市場中如果消費者不考慮成本的在各種渠道對希望購買的商品進行細致對比并理性判斷,大部分商家將失去現有客戶。 所以網絡上急需一個第三方平臺來為商家和客戶牽線搭橋,來應對網絡購物發展的需求。在這種條件下、我將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開發建立一個購物網站。
參考文獻:
[1]宋尚平,李興保。 PHP模板引擎Smarty的安裝配置及應用實現[J]. 現代教育技術, 20xx.
[2]鄒天思,孫鵬。 PHP從入門到精通[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xx.
[3]Michael kofler. MySQL 5權威指南[M]. 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xx.
[4] 潘凱華, 鄒天思。 PHP開發實戰寶典[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xx.
[5]W.Jason Gilmore. PHP與MySQL5程序設計[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xx.
[6]仝戈, 張武裝。 Smarty在基于MVC框架的Web應用程序開發中的應用[J]. 科技信息, 20xx.
[7]明日科技。 PHP函數參考大全[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xx.
[8]趙鶴芹。 設計動態網站的最佳方案:Apache+PHP+MySQL[J]. 計算機工程與設計出版社, 20xx.
[9]陳湘揚, 陳國益。 PHP5+MySQL網頁系統開發設計[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xx.
[10] Ben Forta 著, 劉曉霞,鐘鳴譯,MySQL必知必會[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xx
[11] Elisabeth Freeman, Eric Freeman. Head First HTML with CSS and XHTML[M], OReilly Media, Inc, 20xx.
三、初步設計方法與實施方案
(1)學習并掌握網站開發工具EPP編譯器、Dreamweaver網頁編輯器、MySQL數據庫管理系統。
(2)進行網站需求性分析,包括網站的功能需求并設計流程圖,網站的性能需求以及建立網站需要注意的其他各項要求。
(3)進行網站數據庫的結構分析,包括邏輯結構分析和物理結構分析(作圖舉例說明)
(4)進行網站界面的設計,把各個功能模塊排列組合,其中包括對主頁、用戶登錄界面、后臺登陸界面、后臺主界面、后臺各功能模塊的設計。
(5)安裝部署。檢查安裝環境并參照使用說明下載安裝登陸
四、預期結果
對于網上商店,其最大好處是要能給用戶帶來最大的便捷,這種便捷不僅體現在網絡之外的物流、商品的折扣等,更要體現在進行網絡操作時的易用性,能夠模擬用戶的購書行為,營造一種盡量真實、貼切的用戶購物過程。
五、進度計劃
1-2周:認真閱讀畢設要求,確定研究題目并查閱相關資料
3周:撰寫開題報告腳本,進行必要修改并最終敲定上交報告
4-8周:學習網站建設所需軟件的運用如EPP編譯器、Dreamweaver網頁編輯器、MySQL數據庫管理系統等
6-9周:繪制網站流程圖并著手針對各個功能模塊進行編輯和數據庫的建立
10-11周:檢驗各功能模塊的可行性,搭建購物網站基本框架
12-13周:設計購物網站頁面,進行網站建立后期的修進和美化
14-15周:撰寫畢業設計論文
16周:畢業論文答辯
計算機設計開題報告 篇3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當今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快速增長并且迅速更新,這一客觀現實對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手段已無法適應當前大信息量的教學需要,教育體制和教育模式必須有重大變革,才能滿足21世紀要求培養高層次、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具有創造性人才的需求,所以,必須創造一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隨著現代計算機技術向教育領域的擴展,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在教育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以計算機為輔助工具的網絡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所謂網絡教育指的是在網絡環境下,以學習者為主體,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和Internet網絡等高新技術為主要教學手段和傳播媒體,運用圖像、文字、動畫、音頻和視頻等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交互式網絡教育方式。而網絡教學系統是基于這種技術產生的一種具體的應用模式,它是在校園網甚至Internet上建立一個虛擬的教學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可以實現教師備課、講課,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和學生課后交流、答疑、批改作業及考試等教學環節。網絡教育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地域限制,使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在網上學習,能更充分地利用教育資源,為全社會的學習者所共享,使國民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機會。網絡教育是一種開放式的教育體系,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終生教育、終生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通過建立和完善以計算機輔助工具的網絡教學系統,實現從傳統教育模式到現代教育模式的轉換,實現全國乃至全世界教育資源的共享,是實現對學生個別化終身教育和最終實現我國全民教育終身化的有效途徑。
二、文獻綜述
網絡教學的涵義
對于網絡教學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的、標準的限定,但可以這樣理解,凡是依托計算機網絡進行的教學活動,都可以稱之為網絡教學。它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如網上實時交互教學、網上實時廣播、轉播教學及通過網絡課件進行的教學等。這里有兩個要素:一是計算機網絡;二是教學活動。這兩個要素缺一不可,必須同時存在,否則就不能稱之為網絡教學。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把當前輿論中的網絡教育、網上教學、遠程教學、網絡化教學、網絡輔助教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網校等概念區分開來,以便于問題的討論。
網絡教學是我國國情的需要
21世紀,教育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最大的支柱和基礎產業,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必定得到大力的發展。
網絡教學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時代的信息化將使新知識、新事物隨時隨地的大量涌現。這就要求人們必須從一次性學習走向終身學習,而網絡教學則為教育走出校園邁向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使教育社會化,學習生活化。網絡教學將成為沒有圍墻的學校,成為社會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
網絡教學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文化基礎參差不齊,因此對教學方式的要求也千差萬別。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系統平臺發布教學課件、教學內容等相關的教學信息,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虛擬校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對遇到的疑難問題可以通過以電子郵件的形式請教同學、教師、有關專家等,甚至還可以和他們展開討論。在這種個別化、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個性會得到充分的發展。
理論基礎
用于網絡教學的課件設計是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目前有眾多的開發工具,并且性能優異,表現能力較強。網絡課件通常較大,完全利用現有的網絡設施進行下載運行是不現實的,因此,通常主要的課件應配置在學習者的客戶機端,這些軟件可以利用光盤分發給用戶,服務器端則配置教師、學生的信息。為保護課件版權,可以在課件中抽取關鍵數據存儲在服務器中,學習者必須在服務器中取得這些數據才能運行后續的課件。
網絡技術
計算機輔助網絡教學首先應建立校園網,校園網的建設包括以下關鍵技術:一是大數據量多媒體信息的存儲和管理;二是多媒體信息的快速查詢與存取;三是多路并發技術處理和信息共享。目前對這些技術的研究較多,支持產品也較多,起步較早的校園網大多采用以太網、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100VGCAnylan等,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發展,這些網絡越來越不能適應應用要求。新興的千兆以太網和ATM 網就是為適應多媒體信息的傳輸而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校園網中使用ATM技術附加費用太高,優勢并不明顯,且ATM技術還處于發展階段;而應用千兆以太網技術則具有較強的優勢:傳輸速率是快速以太網的10倍,而價格僅是其2倍左右;具有廣泛的產品支持;具有良好的交互操作性。因此對于中小規模的校園網使用千兆以太網作為校園主干網是一種經濟而實用的方案。
三、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1.計算機輔助網絡教學系統的發展、研究等
2.計算機輔助網絡教學系統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3.計算機輔助網絡教學系統的可行性研究
4.計算機輔助網絡教學系統的需求分析
5.計算機輔助網絡教學系統的概要設計
6.計算機輔助網絡教學系統的詳細設計
7.計算機輔助網絡教學系統實現和測試的理論方法
四、主要參考文獻
[1]劉時進。網上教學系統的基本體系結構分析[J].中國遠程教育。20xx.07
[2]蔣東興、羅念龍、戚麗、沈培華。校園網絡教學系統及其關鍵技術研究[J].計算機應用。20xx.09
[3]李克東,謝幼如。多媒體組合教學設計[M].科學出版社。1994.
[4]宋云嫻。網絡教學的現狀和未來[J].多媒體世界。1997.2
[5]謝幼如。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6]凌蘭蘭。開放式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構建[J].微機發展。20xx.
五、研究進度
1、07撰寫開題報告
2、07-08撰寫論文初稿
3、08-09修改初稿,與導師討論,完成論文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