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新農村建設經驗材料
大全村精心組織科學規劃,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取得優異的成就,現將其總結如下:
大全村位于牌坊鄉南端,幅員面積9.6㎞2,耕地面積3116畝,轄11個村民小組、1065戶3870人,是省、市、縣(市)三級農業部門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該村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縣(市)農業部門的大力扶持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以生態文明村建設為抓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結合實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村呈現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氣象。預計今年該村人均純收入5450元,比上年增長13.2%。
一、新農村建設主要措施
(一)抓規劃,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
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在農村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我鄉重點工作之一。為此,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了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新農村建設實施意見》,并深入研究,協同村、組干部科學制定了《大全村2011年新農村建設規劃》,確立了2011年以加強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治、實施戶辦工程、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112戶重點),理清了工作思路,增強了指導性,克服了盲目性。
(二)抓宣傳,在謀求群眾支持上下功夫
新農村建設牽涉到千家萬戶,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僅靠政府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至關重要。該村采取墻報、印發宣傳單、標語等有效形式,大力宣傳政府“以獎代補”的優惠政策,群眾自籌800余萬元,掀起了群眾自愿出資參與建設的熱潮,得到了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三)抓督查,在強化干部責任上下功夫
為確保新農村建設進度,鄉黨委、政府確定了示范村支部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駐村干部為直接責任人的目標責任制,主要領導三天聽取一次匯報,每周對村建設情況現場督查一次,形成了鄉黨政班子——駐村干部——村干部上下聯動、勁往一處使的良好工作機制。由于措施得力,該村11條組組通水泥路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全部竣工。
(四)抓質量,在提高群眾滿意度上下功夫
新農村建設是民心工程,為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好,讓群眾滿意,鄉黨委政府還成立了新農村建設工程質量監理領導小組,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聘請大竹縣興宇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專業人員、抽調財政所負責人等相關單位人員任成員,同時組織村委會群眾代表組成監理小組,從而自上而下形成齊抓共管的建設、監理網絡,杜絕了干部在建設過程中徇私舞弊,杜絕了“包工頭”、“游擊隊”,讓具備建筑資質的企業承擔建設任務,有效保證了工程質量。
(五)抓長遠,在建設標準上下功夫
為進一步鞏固新農村建設成果,該村加強了新修的組組通、戶戶通水泥路路肩的培護,由村委會提供土源,住戶負責門前的硬化、綠化。同時,著眼于長遠,堅持示范村高標準起步,該村建成了“新農村農民休閑廣場”,起到較大示范引領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二、新農村建設現狀及效果
(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該村按照“五用”方法,結合實際,調整結構,發揮優勢,積極發展“優質、高效、高產、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預計2011年農業增加值增長7%,基本形成以蠶桑和蓮藕兩大特色產業的“一村一品“,加快了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