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經驗材料
2011年,我區農村公路建設按照全市交通工作會議精神,狠抓落實,一方面加大建設力度,另一方面積極探索通村油路建設管理,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區共有14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247個行政村,21個居民委員會,全區人口總數為53.9萬人,農村公路總里程1154.3公里,其中縣級公路232.7公里,鄉村公路921.6公里。“十一五”期間,共建成通鄉油路232.7公里,通村油路216.9公里,總投資3.6億元。通油路里程占公路總里程的39%,已通油路行政村130個,占全區行政村總數的53%,還有704.7公里村級公路未通油路,力爭“十二五”末完成。我們的主要做法是:“政府主導、多元投資;全民參與;建管養運安全面發展”。
一、政府主導,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松山區屬于自治區級貧困縣,公路交通基礎弱、底子薄、起點低,經濟結構單一,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大部分鄉村都屬于貧困山區,東西部的經濟發展極不平衡,但農民群眾修路意愿強烈,“十一五”期間,松山區政府緊緊抓住國家、自治區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機遇。以“五個強化”全面帶動農村公路建設。
。ㄒ唬┛茖W謀劃,強化統籌
區委、區政府將農村公路建設置于經濟發展的大局來統籌考慮,堅持做到“三結合”:一是與綜合交通規劃相結合。把農村公路作為整個綜合交通網絡的延伸和完善。二是與城鄉統籌發展相結合。農村公路圍繞城鄉統籌發展,實現建設與發展“雙促進”目標。三是與農村產業發展相結合。堅持公路規劃促產業發展,產業發展促農村經濟的原則。制定了科學的農村公路建設發展規劃。
。ǘ┱吲涮,強化支撐
松山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農村牧區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把“公路富區”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確定為十件惠民工程之一。為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加強資金籌集工作,松山區政府承諾除了國家補貼資金外,其余資金全部由公路項目所在鄉(鎮)人民政府及行政村負責解決,并協調解決建設中有關征地、青苗、拆遷補償及無償提供料場等問題。
(三)健全機構,強化領導
為了確保農村公路建設的順利實施,松山區政府成立農村公路建設領導小組,由分管副區長任組長,由區委、人大、政協的分管領導和交通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各相關單位和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公室在交通局,辦公室主任由交通局長兼任,全面負責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同時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區政府的主要領導還親自帶領小組成員到實地考察,協調有關部門,落實具體責任。真正做到了機構、人員、職責、經費“四落實”。
。ㄋ模┒喾交I資,強化投入
在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集上,我們是按照交通規劃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以最少的錢,修最好的路。采取國家投、財政補、政策扶、社會捐、銀行貸、群眾出“六個一點”的方式,引導各類資金多元投入,為農村公路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2011年由松山區財政局擔保,松山區公路管理段從農發行貸款1.2億元,全部用于農村公路建設地方自籌資金。保證了我區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完成了“十一五”通鄉油路建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