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博的計劃書怎么寫
篇一:讀博計劃書
一、讀博目標:
希望畢業之后能夠成為一名普通高等院校的講師。如果有機會,希望能夠申請繼續做博士后的研究。
二、達到目標需要的能力:
1、豐富的知識儲備:特別是掌握豐富的環境法學領域的專業知識。
2、學術研究的能力:能夠熟練地獨立進行學術研究和學術論文的寫作。
3、英語應用的能力:能夠熟練地閱讀英語原版書籍和論文,能夠熟練撰寫英語論文和參加學術交流等。
4、語言表達和交際的能力:能夠愉快有效地與各種單位或機構,與各樣的學者、老師和同學進行環境法學學習和工作方面的交流。
三、達到目標需要進行的努力:
1、閱讀古今中外大量優秀的法學著作和論文,首先彌補自己薄弱的法學基礎知識。
2、學習并嘗試,最終熟練掌握學術論文的撰寫、投稿和發表方法,能夠在讀博期間發表多篇有學術價值的論文。
3、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特別要針對環境法學領域知識的特點,全面提升英語的聽說讀寫各項能力。
4、積極參加各種環境法學的研討會、學術沙龍、國內國際會議,主動向環境法學的教授、學者請教學習,主動與環境法學的博士生同學們進行學習和學術交流,同時也把握機會鍛煉自己表達學術觀點和看法的能力。
四、近三年的具體計劃:
1、第一學年:
①積極參與導師的各項研究計劃和研究項目;②廣泛閱讀中外著名環境法學 的原版著作;③主動旁聽環境法碩士研究生的課程;④廣泛涉獵國際法、知識產權法、法理學、民法學的知識;⑤重點提高英語的閱讀和聽說能力;⑥努力發掘環境法學領域有待完善的學術前言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見解,開始撰寫學術期刊論文,嘗試成功發表期刊論文。
2、第二學年:
①積極參與導師的各項研究計劃和研究項目;②找到自己擅長并感興趣的一 個或多個學術研究方向和領域;③繼續努力撰寫學術論文,爭取在第二學年結束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篇以上;④繼
續彌補自己在環境法學領域或者相關國際法、知識產權法領域知識的不足;⑤開始確定博士畢業論文的方向和題目,并著手搜集資料和撰寫開題報告。
3、第三學年:
①積極參與導師的各項研究計劃和研究項目;②認真努力撰寫博
士畢業論文;③深化對環境法學學術前言問題的認識;④繼續撰寫學術論文,努力繼續發表核 心期刊論文;⑤總結自己三年的學習成果和收獲;⑥開始找工作和嘗試申請做博士后的研究。
篇二:讀博計劃
對于讀博這件事,我很執著,主要是基于對老師這個職業的憧憬和對研究工作的熱愛。我期待在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之后,能成為一名老師繼續從事研究工作。選擇讀博我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我喜歡做學術研究,我希望通過學習不斷收獲新的東西。雖然目前我的知識儲備和學術水平還有所欠缺,但是我會在日后的時間里不斷拓充自己,希望能成為優秀的研究者。
其次,我是一個樂觀且有韌性的人。讀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我有足夠的勇氣和樂觀的態度去面對這些困難,不會退縮。
第三,我有著不錯的溝通協調能力,有能力能協助好老師完成各項科研任務。 最后,能夠成為大學講師是我的目標,我希望能通過博士期間的學習實現我的目標,積累更多的理論和實踐知識,為日后的工作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在讀博期間,希望能夠提高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 專業知識:豐富在創業投資方面的理論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2 學術研究:能獨立的做好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
3 英語能力:熟練的閱讀外文文獻,能撰寫英文論文并且口語方面能做到自如的與人溝通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的讀博計劃如下;
第一年:認證完成博士階段的課程學習,系統的閱讀創業投資方面的國內外文獻,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開始論文的撰寫與發表工作,同時協助老師做好研究工作。
第二年:積極參與導師的各項研究計劃和項目,完成博士期間論文的發表,
同時不斷豐富自己在研究領域的前沿知識,撰寫英文論文,開始聯系國外導師,爭取獲得交流機會。完成博士論文的前期調研與開題工作。
第三年:不斷深化自己對于專業知識的認識和學習。去國外訪學一年,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識,完成博士論文的撰寫,總結博士階段的學習成果。 我會以百倍的努力和信心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實現自己的目標。
篇三:博士研究計劃
兔斯基說:當你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你才有可能看到和別人不一樣的風景。我就是想踏上這在大多數人看來不一樣的道路,去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在這個隨波逐流的社會中,能夠為理想而奮斗,乃是一種莫大的幸福!有了熱愛,有了理想,生活有再多的難處,也能坦然面對。
本人所報考的專業是管理科學與工程,擬研究方向是工程項目管理。現結合本人的學術背景、研究動態和興趣志向,擬訂博士學習期間研究計劃如下:(由于學生目前對博士學習、研究的認識水平有限,該學習研究計劃必存在許多紕漏和瑕疵,還懇請各位老師不吝賜教。)
第一、博士階段學習的目標及設想 博士學習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因此,目標的制定應放寬視野,定相對較高目標,才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果。
1、課程和學習目標
注重數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前沿理論,根據本學科的特點,著重掌握管理科學、復雜系統和優化決策等方面的理論和方法。適當跨學科選擇人文、社科、經濟及理工科研究生課程;將文獻閱讀從量的形成再達到一個質的飛躍,積極參與學術講座及學術交流活動,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2、科研目標
掌握研究方法和技巧,加強英文文章的撰寫能力,訓練學術論文的寫作、總結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學術論文的發表在滿足管理與經濟學部規定的基礎上,上升一個臺階。 盡早確定初步的研究路線和理論模型,形成博士論文觀點,理清博士論文思路,積累相關材料與研究方法,以便完成一篇能夠經得起推敲的高水平的博士論文。
3、個人目標
整個博士學習期間注意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演講、報告水平;培養一、兩個(書法、唱歌)拿得出手的興趣愛好,堅持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俗話說: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加強身體鍛煉,每周打一、兩次羽毛球。
第二、擬進行的文獻檢索及閱讀工作
鑒于本人擬研究的課題及興趣志向,暫定計劃在博士期間進行以下文獻檢索及書籍閱讀:
中、英文文獻內容:IPD交付模式;風險管理;多目標優化等
書籍:高等運籌學;高等系統多變量分析;博弈論分析;隨機建模與優化等
(適當閱讀人文、社科、心理類的書籍)
第三、擬開展研究的課題方向
暫定報考導師當前的國家自然基金課題作為本人博士期間將要進行深入研究的課題。
個人當前的研究基礎:本人本科專業是工程管理,屬于管理學學位,因此本科畢業學校特別注重學生在土木工程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培養,把課程安排的重點也更偏向技術和管理類,加上本人學習認真、刻苦,這為我在工程項目管理方面奠定了較堅實的理論基礎。研究生階段在管理方面的課程占了絕大多數,如:工程項目網絡優化技術、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管理研究方法等,進一步加深了對工程項目管理的理解。雖然碩士論文的研究方向依據導師的研究方向,為當前的熱點問題---綠色建筑評價,通過獨立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跟蹤學術動態,展開獨立學術研究,逐漸的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研究方法,當然,相比于未來的博士研究這些方法肯定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因此,我有信心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博士生的角色。但是,我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工程項目管理領域內的更深一步的理論,這是我的一個薄弱點。因此,我在博士初期階段將盡力盡快彌補這一不足。
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簡要概況如下:美國建筑師學會把IPD定義為:“整合體系、人力、實踐和企業結構為一個統一過程,通過協作平臺,充分利用所有參與方的見解和才能,通過設計、建造以及運營各階段的共同努力,使建設項目結果最佳化、效益最大化,增加業主的價值,減少浪費。”目前,雖然IPD還只是建設項目多種交付模式中最新的一種,但是其也正被外行推廣和使用。有研究表明,項目的規模越大,利用IPD模式所節省的成本越多,其正在成為一種理想的成本節約方式。國外一些國家如美國制定了IPD模式執行的標準合同和應用案例分析。目前,IPD模式的使用主要結合BIM技術來完成,將復雜的建筑項目標的物準確地定義,使得團隊成員間的協作更緊密更便捷。國內對IPD的研究主要針對它與傳統交付模式在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比較、與BIM結合運用;而對IPD模式下的風險分擔機制的探討涉及很少。
第四、擬開展研究的主要思路
結合本人對IPD交付模式知識的理解和對項目風險管理知識的掌握,暫時擬定以下研究思路:
1、分析IPD交付模式涉及到的利益相關者及他們之間存在的責任和義務關系。
2、從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識別IPD模式下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
3、利用合適的評估方法對IPD模式下識別出的項目風險因素進行評估,找出關鍵風險。
4、通過調查研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等分析風險分擔影響因素之間的作用機理,試圖設計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
5、選取合適的優化模型,盡可能實現IPD模式下項目風險分擔的均衡化。
6、根據IPD交付模式的特點,參考其他的項目模式風險控制方法,結合IPD應用案例,提出IPD交付模式下的風險控制方法及措施。
第五、擬開展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人還未對該課題進行深入的研究,暫定采用以下方法開展研究工作:
1、系統研究法。IPD交付模式最主要的特點是實現業主、建設商、供應商等與建設項目利益相關者的管理協作,加上建設項目具有生命周期長、資源投入大的特點,因此,從系統的角度來研究IPD交付模式是開展理論研究的前提條件。
2、實證研究法。理論的研究離不開實踐的檢驗和反饋。爭取在博士階段參與到一個實際的IPD交付項目中。
3、調查法。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IPD交付模式現實應用狀況,通過問卷調查法、個案研究等找出影響IPD交付模式風險分擔的影響因素。
4、定性、定量分析法。風險因素的評估等需要采用數學方法,對風險因素的定量和定性描述就必不可少。
5、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對于目前研究較少的IPD交付模式風險分擔機制,其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對該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第六、結語
在這片知識的海洋中,我并不是孤舟獨行,身旁還有許多人和我一樣,遨游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在博士學習期間,我將時刻保持一個好奇、求知的心,主動與導師、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和研究體會,抓住每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努力讓自己博士階段的學習、生活過得充實,富有意義。讓讀博這種生活方式活得高遠,活得恬靜,活得有自我。