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本文主要從學校的德育建設著手,以榮辱觀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建設豐富的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的成長進步。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途徑。結合我校和諧文化建設的整體綱目,我校團委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建設優良的班級文化為核心,以優化、美化校園文化環境為重點,以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風尚的感染,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從而推進學校德育建設。我們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體現,是育人的重要途徑。為此,我校團委充分挖掘潛力,廣泛運用教育資源,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1、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
根據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和目前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我校創設了三大主題班會:養成教育(主題有:做一個講誠信的人、做一個有責任的人、朋友與友誼、我心中的偶像、自信與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題有:感謝父母、感謝老師、關愛、名人激勵我成長等);心理輔導(主題有:如何適應新環境、克服心理壓力,做生活的強者、青春悄悄到來、人生背著殼前進、心理調試――相信自己、如何正確對待失意等)。有時還邀請家長參加,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如成正強老師的主題班會――感謝父母,生動精彩,父母和子女相擁而泣,班主任及前來聽課的家長也留下了感動的眼淚,并響起了陣陣掌聲。
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已成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得到了家長、社會以及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
2、國旗下的講話,莊嚴的正面教育
我校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如愛國主義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文明禮貌教育、誠實守信教育等等。話語雖不多,但非常注重實效,在莊嚴的國旗下,嚴肅的氛圍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國旗下的講話已成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發揮媒體的作用,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我校團委充分利用好電視臺、廣播站、櫥窗、黑板報等校園文化設施,充分發揮其宣傳作用,努力營造正確的輿論氛圍,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學校廣播室每天廣播時間30分鐘,除了宣傳學校好人好事、扶正貶邪外,還根據學生年齡和興趣特點,在不同時段設計了不同的廣播板塊,大大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櫥窗、黑板報也成為學校專題教育的宣傳窗口,學校和社會的重大事件、評論及學生對專題教育的體會都能夠在校內櫥窗和黑板報中得到直接的體現。有力地配合了學校工作,提高了教育效果。
4、立足“合格+特長” 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搭建個性發展平臺
培養“合格+特長”的優秀人才,這是我校辦學的一大特色。近幾年來,學校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歡樂校園、綠色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以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為基礎,以豐富多彩的師生實踐活動為載體,立足于課堂校園,延伸至課余校外,來著手落實校園文化建設。實現融道德文化、科學文化、活動文化、制度文化、環境文化、精神文化于一體的“六位一體”校園文化建設,很好地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在教育教學中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讓校園成為同學們學習、成長、張揚個性、發展特長的樂園。 我們充分廣泛地開展各種課內外活動,為全面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搭建起一個又一個發展平臺。如“感恩教育”、“創建安全文明校園”、“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珍愛生命,拒絕毒品”、“拒絕管制刀具進校園”、“養成良好行為規范”、“節約從我做起”、“做文明的一中人”、“弘揚民族精神”、“環保宣傳”等專題活動,既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開拓了同學們的視野;“元旦文藝匯演”、“體育運動會”、“讀書專題征文比賽”、“社團文化展示節”、“校園藝術文化節”、“手抄報比賽”、“經典誦讀”、“書畫大賽”、“獲獎作品展”等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表現舞臺,展現了學生的個性特長; 校園公益社組織開展的“綠色環保宣傳”、“消防應急演練”、“地震應急演練”等實踐活動,讓師生學會面對突發事件緊急自救的知識,大大增強了師生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