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工程”建設經驗材料
以人為本開拓創新
全力推進“福星工程”建設
為了適應農村稅費改革要求,切實保障我市農村五保對象基本生活,提高其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去年以來,我市努力從實現基層弱勢群體愿望出發,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積極探索稅費改革后的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出路,全面實施“福星工程”。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共改擴建農村福利院34所,集中供養五保戶2117人,集中供養率達70%。“福星工程”的實施為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們的具體作法是:
一、統一思想認識,積極爭取領導重視
農村五保對象是農村最缺乏自救能力的困難群體。稅費改革前,五保供養主要依靠鎮村兩級,經費保障各地形式不一,標準不一,但總體而言五保生活還有一定保障。稅費改革后,鎮村兩級經濟保障能力進一步弱化,農村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保障顯得極為乏力,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新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勢必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為切實保障五保對象基本生活,根據省民政廳《關于實施農村五保“福星工程”方案有關問題的通知》(鄂民辦發[~]18號)精神,局黨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我市農村五保“福星工程”實施意見,上報到市委、市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把它作為一項事關我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大事來抓,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還專門為此形成了兩次會議紀要,要求全市上下要統一思想,下定決心將“福星工程”作為一項順~、得民心的工程抓好、抓落實。市政府還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鄭翔任組長,民政、財政、勞動土管、教育等部門主要領導任成員的“福星工程”領導小組,加強對“福星工程”實施的領導和協調。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更是時刻心系“福星工程”,多次深入基層福利院開展調研,實地解決基層福利院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領導的重視為我市“福星工程”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矗
二、全面實施普查,認真核清五保對象人數及集中供養資源底數
要搞好“福星工程”,首先要摸清五保對象底數。由于歷史原因,我市對五保對象的認定還存在一定的誤區。一是將所有純女戶納入五保,無論女兒有幾個,有無贍養能力;二是將年紀較輕,有勞動能力的單身男女全部納入五保;三是將父亡母走或母亡父走兒童全部納入了五保,人為擴大了五保供養范圍。另外,還有少數地方由于戶籍等多種原因,將一些符合五保條件的對象未納入五保,存在應保未保的問題。針對以上這些情況,為切實維護真正五保對象的合法權益,保障其生活,我市從去年四月開始先后兩次全面的對五保戶實施普查,明確對象條件,嚴格普查標準,認真核實結果,最后確定出我市實有五保對象3024人,其次是摸清集中供養資源數量,確定可改造為農村福利院的閑置資源,并結合當地五保底數,擬定改造規劃。通過普查,去年,全市共確定可改建政府閑置資源21處,擴建原福利院3處,由于普查工作深入細致,為全面實施“福星工程”提供了真實有效的依據。
三、多方籌措資金,保證“福星工程”建設經費的投入和五保供養經費的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