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工作計劃(通用3篇)
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篇1
一、 指導思想
為順利完成本學年的教學任務,提高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質量,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學校工作目標,除了認真備課、上課、定期評定學生成績、優質完成每一節課的教學外,應采取課內外培優措施,制定培優計劃,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緊張的教學及培優補差工作中,力爭取得好成績。通過這次的半期測試進一步了解到班上學生的情況,制定出培優補差計劃
二、 具體內容
第一步深入了解基本情況,學生情況分析:綜合素質、學習態度、學習方法。
第二步制訂培優補差目標
培優的主要目標放在能力培養和信息素養上(分析、解決問題遷移能力)。
補差的主要目標是放在基礎知識掌握和基本能力上,重在幫助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調整心態,耐心輔導等教育方法,提供特殊幫助,采取分層、分組的方式,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如進行分數加減法計算,因數和倍數教學登。在補差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們的成績穩步提高,擺脫差生的困境。
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實施方案
。ㄒ唬┧枷敕矫娴呐鄡炑a差。
1.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經常和學生談心,關心他們,關愛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重視他們的,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從而根據學生的思想心態進行相應的輔導。
2.定期與學生家長、班主任聯系,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課堂等各方面的情況。
(二)有效培優補差措施。
利用課余時間和第六節課,對各種情況的同學進行輔導、提高,“因材施教、對癥下藥”,根據學生的素質采取相應的方法輔導。具體方法如下:
1.課上差生操作演示,中等生訂正,優等生解決難題。
2.安排座位時堅持“好差同桌”結為學習對子。即“兵教兵”。
3.培優補差過程必須優化備課,功在課前,效在課上,成果鞏固在課后培優。培優補差盡可能“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必要精力”。備好學生、備好教材、備好練習,才能上好課,才能保證培優補差的效果。實踐操作與課本內容相結合,游戲激趣,有利于啟發學生思維;習題講評要增加信息程度,圍繞重點,增加強度,引到學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學生學會解答,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變通性。
4.每周進行一次測試—“周考”,每月進行一次“月考”,建立學生學習檔案。
(四)在培優補差中注意幾點:
一、不歧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縱容優秀的學生,一視同仁。
二、根據優差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方案,比如優秀生可以給他們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進行練習,學困生則根據他們的程度給與相應的題目進行練習和講解,已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
三、經常與家長聯系,相互了解學生在家與在校的一些情況,共同促進學生的作業情況,培養學習興趣,樹立對學習的信心。
四、對于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要及時地檢查,并做出評價。
五、不定期地進行所學知識的小測驗,對所學知識進行抽測。
六、要講究教法。要認真上好每一節課,研究不同課型的教法。如上復習課時,要把知識進行網絡,把知識進行列表比較,把知識系統,便于學生掌握;上習題評講課時,做到既評又講,評有代表性的學生答題情況,講知識的重點、易混點、熱點及考點。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極大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優生率。
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篇2
通過高一信息技術基礎理論和操作的學習,學生對基本的操作技巧和網上沖浪等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和熟悉,在此基礎上高二年級的第一學期主要以MS Office 辦公系統的WORD 和 EXCEL(20xx版)為教學內容,穿插圖像處理、申請博客和裝飾個人博客等技巧組織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計劃,使學生能以最大的興趣投入到學習中,培養信息技術素養,樹立信息技術意識,從而促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教學優勢
計算機是比較特殊的學科,操作性較強,大部分學生對此相當感興趣,學習較積極,比較熱情,討論和學習的氣氛比較不錯。
教學不足
學生對電腦的興趣局限于游戲娛樂和上網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對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識不感興趣,只對娛樂功能感興趣。
計劃制定:
第一、教學措施
1) 強調基礎知識,重視教學方法,教學技能
2) 注重教學生動形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4) 課堂中注重講練結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
5) 加強學生上機實踐操作管理和引導
第二、教育措施
加強學生上機紀律管理,完善機房管理條例,約束學生不良行為,嚴肅處理學生違法違紀行為,組織優勢生輔導后進生上機實踐操作,實現分層管理、分層教學。
信息技術培優補差工作計劃 篇3
我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1995年7月,開始參加教學工作。今年50歲,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是很熟練,課堂上主要采用傳統化教學模式。
個人信息化發展愿景:
1、第一階段:進一步提高演示文稿、微課設計與制作能力,并應用于教學實踐,學科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2、第二階段熟練應用信息技術改變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3、第三階段全面提升自己信息技術的應用意識、應用理念、應用習慣。
本次參訓績效目標:
1、完成不少于600分鐘的在線網絡學習,認真完成“A10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研修”微能力測評中的活動方案和活動簡報,認真完成“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研修”微能力測評中的主題說明,演示文稿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說明視頻,完成一篇研修心得和個人信息化發展規劃。
2、通過本次研修,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培養自己的信息技術的應用意識、應用理念、應用習慣,促進自己信息思維、文化等方面有所提升。
3、通過本次研修活動,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通過各種形式培養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和課堂自信心。
4、借助演示文稿及微課程設計與制作,使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融合創新發展。
所選能力點及原因:
1、“A10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研修”:互聯網時代,學生容易沉迷于網絡世界,關注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培養,及時發現各種問題,恰當采取多種措施進行教育是必要的。
2、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研修:演示文稿可以用作輔助說明課堂教學流程、呈現關鍵知識信息、整合呈現多媒體素材等。符合我校教學環境。
研修規劃:
1、x年11月20日——x年12月20日:選擇“A10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研修”和“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研修”兩個測評點,并完成不低于600分鐘的線上網絡學習。
2、x年12月21日——x年12月31日:完成“A10學生信息安全意識培養研修”微能力測評中的活動方案和活動簡報。
3、x年1月1日——x年1月10日:完成“A3演示文稿設計與制作研修”微能力測評中的主題說明,演示文稿制作和演示文稿制作說明視頻。
預期目標:
1、掌握演示文稿、微課設計與制作能力,并積極主動應用于學科教學;
2、通過各種信息安全意識培養教育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學生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